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寅青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有丰富的全息思想,全息思想是中医理论的特色,阴阳、五行、脏腑等都渗透着浓厚的全息思想.证作为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型,同样存在这种全息性.因此,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不能忽略证的全息性特征,一味地运用还原分析的研究方法寻求证的特异性指标,而应追根溯源,在深刻了解中医证理论的特征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医学证理论自身特点的科研方法.
作者:李翠娟;巩振东;张喜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医学心悟>为清康熙雍正年间安徽名医程钟龄所著.本书在痰证治疗方面多有阐发.现就其主要治痰方药梳理如下.1 理脾化痰,善用二陈和六君脾主运化,为主痰之源.
作者:傅遂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中药肾康灵治疗小儿频复发性肾病(FRNS)血核因子-κB(NF-κB)、血和尿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阐明FRNS患儿的发病机理及肾康灵干预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FRNS患儿6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FRNS患儿治疗前后血NF-κB、血和尿TXB2、6-keto-PGF1α、皮质醇、24h尿蛋白、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血NF-κB、血和尿TXB2、血6-keto-PGF1α、血和尿TXB2/6-keto-PGF1α比值和提高血浆皮质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肾康灵治疗FRNS患儿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EI网络功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作者:郑健;艾斯;林青;褚克丹;魏金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复发性口疮,若拘泥于局部的口腔炎症而施苦寒泻火之品,虽取效于一时,但病情每多复发,或因苦寒日久化燥伤阴,耗伤正气,而使症情反复不得控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夏翔老师对复发性口疮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发生,以阴虚、气虚为本,并强调火与风的致病作用,以温中健脾、益气通阳、滋阴降火、祛风清热为治疗大法,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茵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助孕汤对育龄期妇女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育龄期妇女90例,随机分为自然周期组、西药组(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药组(助孕汤)和中西药结合组.随访3个月,统计妊娠率,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逆转录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整合素β3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自然周期组比较,中西药结合组、中药组妊娠率有所上升,而西药组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然周期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比较,子宫内膜厚度、ER、PR mRNA和蛋白水平在西药组显著下降而在中药组则显著上升(P<0.05).结论 助孕汤可能通过调节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内膜ER、PR、整合素β3 mRNA和蛋白水平来改善妊娠率,并能拮抗克罗米芬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副作用.
作者:丁彩飞;郑若妲;张永华;杨欣;孙中明;杜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益气升陷法是治疗大气下陷的基本法则,清末民初医家张锡纯所创制的升陷汤是治疗大气下陷的代表方剂.导师曹洪欣教授运用益气升陷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玲;曹洪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临床观察表明,将扶正培本、调控免疫、辨证施治、病证同治以及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等中医药思路和方法,适时恰当地应用于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既可以显著提高抗病毒的作用,又可减少或延缓核苷类似物耐药变异的发生,从而拓展了抗病毒治疗的途径.为进一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展现了良好前景.
作者:史文丽;赵艳玲;刘士敬;孙永强;宫嫚;张弿;吴欣;李忠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992年一患者因双侧乳房乳腺小叶增生经前乳房胀痛就诊.笔者予一疏肝理气通络止痛之方,药物有柴胡、郁金等品.出乎意料的是1999年患者因它病再次就诊,诉服上次所开中药6剂后经前乳房胀痛未再发作.此后每遇因小叶增生致经前乳房胀痛者多遵上述原则,以基本方:柴胡12g,郁金9g,佛手6g,八月札6g,荔枝核9g,橘核、橘络各6g,丝瓜络6g,加减治疗.
作者:丁敬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多药耐药(MDR)是指RA患者对某一种药物耐药的同时,对其他结构和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了耐药,是RA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如何逆转RA耐药,提高抗风湿药物的敏感性已成为国外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药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协同作用于多个部位和靶点,集中体现了中医理论的精华,是逆转多药耐药研究的方向.从中医药增加RFC活性、提高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MODR基因的表达,阻断NF-κB活性、提高靶向治疗效果等方面提出逆转RA耐药的新思路,有望克服RA患者的耐药.
