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筠;王银全;陈孝平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内Ca2+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O组),胆总管结扎+生理盐水组(BDL+NS组),胆总管结扎+L-Arg(BDL+L-Arg组).分别于术后7、14和21 d检测肝细胞线粒体内MDA、SOD、Ca2+ 含量.结果 BDL+NS组各时间点肝细胞线粒体内Ca2+、MDA含量明显升高,而SOD含量却明显降低.胆总管结扎7、14 d时,肝细胞线粒体内Ca2+、MDA含量BDL+L-Arg组比BDL+N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 d时,肝细胞线粒体内Ca2+、MDA含量BDL+NS组和BDL+L-Arg中都更进一步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总管结扎7 d时,肝细胞线粒体内SOD含量BDL+L-Arg组比BDL+NS组高(P<0.05);14、21 d时,两组肝细胞线粒体内SOD含量都进一步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rg在阻塞性黄疸早、中期有保护线粒体作用,减少Ca2+内流,不引起钙超载,减轻了阻黄时肝的损伤.
作者:林木生;宫晓光;包仕廷;缪辉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在外源性一氧化碳(CO)抗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所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n=8):对照组(Control)、Control+CO、IR和IR+CO组.复制大鼠双后肢缺血及再灌注后肺损伤模型.IR+CO和Control+CO组在再灌注前1 h或相应时间点置含CO的空气中,其余两组呼吸空气.观察大鼠肺组织学、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PMN)数目、肺组织湿重和干重之比(W/D)、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动物生存情况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三种磷化MAPKs,即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表达的变化.结果与Contorl组相比,IR组动物死亡率、肺组织PMN数目、W/D、MDA含量以及磷酸化ERK、JNK和p38表达均显著增高;与IR组相比,IR+CO组IR组动物死亡率、肺组织中PMN数目、W/D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肺损伤减轻,p38表达显著增高,JNK表达显著降低,ERK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MAPKs信号通路参与了外源性CO抗大鼠肢体IR所致肺损伤作用的分子机制.
作者:周君琳;凌亦凌;鲁士宝;关立;刘清河;王志伟;黄欣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LRIG1基因抑制恶性胶质瘤细胞侵袭、浸润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3XFLAG-CMV9-LRIG1质粒转染入人神经胶质瘤H4细胞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LRIG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试验观察H4细胞通过人工重组基底膜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p3XFLAG-CMV9-LRIG1质粒后,H4神经胶质瘤细胞的LRIG1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而EGFR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LRIG1质粒转染的H4细胞穿过人工重组基底膜的相对百分率为(13.3±1.8)%,明显低于未处理组和转染空载体组的穿膜细胞百分率(24.7±1.8)%,(24.0±1.5)%(P=0.008和P=0.010).结论 EGFR的过表达促进了胶质瘤的侵袭、浸润;LRIG1通过抑制EGFR逆转了恶性胶质瘤侵袭、浸润.
作者:叶飞;郭东升;易伟;牛洪泉;舒凯;万锋;卢运萍;雷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6-羟基多巴胺(6-OHDA)引起的大鼠去交感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经腹腔为大鼠注射6-OHDA(80 mg/kg体重),制作化学性交感神经末梢损伤模型后,立即肌肉注射NGF 200~1 600 BU/kg体重×10 d,每天1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法测定两侧颌下腺中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 6-OHDA可使大鼠颌下腺中的NE的含量下降36.6%(P<0.05),NGF可防止神经损伤大鼠颌下腺NE的含量下降,并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400 BU/kg体重即可使NE维持至正常水平.结论 NGF肌肉注射对6-OHDA引起的大鼠化学性交感神经末梢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振旗;孙辉生;高成杰;贾锐;杨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实验旨在观察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对骨肉瘤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瘤效应,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成骨肉瘤的免疫治疗寻求一种新方法.
