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颌乳中切牙畸形舌侧尖1例

姜世同;张翠;陶书振

关键词:上颌侧切牙, 患儿, 现报告如下, 口腔正畸, 病例报告, 中切牙, 恒切牙, 乳头, 门诊, 畸形, 哺乳
摘要:畸形舌侧尖常发生于恒切牙.多见于上颌侧切牙.而发生在乳中切牙者,十分罕见.笔者近在口腔正畸门诊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儿,女,11个月.因其母感觉患儿每于哺乳时咬痛乳头,并看到患儿上颌门牙内侧长出一个细长牙尖而就诊.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微小癌病例分析

    甲状腺微小癌指小于0.1~0.3 cm者.多数主张以长径1.0 cm为界限[1].近年来随着彩超技术的提高,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诊断的普及,本癌的发现有所增多.但术前漏诊及误诊的病例仍较多.手术切除范围亦不规范.本文复习1992年7月~2000年9月间的1041例甲状腺手术病例临床资料,其中24例为微小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一文;陈维广;赵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的抢救

    运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抢救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1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6年9月~2001年7月我院治疗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患者18例,其中男5例,女13例,年龄21~70岁,平均41.6岁.毒物种类,有机磷毒物(乐果、敌敌畏、双硫磷等)8例,镇静安眠抗抑郁药(安定、三唑仑、多塞平等)8例,心律平1例、来苏儿1例.服毒距就诊时间4~50小时,服药剂量均达中毒量或致死量,入院AppachⅡ评分20~28分,住院时间2~26日,主要临床症状见表1.

    作者:姜东辉;李元忠;张殿红;班耀旭;张振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胸水CA50、唾液酸、癌胚抗原、铁蛋白及白介素-8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价值

    目的:评价胸水糖链抗原50(CA50)、唾液酸(TSA)、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及白细胞介素-8(IL-8)对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结核性胸膜炎组(A组)患者40例,恶性胸水组(B组)34例,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采用放免法测定胸水CEA、CA50、SF:采用Joudian氏法测定胸水TSA;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胸水IL-8,比较A、B两组胸水测定值差异及各项测定的灵敏度、特异性及五项联检、CEA+CA50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B组五项检测值均与A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及0.001),五项联检灵敏度提高到88%,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显著(P<0.05),特异性为77%,较CA50+CEA显著降低(P<0.05).CEA+CA50联检特异性为95%,灵敏度为79%,较CA50、TSA、CEA、SF、IL-8、CEA单项检查增高(P<0.05).结论:胸水CA50、TSA、CEA、SF及IL-8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胸水有重要意义,上述五项联检可有效降低恶性胸水漏诊率,胸水CA50+CEA联检可作为筛选恶性胸水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杨敬平;刘文豹;南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感音神经性耳聋与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关系的研究

    白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主要是T淋巴细胞及其活化或单核类细胞及非淋巴细胞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34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及12例健康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在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相关报告如下.

    作者:王庆山;刘霞;关欣;郭学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先天性巨胆囊伴胆囊炎及结石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80岁.右上腹部包块,疼痛1周.查体:右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右腹部有一4 cm× 6 cm包块,下界平脐,上界不清.CT示:右腹部从肝下缘至髂骨嵴一长卵圆形低密度囊性肿块,大小约5 cm× 9.9 cm×13 cm,密度均匀,CT值16 Hu,囊壁较均匀,厚约7mm,靠后壁有一稍高密度结节,CT值49 Hu.肝内胆管及胆总管均未见扩张.CT诊断:右下腹囊性占位.手术及病理:腹腔内有渗出液,胆囊大约6 cm×10 cm×13 cm,但囊壁充血,水肿,质脆.胆囊内有一结石,直径约1 cm.病理诊断:胆囊炎.

    作者:高志宏;刘晓华;王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胎膜早破早产139例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处理在产科是棘手问题.在我国,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和胎膜早破经常同时存在,但胎膜早破后使早产的处理变得复杂化.据报道[1],Romero统计27%~46%的早产是先由胎膜早破引起,如不予处理,50%孕妇将在24小时内早产,90%将在1周内分娩.所以预防早产,恰当地处理胎膜早破及早产,将可减少围产儿死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黎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先天性无牙畸形症3例

    全口多数牙缺额或全口缺额牙,称为无牙畸形.临床上极为少见.本症常为全身性发育畸形的一部分表现,而单纯无牙畸形甚为罕见.笔者于临床曾接诊3例先天性无牙畸形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15岁.例2,女性,12岁.二者系同胞兄妹,均因全口多数恒牙未萌出而同来就诊.二者个人史,均为足月顺产,母乳喂养,6个月开始萌牙,智力及身体其他方面发育无明显异常.既往无其他疾病史.其母亲自诉二次妊娠中未感染过任何疾病及未服用过任何药物,但均在直接或间接接触α射线的环境中工作.追踪其父母亲为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发生.查体:兄妹二人均瘦小.头发稀疏而无光泽.皮肤干燥,少汗.病例1上下颌骨发育不良,下唇轻度外翻,面下1/3短.病例2颌骨发育正常.

