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尧;戴伟民;揭园庆;余国峰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与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的关系.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入院第3~5天开始鼻饲或口服中药补阳还五汤,1剂/d,水煎200ml,一日早晚二次服用,疗程4周,用药过程中根据辨证论治原则予以加减,每周检测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头颅CT,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变化,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治疗用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的影响;同时采外周静脉血测脑钠肽浓度、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出院3个月后进行GOS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血肿吸收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各观察时间点观察组在平均血肿吸收量上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疗效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章国海;关浩洁;叶哲昊;张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11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丁苯酞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并分别对两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肝肾功能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值明显降低,而MoCA评分值和MMSE评分值则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内皮素(ET)明显降低,而一氧化氮(NO)、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率(FMD)、动脉内径变化率(GTN)则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蛋白(Pro)、尿红细胞(RBC)等肾功能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且均居于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未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损伤和不良影响.
作者:汪翔;楼敏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是世界第三大死因,在中低收入国家,脑卒中病死率尤为严重(占全球死亡的85.5%)[1].手臂和手的功能是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肢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使其无法独立执行各种各样的日常任务,但是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这些情况的发生,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上肢机器人作为康复领域新的技术正在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证明非侵入性脑刺激联合运动技能训练是目前神经康复领域中一种新的治疗选择[2].
作者:金文杰;陈健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常年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间确诊为常年型变应性鼻炎并伴明显鼻中隔偏曲的58例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选取同期经药物保守治疗的常年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1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7.9%,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6.6%、4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手术联合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常年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周晓芳;许敏达;赵志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MSMSMS)在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儿童睡眠结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确诊为OSAHS并进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或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手术的儿童42例.对观察对象术前及术后均进行MSMSMS和监测,并对测得的呼吸事件及睡眠结构进行比较,评价MSMSMS在OSAHS患儿手术前后应用的效果.结果所有患儿术后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低血氧饱和度(LSaO2)显著改善,而睡眠分期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MSMSMS监测方法可对OSAHS患儿手术前后疗效评估进行较好的分析,但对于评价儿童OSAHS术后睡眠结构的精细变化情况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新钢;许会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环孢霉素A(CsA)治疗难治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难治性ITP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仅予以CsA?6?mg/(kg·d)口服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rhTPO300U/(kg·d),皮下注射,1次/d.两组疗程均为30d.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d、6d、10d、14d、18d、22d时血小板计数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d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d、10d、14d、18d、22d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及血小板达正常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TPO联合CsA治疗难治性ITP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安全可靠.
作者:江文华;陈莉莉;王友群;王娴婷;陈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实施牙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11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牙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等实验数据.结果 经不同的治疗,两组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效果更为明显,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不同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以及总得分方面均得到明显的提升(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可得两组各项指标以及总得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牙周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更好的降低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志飞;朱晓琴;方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紫草汤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MTX治疗,观察组应用复方紫草汤联合MTX的治疗方案.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盆腔内包块完全吸收时间、子宫直肠陷凹积液完全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比较两组MTX使用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75.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vs.?35%).观察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盆内包块完全吸收时间、子宫直肠陷凹积液完全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MTX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紫草汤联合MTX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不仅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病灶的吸收,减小了药物的副反应.
作者:王姝;王泽华;高淑芳;叶绿菊;于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加用中药外敷.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子宫腺肌病病灶的缩小、痛经的缓解及经量减少的情况.结果 术后下腹痛的时间观察组0.5~5d,平均(2.0±0.94)d,对照组0.5~10d,平均(4.22±1.70)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的病灶厚度、VAS评分、经量评分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病灶厚度、VAS评分、经量评分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敷能减少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下腹痛的时间,使病灶尽快吸收,疗效尽快体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正芬;周欢;蔡颖颖;许胜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microRNAs(miRNAs)是一种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成熟的miRNA主要通过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而降解或抑制mRNA的转录或翻译,从而调控细胞很多方面的功能,包括调控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分化和细胞应激[1].在人类中,编码miRNAs的基因只占基因的3%左右,但对大约30%的蛋白质的表达都具有调节作用[1].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在许多肿瘤中异常表达,这些异常表达的miRNAs通过调节多种抑癌基因或癌基因来调控肿瘤的进展[2].近研究发现,miRNA的异常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如增殖、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3].而miR-330-3p是在文献中经常被描述的一类miRNA[4-9].
作者:谢巧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CXC趋化因子受体1(CXCR1)及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的表达水平,并探究其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1例为研究组,并根据分期标准将其分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35例与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NPDR)26例.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两组血清IL-8、CXCR1、CXCR2?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CXCR1、CXCR2蛋白表达水平,测定并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即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earson法分析IL-8、CXCR1、CXCR2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IL-8与CXCR1、CXCR2?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PDR组显著高于NPDR(P<0.05);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CXCR1、CXCR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FPG、TC、LDL-C、TG与HbA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CXCR1、CXCR2均与IL-8呈显著正相关,IL-8、CXCR2均与FPG、TC、LDL-C及HbAlc呈显著正相关(P<0.05),CXCR1与FPG、TG、TC呈显著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8、CXCR1、CXCR2均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IL-8、CXCR1、CXCR2均呈高表达,且均与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肖巍;高建波;马雅娟;陈林秀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进而了解其对糖尿病合并肿瘤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组初发的及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对照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组后完善常规检查筛查恶性肿瘤,给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或二者联合治疗,观察血糖控制前及控制后2周、1个月、3个月CEA、CA19-9、CA12-5的动态变化,并了解其对糖尿病合并肿瘤的预测价值.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0%组CEA、CA19-9、CA12-5水平比7.010ng/ml,CA19-9超过正常上限10倍),且经血糖控制后2周无明显下降者肿瘤概率明显升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可存在低水平的良性升高,血糖控制后2周即可明显下降,如升高明显,且血糖控制后2周无明显下降者需高度警惕肿瘤可能,尽早完善相关肿瘤筛查.
