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郁合剂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

孔莉;颜红

关键词:抑郁症, 解郁合剂, 氟西汀,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
摘要:目的 观察解郁合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解郁合剂合并氟西汀)和对照组(口服氟西汀)各5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理及躯体障碍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躯体障碍均得到了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解郁合剂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可靠,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解郁合剂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解郁合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解郁合剂合并氟西汀)和对照组(口服氟西汀)各5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理及躯体障碍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躯体障碍均得到了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解郁合剂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可靠,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孔莉;颜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从脑血流动力学角度研究针刺、穴位的特异性

    目的 研究穴位和针刺干预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缺血模型大鼠脑血流动力作用的特异性.方法 将MCAO大鼠分为人中组、内关组、非穴组、未针刺组、模型组,另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人中组、内关组和非穴组分别对人中、内关、非穴位部位施以频率3次/s、持续时间5s的针刺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脑血流量、脑微血管管径和光镜下脑微血管数的变化.结果 与未针刺组比较,3个针刺组脑血流量、微血管数量增加明显(P<0.05),微血管管径有相对收缩趋势(P>0.05),表明针刺能明显改善MCAO模型鼠有关脑血流动力的病理状态.3个针刺组间,人中组和内关组比非穴组血流量增多明显、以轻微扩张微血管管径为主(P<0.05),同时人中组还可增加微血管数(P<0.05);在促进脑微血管新生方面人中穴作用强于内关穴.结论 针刺穴位产生的效应较非穴位针刺明显,且不同穴位效应是通过特异性作用机制实现的.

    作者:樊小农;王舒;钱宇斐;张亚男;魏媛媛;张雪;武慧群;李雅洁;刘健;石学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60例

    自2004年以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德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方逐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33例

    近年来,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逐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俊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腔隙性脑梗死伴发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候研究

    目的 研究腔隙性脑梗死(LI)伴发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将依据公认的诊断标准和辅助量表筛选的LI患者分为LI伴发焦虑抑郁组、单纯LI组,采取病例对照研究,进行量表评分和证候学观察.结果 共收集到符合LI诊断的患者43例,其中LI伴发焦虑或抑郁的患者26例,占60.5%,单纯LI患者17例,占39.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无明显差别(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虚阳亢证、血虚证与LI后抑郁的发生相关,阴虚阳亢证与LI后焦虑相关.结论 单纯LI与LI后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候分布无明显差别,LI后抑郁多见阴虚阳亢证与血虚证,LI后焦虑多见阴虚阳亢证.

    作者:韩振蕴;苏芮;扎娃;范吉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人群进行体质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的构成比高于正常人群;不同程度、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分布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阳虚质,早期气虚质分布增加,晚期以阴虚质、瘀血质分布增加,这种规律与中医理论相一致.

    作者:孙益;童培建;肖鲁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针刺加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29例

    语言障碍是脑血管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大约有25%的发生率[1].其中以运动性失语为常见[2],给患者语言交流造成极大的不便,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身心健康.笔者从事多年卒中后患者的康复训练,发现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振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右肺下叶块影病案

    1 病历摘要患者,女,38岁.以言语不清、张口困难4天,于2001年5月10日14时收住入院.查体:两侧面神经,三叉神经运动支,两侧舌咽、迷走、舌下神经损害.行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脑内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余顺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医论治甲型H1N1流感

    截至今年7月,全球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例数已经超过9万,我国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也超过1 700例,可见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性之强,影响面之广.笔者参加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预防方案、诊疗方案、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并且参加了一线诊疗工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姜良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益智仁、覆盆子、金樱子、芡实临床如何区别应用

    答:益智仁味辛性温,归脾、肾二经.本品能温肾暖脾,补肾益脾,温摄收敛,故临床多用于脾肾虚寒不固所致诸症.如益智仁与乌药相伍,方名缩泉丸,为宋代医家陈自明用于治疗肾阳虚亏不固,小便清长频数,甚则失禁的名方.有温肾助阳,补肾固摄,温脬缩溺功效.据此,我们临证治疗老年慢性咳喘病,兼见肾阳不足,肾虚不固,小便失禁者,或老年慢性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在辨证论治方药中,加用益智仁20g、乌药20g,均可收到温补肾阳,暖脬缩溺佳效.

    作者:张学华;张群;王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房定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房定亚(1937~),男,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学会中医研究会副主任,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编委,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业医40余年,擅治心肾和风湿免疫疾病.倡导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证擅于推究病机,用药精专,突出专病用专方、专药,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常日笃学、观察、格物,从不言弃,学术多有发挥.著有<老年肾脏病防治>、<抗衰老中药学>、<肾炎的中医论治要义>等.

