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燕;吕美聪;徐雅琼
总结10例脊柱侧弯患儿佩戴矫形器的家庭指导,认为护士要利用患儿就诊时间进行指导,内容为心理指导、运动指导、佩戴矫形器的方法及时间指导,并定期对患儿进行家访指导,同时做好皮肤观察与护理等,对患儿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顾军养;虞优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急诊之一,主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许多研究表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可因季节的变化而波动,但是季节性的变化模式还是有争议的.为此,本院消化内科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季节分布特征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健康指导,报告如下.
作者:张冬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规范护理病历的书写,检查了945份护理病历,其中481份存在缺陷.认为缺陷与护士的知识、业务水平有关,为此,要强化护理人员病历书写的培训,加强专科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以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
作者:朱徐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30例哮喘患者24 h食管酸碱度监测的护理.认为重点是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各项准备工作,监测时定时更换体位,正确记录,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指导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改善症状和控制疾病的复发.
作者:朱巧英;张齐;许金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结肠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科手术切除是结肠直肠癌唯一的治愈手段[1].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并发症较多.近年来,已将腹腔镜技术运用于结直肠癌外科手术,发现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等特点[2].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本院为25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切除术,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江明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5例肩锁关节脱位行切开复位喙锁韧带重建修补术后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术后加强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正确指导功能锻炼,重视出院指导.5例术后肩关节功能基本正常.
作者:周玲霞;童丽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躁动患者经口气管插管行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 将104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按插管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即牙垫和插管一起固定;观察组采用先单独固定气管插管,再将牙垫和气管插管一起固定,观察两组固定效果、口腔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固定效果、口腔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固定方法安全、有效、便于口腔护理,优于传统固定方法.
作者:朱志云;赖立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16例开放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负压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正确调节负压,保持引流管通畅,保证有效引流,发现引流管引流不畅、阻塞、脱出及时处理,能促进开放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
作者:陈彩芬;黄霞;张巧萍;周敏;赵宇音;苏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喷气床垫、双路交替充气床垫与水垫在预防压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0例经Braden量表评分具有压疮发生危险的患者,根据基础疾病及意识,按分层随机法分为A组(用喷气床垫)、B组(用双路交替充气床垫)、C组(用水垫),每组60例,比较各组受压部位皮肤的变化,对每组意识清醒者评估其舒适感受.结果 B组、C组预防压疮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都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舒适影响感受A组优于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对舒适影响感受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意识不清者首选双路交替充气床垫,意识清醒者选用喷气床垫,局部预防者首选水垫.
作者:丁彩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11例猫抓病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重点为心理护理、发热护理、局部伤口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消毒处理等,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於彩霞;周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起搏除颤器的护理.植入术前做好评估和心理护理,完善准备工作;植入术后严密监测起搏器功能,及时发现及处理并发症,同时做好健康随访教育,出院后重视随访管理,使CRT-D发挥佳疗效.
作者:程晓涛;吴巧元;孟丽萍;周娟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了科学有效的降低护理缺陷,提高患者安全,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指导护理缺陷的管理,即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衡量与评价、风险处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有效的识别了护理隐患,防范差错,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卞丽芳;陈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60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后重视导尿管、盆腔引流管、胃管等护理,注意并发症观察,早期进行代膀胱的功能锻炼,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基层医院加强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管理,固定随车护理人员,并加强急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培训,规范院前急救和转运流程,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效果和快速安全的转运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张志勤;王雪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科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地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分娩和康复,保障母婴健康[1].在农村基层医院,由于孕产妇大都来自农村,知识来源有限,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本院妇产科根据基层孕产妇的需要,采取医患互动、结合物质奖励的孕产妇健康知识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沈亚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了降低自粘绷带固定四肢静脉留置针产生的风险,针对风险因素,制定风险管理措施,重点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规范绷带包扎方法、建立巡查及交接班制度、加强留置针压迫部位保护、加强宣教.实施风险管理后,患儿局部皮肤损伤显著减少.
作者:梅玲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护理交接班是加强护理工作连续性、保证患者护理治疗不间断的必要措施[1].手术患者交接班涉及多个科室,交接项目多,且大多以口头交接为主,容易造成交接漏项和信息传递不清,常因责任不明而忽视护理细节,影响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2],降低护理质量.自2006年1月始,本院手术室设计了术前术后评估单,应用于手术室手术患者交接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淑珍;陈建娥;李洁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多西他赛属紫杉醇类药物,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抗微血管抗癌药,常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乳腺癌和食管癌的二线治疗.2006年 5 月至 2008 年 4月,慈溪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将多西他赛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食管癌 75 例,现将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叶聪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多节段脊髓型或脊髓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多采用颈椎经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恢复颈椎的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植骨的配合,重建颈椎生理序列的稳定性,具有减压充分、固定稳妥、出血量少、安全有效、创口小等优点[1].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本院骨科对21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孟萍;于结;周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41例手汗症行胸腔镜下T2,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充分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外,全面评估患者,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蔡仁美;顾惠萍;史谨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