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基层医院产科应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观察

沈亚芳

关键词:基层医院, 产科, 健康教育方式
摘要: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科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地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分娩和康复,保障母婴健康[1].在农村基层医院,由于孕产妇大都来自农村,知识来源有限,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本院妇产科根据基层孕产妇的需要,采取医患互动、结合物质奖励的孕产妇健康知识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躁动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改良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躁动患者经口气管插管行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 将104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按插管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即牙垫和插管一起固定;观察组采用先单独固定气管插管,再将牙垫和气管插管一起固定,观察两组固定效果、口腔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固定效果、口腔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固定方法安全、有效、便于口腔护理,优于传统固定方法.

    作者:朱志云;赖立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宫腹腔镜联合术后行盆腔滴注治疗不孕症的护理

    总结100例不孕妇女在宫腹腔镜联合术后行盆腔滴注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盆腔滴注前重视心理护理,做好充分准备;滴注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滴注后加强药物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重视出院指导.

    作者:张建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延期拔除T型管预防胆漏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延期拔除T型管对减少胆漏发生的效果.方法 将327例患者按手术时间单月、双月分观察组153例、对照组174例.对照组T型管留置10~14 d后,全日夹管1~2 d,常规T型管逆行胆道造影证实胆道通畅,开放引流1 d后拔管.观察组按对照组夹管1~2 d后无不适,予夹管后带管出院,留置4周后,常规造影、开放引流1 d后拔管.结果观察组胆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5).结论 延期拔T型管可减少胆漏发生率.

    作者:朱利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结肠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科手术切除是结肠直肠癌唯一的治愈手段[1].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并发症较多.近年来,已将腹腔镜技术运用于结直肠癌外科手术,发现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等特点[2].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本院为25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切除术,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江明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颌面部外伤合并颈椎骨折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5例颌面部外伤合并颈椎骨折患者手术后的护理.认为重视病情观察,加强进食指导、口腔清洁、颅骨牵引护理和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等,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玉燕;吕美聪;徐雅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手术配合

    多节段脊髓型或脊髓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多采用颈椎经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恢复颈椎的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植骨的配合,重建颈椎生理序列的稳定性,具有减压充分、固定稳妥、出血量少、安全有效、创口小等优点[1].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本院骨科对21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孟萍;于结;周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术前术后评估单在手术患者交换班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护理交接班是加强护理工作连续性、保证患者护理治疗不间断的必要措施[1].手术患者交接班涉及多个科室,交接项目多,且大多以口头交接为主,容易造成交接漏项和信息传递不清,常因责任不明而忽视护理细节,影响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2],降低护理质量.自2006年1月始,本院手术室设计了术前术后评估单,应用于手术室手术患者交接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淑珍;陈建娥;李洁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无主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总结71例杭州地区流动人口中无主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对无主肺结核患者提供集中管理和人性化的护理,可减少其丢失率,提高治愈率,有效降低流动人口中结核病的传染性.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严格的传染病管理、健康教育等.

    作者:孔晓华;沈斌;沈美琴;俞丽娟;杨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西他赛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多西他赛属紫杉醇类药物,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抗微血管抗癌药,常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乳腺癌和食管癌的二线治疗.2006年 5 月至 2008 年 4月,慈溪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将多西他赛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食管癌 75 例,现将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叶聪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防范护理缺陷中的应用

    为了科学有效的降低护理缺陷,提高患者安全,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指导护理缺陷的管理,即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衡量与评价、风险处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有效的识别了护理隐患,防范差错,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卞丽芳;陈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重症中毒患者的护理

    总结49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认为加强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监护,做好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前后护理,可保证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马和群;黄利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便携式化疗泵输注氟尿嘧啶出现时间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出现时间差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19例使用便携式化疗泵出现时间差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出现时间差与组织管理、产品性能、患者因素及血管因素等有关.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认知水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根据相关原因给予相应护理,是减少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时间差的有效措施.

    作者:施妙春;李玉珍;王美香;麻志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颈椎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护理

    总结8例颈前路中空螺钉固定齿状突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牵引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及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脊髓水肿,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诸新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人工肝治疗患者发生血浆变态反应的特点与护理

    回顾分析184例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发生113例血浆变态反应的资料.血浆变态反应特点为发生时间无规律,变态反应以轻度为主.护理中要正确实施血浆置换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变态反应,对发生变态反应者及时、正确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保证患者继续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

    作者:徐敏芬;陈红;王雪丽;叶俊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胃癌手术的器械手语设计和应用体会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手术过程手术者需索求器械,都通过语言告知器械护士,但由于术者戴口罩,器械护士不易听清,因此, 建立适当的手术医师和器械护士交流的手段是手术护理学面临的问题,以往的研究仅仅限于理论探讨[1],缺乏规范的器械手语与应用.2006年,本院手术室对胃癌手术的器械手语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俞国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60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后重视导尿管、盆腔引流管、胃管等护理,注意并发症观察,早期进行代膀胱的功能锻炼,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40例麻风村患者家庭功能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麻风村患者家庭功能状况,为护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麻风村内组建了家庭的40例麻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40例麻风患者中,37.5%(15/40)家庭功能良好,37.5%(15/40)家庭中度障碍,25%(10/40)家庭高度障碍.家庭功能具体项目统计显示,麻风患者家庭的亲密度、成长度和合作度存在较大缺陷.自理能力欠缺者其家庭功能高度障碍达到50%,远高于自理能力高者.结论 加强对麻风患者家庭功能的护理干预及咨询工作,能提高麻风患者家庭支持的水平.

    作者:朱芳红;王景权;潘美儿;妙建芬;沈国丽;尤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碘伏局部湿敷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碘伏局部湿敷对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 将90例食管癌手术后行浅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的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静脉穿刺上方1.0 cm处沿血管走向用碘伏纱布湿敷,对照组未用碘伏湿敷.结果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28.9%)显著低于对照组(84.4%)(P<0.01);观察组留置时间≥4 d者(86.7%)多于对照组(35.6%)(P<0.01).结论 用碘伏局部湿敷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作者:余瑛瑛;郏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到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以提高外科护理质量.方法 外一病区护理质量应用给证护理,外二病区实施常规管理.观察时间半年,比较两个病区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外一病区护理质量持续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为96%,优于外二病区.结论 护理质量管理可运用循证护理.

    作者:孔建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诱发YMDD变异的护理

    拉米夫定(LAM)为经典核苷类抗病毒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效果显著,口服方便,不良反应少,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长期使用带来的以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变异(YMDD)为代表的病毒变异问题日趋严重,文献报道病毒基因型耐药年发生率约18%,5年累积发生率近70%,常导致治疗失败及部分患者发生严重的肝脏失代偿,因而引起肝病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对耐药发生后的挽救治疗形成较一致认识[1~3].

    作者:董苗英;沈芝仙;王美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