作者:刘明;陈庄洪;范清宇;郝新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甲状腺癌与身体其他部位癌肿相比较,其发病率并不高,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男性)~1.0%(女性).随着普遍开展癌瘤普查以及检测手段的改善,其发现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国内一些肿瘤医院中,甲状腺癌占头颈部肿瘤的首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免疫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对甲状腺癌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基因治疗逐渐成为肿瘤生物学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将日渐成为一项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作者:张东伟;杨维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提取人脾脏巨噬细胞总RNA的方法并测算其产率.方法收集5例门静脉高压症脾亢患者的手术切除脾脏,经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出巨噬细胞(Mφ)后,采用TRIzol试剂一步法提取5例脾脏Mφ样本的总RNA.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总RNA的产量和质量.后计算出每108个Mφ总RNA的产率.结果 5例样本Mφ总RNA的A260 nm与A280 nm比值平均为1.83±0.13,提示总RNA纯度较高,电泳结果提示总RNA无降解.每108个Mφ平均可抽提(41.58±23.13) μg总RNA.结论采用TRIzol试剂一步法提取脾脏Mφ总RNA是可行的,收获的人脾脏Mφ总RNA纯度高、完整性好、量较多,可满足后续实验要求.
作者:闫峰;李宗芳;苏清华;马双余;曹罡;张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肝衰模型的制作有很多种方法,包括手术和药物诱导等方法.我们建立了一种生存期合适,制作周期不长的模型.
作者:王宁;陈洋;郭仁宣;郭克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制备单抗BDI-1导向的三氧化二砷免疫蛋白微球[As2O3-(BSA-NS)-BDI-1]并检测其特异性结合膀胱肿瘤细胞的活性.方法通过蛋白交联固化及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3-(2-吡基二硫)-丙酸脂(SPDP)交联的方法制备蛋白免疫微球.还原电泳、光镜和电镜的方法鉴定As2O3免疫微球的共价连接与活性.吖啶橙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还原电泳可见免疫微球被还原后在远端形成两条蛋白条带.光镜下可见蛋白微球在肿瘤细胞周围并随细胞移动.电镜下可见蛋白微球与肿瘤细胞紧密连接且形态完整.吖啶橙染色可见免疫微球处理的膀胱肿瘤细胞表现出凋亡特征.结论制备的As2O3-(BSA-NS)-BDI-1由共价键连接且能特异性的结合膀胱肿瘤细胞BIU-87而发挥诱导凋亡的作用.
作者:周洁;曾甫清;谢蜀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丙氧鸟苷(HSV-TK/GCV)系统对膀胱癌细胞BIU87的杀伤作用及对凋亡基因的影响.方法脂质体将TK基因成功转入BIU87,噻唑蓝(MTT)法、TUNEL法、流式细胞仪(FCM)分别检测GCV对其生长影响及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l-2、bax、bak、Caspase-3 mRNA表达变化,比色法测定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作用5 d 1 mg/L GCV能杀死67%的细胞,100 mg/L GCV达到大杀伤率杀死97%的细胞;GCV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在S和G2期;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Caspase-3表达及活性升高.结论 HSV-TK/GCV系统可有效杀伤膀胱癌细胞并引起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bcl-2和bax表达变化、Caspase-3活化是引起凋亡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毛晓鹏;丘少鹏;曹开源;袁广卿;陈显景;徐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的变化和葡萄糖转运体1(GLUT1)在缺血半影区的表达情况以及人参皂甙Rb1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42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b1干预组.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MACO)模型,在脑缺血1 h再灌注5 h时取材,用氯化三苯基四唑氮(TTC)染色后,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脑梗死体积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GLUT1 mRNA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测定GLUT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b1干预组的梗死体积百分比分别为0、(0.04±0.01)%和(0.02±0.01)%;3组半影区的GLUT1 mRNA水平分别是(0.23±0.14)、(0.55±0.04)和(0.79±0.19);蛋白表达的PU值分别为(5.1±1.2)、(13.1±1.7)和(19.0±1.9).结论人参皂甙Rb1明显缩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的体积,Rb1通过上调半影区GLUT1表达以维持脑组织的能量供给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方成;陶宗玉;刘安民;李军亮;吴中华;林吉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寰枢椎不稳定患者行寰枢椎后方经关节螺钉固定解剖学径路、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测量40具寰枢椎干燥标本的解剖径路;10例寰枢椎不稳定患者采用后方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及自体颗粒样松质骨植骨治疗.结果国人枢椎椎弓根宽度为3.77~12.11 mm,仅17.5%患者不适宜应用3.50 mm直径螺钉固定.临床随访8~36个月,10例患者寰枢椎稳定性均获得恢复与骨性融合.结论寰枢椎后方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可提供牢固的固定,恢复寰枢椎稳定.
