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内外针灸研究中非经非穴选取方法评述

杨旭光;李瑛;田小平;梁繁荣

关键词:非经非穴, 针灸, 综述
摘要:随着针灸临床研究的发展,科学地评价针灸的临床疗效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对照方法的选择对于针灸临床研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非经非穴位作为假针灸对照是针灸临床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肺卫失宣(肺卫证)的物质基础研究

    肺卫证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肺卫失宣,与毒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早期阶段极为相似,肺是它们共同的受累靶器官之一.推测肺卫证的物质基础可能与现代医学肺的非呼吸功能如肺水代谢功能、肺表面活性物质等肺内微环境改变有关.通过对比研究肺卫证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肺内微环境的改变,探讨肺卫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相关性,从而揭示肺卫证的物质基础.

    作者:巫莉萍;黄海定;邓时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方逐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33例

    近年来,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逐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俊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僵蚕治疗哮喘/僵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僵蚕治疗扁桃体炎、咽炎效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前后配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后配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前后配穴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取穴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治愈率与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VAS评分与JO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后配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蔡仲逊;刘云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医论治甲型H1N1流感

    截至今年7月,全球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例数已经超过9万,我国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也超过1 700例,可见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性之强,影响面之广.笔者参加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预防方案、诊疗方案、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并且参加了一线诊疗工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姜良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国内外针灸研究中非经非穴选取方法评述

    随着针灸临床研究的发展,科学地评价针灸的临床疗效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对照方法的选择对于针灸临床研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非经非穴位作为假针灸对照是针灸临床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作者:杨旭光;李瑛;田小平;梁繁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稳斑方对模型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稳斑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5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他汀组和稳斑方组,每组14只.喂食高脂饲料12周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他汀组和稳斑方组分别开始给予相应药物,8周后处死.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取主动脉病理切片,观察斑块面积、脂质核心面积、内膜及中膜厚度、纤维帽厚度.结果 稳斑方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各组HDL-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稳斑方组主动脉斑块面积、脂质核心面积、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均减少(P<0.01),而纤维帽厚度、纤维帽厚度/脂质核心面积则升高(P<0.01).结论 稳斑方能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斑块内部结构,对稳定AS斑块有良好疗效.

    作者:莫新民;曾英;侯斌;谢海波;刘锐;李劲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金菊清润胶囊与强的松模拟剂,对照组口服金菊清润胶囊模拟剂与强的松,两组均配合滴眼液,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唾液流量、泪流量、免疫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改善唾液流率、泪流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金菊清润胶囊不仅能有效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且可通过调节免疫平衡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作者:张水艳;李瑞;朱秀惠;张韶英;武占成;蒋富斌;李惠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青黄胶囊治疗急性红白血病2例

    1 病例介绍例1:女,54岁,1997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 45g/L,白细胞(WBC) 4.0×109/L,血小板(PLT) 100×109/L,诊断为难治性贫血(MDS-RA).司坦唑醇治疗无效,遂改为环孢霉素A(CsA)每次150mg,每日2次,联合补肾中药治疗,1997年底Hb稳定于120g/L左右,自行停药.2000年5月头晕、乏力症状加重,查外周血Hb 30g/L,WBC 2.0×109/L,PLT 100×109/L,口服CsA无效,2000年12月收住我科.入院后查血常规Hb 54g/L,WBC 1.1×109/L,PLT 67×109/L.

    作者:郭小青;刘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黄白液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54例

    生殖器疱疹(GH)主要由HSV-Ⅱ型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由于HSV在人体内不产生永久性免疫力,故本病容易复发.临床上GH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倾向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因此,调节机体免疫机能是控制GH复发的关键.我们前期应用中药黄白液治疗GH取得了较好疗效,对其药物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2].为进一步完善黄白液治疗GH药效学机制,本文就复发性GH患者经黄白液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陈晋广;杨志波;刘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杨尧章论治温疫的特色

    杨尧章为清代湖南名医,撰有<温疫论辨义>.杨氏论治温疫以吴又可<温疫论>为正宗,并对<温疫论>逐条剖析,于当从者,疏其蕴;于不当从者,抉其蔽,使之治温疫提纲挈领,多有发有性未发之论.杨氏对温疫论进行了辨义,并从温疫初起、感邪轻重、温疫治之大法,辨识温疫与温病的区别;从感气、传变、证候、治则等方面辨别伤寒与时疫之异同.

    作者:朱传湘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解郁合剂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解郁合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解郁合剂合并氟西汀)和对照组(口服氟西汀)各5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理及躯体障碍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躯体障碍均得到了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解郁合剂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可靠,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孔莉;颜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黄芪建中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2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黄芪建中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提出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制定[1],按劳累时发生心绞痛的情况,将心绞痛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2].

    作者:宋红;郑小伟;王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医证候规范化文献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证候研究是中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主要包括证候概念、证候分类、证候命名、证候规范化、证候实质以及证候量化诊断等方面,其中对证候规范化的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但是距离真正的规范化还相差很远.在温习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以现代手段研究古代文献中证(候)、症、病的含义为基础,并以现代手段研究古今脾、肾证谱的演变规律为切入点,进行证候规范化的文献研究.

    作者:吕爱平;邓洋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药流复宫汤辅助早孕妇女药物流产67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药流复宫汤辅助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开放性临床观察方案将134例自愿要求使用药物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药流复宫汤,共治疗7天.观察两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尿妊娠实验(HCG)转阴时间并评价流产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尿HCG转阴时间以及流产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流复宫汤辅助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疗效肯定,并且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作者:高翠霞;张翠英;杨世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右肺下叶块影病案

    1 病历摘要患者,女,38岁.以言语不清、张口困难4天,于2001年5月10日14时收住入院.查体:两侧面神经,三叉神经运动支,两侧舌咽、迷走、舌下神经损害.行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脑内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余顺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怎样辨治血尿/如何辨证治疗吞酸与嘈杂/怎样辨证治疗胃癌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针刺加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29例

    语言障碍是脑血管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大约有25%的发生率[1].其中以运动性失语为常见[2],给患者语言交流造成极大的不便,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身心健康.笔者从事多年卒中后患者的康复训练,发现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振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扶正化瘀通络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5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是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在近年的临床中,笔者对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进行了观察,现将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总结,以期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些经验.

    作者:刘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60例

    自2004年以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德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