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声强;刘二军;白亚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依据Hoehn-Yahr(H&Y)分级标准对125例PD患者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根据文献及专家经验研制PD症状定式调查问卷,并由中医师专人按照研究方案进行中医证候及体质问卷调查,将病例报告表汇总后,由研究者统一进行中医辨证,依据选定的标准进行证候诊断.结果 125例PD患者中,单证96例(76.8%),复合证候29例(23.2%).阳性主证依次为脾肾两虚证(22.4%)、肝肾阴虚证(18.4%)、脾肾阳虚证(16%)、气阴两虚证(15.2%)、痰热动风证(12.8%)、气虚血瘀证(4.8%)、阴阳两虚证(4.0%)、脾虚湿盛证(3.2%)、湿热内蕴证(1.6%)、肝郁脾虚证和肝火上炎证(0.8%).H&Y1.0~1.5级与H&Y2.0~3.0级中证候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早期以肝肾阴虚证为主,痰热、瘀血明显;中期脾肾两虚证为主,痰湿壅盛;晚期以气虚、阳虚为主,渐及阴阳两虚.
作者:刘峘;陈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答:益智仁味辛性温,归脾、肾二经.本品能温肾暖脾,补肾益脾,温摄收敛,故临床多用于脾肾虚寒不固所致诸症.如益智仁与乌药相伍,方名缩泉丸,为宋代医家陈自明用于治疗肾阳虚亏不固,小便清长频数,甚则失禁的名方.有温肾助阳,补肾固摄,温脬缩溺功效.据此,我们临证治疗老年慢性咳喘病,兼见肾阳不足,肾虚不固,小便失禁者,或老年慢性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在辨证论治方药中,加用益智仁20g、乌药20g,均可收到温补肾阳,暖脬缩溺佳效.
作者:张学华;张群;王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年来,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逐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俊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肺卫证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肺卫失宣,与毒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早期阶段极为相似,肺是它们共同的受累靶器官之一.推测肺卫证的物质基础可能与现代医学肺的非呼吸功能如肺水代谢功能、肺表面活性物质等肺内微环境改变有关.通过对比研究肺卫证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肺内微环境的改变,探讨肺卫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相关性,从而揭示肺卫证的物质基础.
作者:巫莉萍;黄海定;邓时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枸杞子是茄科植物宁夏枸杞和血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中国药食两用资源.本品味甘性平无毒,功能养肝明目,滋肾润肺.<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木部上品.经检索,1998~2002年相关论文和综述为87篇;2003~2008年相关论文和综述为299篇,总计386篇,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现将枸杞子的抗衰老药效学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李春生;侯荣先 刊期: 2009年第08期
1 病例介绍例1:女,54岁,1997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 45g/L,白细胞(WBC) 4.0×109/L,血小板(PLT) 100×109/L,诊断为难治性贫血(MDS-RA).司坦唑醇治疗无效,遂改为环孢霉素A(CsA)每次150mg,每日2次,联合补肾中药治疗,1997年底Hb稳定于120g/L左右,自行停药.2000年5月头晕、乏力症状加重,查外周血Hb 30g/L,WBC 2.0×109/L,PLT 100×109/L,口服CsA无效,2000年12月收住我科.入院后查血常规Hb 54g/L,WBC 1.1×109/L,PLT 67×109/L.
作者:郭小青;刘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金菊清润胶囊与强的松模拟剂,对照组口服金菊清润胶囊模拟剂与强的松,两组均配合滴眼液,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唾液流量、泪流量、免疫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改善唾液流率、泪流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金菊清润胶囊不仅能有效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且可通过调节免疫平衡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作者:张水艳;李瑞;朱秀惠;张韶英;武占成;蒋富斌;李惠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是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在近年的临床中,笔者对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进行了观察,现将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总结,以期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些经验.
作者:刘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盆宁颗粒的免疫调节作用机理.方法 建立混和菌感染引起的大鼠盆腔炎模型,观察盆宁颗粒不同剂量组对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含量的影响,并与庆大霉素和康妇消炎栓作对照.结果 与盆腔炎模型组相比,其他各组均能明显提高IL-2、IgM、IgG、IgA水平,降低SIL-2R、IL-6和TNF-α水平(P<0.05或P<0.01);尤其是盆宁颗粒高剂量组作用优于庆大霉素组和康妇消炎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宁颗粒能够改善盆腔炎模型大鼠体液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盆腔炎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汪明德;许浩;姜萍;周倩茹;吴静怡;杨汝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脂增高、炎症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在常规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观察血脂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作者:郭尧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黄芪建中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提出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制定[1],按劳累时发生心绞痛的情况,将心绞痛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2].
作者:宋红;郑小伟;王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病名称谓繁多,不利于临床操作和整体研究发展.列举了中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多种命名方式和病名称谓,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探讨认为,周围性面瘫这一称谓作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病名可能更为合理.
作者:王声强;刘二军;白亚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穴位和针刺干预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缺血模型大鼠脑血流动力作用的特异性.方法 将MCAO大鼠分为人中组、内关组、非穴组、未针刺组、模型组,另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人中组、内关组和非穴组分别对人中、内关、非穴位部位施以频率3次/s、持续时间5s的针刺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脑血流量、脑微血管管径和光镜下脑微血管数的变化.结果 与未针刺组比较,3个针刺组脑血流量、微血管数量增加明显(P<0.05),微血管管径有相对收缩趋势(P>0.05),表明针刺能明显改善MCAO模型鼠有关脑血流动力的病理状态.3个针刺组间,人中组和内关组比非穴组血流量增多明显、以轻微扩张微血管管径为主(P<0.05),同时人中组还可增加微血管数(P<0.05);在促进脑微血管新生方面人中穴作用强于内关穴.结论 针刺穴位产生的效应较非穴位针刺明显,且不同穴位效应是通过特异性作用机制实现的.
作者:樊小农;王舒;钱宇斐;张亚男;魏媛媛;张雪;武慧群;李雅洁;刘健;石学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方加减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50例)只予甲巯咪唑;疗程均为6个月,停药1年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心悸、烦躁易怒、恶热、多汗、失眠、倦怠乏力症状及中医证候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甲亢疗效满意,中西药联合治疗优势明显.
作者:陈茜;王卫群;马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则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引起患者视力损害和丧失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对治疗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患者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同时辅以滋阴凉血、平肝健脾中药治疗,与单纯行全视网膜光凝的对照组进行了对照研究,以探讨中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瑞雪;赵宁;邸平会;王建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针灸临床研究的发展,科学地评价针灸的临床疗效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对照方法的选择对于针灸临床研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非经非穴位作为假针灸对照是针灸临床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作者:杨旭光;李瑛;田小平;梁繁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我们自2006年4月~2007年12月采用自拟方活血清肺饮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游柏稳;周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姜泉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学验俱丰.我们有幸从师学习,收益颇多,现将学习心得略述于次.
作者:刘志勤;苏艾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们采用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