作者:陈庄洪;蔡贤华;黄继锋;徐峰;刘曦明;余伦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PM)和他汀类药物在大鼠移植心脏慢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CR)模型,并分别给予赋形剂、RPM、他汀类药物及环孢素(CsA)等药物处理,应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不同药物对于移植物慢性血管病变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PM处理组的移植物慢性血管病变程度显著减轻(P<0.01),CsA处理组有所减轻(P<0.01),而他汀类药物组动物未见明显减轻.结论 RPM可以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预防新内膜形成和移植物慢性血管病变;本实验未能证实他汀类药物的抑制作用.
作者:赵亮;王长希;陈立中;何晓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出生后人骨髓基质细胞(h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增殖与分化的特点;研究适宜能量冲击波对出生后h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抽取健康自愿者髂骨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hMSCs体外培养.设冲击波组(SW组)与对照组,应用不同能量级冲击波对SW组原代细胞进行处理,根据细胞活力测定与集落形成数量确定适宜的冲击波能量值.应用适宜的冲击波能量处理hMSCs原代细胞并传代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活力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TGF-β1、茜素红染色、钙钴法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测定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钙素mRNA表达等方法,对SW组和对照组的各代细胞形态、增殖与分化及其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冲击波处理体外原代培养hMSCs的适宜能量为10 kV(500),SW组细胞在冲击波处理后早期分泌TGF-β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SW组与对照组细胞在形态学方面第3代前无明显差别;SW组各代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茜素红染色、钙钴法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等显示SW组细胞的成骨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SW组细胞经冲击波处理后第10天应用RT-PCR方法可以检测到骨钙素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冲击波对体外培养的出生后人骨髓基质细胞具有促进成骨分化的作用,适宜能量为10 kV(500),其机制之一为TGF-β1介导的促hMSCs成骨分化作用.10 kV(500)能量级的冲击波对体外培养的hMSCs增殖无影响,大于该能量的冲击波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胡军;张爱斌;刘晓岚;周江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将生长抑素受体2(SST2R)基因转染至胰腺癌细胞株PC-3细胞,探索奥曲肽对转染SST2R基因前后PC-3细胞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表达量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将SST2R基因转染至PC-3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转染效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不同浓度(0.10、0.20、0.40、0.80 mg/L)奥曲肽对PC-3细胞转染SST2R基因前后Survivin表达量的调节.结果转染SST2R基因PC-3细胞Survivin的表达量在不同浓度奥曲肽(0.20、0.40、0.80 mg/L)作用下分别为0.552±0.059、0.465±0.050、0.396±0.068,未转染SST2R基因PC-3细胞Survivin的表达量在不同浓度奥曲肽(0.20、0.40、0.80 mg/L)作用下分别为0.745±0.093、0.667±0.066、0.637±0.080,相同剂量奥曲肽对转染组PC-3细胞Survivin表达量的下调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生长抑素用于PC-3细胞其效果不佳可能与其SST2R下调有关,转染SST2R基因后可增加胰腺癌细胞SST2R的表达量,同时下调了Survivin表达量,它可增强生长抑素对胰腺癌细胞株杀伤力.
作者:刘正人;吴高松;秦仁义;邹声泉;裘法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热缺血对移植体存活的影响,寻求获取供体气管的可靠时间.方法选用杂种犬进行同种异体气管移植.供犬处死后经过不同热缺血时间取出气管,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各移植体植入受犬的气管原位及腹腔大网膜内,4周后处死取材,行病理学检查,并比较各组移植体软骨细胞存活率.结果随着热缺血时间的延长,移植体软骨细胞凋亡数逐渐增加,移植后软骨结构破坏加重.并且相同热缺血期移植体,异位移植较原位移植结构保持好.结论气管移植体对热缺血有较好的耐受,但是长时间的热缺血仍会给气管移植体带来损害.
