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的气道连接方法

周利琴;姚汉山;童建萍

关键词:高压氧, 气管切开, 连接
摘要:气管切开患者在空气加压舱中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采用双路供氧法吸氧,即一路经口鼻面罩一级给氧,另一路经气管套管接管一级给氧.本院高压氧舱室利用自制波纹管,解决了气管套管与呼吸三通阀的连接问题.现介绍如下.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无胸痛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中严重、危害性大的类型之一,患者多有突发性的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可持续半小时以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也不能缓解,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恐惧和濒死感.然而,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没有上述典型症状,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无胸痛型AMI患者108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群;朱李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可膨胀型阴茎假体植入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护理

    阴茎假体植入术是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其机制是用手术方法将高分子材料医用假体植入阴茎海绵体内,辅助阴茎勃起而完成性交,以达到治疗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之目的[1].本院泌尿外科自1997年10月至2003年12月为38例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施行了国产可膨胀型三件套阴茎假体植入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金艳;戴韵;王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

    难治性青光眼是青光眼中治疗效果差、对视功能影响严重的一类青光眼,应用半导体激光进行睫状体光凝是近开展的一项手术方式,是利用波长为810 nm激光通过接触的方式经巩膜选择性被睫状体色素上皮吸收[1],睫状体发生持续性的损害[2],房水分泌下降,达到控制眼压的目的.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本院对32例难治性青光眼进行了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莉;周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比较常见的膝关节疾患.膝关节是关节镜技术应用早和完善的关节[1].关节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治疗精确的优点,在切除病损组织时大限度地减少了邻近组织损伤,同时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早期的膝关节锻炼对术后功能康复至关重要.本科自1998年12月至2002年12月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36例,术后恢复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庞玉红;龚爱芳;金云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记忆镍钛合金附膜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食管癌晚期患者由于失去手术机会,癌肿阻塞食管不能进食甚至饮水,有的侵蚀邻近器官形成食管气管瘘、食管胸膜瘘,严重影响营养的摄入和生活质量.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能改善患者进食状况,是目前食管癌晚期患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自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本院共置入食管内支架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珍;厉芝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止血敏致发热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止血敏可使血小板增加,提高血小板功能和黏附力,并可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1],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以往曾有一些不良反应报道,如止血敏静脉滴注后发生休克、恶心、头痛、皮疹等[2].本院在应用该药治疗肺咯血时,发现2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现将止血敏引起发热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慧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的气道连接方法

    气管切开患者在空气加压舱中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采用双路供氧法吸氧,即一路经口鼻面罩一级给氧,另一路经气管套管接管一级给氧.本院高压氧舱室利用自制波纹管,解决了气管套管与呼吸三通阀的连接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利琴;姚汉山;童建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可疑SARS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

    SARS是一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它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和病死率.由于SARS是本世纪第1个新的传染病,人们对其缺乏科学的了解,加之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因此,患者及可疑患者非常紧张和恐惧.杭州在2003年4月19日出现第1例SARS确诊病例后,本院感染科立即开出SARS隔离病房,自2003年4月20日至2003年6月11日共收治可疑及疑似患者57例.本文对5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针对这些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指导.

    作者:张岚;俞雪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甘露醇是六碳醇糖,利用其高渗-利尿-脱水作用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见效快、效果明显,但是临床上应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fail1ure,ARF)时有发生.本文分析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本院21例患者应用甘露醇致ARF的临床资料,认为及时观察及护理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木冬妹;吴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监测和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昏迷不能自行进食,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随着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渐显著,肠内营养亦广泛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但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因而肠内营养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本院神经外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贤妹;俞兰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措施.方法对6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感染部位、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预防对策.结果6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98例,感染率为15.31%,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4.08%).感染部位分布:呼吸道高,为15.1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9.69%.感染病原体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占58.93%,其中以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敏感抗生素为亚胺培能;其次是真菌占32.14%,敏感抗生素为氟康唑;革兰氏阳性菌占8.93%,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敏感抗生素为万古霉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易发医院感染的主要高危人群.通过严格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佩红;王惠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护理配合

    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是引起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主要原因.近20年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替代治疗已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PS已成为NRDS治疗的主要手段[1].本文对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应用PS治疗NRDS的1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脑胶质瘤术后患者X-刀治疗的并发症及护理

    脑胶质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约占41.4%,是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的恶性肿瘤[1].目前主张综合治疗,即配合X-刀治疗等.X-刀治疗是指采用立体定向等技术把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聚集在病灶区,达到控制、杀灭肿瘤组织及保护正常组织的目的[1].本文回顾分析62例脑胶质瘤术后实施X-刀治疗的护理资料,总结X-刀治疗的并发症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婴儿雾化吸入过程中引起气道梗阻1例报告

    雾化吸入是治疗婴幼儿呼吸道疾病一种常用的方法,其疗效得到了医务人员及家属的认可.但是如果雾量选择不当,也易造成不良后果.2002年11月,本院曾有1婴儿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发生气道梗阻,由于抢救及时,使患儿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雪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脱机中应用和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急性发作、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撤离是一个较之其它病种相对困难的问题,由于COPD患者存在不可逆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因长期高负荷做功和营养不良等导致呼吸肌疲劳,加之长时间机械通气所合并的呼吸肌废用性萎缩,使患者在机械通气帮助缓解了急性呼吸衰竭的问题后,仍面临着气道阻塞和通气驱动功能障碍,即自主通气功能仍处于病理状态,因而较容易形成对机械通气的依赖.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COPD应用机械通气患者28例,其中有9例因用其它撤机方法不成功而采用堵塞气管套管口联合经面罩正压通气的方法辅助撤机,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小红;夏淑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的护理

    小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是一种少见的由于外胚层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皮肤及附件发育不良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汗腺缺如、黏液腺发育异常、毛发结构分布异常等.可分为无汗型和有汗型两类,前者少见.本院从1995年6月至2003年7月共收治无汗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患儿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丽丽;赵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3例肝性脊髓病患者的护理

    肝性脊髓病[1](hapatic myelopathy,HM)是肝病晚期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由于门体分流和肝功能不全导致的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痉挛性截瘫、下肢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踝阵挛.肝性脊髓病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病因治疗、饮食与营养、护肝降氨、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本病预后不良,脊髓损伤不可逆[1].护理重点是预防并发症、延缓病情发展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000年10月至2002年11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3例肝性脊髓病患者,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另2例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而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巧;王新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本科护生开展护理科研的困难调查与对策

    护理人才尤其是既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又具有科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护理专业发展所翘首期盼的[1].护理本科教育的兴起为护理事业腾飞带来了希望.为了全方位地带教好本科护生,特别是培养其科研实践的能力,本院对本科护生进行开展护理科研的困难调查,以采取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晓英;陈爱初;蔡学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助产士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

    经血液传播疾病是指可通过血液、体液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等20多种疾病[1].经血液传播疾病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护人员的血管,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其中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1].

    作者:陈育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香港护理继续教育简介

    1997年香港回归后,内地与香港护理界交流日益增多.2003年9月笔者随浙江护理代表团参观考察了香港医管局及医院后感触很深.现将香港护理继续教育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天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