作者:马武开;钟琴;刘正奇;姚血明;贾二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性疾病,以腹泻、黏液性脓血便为特征.我们依据中医络病学说,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采用补气活血通络法配合头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淑凯;张红昌;孙文革;董进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N)导致尿毒症死亡者约占年龄<30岁的DM患者的27%[1].国内统计,DN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不全的第二位疾病,占全部透析患者的13.3%[2].虽然血液净化技术、肾移植是治疗本病后期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国内患者受肾源和经济条件的制约,还不能被绝大多数患者所选择.
作者:张志民;高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清热化湿益气活血方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7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三联组、中西药联用组,每组各10只,采用氨苄青霉素联合Hp灌胃的方法制作Hp感染小鼠模型.造模后4周各组分别给予对应处理,2周后观察小鼠胃黏膜Hp定植情况、胃黏膜大体形态、病理改变.结果 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中西药联用组对Hp有较好的清除作用(P<0.05),与西药三联组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西药三联组、中西药联用组病理改善明显(P<0.05),尤以高剂量组显著.结论 清热化湿益气活血方对小鼠Hp感染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对胃黏膜炎症亦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钱华;李春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益智聪慧针刺法对精神发育迟滞(MR)儿童智商的影响,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MR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资料完整者针刺组37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其综合疗效,评价对MR患儿智商(IQ)发育的影响.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8.4%,优于对照组的30.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能提高患儿的IQ水平,且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智聪慧针刺法可以明显提高MR患儿的智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田永萍;齐瑞;李向丽;王玉玲;张瑜;纪彤;侯春英;王连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王绪鳌教授长期从事肿瘤的中医诊疗和科研工作,对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我们跟师学习,受益匪浅,介绍如下.1 祛邪以清解为先
作者:陶丽华;丛晶;王晨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依据<温疫论>原文,联系临床实际,探讨了吴又可诊治温疫的辨病特色.吴氏首辨病类,明确是否是疫病;通过辨别病原、辨别表里、辨别传变、辨别标本、辨别缓急来辨别具体中医疫病,明确疫病中医特征;辨别一个病人原有疾病、又患疫病与单纯患疫病.以上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胡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研究结果表明,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但尚缺乏具体有效监测指标的报道,自2005年7月~2007年7月,我们选用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通过7种血液动力学参数,比较用稳心颗粒和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尤其是左室功能实现可靠、定量、客观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昕;白颖;李晓利;苏轮;王亚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关穴针刺与假针刺后脑功能区的激活特点.方法 1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假针刺组,分别施以不针刺、外关穴针刺组、外关穴假针刺组,以18F-FDG为显影剂,运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进行脑功能成像扫描,获得可视性脑功能变化图.结果 外关穴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脑部BA7、13、18、19、21、22、27、38、40、42、45区显著激活;外关穴假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脑部BA4、6、7、19、22、41区显著激活;外关穴针刺组与假针刺组比较,BA13、42区和小脑显著激活.结论 外关穴针刺与假针刺后激活的脑区显著不同,针刺激活的脑功能区所调控的功能与外关穴的主治功效密切相关.
作者:张贵锋;黄泳;唐纯志;杨君军;王淑侠;单保慈;赖新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休克的发生率为10%~15%,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病死率高达80%以上,约50%的患者在休克发生10小时内死亡,80%的患者在1周内死亡,是AMI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1].我们运用加味回阳救急汤治疗AMI合并休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启全;周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肝纤维化不同证型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因子的关系.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40只,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20只、单纯肝纤维化组30只、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组、肝纤维化气虚血瘀证组各45只.各模型组先用四氯化碳注射法复制肝硬化疾病模型,然后肝郁脾虚证组附加夹尾和大黄灌胃法、气虚血瘀证组附加游泳疲劳法,并以相应药物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水平.结果 各模型组肝组织中MMP-2、MMP-9和TIMP-2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以气虚血瘀组为明显.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在不同中医证型中表达有差异,可作为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作者:徐珊;周敏;包剑锋;张永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