作者:牛颜丽;吴国富;袁靖;周慧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氨磷汀(AMF)抗奈达铂耳蜗氧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调控Caspase-3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意愿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标准奈达铂联合伊立替康(IN)方案化疗,观察组在行标准奈达铂联合伊立替康(IN)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AMF,分别从功能学(临床症状及DPOAE检测)、血清学(GSH-PX、T-SOD及MDA活力值)及分子生物学(外周血Caspase-3蛋白表达)三个层面进行临床观察及检测分析.结果 功能学方面,观察组患者4例(4/45,8.9%)出现不同程度耳鸣或耳部闷胀感,明显低于对照组16例(16/45,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观察组较对照组听阈损失在1000~8000Hz处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高频听阈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学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GSH-PX及T-SOD活力值高,MDA活力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生物学方面,观察组外周血Caspase-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MF可有效缓解奈达铂所致耳蜗氧化损伤,作用机制考虑与减少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并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孙瑶;李彦;施谷平;潘欢;赵慧云;司马国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海马超高场磁共振多体素波谱(1H-MRS)成像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精神科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基础资料与观察组匹配的同时期健康体检男性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高场1H-MRS成像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双侧前额叶及双侧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复合物(Cr)含量,计算NAA/Cr、Cho/Cr比值,并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执行功能,分析1H-MRS测定结果与WCST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左侧前额叶NAA水平及NAA/Cr比值较低,右侧前额叶Cr水平较高,NAA/Cr、CHO/Cr比值较低,左侧海马NAA/Cr比值较低,WCST指标分类数(CC)、概念化水平百分数(RFP)较低,错误应答数(RE)、持续性应答数(RP)及持续性错误数(RPE)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左侧前额叶NAA/Cr比值与WCST指标CC、RFP呈正相关性,左侧前额叶NAA/Cr比值与WCST指标RE、RPE呈负相关性.结论 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双侧前额叶及左侧海马神经元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损伤.
作者:沈文婧;高威;岳静;马永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PHN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半导体激光(A组)、胸腺肽α1注射(B组)及两者联合治疗(C组),疗程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C组下降程度高于A组和B组,A、B、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6.6%、53.3%、86.6%.C组与A、B组间VAS评分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VAS评分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胸腺肽α1治疗PHN的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神经痛的病程.
作者:罗东平;徐淑萍;盛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线粒体分裂/融合在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防止足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CAMP激动剂pCPT-cAMP(pCPT)、花生四烯酸(Ara)和Mdivi-1处理条件永生化的足细胞.Western印迹法检测p-Drp1、Drp1、Fis1、OPA1、Mfn1、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质表达.Cel Light?Mitochondria?BacMam-GFP?2.0染色系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体外足细胞线粒体形态.CCK-8试剂盒检测足细胞毒性.结果 激活cAMP信号防止PAN诱导的线粒体分裂;PAN通过抑制足细胞线粒体外膜Mfn1蛋白表达,抑制线粒体融合;cAMP信号促进Drp1磷酸化和Mfn1蛋白表达,促进线粒体融合;线粒体分裂/融合直接调节足细胞凋亡.结论 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过调节线粒体分裂/融合防止足细胞凋亡.
作者:李肖瑛;白寿军;查芳芳;朱迎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手术固定方法对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有限内固定组),30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传统内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按照Mazur评价:有限内固定组患者优良率(88.46%)显著高于传统内固定组(60.0%)(P<0.05).两组患者术后Burwel?Chamley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限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低于传统内固定组(P<0.05).有限内固定组在皮肤坏死感染及骨折愈合延迟方面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内固定组(P<0.05).结论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在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莫圣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冻结肩(Frozen?shoulder,FS)又称粘连性关节囊炎(adhesive?capsulitis),是一种涉及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主要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病理学常认为冻结肩是一种原发性或继发性导致肩关节囊挛缩、关节囊滑膜下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的慢性疾病,从而使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以及主动或被动的活动受限,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原发性冻结肩病因未明确,但通常认为与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有关.继发性冻结肩常由外伤、手术或瘫痪等原因导致.冻结肩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但主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慢性炎症反应机制.(2)纤维化机制.(3)神经源性损伤机制.(4)微循环障碍机制.(5)内分泌机制.但多数学者认为以上各种机制间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多种机制间互相促进,共同作用.
作者:杨丙奎;金平;钱琦;曾晶晶;林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是由位于19P?13?的NOTCH3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遗传性脑肌小动脉病[1].临床以偏头痛、皮质下缺血事件、认知功能下降或痴呆及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MR可表现为双侧半球对称性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灶、脑微出血及脑萎缩表现.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基底层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周围发现嗜锇颗粒(GOM)及NOTCH3基因突变为诊断CADASIL的金标准[1].现探讨1例确诊CADASIL患者的头颅MR表现,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宋剑;王宇军;杨光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不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符合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200例及健康体检者50例为观察对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RDW、生化检查结果等,将高血压病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1级、2级、3级组,比较各组间RDW水平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健康对照四组RDW值分别为(14.06±0.91)%、(14.82±0.88)%、(15.50±1.38)%、(12.86±0.71)%,高血压组中RDW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患者不同血压水平分组间RDW水平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RDW有升高趋势;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后显示收缩压(SBP)是RDW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RDW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压水平越高,RDW越高.
作者:项伟忠;柯淑兰;王志颖;王彤;陈礼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