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华;王萍;强鑫华;柳秋霞
目的 了解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病原谱的分布特征,可疑中毒食物范围和感染的季节分布为临床诊断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湖州地区2016年食源性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细菌病原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0例食源性腹泻患者的粪便共分离得到病原菌110株,检出率21.57%,检出的病原菌包括致泻性大肠杆菌60株11.76%(60/510)、副溶血性弧菌41株8.04%(41/510)、沙门菌5株0.78%(5/510)、气单胞菌3株0.59%(3/510)、其它肠道病原菌2株0.40%(2/510),志贺氏菌未检出.510例食源性腹泻患者中主要可疑食物为肉类与肉制品24.2%,果蔬类占18.1%,混合多种食品占17.1%,水产品类占13.9%.结论 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感染高发期为8月份,病原菌前三位是致泻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同时肉类和肉制品、果蔬类、混合多种食品和水产品是可能的污染食品.
作者:周丽华;王萍;强鑫华;柳秋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体位改变时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ASA)分级Ⅱ~Ⅲ级,2017年1月至9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和静脉注射芬太尼镇痛组(I组),每组各30例.F组患者入室前30min,以0.45%甲磺酸罗哌卡因30ml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I组患者入室前5min,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25μg/kg.记录患者入室后(T1)、过床时(T2)、麻醉体位摆放(T3)时的VAS评分,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F组T1、T2、T3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17±0.59)分、(3.03±0.72)分、(4.47±0.86)分,明显低于I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P=0.00.F组患者无穿刺部位血肿、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出现,I组患者有头晕3例(10%),恶心2例(6.7%).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比静脉用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体位改变时的镇痛效果更加明显且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李宗师;康志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三维CT引导联合组织保护套管经皮微创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经三维CT扫描确诊为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5例,采用术中三维CT引导下经皮微创治疗,全部病例均进行临床随访6个月左右,采用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优22例,良1例,优良率96%,末次随访膝关节关节功能达对侧>95%.患者膝关节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使用三维CT引导联合组织保护套管经皮微创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手术方法简便,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作者:吴生华;徐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比较经皮微创与开放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并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经皮微创组与开放小切口组,每组各49例.开放小切口组患者采用Wiltse入路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经皮微创组则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渗血量.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伤椎Cobb's角恢复情况及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渗血量均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优于经皮微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与开放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轻中度胸腰椎骨折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等优势,开放小切口组操作较经皮微创组为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X线透视明显减少.
作者:江志强;徐德洪;吴巍巍;李之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股骨大粗隆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8例股骨大粗隆结核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均是单侧股骨大粗隆受累,包括滑囊型4例,中心型3例,边缘型21例.X线表现:中心型主要表现粗隆部骨质密度增高,骨质破坏,粗隆或股骨颈增粗、变形,边缘型表现粗隆边缘骨质毛糙,骨质硬化、破坏,临近软组织肿胀,钙化等.CT表现:主要表现为粗隆区骨质破坏、溃烂,或脓腔及死骨形成,临近软组织肿胀或脓肿形成,及软组织内散在钙化.MRI表现:主要表现大粗隆区骨质破坏,呈稍长或长T1长T2信号,T2W脂肪抑制像:明显高信号,软组织肿胀、渗出,或寒性脓肿形成,或伴有低信号钙化灶.结论 股骨大粗隆结核的发病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和CT对骨质破坏、硬化及死骨和钙化灶观察有一定价值,对早期滑囊型病变诊断MRI检查更有价值.
作者:柳祖孝;樊小红;何家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4).两组治疗患者在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急性加重风险低于对照组(P=0.018).结论 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效果显著,在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等方面优于传统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琴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术前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氯胺酮口服用于患儿全麻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围麻醉期的镇静及预防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的2~6岁患儿90例,随机分为3组,术前30min分别鼻内滴右美托咪定2.5μg/kg(D组),鼻内滴右美托咪定2μg/kg和口服氯胺酮3mg/kg(DK组),口服氯胺酮6 mg/kg(K组).给药30min后评估患儿的镇静评分、静脉穿刺抵抗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观察并记录术后30min、1h、2h的躁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K组患儿的镇静评分、静脉穿刺抵抗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均优于D组和K组(P<0.05),DK组患儿的拔管时间较D组、K组长(P<0.05),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2h的躁动评分均低于D组、K组(P<0.05),三组出麻醉恢复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氯胺酮的联合应用可产生明确的镇静作用,有助于患儿顺利接受麻醉诱导,围麻醉期不良事件较少,是用于临床实践的合理选择.
