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芬;黄霞;张巧萍;周敏;赵宇音;苏丽萍
总结16例开放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负压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正确调节负压,保持引流管通畅,保证有效引流,发现引流管引流不畅、阻塞、脱出及时处理,能促进开放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
作者:陈彩芬;黄霞;张巧萍;周敏;赵宇音;苏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规范护理病历的书写,检查了945份护理病历,其中481份存在缺陷.认为缺陷与护士的知识、业务水平有关,为此,要强化护理人员病历书写的培训,加强专科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以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
作者:朱徐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多节段脊髓型或脊髓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多采用颈椎经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恢复颈椎的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植骨的配合,重建颈椎生理序列的稳定性,具有减压充分、固定稳妥、出血量少、安全有效、创口小等优点[1].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本院骨科对21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孟萍;于结;周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向人们提供改善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达到佳的健康状态.为了更好地对门诊慢性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本院对177例慢性病患者进行疾病认知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瑞芬;伊仙琼;邹碧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喷气床垫、双路交替充气床垫与水垫在预防压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0例经Braden量表评分具有压疮发生危险的患者,根据基础疾病及意识,按分层随机法分为A组(用喷气床垫)、B组(用双路交替充气床垫)、C组(用水垫),每组60例,比较各组受压部位皮肤的变化,对每组意识清醒者评估其舒适感受.结果 B组、C组预防压疮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都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舒适影响感受A组优于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对舒适影响感受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意识不清者首选双路交替充气床垫,意识清醒者选用喷气床垫,局部预防者首选水垫.
作者:丁彩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改进病区传呼系统,使护士及时了解呼叫信息,为患者提供迅速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利用单片机及无线数传模块,对原病区护理站传呼系统进行了改进,通过单片机进行特定的信息编码处理,再用无线数传模块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使护士随身携带时能及时了解患者呼叫信息;中午和夜间还可将病区护理站传呼系统的声音关闭,保持病区安静.结果 无线呼叫系统运行良好,护士应铃及时,患者对病区环境安静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病区护理站宜使用无线呼叫系统.
作者:袁惠萍;张缀琴;张永奎;楼然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麻风村患者家庭功能状况,为护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麻风村内组建了家庭的40例麻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40例麻风患者中,37.5%(15/40)家庭功能良好,37.5%(15/40)家庭中度障碍,25%(10/40)家庭高度障碍.家庭功能具体项目统计显示,麻风患者家庭的亲密度、成长度和合作度存在较大缺陷.自理能力欠缺者其家庭功能高度障碍达到50%,远高于自理能力高者.结论 加强对麻风患者家庭功能的护理干预及咨询工作,能提高麻风患者家庭支持的水平.
作者:朱芳红;王景权;潘美儿;妙建芬;沈国丽;尤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喉癌术后并发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发生呼吸困难与套管阻塞、创口出血、套管脱出、气道痉挛、造口回缩等有关.护理对策为重视气道的有效湿化,做好吸痰护理,加强患者管理,预防套管脱出、气道痉挛、创口出血、造口回缩,可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明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49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认为加强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监护,做好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前后护理,可保证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马和群;黄利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54例妊娠合并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妊娠合并急腹症患者的症状、体征不典型,对胎儿的影响严重.因此,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减轻疼痛,维持体液平衡,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以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胡引;张慧;董玉华;马时娟;徐鑫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到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以提高外科护理质量.方法 外一病区护理质量应用给证护理,外二病区实施常规管理.观察时间半年,比较两个病区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外一病区护理质量持续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为96%,优于外二病区.结论 护理质量管理可运用循证护理.
作者:孔建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41例手汗症行胸腔镜下T2,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充分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外,全面评估患者,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蔡仁美;顾惠萍;史谨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30例哮喘患者24 h食管酸碱度监测的护理.认为重点是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各项准备工作,监测时定时更换体位,正确记录,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指导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改善症状和控制疾病的复发.
作者:朱巧英;张齐;许金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100例不孕妇女在宫腹腔镜联合术后行盆腔滴注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盆腔滴注前重视心理护理,做好充分准备;滴注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滴注后加强药物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重视出院指导.
作者:张建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基层医院加强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管理,固定随车护理人员,并加强急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培训,规范院前急救和转运流程,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效果和快速安全的转运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张志勤;王雪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总结5例颌面部外伤合并颈椎骨折患者手术后的护理.认为重视病情观察,加强进食指导、口腔清洁、颅骨牵引护理和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等,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玉燕;吕美聪;徐雅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与普通头皮针在颅脑外伤躁动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安全性.方法 将242例颅脑外伤躁动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A、B两组,A组124例采用静脉留置针,B组118例采用普通头皮针,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药液外渗率、非计划拔针率、穿刺处出血率及投诉率6项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药液外渗率、非计划拔针率、穿刺处出血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穿刺成功率、投诉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躁动患者静脉输液,采用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优于普通头皮针.
作者:王国美;陈水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科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地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分娩和康复,保障母婴健康[1].在农村基层医院,由于孕产妇大都来自农村,知识来源有限,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本院妇产科根据基层孕产妇的需要,采取医患互动、结合物质奖励的孕产妇健康知识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沈亚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多西他赛属紫杉醇类药物,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抗微血管抗癌药,常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乳腺癌和食管癌的二线治疗.2006年 5 月至 2008 年 4月,慈溪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将多西他赛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食管癌 75 例,现将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叶聪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急诊之一,主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许多研究表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可因季节的变化而波动,但是季节性的变化模式还是有争议的.为此,本院消化内科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季节分布特征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健康指导,报告如下.
作者:张冬湘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