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逆向静脉穿刺法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徐瑞翠;赵宏伟

关键词:静脉穿刺, 逆向, 化疗
摘要:目的探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在化疗患者中的可应用性.方法50例化疗患者共穿刺216例次,单日用顺向穿刺法,双日用逆向穿刺法,进行自身对照.顺向穿刺100次,逆向穿刺116次,从回血例数、液体滴速、成功率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逆向穿刺法回血例数、成功率明显高于顺向穿刺法,且未发现输液肢体肿胀等情况.结论化疗患者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安全无副作用.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利用假性动脉瘤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护理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选择并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透析的保证.本院在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10例由于自身血管硬化、内瘘闭塞等原因使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但又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的维持性透析患者,利用临时桡动脉穿刺形成的假性动脉瘤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血流量200~300ml/min,成功进行血液透析500余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荷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股骨颈骨折患者不同禁食时间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减少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术前禁食时间,观察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前禁食时间长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多,尤其是老年人中更为明显.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应避免禁食时间过长,保证进食量,以满足消化道的生理特性和人体的正常所需,防止或减少禁食所致的血容量不足、低血糖反应、情绪改变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作者:李玉芬;周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稳定临床一线护理队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稳定护理队伍、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的问题已引起医院管理人员的重视.本院分析了近年来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状况,确认护理队伍不稳定现象主要在临床一线,要解决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必须留住一线高年资、高品质的护士.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从2003年开始,采用有效措施留住一线中、高年资护士,稳定临床一线护理队伍,从而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学科发展方面初见成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建新;张汝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护理配合

    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是引起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主要原因.近20年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替代治疗已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PS已成为NRDS治疗的主要手段[1].本文对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应用PS治疗NRDS的1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的护理

    小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是一种少见的由于外胚层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皮肤及附件发育不良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汗腺缺如、黏液腺发育异常、毛发结构分布异常等.可分为无汗型和有汗型两类,前者少见.本院从1995年6月至2003年7月共收治无汗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患儿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丽丽;赵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患者及护理

    肿瘤患者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血制品及高浓度营养物质,传统的给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插管,前者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破坏,或化疗药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后者因静脉位置深,定位困难,一次置管成功率低,易发生并发症,其气胸发生率可达3.42%[1],故不作为首选.

    作者:潘小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可疑SARS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

    SARS是一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它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和病死率.由于SARS是本世纪第1个新的传染病,人们对其缺乏科学的了解,加之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因此,患者及可疑患者非常紧张和恐惧.杭州在2003年4月19日出现第1例SARS确诊病例后,本院感染科立即开出SARS隔离病房,自2003年4月20日至2003年6月11日共收治可疑及疑似患者57例.本文对5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针对这些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指导.

    作者:张岚;俞雪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米力农与舒普深存在配伍禁忌

    米力农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口服和静注均有效,兼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1],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本院心内科病房用米力农与舒普深联合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时,发现当米力农与舒普深两者先后接替时,会出现配伍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玉;王新丹;包淑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监测和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昏迷不能自行进食,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随着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渐显著,肠内营养亦广泛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但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因而肠内营养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本院神经外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贤妹;俞兰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脱机中应用和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急性发作、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撤离是一个较之其它病种相对困难的问题,由于COPD患者存在不可逆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因长期高负荷做功和营养不良等导致呼吸肌疲劳,加之长时间机械通气所合并的呼吸肌废用性萎缩,使患者在机械通气帮助缓解了急性呼吸衰竭的问题后,仍面临着气道阻塞和通气驱动功能障碍,即自主通气功能仍处于病理状态,因而较容易形成对机械通气的依赖.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COPD应用机械通气患者28例,其中有9例因用其它撤机方法不成功而采用堵塞气管套管口联合经面罩正压通气的方法辅助撤机,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小红;夏淑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本科护生开展护理科研的困难调查与对策

    护理人才尤其是既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又具有科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护理专业发展所翘首期盼的[1].护理本科教育的兴起为护理事业腾飞带来了希望.为了全方位地带教好本科护生,特别是培养其科研实践的能力,本院对本科护生进行开展护理科研的困难调查,以采取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晓英;陈爱初;蔡学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比较常见的膝关节疾患.膝关节是关节镜技术应用早和完善的关节[1].关节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治疗精确的优点,在切除病损组织时大限度地减少了邻近组织损伤,同时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早期的膝关节锻炼对术后功能康复至关重要.本科自1998年12月至2002年12月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36例,术后恢复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庞玉红;龚爱芳;金云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记忆镍钛合金附膜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食管癌晚期患者由于失去手术机会,癌肿阻塞食管不能进食甚至饮水,有的侵蚀邻近器官形成食管气管瘘、食管胸膜瘘,严重影响营养的摄入和生活质量.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能改善患者进食状况,是目前食管癌晚期患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自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本院共置入食管内支架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珍;厉芝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的观察与护理

    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内病灶,尤其对小病灶的检测和定性起重要作用[1].在扫描过程中,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使注射速率恒定,从而准确测定造影剂到达靶血管的时间,增强团注效果,并进行肝脏的增强动态扫描,大大提高了扫描精确性,提高诊断质量[2].但是注入造影剂,也有可能出现造影剂过敏、空气栓塞、药液外渗等并发症,因此,严密的病情观察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肝脏磁共振动态扫描顺利进行的保证.2003年11月至2004年5月,本院对65例患者成功进行了肝脏磁共振动态扫描,现总结如下.

    作者:寿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ome,PGS)是指胃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梗阻因素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有学者称为胃术后胃无力症[1].掌握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时间、早期征象,给予正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可避免再次手术,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本院外科自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诊治PGS 15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董卫红;吴静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原因和护理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9.6%[1],常发生在术后1~2周,一旦出现直接危及移植肾和受者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肾病中心1988年1月至2003年6月16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剑萍;丁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神阙穴大黄贴敷促进胆囊切除术后肠蠕动效果观察

    胆囊手术后为防止腹胀,一般留置胃管至肠蠕动恢复才能拔除.为了促进患者术后肠蠕动,2001年4月至2002年12月,本院外科给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用神阙穴生大黄贴敷,结果肠蠕动恢复快.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秋月;徐利仙;曹芬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加强手术室护工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率

    目的加强手术室护工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强化护工素质教育、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实行目标管理及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手术室空气、护工清洁手指、清洁物品表面进行每月细菌培养,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空气检测、护工手指细菌检测、清洁物品表面细菌检测其细菌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加强护工管理,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强化知识培训,严格监督考查,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爱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脑胶质瘤术后患者X-刀治疗的并发症及护理

    脑胶质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约占41.4%,是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的恶性肿瘤[1].目前主张综合治疗,即配合X-刀治疗等.X-刀治疗是指采用立体定向等技术把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聚集在病灶区,达到控制、杀灭肿瘤组织及保护正常组织的目的[1].本文回顾分析62例脑胶质瘤术后实施X-刀治疗的护理资料,总结X-刀治疗的并发症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逆向静脉穿刺法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在化疗患者中的可应用性.方法50例化疗患者共穿刺216例次,单日用顺向穿刺法,双日用逆向穿刺法,进行自身对照.顺向穿刺100次,逆向穿刺116次,从回血例数、液体滴速、成功率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逆向穿刺法回血例数、成功率明显高于顺向穿刺法,且未发现输液肢体肿胀等情况.结论化疗患者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徐瑞翠;赵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