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华
目的 基于JCI标准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生实习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JCI要求,收集护生及带教老师的意见,对护生实习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逐项分析,制订和实施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结果 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差错减少;带教老师对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预防护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了临床带教的满意度.
作者:杨斐敏;蒋丽;应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外地护生实习初期社交焦虑情况,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2名外地护生及71名本地护生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本地护生交往焦虑得分(37.76土7.183)分,外地护生交往焦虑得分(40.83土9.033)分,经比较,t=0.296,P<0.05.结论 外地护生实习初期社交焦虑程度高于本地护生,医院要主动关心外地护生,化解其心理困惑,提高自信心.
作者:郭丽芬;周红波;应旭霞;张惠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对57例因维持性血液透析而便秘的患者进行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及腹部按摩,干预期6周.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每周排便次数增加,每次排便时间缩短,且伴随症状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或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发生.
作者:徐妙娟;童慧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总结心脏再同步化治疗1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准备,治疗后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重视出院指导,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16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均获成功,随访3~12月,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
作者:徐晓霞;裘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颅脑损伤手术中,当骨瓣去除、硬脑膜剪开、血肿清除后,原骨折断裂的板障、破损的脑膜动脉及脑内小血管因为急性血肿和脑水肿产生的颅内压力填塞效应导致不出血的部位可再次出血[1].再度出血形成新血肿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其次原因有脑水肿、血肿残留、脑梗死和脑室内积血增多等[2].出现脑膨出后明确原因至关重要,可以通过CT检查明确诊断,但由于部分患者的生命体征尚不稳定,在送检查途中及检查过程可能出现意外,需要在检查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和检查中做好护理配合工作,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静;阎仁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总结9例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急诊胃镜下诊治的护理配合.护理配合重点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完善物品准备,做好进镜前、进镜时、止血时的护理配合,重视呼吸道护理及输液管理,加强病情观察,使胃镜诊治顺利进行.8例首次检查明确出血灶位置,其中6例镜下止血、2例送外科手术治疗;1例因血压太低未能检出出血灶.
作者:陈利娜;许幼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用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93例重症肺炎患者按入科顺序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予机械通气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在机械通气3 d、15 d、25 d时监测患者潮气量、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心率,比较两组28 d预后.结果 机械通气15 d、25 d时,观察组潮气量、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25 d,观察组心率较对照组慢;观察组28 d预后好于对照组.结论 运动疗法能改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冯洁惠;徐建宁;高春华;路杨;汤红丹;王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对婴幼儿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260例行镇静治疗的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用5%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对照组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比较两组镇静有效率及开始镇静的起效时间.结果 镇静有效率观察组98.46%、对照组88.50%,两组比较,x2=10.63,P=0.003;观察组镇静起效时间<10 min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x2=5.635,P=0.018.结论 5%水合氯醛保留灌肠较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有效率高、镇静起效快.
作者:王燕青;吴晓;谢静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和贲门周围血管曲张[1].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和超声刀、腔内直线切割吻合器等新的手术器械问世,使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成为可能.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手术室配合实施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断流术9例,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汪美君;郑慧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外阴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仅占妇科恶性肿瘤的3%~5%,占女性恶性肿瘤的1%~2%,常见于60岁以上的妇女[1[,其发病因素常与性病史、外阴及阴道感染、慢性外阴刺激、糖尿病、高血压病、肥胖和吸烟等有关.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因手术范围大、创口张力高,易发生组织感染与坏死,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大,因此,临床常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措施.2009年3月,本院放疗科收治1例外阴癌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给予放射治疗,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燕飞;黄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非霍杰金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绝大多数来源B细胞[1].B细胞非霍杰金淋巴瘤采用常规化疗难以治愈,增加化疗强度虽能缩小肿块,提高缓解率,却无益于延长患者生存,即使高剂量化疗配合干细胞移植,也不能改善自然病程[2].美罗华又名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是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与跨膜抗原CD 20结合,启动介导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适用于治疗复发或化疗耐药的B细胞非霍杰金淋巴瘤[3].
作者:廖巧芬;胡晓蓉;程晓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在全院推行品质管理活动.成立12个品质管理小组,各小组成员应用品质管理的方法,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针对各小组在实施中的困难,护理部及时请有关专家指导,帮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过1年的实践,12个品质管理项目按期完成,与活动前1年比较,护理不良事件从170件降至148件,患者满意度从92.1%提至96.4%,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从91.2%提至98.0%,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92.8%提至98.5%.
作者:金静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总结5例腹部卒中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认为重点为术前重视腹部症状和体征的观察,积极做好抗休克护理;术后严密观察血压和引流液的量、色、性状,以便及早发现术后再出血.5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痊愈出院.
作者:王文琳;孙珍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分析社区护士出诊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因素,提出对策.由于护士本身因素、家属因素、环境因素,社区护士出诊可发生不安全事件.防范对策为提高社区护士素质,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出诊管理,以提高社区护士出诊的安全性.
作者:朱群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HC)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10%~53%[1].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Ⅳ度,其中肉眼血尿伴血块(Ⅲ度)和在Ⅲ度基础上出现尿道阻塞(Ⅳ度)为重度HC[2].移植4周后发生的HC称为迟发性HC[3[,尤其重度者予常规治疗通常无效[4[,而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成功率.2010年6月,本院血液科成功救治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重度迟发性HC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红贞;周倩;陆亚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1].据统计[2[,国内现有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约100万人,每年新增肠造口患者约10万人,以后还有增加的趋势.肠造口改变了患者正常的排便方式,给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能力大小的主观判断,即个体对自已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自信心[4].
作者:王薇;牟旭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总结32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做好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眼肌麻痹护理、心理护理,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32例患者血糖控制,病情好转,眼肌麻痹症状12例消失、12例明显改善、8例轻度改善.
作者:王荣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总结7例青少年体育运动后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血液透析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预防感染,重视出院指导,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7例患者均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
作者:邓海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总结心电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面影响,提出护理对策.主要负面影响为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体位受限制、睡眠障碍、上肢酸胀麻木疼痛、电极粘贴部位皮肤过敏、经济压力、对医护人员误解等.产生原因主要为环境、体位、操作等因素,加之患者对心电监护缺乏全面理解.重视行心电监护的解释指导,取得患者理解及配合,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做好心电监护相关护理,以防止心电监护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作者:周培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自1949年Hench[1]应用考的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获得成功后,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在临床广泛应用.在神经内科,激素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病、炎性肌病等[2].不适当使用或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可导致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如库欣综合征、胃出血及骨质疏松等,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3].护理工作以往局限于住院期间的观察和宣教,患者出院即停止,由于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差、不注意控制饮食或不按时复诊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作者:陈金花;徐敏;金丁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