    作者:张凤琴;于建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4例报告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女,72岁,既往:高血压史10年,患者于1999年7月27日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视物旋转,视物双影,伴恶心呕吐,胡言乱语,出现幻觉,并出现意识障碍,每次6~8小时,呼之不应,其间呈嗜睡状态,进食困难,小便失禁,四肢能自主活动.查体:血压24/13 kPa,嗜睡,双瞳孔直径3.0 mm,右瞳孔光反射迟钝,双眼右侧视野偏盲,双眼球上视受限,右眼球下视受限,无面、舌瘫,四肢肌力Ⅳ+级,感觉正常,双侧Babinski征(+),头颅CT:中脑,双侧枕叶低密度灶,给予改善供血,脑保护等治疗,神志转清,左上下肢肌力恢复至V级,右上下肢肌力仍为Ⅳ+级,眼球上下视仍受限,幻觉消失.

    作者:马素芬;岳连贵;韩秀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钮扣指的手术治疗

    指伸肌腱中央腱束损伤,手指出现钮扣状畸形,其二期修复是指背伸腱装置中为困难的一种,修复方法较多.我院自1993年~2000年采用Y-V缝合治疗钮扣指畸形20例疗效较为满意.手术方法:应用臂丛或指神经麻醉,在指根止血带止血下手术,于伤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做一弧形切口,将皮肤分向二侧,显露中央腱及两侧的侧腱束,见中央腱被断端间纤维组织相连而延长,游离中央腱及两侧侧腱束,用细克氏针或7号针头将PIP关节固定于0度伸直位,将延长的中央腱束在近节指骨背侧切-Y形口,长短以中央腱松弛程度为准,紧缩中央腱以5个零线V形缝合.

    作者:王兆利;黄利;尹维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硬膜外注射曲马多用于高龄前列腺切除术止痛

    我们将曲马多150 mg,氟哌啶2.5 mg,布比卡因15 mg,加0.9%氯化钠稀释至10 m1(曲马多复合液)用于高龄前列腺切除术后的解痉止痛,并对其进行了疗效和安全性观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2例,年龄70~86岁,其中85%以上术前有并存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均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完成手术.硬膜外穿刺点为L2~3或L3~4,局麻药为1.6%利多卡因,0.2%地卡因混合液,局麻药用量为8~22 ml,平均14 ml,阻滞平面上界达T8~T10,手术时间50~70分钟.均为硬膜外一次用药,术中不用辅助药,阻滞效果满意者,在手术结束时,将曲马多复合液经硬膜外导管缓慢注入,然后拔出导管送回病房.

    作者:韩春茹;初维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以剧烈头痛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因突发剧烈头痛2小时于1999年6月15日来我院就诊.头颅CT检查正常,心电图示STⅡ、Ⅲ、avF弓背抬高0.1~0.4 mV,以急性心肌梗死(AMI)收住我科.人院时查体:T 36.7℃,R 20次/分,Bp16/9kPa,P 75次/分,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言语流利,回答问题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肺(-).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适中,双侧病理征(-).神经系统其他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溶栓、静点硝酸甘油治疗,头痛逐渐缓解.溶栓后2小时心电监护出现室速,给予静推利多卡因150 mg,心电监护见室速消失,恢复窦性心律,70~80次/min,律齐.

    作者:刘慧敏;梁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颈前路带锁钢板应用的初探

    目的:观察颈前路带锁钢板在颈椎疾患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颈椎疾患的病人,其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1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7例,均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颈髓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并进行4~26个月的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颈椎恢复良好生理曲线及椎间高度,所有病人神经症状无1例加重,无螺钉松动及钢板滑脱.结论:颈前路带锁钢板在颈椎疾患的应用有利于颈椎稳定性的重建,有利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线的恢复,对颈椎疾患的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陈林林;刘春志;胡康义;张亦;吕晗;马文伯;张波;孙宝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功能锻炼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我院骨科脊柱病房1995~2000年,共收治颈椎病患者240例,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其中手术150例,非手术90例.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治疗.对术前、术后及康复三个重要环节采取了多种治疗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术前准备1.1呼吸道、消化道的准备术前嘱患者禁止吸烟,以减轻呼吸道刺激和减少分泌物,训练病人做深呼吸运动和有效的咳痰,以增加肺通气量.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4~6小时禁水,以防因麻醉引起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要时按医嘱服泻药或术前晚用肥皂水灌肠.本组病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无1例因呼吸道、消化道准备不佳而影响手术效果和愈合.