作者:王琳;林学正;罗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芪山无糖颗粒剂对糖尿病前期大鼠慢性炎症因子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SD雄性大鼠,通过高脂高糖饲料喂食制造糖尿病前期模型.然后将模型大鼠分为四个干预组,分别以小剂量(Z1组)、中剂量(Z2组)、大剂量(Z3组)中药芪山无糖颗粒剂和罗格列酮(X)进行干预,同时设立普通饲料喂食的正常对照组(NC)和单独高糖高脂饲料喂食的模型组(MC).干预16周后,测量体重;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部分采用试纸法)、血脂;采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tin)、血清胰岛素.结果 与NC组比较,MC组Leptin和TNF-α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P<0.05或0.01),Z2、Z3、X组下降显著(P<0.01).与MC组比较,药物干预各组均出现血糖、血脂降低,Z3、X组血糖、血脂降低更明显(P<0.01).与NC组比较,MC组胰岛素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增高的MC组比较,Z3、X组两者胰岛素降低明显(P<0.01),而Z3与X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山无糖颗粒明显降低糖尿病前期大鼠TNF-α和leptin水平,改善糖尿病前期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可缓解糖尿病前期大鼠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胰岛素抵抗程度.
作者:徐新鹏;朱岚;魏燕;侯鹏超;李迎新;洪郁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个体化综合方案治疗老年人压疮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应用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对99例老年IV期压疮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创床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SO2)等方法,对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影响愈合主要危险因素有低蛋白血症、血细菌培养阳性、心肺功能障碍和周围血管血运障碍,且心肺功能障碍和周围血管血运障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rSO2检测数据显著提升组的患者与其创面愈合率呈正相关.结论 血细菌培养阳性、心肺功能障碍、周围血管血运障碍、低蛋白血症是导致治疗老年人压疮失败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同时压疮创床rSO2检测可作为临床疗效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邱芳晖;田耿家;陈宁;孙多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同时统计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38/43),与对照组的62.79%(27/43)相比显著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Lee心衰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Lee心衰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5/43),与对照组的34.88%(15/43)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璞;王琦;李涤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50岁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排泄分数(FEUA)与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及FEU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35例,入院第2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酸等.然后低嘌呤饮食5d后测定其24h尿尿酸、尿白蛋白、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并计算FEUA和eGFR.按FEUA值分为尿酸排泄不良型、混合型、尿酸排泄过多型三组,比较各组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经协方差检验显示三组间血尿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eGFR及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和血糖,FEUA和eGFR呈负相关(r=-0.501,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GFR是FEUA的影响因素(t=-8.800,P<0.01).结论 >50岁2型糖尿病患者FEUA和eGFR呈负相关.FEUA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指标.
作者:王保法;傅莉萍;洪郁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创伤骨折后肘关节早期僵硬在使用了JAS支具配合CPM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肘关节僵硬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使用肘关节JAS支具及CPM机进行关节松解.对照组以治疗师的手法治疗及CPM机进行关节松解.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第1周肘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增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第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第3周观察肘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开始1、2、3周及1、3月随访复查X线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再折、骨化性肌炎情况及内固定物断裂.治疗3个月后随访评价肘关节功能(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评分(89.18±3.35)分,对照组(87.18±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此项康复治疗创伤后早期肘关节僵硬疗效较好,从而能降低肘关节僵硬的致残率,增加医疗的安全性和简便性,提高操作效率,并且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应.
作者:任雅春;杨寅;赵剑锋;王人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体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变化及与卵巢体积(OV)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将188例PCOS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PCOS-IR组,HOMA-IR≥2.69)和胰岛素非抵抗组(PCOS-NIR组,HOMA-IR<2.69).检测两组患者的T、LH、FSH、LH/FSH和OV水平.结果 PCOS-IR组的T、OV、LH/FSH水平均显著高于PCOS-NI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H/FSH均与OV呈显著正相关(r=0.272、0.252,P<0.05);以OV为因变量,T、LH、FSH、LH/FSH、HOMA-IR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LH/FSH水平为OV的危险因素.结论 胰岛素抵抗PCOS患者体内T上升,OV增大,LH/FSH下降,T、LH/FSH均与OV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潘丽翔;郧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臂超肘关节长臂石膏托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再移位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将随访的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后,超肘关节长臂石膏托外固定,观察骨折位置固定效果、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后对位情况为疗效判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按Gartl-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优25例,良44例,可13例,差2例,优良率82.1%.结论 改良超肘长臂石膏托更有效地保证固定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不明显影响肘关节功能.
