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张汝英
目的减少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术前禁食时间,观察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前禁食时间长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多,尤其是老年人中更为明显.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应避免禁食时间过长,保证进食量,以满足消化道的生理特性和人体的正常所需,防止或减少禁食所致的血容量不足、低血糖反应、情绪改变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作者:李玉芬;周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胆囊手术后为防止腹胀,一般留置胃管至肠蠕动恢复才能拔除.为了促进患者术后肠蠕动,2001年4月至2002年12月,本院外科给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用神阙穴生大黄贴敷,结果肠蠕动恢复快.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秋月;徐利仙;曹芬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昏迷不能自行进食,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随着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渐显著,肠内营养亦广泛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但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因而肠内营养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本院神经外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贤妹;俞兰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肝性脊髓病[1](hapatic myelopathy,HM)是肝病晚期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由于门体分流和肝功能不全导致的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痉挛性截瘫、下肢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踝阵挛.肝性脊髓病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病因治疗、饮食与营养、护肝降氨、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本病预后不良,脊髓损伤不可逆[1].护理重点是预防并发症、延缓病情发展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000年10月至2002年11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3例肝性脊髓病患者,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另2例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而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巧;王新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食管异物并发主动脉瘘是食管异物凶险的并发症,病死率高,患者往往短时间内大量出血而死亡.本院1997年以来共收治3例患者,均在入院后,急诊开胸手术治疗,术后1例死于DIC,2例痊愈.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良;黄爱玲;周素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比较常见的膝关节疾患.膝关节是关节镜技术应用早和完善的关节[1].关节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治疗精确的优点,在切除病损组织时大限度地减少了邻近组织损伤,同时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早期的膝关节锻炼对术后功能康复至关重要.本科自1998年12月至2002年12月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36例,术后恢复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庞玉红;龚爱芳;金云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气管切开患者在空气加压舱中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采用双路供氧法吸氧,即一路经口鼻面罩一级给氧,另一路经气管套管接管一级给氧.本院高压氧舱室利用自制波纹管,解决了气管套管与呼吸三通阀的连接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利琴;姚汉山;童建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院供应室的物品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灭菌质量与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参数操作情况密切相关[1].脉动真空灭菌具有温度高、穿透力强、灭菌速度快和效果可靠等优点,但在灭菌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合格情况,尤为梅雨季节湿包较多.本文浅析产生湿包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钱水华;程舟萍;童志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9.6%[1],常发生在术后1~2周,一旦出现直接危及移植肾和受者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肾病中心1988年1月至2003年6月16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剑萍;丁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内病灶,尤其对小病灶的检测和定性起重要作用[1].在扫描过程中,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使注射速率恒定,从而准确测定造影剂到达靶血管的时间,增强团注效果,并进行肝脏的增强动态扫描,大大提高了扫描精确性,提高诊断质量[2].但是注入造影剂,也有可能出现造影剂过敏、空气栓塞、药液外渗等并发症,因此,严密的病情观察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肝脏磁共振动态扫描顺利进行的保证.2003年11月至2004年5月,本院对65例患者成功进行了肝脏磁共振动态扫描,现总结如下.
作者:寿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就医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仅希望在就医时得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希望得到一些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及一系列的服务[1].由于精神疾病是一类易复发、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而患者就医的主动性和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来门诊时多由家属陪同,在院外也必须有家属的监护、指导和支持,才能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因此,家属也成为精神科门诊服务的重要对象之一.为了患者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支持,笔者对门诊患者家属的需求作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练亚芬;郑红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肿瘤患者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血制品及高浓度营养物质,传统的给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插管,前者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破坏,或化疗药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后者因静脉位置深,定位困难,一次置管成功率低,易发生并发症,其气胸发生率可达3.42%[1],故不作为首选.
作者:潘小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米力农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口服和静注均有效,兼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1],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本院心内科病房用米力农与舒普深联合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时,发现当米力农与舒普深两者先后接替时,会出现配伍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玉;王新丹;包淑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ome,PGS)是指胃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梗阻因素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有学者称为胃术后胃无力症[1].掌握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时间、早期征象,给予正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可避免再次手术,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本院外科自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诊治PGS 15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董卫红;吴静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是引起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主要原因.近20年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替代治疗已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PS已成为NRDS治疗的主要手段[1].本文对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应用PS治疗NRDS的1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减轻或消除环丙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0.33%普鲁卡因和生理盐水作静脉注射,观察防治环丙沙星不良反应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在对客观体征的控制上预防又明显优于治疗.结论普鲁卡因防治环丙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有显效.
作者:黄水雅;叶时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新生儿头颅血肿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颅通过产道时受到过度挤压或牵拉与骨盆突起部分骶骨岬、耻骨联合等磨擦或器械助产损伤而引起[1],约占产伤的0.1%~1.8%.头颅血肿往往单独存在,仅有局部血肿而无全身症状[2].本院新生儿科2002年3月至2003年11月收治2例巨大头颅血肿伴感染而行切排术的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项伟菊;曹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方法根据PDCA循环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设计表,确定实施方案,强调全员参与.结果实施2年来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从原有的90%提高到98%.结论运用PDCA循环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促进了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终提高了护理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姚智萍;许月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微量注射泵适用于长时间微量给药,其流速均匀、精确度高[1].微量注射泵应用在静脉注射,能使药液进入人体血管的速度得到精确控制.利多卡因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为目前用于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手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应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较快达到并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且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入液量.本院监护中心使用此法治疗室性心律失常5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应用微量注射泵注射利多卡因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英;吴美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中严重、危害性大的类型之一,患者多有突发性的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可持续半小时以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也不能缓解,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恐惧和濒死感.然而,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没有上述典型症状,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无胸痛型AMI患者108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群;朱李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