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全
食道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多无症状,而待出现症状时已属晚期.有资料显示有10%~15%的食道癌在第一次就诊时已有广泛转移[1].如何提高晚期食道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痛苦,延长生存期,是我们所探索的问题.我科自2003年8月至2005年2月,采用持续深静脉输入顺铂加5-氟尿嘧啶共治疗晚期食道癌37例,近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宗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宫内缺氧和酸中毒引起的一种危急病理状态,它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重视引起胎儿窘迫的病因对预防和处理好胎儿宫内窘迫,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现将十余年来处理胎儿宫内窘迫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范秀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急性脑卒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导致急性脑卒中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64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作者:周承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普通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及危险性都相当高.因其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大多数需要急诊手术治疗.我院1998-2003年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1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关波;姜涛;陈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小儿急性左心衰竭(ALF)的诊断性治疗.方法:选1996年以后拟诊为ARDS的患儿20例作治疗组,1996年以前拟诊为ARDS的患儿2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HELS方案对ARDS与ALF做诊断性治疗.结果:两组成活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HELS方案对小儿ARDS与ALF做诊断性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陈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后并发感染的几率大,已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就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住院的三种脑血管疾病(脑血栓、脑出血、脑供血不足)2574例进行了院内感染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雅立;赵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后,医疗事故的防范工作受到了医务工作者乃至医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作为护理管理者,如何适应<条例>实施的新形势,满足患者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护理纠纷,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在贯彻<条例>和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方面有如下做法和体会.
作者:李旭;李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放射治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局部和(或)全身放疗不良反应也增加.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与患者是否配合密切相关.2002年7月至2004年10月,我科对180例(男134例,女46例,年龄40~72岁)肺癌放疗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对肺癌及放疗知识的认识,积极配合放疗,均顺利完成了整个疗程.
作者:熊珍喜;杨丽华;王正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自1999年起采用甲硝唑-碘仿糊剂充填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报告如下.
作者:石忠洪;李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麻醉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200例ASAⅠ~Ⅲ级患者分为无痛胃镜组(Ⅰ组n=100)和常规胃镜组(Ⅱ组n=100).Ⅰ组从静脉缓慢注入咪唑安定0.03 mg/kg、芬太尼0.4 μg/kg和丙泊酚1~1.5 mg/k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可置入胃镜;Ⅱ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胃镜检查;专人评估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调查结果.结果:胃镜检查完成率Ⅰ组高于Ⅱ组(100%;91%).Ⅰ组在检查5 min时SBP、MAP、HR比检查前明显下降(P<0.05),Ⅱ组的SBP、MAP比检查前明显增加(P<0.05),术毕均恢复至术前水平;Ⅰ组患者术毕至清醒和离开观察室的时间分别为(6.30士2.40)min、(17.40±4.50)min;Ⅰ组的患者、检查者、记录者的满意度评分和再次检查可接受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麻醉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何志强;段霞光;齐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前常规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传统方法大多采用脱水降颅压、止血和其他对症疗法.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传统方法治疗血肿吸收较慢、功能恢复差、病死率高、致残率也较高.近期,我科依据中医活血化瘀的理论,在急性期血肿吸收过程中探索使用金纳多治疗该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敬玉;周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食管狭窄中由食管癌引起的恶性狭窄为常见.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内支架植入治疗是目前公认的佳姑息治疗手段,但其术后并发症日渐成为该疗法的主要问题.我院收治的食管狭窄患者中,有23例食管癌是晚期患者,行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作者:任东铭;徐娅莎;冷梅;韩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剖宫产术后出血,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本文结合作者几年来的临床经验,分析归纳剖宫产术后的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杜明文;马吉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肝脏转移性肿瘤为常见的继发肿瘤,由于发病者各异,CT表现也不同.本文根据我院多年来的病例资料将其CT表现总结如下,以提高对肝脏转移瘤诊断的认识.
作者:徐文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剖腹产术后自控镇痛技术已在我国各级医院逐渐展开,深受产妇及家属的欢迎.临床应用多的是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两种.有关PCIA和PCEA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报道较多,而病人对这两种方法的满意度对比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本院开展剖腹产手术100例病人术后应用这两种镇痛方法的满意度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荣堂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桩冠修复是临床较常采用的一种修复严重缺损牙齿和残根、残冠的较理想的修复体,还可修复畸形牙、错位牙等.笔者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铸造金属桩核和螺纹金属桩树脂核烤瓷桩冠修复严重缺损牙齿和残根、残冠,经5年临床追踪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薛玉萍;彭湘;高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54岁.因突发头痛并呕吐半小时于2003年10月7日入院.经头颅CT、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内科保守治疗出血吸收,住院第27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左右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手术操作顺利持续1.5 h,共用造影剂碘帕醇(Iopammiro)80 ml.造影诊断右侧后交通动脉瘤.
作者:朱高平;阙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红花注射液由中药红花经加工提取制成,有效成分为红花黄色素、红花红色素,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作用.临床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但其在输液中的稳定性笔者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选择临床常用6种输液观察红花注射液在其中的稳定性.旨在为临床配伍提供依据.
作者:辛朝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呈现回升,糖尿病并发结核病也呈现增多趋势.我们对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各型肺结核患者进行统计,并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一些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桂秋;梁晶;金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2005年1至6月份儿科住院处方西药总消耗金额为44955.59元,其中抗感染药品总消耗金额已超过半数达到23376.61元.我们针对抗感染药品进行了统计,并根据其品种构成、消耗数量、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情况加以分析,初步了解我院儿科临床抗生素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
作者:肖斌;周雅春;王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