    作者:马芳;周彩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黄芪建中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2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黄芪建中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提出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制定[1],按劳累时发生心绞痛的情况,将心绞痛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2].

    作者:宋红;郑小伟;王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益气活血方加减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方加减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50例)只予甲巯咪唑;疗程均为6个月,停药1年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心悸、烦躁易怒、恶热、多汗、失眠、倦怠乏力症状及中医证候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甲亢疗效满意,中西药联合治疗优势明显.

    作者:陈茜;王卫群;马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扶正化瘀方抗肺纤维化的药物配伍作用特点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肺纤维化的配伍作用特点.方法 一次性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16组,另设正常组.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肺系数,肺组织炎症与胶原沉积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泡结构破坏,肺泡壁与间隔胶原沉积,肺泡壁与泡腔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系数显著增高;肺组织Hyp与MDA含量上升,而SOD活性下降.降低纤维化肺组织Hyp含量起主效应的药物是绞股蓝,其次是丹参、桃仁,有一定交互作用的是冬虫夏草与五味子.对SOD活性起主效应的药物是冬虫夏草、丹参,呈明显交互作用的是冬虫夏草与五味子,降低MDA含量作用较明显的是绞股蓝、丹参与桃仁、冬虫夏草与丹参、丹参与五味子均有明显交互作用.结论 扶正化瘀方抗大鼠肺纤维化大鼠的主要有效药物为绞股蓝、丹参、冬虫夏草,其中绞股蓝抑制肺组织胶原生成作用明显,冬虫夏草、丹参抗肺组织过氧化损伤作用明显.

    作者:杨珂;谭善忠;张炜;陶艳艳;陈园;蔡贞贞;刘成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青黄胶囊治疗急性红白血病2例

    1 病例介绍例1:女,54岁,1997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 45g/L,白细胞(WBC) 4.0×109/L,血小板(PLT) 100×109/L,诊断为难治性贫血(MDS-RA).司坦唑醇治疗无效,遂改为环孢霉素A(CsA)每次150mg,每日2次,联合补肾中药治疗,1997年底Hb稳定于120g/L左右,自行停药.2000年5月头晕、乏力症状加重,查外周血Hb 30g/L,WBC 2.0×109/L,PLT 100×109/L,口服CsA无效,2000年12月收住我科.入院后查血常规Hb 54g/L,WBC 1.1×109/L,PLT 67×109/L.

    作者:郭小青;刘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国内外针灸研究中非经非穴选取方法评述

    随着针灸临床研究的发展,科学地评价针灸的临床疗效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对照方法的选择对于针灸临床研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非经非穴位作为假针灸对照是针灸临床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作者:杨旭光;李瑛;田小平;梁繁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依据Hoehn-Yahr(H&Y)分级标准对125例PD患者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根据文献及专家经验研制PD症状定式调查问卷,并由中医师专人按照研究方案进行中医证候及体质问卷调查,将病例报告表汇总后,由研究者统一进行中医辨证,依据选定的标准进行证候诊断.结果 125例PD患者中,单证96例(76.8%),复合证候29例(23.2%).阳性主证依次为脾肾两虚证(22.4%)、肝肾阴虚证(18.4%)、脾肾阳虚证(16%)、气阴两虚证(15.2%)、痰热动风证(12.8%)、气虚血瘀证(4.8%)、阴阳两虚证(4.0%)、脾虚湿盛证(3.2%)、湿热内蕴证(1.6%)、肝郁脾虚证和肝火上炎证(0.8%).H&Y1.0~1.5级与H&Y2.0~3.0级中证候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早期以肝肾阴虚证为主,痰热、瘀血明显;中期脾肾两虚证为主,痰湿壅盛;晚期以气虚、阳虚为主,渐及阴阳两虚.

    作者:刘峘;陈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肺卫失宣(肺卫证)的物质基础研究

    肺卫证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肺卫失宣,与毒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早期阶段极为相似,肺是它们共同的受累靶器官之一.推测肺卫证的物质基础可能与现代医学肺的非呼吸功能如肺水代谢功能、肺表面活性物质等肺内微环境改变有关.通过对比研究肺卫证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肺内微环境的改变,探讨肺卫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相关性,从而揭示肺卫证的物质基础.

    作者:巫莉萍;黄海定;邓时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0例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沉积,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西药虽能改善症状,但复发率高,毒副作用较大,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80例,并与西药对照组80例相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孟涵;王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李海松从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李海松教授,业医30余年,学验俱丰,现将李海松教授从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洪;王旭昀;李海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