章启秀;黄丽华;国秀娣;李益民;陆骏
总结67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引流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加强胆管引流护理、基础护理,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67例患者胆管引流术1~2周后症状改善,2月后皮肤、巩膜黄疸明显减轻.
作者:谢浩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加强保温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按手术顺序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冲洗液和输入液体加温,控制室温,注意对患者术野外的保暖.监测两组患者入室时、手术开始时及手术45、90、135、180 min 时的腋下温度.结果 两组患者入室与手术开始时的体温比较无明显差异;手术45、90、135、180 min时的体温比较,P<0.05.结论 加强保温护理可使食管癌患者术中体温相对恒定,减少低体温的发生.
作者:李靖;李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106件检验标本条形码管理中发生缺陷的原因,提出对策.发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存在问题、计算机网络或硬件故障,以及条形码粘贴错误或粘贴不规范、条形码与标本不符、条形码未扫描或扫描时间与标本采集时间不符.护理对策为组织护士学习,制定标本条形码管理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与相关科室加强沟通,以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解敏君;李冬云;黄芳;邢晓菡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护生在门诊输液室实习的安全隐患预防.护生发生安全隐患的环节主要在医嘱查对、病情观察、输液操作、宣教沟通等.提高护生安全输液意识,巩固与提高相关专业知识,加强各环节带教指导,可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者:陈建娟;金向英;周燕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或群体掌握卫生知识、树立健康观念、采纳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过程[1].为了扩大健康教育受益人群,普及骨科健康教育知识,提高住院及门诊患者、社区人群预防骨科疾病的自我保健意识,2009年,本院建立了骨科健康教育学校,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授课宣教,效果良好,现将实施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文娴;饶世鸣;贾曼;吴蓓茸;王谊;徐华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38例毒蛇咬伤患儿的护理.护理重点为立即做好肢体及伤口护理,早期足量应用抗蛇毒血清,仔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及处理并发症,注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38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林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的健康商数状况.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0名护理人员,用健康商数问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收回问卷196份,护理人员健康商数总分为(25.76±4.45)分,不同年龄、护龄、职称的护理人员健康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人员的健康商数偏低,尤为年轻护理人员,需加强培训.
作者:周国琴;张芳;张辉;唐燕;曾令丹;张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DV拍摄用于护生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 护生入科前,科室总带教老师按教学实习大纲对护生培训,培训后对每位护生DV拍摄入科操作考核;科室带教老师根据护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日后带教中进行指导;实习结束,对护生DV拍摄出科操作考核.比较护生入科前与出科时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DV拍摄进行评价.结果 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明显提高,护生对DV拍摄持肯定态度.结论 DV拍摄能提高护生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的效果.
作者:万玲君;应连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腕带标识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制作4种颜色的腕带,腕带上填写患者信息,普通患者和非手术患者用白色,重症、抢救、意识障碍、失语、痴呆患者用蓝色,手术患者用绿色,新生儿、<8岁儿童用粉红色.结果 2009年使用腕带标识后,医院护理过失发生率较2008年下降了50%,无患者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投诉,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8.9%.结论 应用腕带标识,可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识别的正确性,有利于防止安全隐患发生.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在供应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供应室建立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工作组,制作操作流程图,列出潜在危害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记录档案,并予评价改进.结果 经过16个月的管理探索,供应室每周生物监测都合格,每月对无菌包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布维-狄克试验通过率100%,对207个待灭菌包的质量检查合格率98.5%,比实施管理前提高0.7个百分点.结论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在医院供应室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王钰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16例青少年睾丸扭转行手术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切口护理、心理护理、提睾带使用的护理,重视出院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肖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26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腔内微创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静脉留置溶栓导管的护理、用药护理、患肢护理,加强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定期监测各项凝血指标,重视出院指导.术后出现穿剌点渗血2例、腹膜后出血1例、左下肢胀痛2例,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
作者:夏旭霞;陈彩荣;曾晓敏;蔡海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超高龄患者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主要并发症为脑栓塞、出血、肠穿孔、急性胰腺炎、胆管感染.护理重点为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及体征、血淀粉酶变化,做好鼻胆管引流的护理,积极实施各项预防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佰灵;缪滔;何赛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股动脉注射罂粟碱及尿激酶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严密观察患肢情况,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注重健康指导.经治疗,42例肢体疼痛评分、冷感评分、间歇性跛行评分降低,踝肱指数提高,患肢动脉恢复搏动20例;随访3~12月,35例踝肱指数达0.85.
作者:胡小叶;戴慧芳;王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寻找焦点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计划,强调全员参与.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护士对体外冲击波碎石理论知识及护理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治疗过程衔接良好,入院2 d内碎石成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护理质量.
作者:支杭娟;陈昭典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28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护理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实施无创通气时对患者加强宣教指导,安置合适体位,维持通气氧合,做好舒适护理,防止腹胀及口咽干燥.28例治疗后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明显改善,患者情绪稳定,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吴晓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在缓解期仍有低氧血症,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长期家庭氧疗是COPD缓解期治疗的一场革命[1],但是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尤其是氧疗知识的缺乏,对氧疗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制约了家庭氧疗的开展[2].为了解决COPD患者出院后家庭氧疗知识缺乏、依从性差的问题及了解对后续医疗服务的需求,本院内科对COPD患者出院后实施电话回访和家庭访视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梅艳;李金娥;李玉萍;陈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32例药物皮试阴性发生变态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发生原因与药物种类及患者过敏体质、遗传因素、变态反应阈值和药物皮试假阴性反应有关.护理对策为药物皮试前向患者做好相关内容的询问及告知,认真实施药物皮内试验,输入药液期间严密观察,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变态反应.
作者:蒋金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156例急诊中毒洗胃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护理重点为洗胃前对拒绝洗胃者做好规劝,对烦躁、昏迷者加强护理,对误服毒物者进行安慰,对不明原因中毒者留取标本;洗胃时加强观察,适时沟通;洗胃后做好宣教,争取家庭支持.
作者:姜玉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5 例免疫性皮肤血管炎伴皮肤溃疡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溃疡评估,加强换药,重视用药护理及康复指导.经 6~8 周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皮肤溃疡愈合出院.
作者:倪桂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