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杨福珍;张琼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梗塞, 稳定状态, 转变, 患者, 护理, 猝死, 报告
摘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典型的、稳定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或猝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转变为典型的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我院一年来收治37例此类患者,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张力性气颅10例临床分析

    张力性气颅是一种临床少见,但却是致命的颅脑外伤、手术等的并发症.笔者总结1990年以来共10例张力性气颅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宋守智;孙同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同年龄溃疡病患者临床表现分析

    我院1983-1993年期间胃镜检查确诊溃疡病500余例,现将临床资料较完整的271例,按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杨宏伟;施慧英;刘光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冠心病与炎症及免疫学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免疫学向临床专业的渗透,对基础和临床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冠心病(CAD)与免疫功能异常的关联.目前的一些研究证实,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标志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一些学者发现很多CAD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随着研究的深入,指出这些异常具体表现在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补体、白细胞介素、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等方面,之后,国内很多学者也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作者:刘欣;方唯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典型的、稳定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或猝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转变为典型的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我院一年来收治37例此类患者,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福珍;张琼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近红外线及B超检查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联合应用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一种主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乳腺普查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使其获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应用近红外线与B型超声相结合来共同诊断乳腺疾病,提高了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及乳腺癌的检出率,降低了乳腺癌的漏检率.

    作者:龚立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用t-PA治疗玻璃体积血临床分析

    近几年来已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应用治疗玻璃体积血、眼底出血的报道.现将我院2004年1至12月间应用t-PA球后注射治疗玻璃体积血做以下分析.

    作者:李永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美容性双重睑成形术的体会

    双重睑俗称双眼皮,美容手术后外观是否自然,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对此笔者有如下体会.

    作者:马志芳;徐伟敏;李珂;周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多巴酚丁胺(DBA)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37例,DBA每隔3 min以剂量递增的方式持续静注(5、10、20、30、40 μg/kg·min),同时用二维超声心动图重点观察室壁运动的变化,采用16节段左室分析方法对室壁各节段半定量计分,计算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结果:用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均增高,冠心病组WMSI明显增加(P<0.01).DSE诊断冠心痛的敏感性为86.5%、特异性为89.1%、准确性为78.12%.不良反应有心慌、恶心以及室早,无需特殊处理.结论:DSE诊断冠心病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张亚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隐形义齿的利与弊分析

    隐形义齿又称弹性仿生义齿,是采用一种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翼状,环抱在基牙唇(颊)舌侧.它没有传统义齿所固有的金属卡环,为临床牙列缺损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修复方法和选择途径.我院修复科近四年来共制作隐形义齿193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其利弊分析如下.

    作者:田力;金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肺癌放疗患者的健康教育

    放射治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局部和(或)全身放疗不良反应也增加.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与患者是否配合密切相关.2002年7月至2004年10月,我科对180例(男134例,女46例,年龄40~72岁)肺癌放疗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对肺癌及放疗知识的认识,积极配合放疗,均顺利完成了整个疗程.

    作者:熊珍喜;杨丽华;王正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良恶性肿瘤与骨质疏松症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迄今在临床上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可使这类患者受益.我院2003年开始使用这项技术,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林林;刘春志;马文伯;李剑;付成;徐先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测定

    1型糖尿病是遗传易感个体通过自身抗原介导的免疫反应所引起胰岛B细胞破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GAD是此反应关键的始动靶抗原,因此GAD-Ab是糖尿病前期个体较特异的免疫指标.GAD-Ab的存在提示胰岛B细胞的破坏及部分功能的丧失,故作为1型糖尿病的预测、诊断、治疗都有独特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住院患者的GAD和C-肽兴奋试验的联合测定结果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刘永娥;李振国;马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辛伐他丁与吉非罗齐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辛伐他丁与吉非罗齐联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丁组(n=33,20 mg/d)、吉非罗齐组(n=32,900 mg/d)和联合治疗组(n=35,辛伐他丁10 mg/d和吉非罗齐450 mg/d)疗程均为6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指标的变化、达标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血脂变化显著,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甘油三酯(TG)均下降,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均<0.01).脂异常防治建议的目标,联合治疗组TC、LDL-C、TG的达标率分别为51.4%、48.6%、57.1%,三项指标全部达标者为46.7%,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文提示小剂量辛伐他丁与吉非罗齐联合可以更全面地改善混合性高脂血症,较单药治疗更为有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何立明;袁丽娟;倪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脑血管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及防治措施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后并发感染的几率大,已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就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住院的三种脑血管疾病(脑血栓、脑出血、脑供血不足)2574例进行了院内感染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雅立;赵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腹主动脉瘤是凶险疾病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常可因瘤体破裂导致病人死亡.我院血管外科2002-2004年间共施行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5例.现将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徐莉;李志荣;白丽萍;王媛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腺性膀胱炎38例诊断与治疗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膀胱上皮增生性病变.我科自1987年9月至2004年9月共收治腺性膀胱炎38例,报告如下.

    作者:罗兴华;于海滨;韩宏;李泽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典型自发性气胸80例误诊漏诊分析

    自1998年5月到2003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共诊治了20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现对其中80例不典型自发性气胸误诊、漏诊情况做以下分析.

    作者:马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食管恶性狭窄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食管狭窄中由食管癌引起的恶性狭窄为常见.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内支架植入治疗是目前公认的佳姑息治疗手段,但其术后并发症日渐成为该疗法的主要问题.我院收治的食管狭窄患者中,有23例食管癌是晚期患者,行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作者:任东铭;徐娅莎;冷梅;韩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2004年1月至12月,我们使用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性脑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琼英;黄霞娟;张桃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思他宁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体会

    1998-2004年我院应用思他宁联合使用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