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贤妹;俞兰观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措施.方法对6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感染部位、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预防对策.结果6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98例,感染率为15.31%,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4.08%).感染部位分布:呼吸道高,为15.1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9.69%.感染病原体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占58.93%,其中以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敏感抗生素为亚胺培能;其次是真菌占32.14%,敏感抗生素为氟康唑;革兰氏阳性菌占8.93%,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敏感抗生素为万古霉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易发医院感染的主要高危人群.通过严格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佩红;王惠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食管癌晚期患者由于失去手术机会,癌肿阻塞食管不能进食甚至饮水,有的侵蚀邻近器官形成食管气管瘘、食管胸膜瘘,严重影响营养的摄入和生活质量.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能改善患者进食状况,是目前食管癌晚期患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自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本院共置入食管内支架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珍;厉芝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脑胶质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约占41.4%,是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的恶性肿瘤[1].目前主张综合治疗,即配合X-刀治疗等.X-刀治疗是指采用立体定向等技术把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聚集在病灶区,达到控制、杀灭肿瘤组织及保护正常组织的目的[1].本文回顾分析62例脑胶质瘤术后实施X-刀治疗的护理资料,总结X-刀治疗的并发症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就医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仅希望在就医时得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希望得到一些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及一系列的服务[1].由于精神疾病是一类易复发、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而患者就医的主动性和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来门诊时多由家属陪同,在院外也必须有家属的监护、指导和支持,才能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因此,家属也成为精神科门诊服务的重要对象之一.为了患者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支持,笔者对门诊患者家属的需求作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练亚芬;郑红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减轻或消除环丙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0.33%普鲁卡因和生理盐水作静脉注射,观察防治环丙沙星不良反应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在对客观体征的控制上预防又明显优于治疗.结论普鲁卡因防治环丙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有显效.
作者:黄水雅;叶时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9.6%[1],常发生在术后1~2周,一旦出现直接危及移植肾和受者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肾病中心1988年1月至2003年6月16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剑萍;丁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997年香港回归后,内地与香港护理界交流日益增多.2003年9月笔者随浙江护理代表团参观考察了香港医管局及医院后感触很深.现将香港护理继续教育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天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比较常见的膝关节疾患.膝关节是关节镜技术应用早和完善的关节[1].关节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治疗精确的优点,在切除病损组织时大限度地减少了邻近组织损伤,同时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早期的膝关节锻炼对术后功能康复至关重要.本科自1998年12月至2002年12月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36例,术后恢复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庞玉红;龚爱芳;金云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方法根据PDCA循环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设计表,确定实施方案,强调全员参与.结果实施2年来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从原有的90%提高到98%.结论运用PDCA循环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促进了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终提高了护理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姚智萍;许月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护理人才尤其是既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又具有科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护理专业发展所翘首期盼的[1].护理本科教育的兴起为护理事业腾飞带来了希望.为了全方位地带教好本科护生,特别是培养其科研实践的能力,本院对本科护生进行开展护理科研的困难调查,以采取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晓英;陈爱初;蔡学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肿瘤患者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血制品及高浓度营养物质,传统的给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插管,前者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破坏,或化疗药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后者因静脉位置深,定位困难,一次置管成功率低,易发生并发症,其气胸发生率可达3.42%[1],故不作为首选.
作者:潘小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在化疗患者中的可应用性.方法50例化疗患者共穿刺216例次,单日用顺向穿刺法,双日用逆向穿刺法,进行自身对照.顺向穿刺100次,逆向穿刺116次,从回血例数、液体滴速、成功率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逆向穿刺法回血例数、成功率明显高于顺向穿刺法,且未发现输液肢体肿胀等情况.结论化疗患者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徐瑞翠;赵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稳定护理队伍、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的问题已引起医院管理人员的重视.本院分析了近年来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状况,确认护理队伍不稳定现象主要在临床一线,要解决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必须留住一线高年资、高品质的护士.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从2003年开始,采用有效措施留住一线中、高年资护士,稳定临床一线护理队伍,从而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学科发展方面初见成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建新;张汝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是引起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主要原因.近20年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替代治疗已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PS已成为NRDS治疗的主要手段[1].本文对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应用PS治疗NRDS的1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肝性脊髓病[1](hapatic myelopathy,HM)是肝病晚期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由于门体分流和肝功能不全导致的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痉挛性截瘫、下肢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踝阵挛.肝性脊髓病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病因治疗、饮食与营养、护肝降氨、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本病预后不良,脊髓损伤不可逆[1].护理重点是预防并发症、延缓病情发展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000年10月至2002年11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3例肝性脊髓病患者,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另2例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而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巧;王新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阴茎假体植入术是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其机制是用手术方法将高分子材料医用假体植入阴茎海绵体内,辅助阴茎勃起而完成性交,以达到治疗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之目的[1].本院泌尿外科自1997年10月至2003年12月为38例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施行了国产可膨胀型三件套阴茎假体植入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金艳;戴韵;王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中严重、危害性大的类型之一,患者多有突发性的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可持续半小时以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也不能缓解,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恐惧和濒死感.然而,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没有上述典型症状,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无胸痛型AMI患者108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群;朱李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止血敏可使血小板增加,提高血小板功能和黏附力,并可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1],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以往曾有一些不良反应报道,如止血敏静脉滴注后发生休克、恶心、头痛、皮疹等[2].本院在应用该药治疗肺咯血时,发现2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现将止血敏引起发热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慧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经血液传播疾病是指可通过血液、体液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等20多种疾病[1].经血液传播疾病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护人员的血管,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其中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1].
作者:陈育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院供应室的物品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灭菌质量与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参数操作情况密切相关[1].脉动真空灭菌具有温度高、穿透力强、灭菌速度快和效果可靠等优点,但在灭菌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合格情况,尤为梅雨季节湿包较多.本文浅析产生湿包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钱水华;程舟萍;童志良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