作者:李小飞;张涛;汪健;程庆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表达的人内皮细胞抑制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151(hENDO-VEGI151)融合蛋白对胃癌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携带hENDO-VEGI151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脂质体介导法包装重组腺病毒Ad IL-3/hENDO-VEGI151.体外检测融合基因的表达及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及荷人胃癌裸鼠模型,进一步观察融合蛋白对活体血管生成的影响和融合基因治疗活体胃癌的疗效.结果用TCID50法测定携带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滴度为4.2×1011TCID50/ml;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逆转录(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融合基因可被转导入SGC-7901细胞内并稳定高效地转录和表达;Western blot显示融合蛋白可被分泌到胞外发挥作用;融合蛋白可强烈抑制ECV-304细胞生长及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Ad IL-3/hENDO-VEGI151治疗可强烈抑制裸鼠体内种植瘤生长,明显下调肿瘤微血管密度,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结论 hENDO-VEGI151是一条新型强效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基因,其表达产物可能通过作用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不同环节强烈抑制新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喆;方国恩;闻兆章;华积德;曹贵松;毕建威;戚中田;潘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大鼠肝脏小移植物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A组);小移植物组(B组);应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的小移植物组(C组);应用缺血预处理(IPC)的小移植物组(D组);应用PDTC+IPC的小移植物组(E组).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检测小移植物植入后5个时间点肝脏组织中NF-κB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NOS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检测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结果 A组肝组织中NF-κB的活性很弱.B、C、D、E 4组NF-κB变化趋势相仿,一般在恢复灌注后即活化,峰值出现在3 h(IPC);活化峰值强度B组>C组>D组>E组.再灌注2 h后B、C、D、E组肝组织中iNOS表达水平开始升高,6 h达到峰值,其值B组>D组>C组>E组(P<0.05),随后逐渐下降;至12 h仍高于对照组的水平.MDA的结果变化和iNOS表达水平变化类似,SOD呈相反变化.结论 NF-κB在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小移植物中起重要作用.抑制供肝组织中NF-κB的活性可显著降低再灌注早期供肝组织中iNOS表达和氧自由基水平,并有效改善供肝的再灌注损伤.针对NF-κB的靶向治疗可能是供肝保护的一条新途径.
作者:钱建民;张浩;吴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我们在肛肠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治疗中选择性的应用龙珠软膏外敷及换药,临床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2].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组病例300人,年龄16~69岁,平均43.56岁;门诊治疗245人,肛肠术后住院治疗55人;其中混合痔68例、炎性外痔47例、血栓性外痔36例、静脉曲张性外痔29例、肛裂42例、肛周脓肿23例、术后换药用药5例.患者症状表现为肛门肿痛、便血、坠胀:体征为肛门局部有肿物、炎性水肿、血栓,肛管部有裂损、出血,以及术后肛缘、肛管不同大小的创面等.
作者:王立柱;梅笑呤;陈甡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非渗透性低温保护剂海藻糖联合应用二甲基亚砜(DMSO),用于人类皮肤的低温储存,并与皮库常规应用的二甲基亚砜(DMSO)、丙二醇(Propyleneglycol)、DMEM进行比较,以寻求更佳的皮肤冷冻保护剂.方法将新鲜成人皮肤分为5组,液氮冻存7、14 d后复温,采用病理形态学、酶组织化学、组织代谢等方法,分别对海藻糖/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亚砜/丙二醇、二甲基亚砜/无血清角质细胞培养基(KSFM)、DMEM作为冷冻保护剂保存后的皮肤活力进行比较.结果 0.5 mol/L海藻糖/二甲基亚砜作为保护剂所冷冻的皮肤,复温后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保护剂组.结论海藻糖与二甲基亚砜联合应用是较佳的冷冻保护剂,皮库在常规应用保护剂时可以在渗透性保护剂中加入海藻糖.
作者:蔡宏;贾晓明;吴志谷;姚咏明;杨毅;李绍然;陆江阳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