    作者:陈明;王玉梅;杨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46例临床观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的普遍应用,该病有上升趋势,据统计,70%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1次念珠菌性阴道炎,其中40%~50%会反复发作2次.现将我院联合治疗4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2~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非妊娠的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患者46例,年龄19~47岁,在过去半年内经其它抗真菌治疗后再复发不少于2次,阴道分泌物检查念珠菌均(+),其病因为卫生纸及厕纸不洁14例,与滴虫或其它性病合并感染13例,抗生素大量应用9例,不明原因5例,避孕药4例,合并糖尿病1例.

    作者:刘悦;陈亚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转变为急性红白血病M61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转变为急性红白血病病例报道较少,我院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62岁,因头昏乏力,皮肤可见少量出血点,活动心悸,心律失常,于1996年10月3日入院,发热39℃,贫血、肝脾肋下未触及,淋巴结不肿大,作血常规检查,WBC 21.6×109/I,Hb 74 g/L,BPC22×109/L,分类可见大量幼稚细胞,骨髓增生明显活跃,G:E=10:1,原始粒细胞占0.62,早幼粒细胞占0.12,中幼粒细胞占0.04,晚幼粒细胞占0.06,杆状粒细胞占0.06,分叶粒细胞0.02,中幼红细胞0.04,晚幼红细胞0.04,过氧化酶染色阳性,诊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用善维达威克联合化疗后骨髓抑制,合并低蛋白血症,低热重度贫血貌,四肢水肿,意识不清,11月3日至12月9日,WBC持续在0.4~1.0×109/L之间,采用多挡次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行成份输血,粒细胞刺激因子,能量合剂等支持治疗,1个多月病情平稳,骨髓从部分缓解到完全缓解,1年多时间中几乎1周到2周作1次末稍血像,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血红蛋白稳定在130~140 g/L,血小板在120~180×109/L,每次均在正常范围,精神状态良好,活动自如,可作一般家务.

    作者:赵慧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溶栓治疗对其影响.方法:测定AMI组58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HRV时域6项指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AMI组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平均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平均R-R间期标准差的标准差(SDSD)、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低于对照组,AMI溶栓治疗后再通组其SD,SDSD,SDNN高于溶栓未通组.结论:AMI患者HRV降低,溶栓治疗可提高HRV,从而减少致命性心率失常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寅华;黄美玲;姜向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中直接动脉穿刺致血肿的预防

    本文通过81例患者直接动脉穿刺的观察及原因分析,摸索出了一套防止穿刺后导致血肿发生的护理防治经验,供大家参考.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993~1999年,共有81例血透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29例,直接动脉穿刺482次,发生血肿77次,发生率16%.病情观察:血肿视其原因一部分发生在透析中,一部分发生在透析结束后数分钟,也可发生在半小时后或更长时间,可见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次日,穿刺点周围皮肤紫黑,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患者感疼痛、灼热、活动受限.经临床护理,大多患者经1周左右疼痛减轻,1月左右瘀血逐渐吸收.

    作者:酉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颅脑损伤手术68例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收治136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其中68例行开颅手术治疗.死亡率2.2%.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浅谈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1例,女17例,年龄从6个月到70岁,平均34.75岁.开放性颅脑损伤2例,闭合伤66例.其中硬膜外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19例,脑内血肿12例,脑干损伤2例,严重脑挫裂伤17例.住院时间3~126天,CT扫描50例,手术68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8例.

    作者:孟庆瑜;彭殿英;尹爱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上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后尿道损伤大出血1例

    双腔气囊导尿管,固定可靠易于清洗护理,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后尿道损伤出血,应引起重视.1病例报告患者,男,46岁,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脾亢,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前留置普通尿管,术后尿管脱落,改上气囊导尿管,插管充气时患者感尿道剧痛,直到次日未见引出尿液,故行拔管.术后15天反复血尿、尿道先后出血5次,于是再次试插导尿管未能插入,故行抗炎、止血治疗,至第6次尿道大出血量300ml左右,即行膀胱切开探查见膀胱内有陈旧血凝块100 g左右,双输尿管口喷尿正常,膀胱粘膜及尿道内口正常,但挤压阴茎,可见尿道内口溢出陈旧血凝块,示后尿道损伤出血,术中试插导尿管未能插入,改行尿道会师术,经留置气囊导尿管,术后行牵引气囊导尿管加用抗炎止血治疗.

    作者:毛继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综合性措施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探讨

    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成为当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着医院人群的身体健康.为探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从5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冬岩;刘金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