作者:方高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与过敏性紫癜(HSP)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的关系与相关性,评价其在儿童HSP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HSP患儿50例,HSPN患儿38例,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血FIB、D-D和β2-MG水平.结果 HSPN组血FIB、D-D和β2-MG水平均高于HSP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血FIB、D-D和β2-M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FIB、D-D与β2-M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SP患儿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可能参与本病的肾损害.血FIB、D-D和β2-MG可以作为早期监测儿童HSP肾损害的检测指标.
作者:朱玲玲;杨戎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与正常阑尾的CT影像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这些患者设为急性阑尾炎组,另选取同期接收的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正常阑尾人员设为正常阑尾组,对两组人员阑尾的显现情况及腔内物形态、阑尾及其周围的螺旋CT表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阑尾炎组患者阑尾的显现率95.0%(38/40)显著高于正常阑尾组82.5%(33/40)(P<0.05),腔内物形态固体比例20.0%(8/40)显著高于正常阑尾组10.0%(4/40)(P<0.05),层数显著多于正常阑尾组(P<0.05),直径、管壁厚度均显著长于正常阑尾组(P<0.05),40例急性兰尾炎患者中,脂肪条带33例,局部积水8例,脓肿形成5例,分别占总数的82.5%、20.0%、12.5%,均显著高于正常阑尾组7.5%、2.5%、0(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与正常阑尾的CT影像特点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翁新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性高血压组(对照组)128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观察组)300例,将观察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脂和血糖.比较各组血脂、血糖水平.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及其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血清LP(a)、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G)水平冠心病的发病率及冠脉病变支数.结果 观察组血清LP(a)、ApoB、FBG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冠脉三支病变组血清LP(a)、ApoB、FBG浓度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示LP(a)、ApoB、FBG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及其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随着血清LP(a)、ApoB、FBG浓度升高,原发性高血压组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三支血管病变比例增加,其中LP(a)、Apo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LP(a)、ApoB、FBG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小英;陈文采;俞莎莎;陈晓峰;任剑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X综合征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率的情况,同时比较伴或不伴HP感染的X综合征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差异.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住院的心脏X综合征患者61例设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患者61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血清HP IgG水平测定,比较两组感染的阳性率.同时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测定.结果观察组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vs57.6%),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对比在HP感染阳性及阴性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发现两组HP阳性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HP阴性的患者(P<0.05),但这种差异在观察组中更为明显(P<0.01).根据HP感染的年龄分布情况,<55岁的观察组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HP感染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与心脏X综合征发生相关联.
作者:俞子恒;卢孔杰;程震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择期行腹腔镜患者395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对照组(320例)与谵妄组(75例).检测两组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法进行腹腔镜全麻术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术前合并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谵妄组(21.3%)较对照组(12.2%)多,术中发生低血压发生率谵妄组(17.3%)较对照组(6.9%)多,术中输血量谵妄组(439.25±74.32)ml较对照组(322.52±79.59)ml多,及术中失血过多发生率谵妄组(12.0%)较对照组(5.3%)多,术后疼痛评分谵妄组(3.13±0.32)较对照组(2.24±0.47)高,术前COR浓度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前和肽素、NE、PGE浓度,术后和肽素、COR、NE、PGE浓度,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rs28632197)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谵妄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术后谵妄组CC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低血压发生率(OR=1.33)、术中失血量(OR=1.01)、术后和肽素(OR=1.13)、术后去甲肾上腺素浓度(OR=1.26)、AVPR1B(rs28632197)CA/AA基因型(OR=2.98)为正相关因素.结论 术后谵妄的发生与血浆和肽素及精氨加压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术后谵妄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晓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HPV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治疗的宫颈HPV感染患者40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微波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 40例患者第1疗程结束治愈9例、好转5例、无效26例、患者宫颈柱状上皮移位面积均缩小;第2疗程结束治愈17例、好转8例、无效15例、患者宫颈柱状上皮移位面积缩小均>50%;第3疗程结束治愈28例、好转7例、无效5例、35例患者宫颈表明光滑、柱状上皮移位消失.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微波治疗加快了宫颈HPV感染的清除速度,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霍灿波;龚丽娟;张英钗;胡逸君;黄娣娣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