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腹腔镜手术气腹针螺帽丢失的原因分析

楼敏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气腹针, 螺帽
摘要:由于微创手术的创伤和切口都很小,且能更好地促进术后康复,因此,微创外科手术已在越来越多的传统手术领域中得到应用,并获得成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腔镜类手术器械不同于传统的手术器械,其产品结构相对复杂得多,且型式多样、部件种类繁多,使用中需要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如操作、配合不当,很易导致安全隐患,如器械损坏、部件丢失,甚至发生医疗事故.2007年12月,本院手术室行1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中,发生气腹针螺帽丢失,现将丢失原因分析如下.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前病变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护理

    总结10例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要完善全身脏器功能检查,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卫生宣教,做好用物准备;术后采取针对性饮食控制,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出院指导,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俏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气垫与水垫在压疮预防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喷气床垫、双路交替充气床垫与水垫在预防压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0例经Braden量表评分具有压疮发生危险的患者,根据基础疾病及意识,按分层随机法分为A组(用喷气床垫)、B组(用双路交替充气床垫)、C组(用水垫),每组60例,比较各组受压部位皮肤的变化,对每组意识清醒者评估其舒适感受.结果 B组、C组预防压疮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都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舒适影响感受A组优于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对舒适影响感受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意识不清者首选双路交替充气床垫,意识清醒者选用喷气床垫,局部预防者首选水垫.

    作者:丁彩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结肠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科手术切除是结肠直肠癌唯一的治愈手段[1].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并发症较多.近年来,已将腹腔镜技术运用于结直肠癌外科手术,发现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等特点[2].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本院为25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切除术,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江明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护理

    总结41例手汗症行胸腔镜下T2,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充分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外,全面评估患者,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蔡仁美;顾惠萍;史谨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急腹症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总结54例妊娠合并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妊娠合并急腹症患者的症状、体征不典型,对胎儿的影响严重.因此,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减轻疼痛,维持体液平衡,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以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胡引;张慧;董玉华;马时娟;徐鑫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颈椎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护理

    总结8例颈前路中空螺钉固定齿状突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牵引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及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脊髓水肿,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诸新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术前术后评估单在手术患者交换班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护理交接班是加强护理工作连续性、保证患者护理治疗不间断的必要措施[1].手术患者交接班涉及多个科室,交接项目多,且大多以口头交接为主,容易造成交接漏项和信息传递不清,常因责任不明而忽视护理细节,影响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2],降低护理质量.自2006年1月始,本院手术室设计了术前术后评估单,应用于手术室手术患者交接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淑珍;陈建娥;李洁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两种导泻剂在静脉肾盂造影前清洁肠道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番泻合剂用于静脉肾盂造影前清洁肠道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准备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照组60例口服番泻合剂,观察两组服药后不良反应、排便情况及检查效果.结果 两组肠道准备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后恶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腹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前肠道准备,能达到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要求的清洁标准,且不良反应轻,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王莲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管理

    基层医院加强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管理,固定随车护理人员,并加强急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培训,规范院前急救和转运流程,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效果和快速安全的转运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张志勤;王雪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60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后重视导尿管、盆腔引流管、胃管等护理,注意并发症观察,早期进行代膀胱的功能锻炼,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083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季节分布特征与健康指导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急诊之一,主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许多研究表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可因季节的变化而波动,但是季节性的变化模式还是有争议的.为此,本院消化内科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季节分布特征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健康指导,报告如下.

    作者:张冬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颌面部外伤合并颈椎骨折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5例颌面部外伤合并颈椎骨折患者手术后的护理.认为重视病情观察,加强进食指导、口腔清洁、颅骨牵引护理和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等,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玉燕;吕美聪;徐雅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宫腹腔镜联合术后行盆腔滴注治疗不孕症的护理

    总结100例不孕妇女在宫腹腔镜联合术后行盆腔滴注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盆腔滴注前重视心理护理,做好充分准备;滴注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滴注后加强药物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重视出院指导.

    作者:张建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粘绷带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风险管理

    为了降低自粘绷带固定四肢静脉留置针产生的风险,针对风险因素,制定风险管理措施,重点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规范绷带包扎方法、建立巡查及交接班制度、加强留置针压迫部位保护、加强宣教.实施风险管理后,患儿局部皮肤损伤显著减少.

    作者:梅玲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两种手术体位安置对阴式子宫全切患者循环功能和腓总神经损伤的观察

    目的 探讨两种体位摆放对阴式子宫全切除患者循环功能和腓总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76例,按手术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截石位;观察组患者采取平卧位,双下肢水平分开100~110°.术中监测心率、无创血压,术后了解下肢腓总神经损伤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中血压、心率波动较观察组明显,术后下肢疼痛、麻木等不良反应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采用平卧位,双下肢水平分开,可稳定和改善患者循环功能,减少下肢腓总神经损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黄莉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手术配合

    多节段脊髓型或脊髓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多采用颈椎经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恢复颈椎的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植骨的配合,重建颈椎生理序列的稳定性,具有减压充分、固定稳妥、出血量少、安全有效、创口小等优点[1].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本院骨科对21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孟萍;于结;周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

    总结4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影响患者舒适的主要因素为焦虑、恐惧、强制性体位、缺少休息、创口疼痛、留置创口引流管及导尿管、康复计划不适应等.对此,根据个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地舒适护理,如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保证患者休息、疼痛护理、导管护理和康复锻炼等,能促进患者舒适.

    作者:程凤敏;郎云琴;黄春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西他赛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多西他赛属紫杉醇类药物,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抗微血管抗癌药,常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乳腺癌和食管癌的二线治疗.2006年 5 月至 2008 年 4月,慈溪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将多西他赛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食管癌 75 例,现将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叶聪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喉癌术后并发呼吸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结喉癌术后并发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发生呼吸困难与套管阻塞、创口出血、套管脱出、气道痉挛、造口回缩等有关.护理对策为重视气道的有效湿化,做好吸痰护理,加强患者管理,预防套管脱出、气道痉挛、创口出血、造口回缩,可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明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碘伏局部湿敷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碘伏局部湿敷对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 将90例食管癌手术后行浅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的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静脉穿刺上方1.0 cm处沿血管走向用碘伏纱布湿敷,对照组未用碘伏湿敷.结果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28.9%)显著低于对照组(84.4%)(P<0.01);观察组留置时间≥4 d者(86.7%)多于对照组(35.6%)(P<0.01).结论 用碘伏局部湿敷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作者:余瑛瑛;郏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