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霞;张翠英;杨世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则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引起患者视力损害和丧失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对治疗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患者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同时辅以滋阴凉血、平肝健脾中药治疗,与单纯行全视网膜光凝的对照组进行了对照研究,以探讨中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瑞雪;赵宁;邸平会;王建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年来,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逐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俊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答:益智仁味辛性温,归脾、肾二经.本品能温肾暖脾,补肾益脾,温摄收敛,故临床多用于脾肾虚寒不固所致诸症.如益智仁与乌药相伍,方名缩泉丸,为宋代医家陈自明用于治疗肾阳虚亏不固,小便清长频数,甚则失禁的名方.有温肾助阳,补肾固摄,温脬缩溺功效.据此,我们临证治疗老年慢性咳喘病,兼见肾阳不足,肾虚不固,小便失禁者,或老年慢性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在辨证论治方药中,加用益智仁20g、乌药20g,均可收到温补肾阳,暖脬缩溺佳效.
作者:张学华;张群;王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们采用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解郁合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解郁合剂合并氟西汀)和对照组(口服氟西汀)各5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理及躯体障碍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躯体障碍均得到了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解郁合剂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可靠,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孔莉;颜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依据Hoehn-Yahr(H&Y)分级标准对125例PD患者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根据文献及专家经验研制PD症状定式调查问卷,并由中医师专人按照研究方案进行中医证候及体质问卷调查,将病例报告表汇总后,由研究者统一进行中医辨证,依据选定的标准进行证候诊断.结果 125例PD患者中,单证96例(76.8%),复合证候29例(23.2%).阳性主证依次为脾肾两虚证(22.4%)、肝肾阴虚证(18.4%)、脾肾阳虚证(16%)、气阴两虚证(15.2%)、痰热动风证(12.8%)、气虚血瘀证(4.8%)、阴阳两虚证(4.0%)、脾虚湿盛证(3.2%)、湿热内蕴证(1.6%)、肝郁脾虚证和肝火上炎证(0.8%).H&Y1.0~1.5级与H&Y2.0~3.0级中证候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早期以肝肾阴虚证为主,痰热、瘀血明显;中期脾肾两虚证为主,痰湿壅盛;晚期以气虚、阳虚为主,渐及阴阳两虚.
作者:刘峘;陈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自2004年以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德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药流复宫汤辅助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开放性临床观察方案将134例自愿要求使用药物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药流复宫汤,共治疗7天.观察两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尿妊娠实验(HCG)转阴时间并评价流产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尿HCG转阴时间以及流产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流复宫汤辅助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疗效肯定,并且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作者:高翠霞;张翠英;杨世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脂增高、炎症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在常规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观察血脂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作者:郭尧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珍珠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珍珠有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及促进创面肉芽增生等作用.据家父张德超老中医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珍珠有安神定惊、宁心平悸、养颜美容、和胃制酸、解毒生肌诸作用,常用治失眠、心律不齐、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面部黄褐斑等病.现将其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张荣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人群进行体质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的构成比高于正常人群;不同程度、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分布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阳虚质,早期气虚质分布增加,晚期以阴虚质、瘀血质分布增加,这种规律与中医理论相一致.
作者:孙益;童培建;肖鲁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肺卫证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肺卫失宣,与毒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早期阶段极为相似,肺是它们共同的受累靶器官之一.推测肺卫证的物质基础可能与现代医学肺的非呼吸功能如肺水代谢功能、肺表面活性物质等肺内微环境改变有关.通过对比研究肺卫证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肺内微环境的改变,探讨肺卫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相关性,从而揭示肺卫证的物质基础.
作者:巫莉萍;黄海定;邓时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沉积,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西药虽能改善症状,但复发率高,毒副作用较大,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80例,并与西药对照组80例相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孟涵;王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截至今年7月,全球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例数已经超过9万,我国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也超过1 700例,可见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性之强,影响面之广.笔者参加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预防方案、诊疗方案、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并且参加了一线诊疗工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姜良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黄芪建中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提出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制定[1],按劳累时发生心绞痛的情况,将心绞痛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2].
作者:宋红;郑小伟;王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房定亚(1937~),男,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学会中医研究会副主任,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编委,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业医40余年,擅治心肾和风湿免疫疾病.倡导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证擅于推究病机,用药精专,突出专病用专方、专药,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常日笃学、观察、格物,从不言弃,学术多有发挥.著有<老年肾脏病防治>、<抗衰老中药学>、<肾炎的中医论治要义>等.
作者:马芳;周彩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方加减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50例)只予甲巯咪唑;疗程均为6个月,停药1年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心悸、烦躁易怒、恶热、多汗、失眠、倦怠乏力症状及中医证候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甲亢疗效满意,中西药联合治疗优势明显.
作者:陈茜;王卫群;马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病名称谓繁多,不利于临床操作和整体研究发展.列举了中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多种命名方式和病名称谓,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探讨认为,周围性面瘫这一称谓作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病名可能更为合理.
作者:王声强;刘二军;白亚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