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CMP治疗中卡托普利对超声心动图心胸比例和心功能分级的影响分析

张兴圆;金梅;王献民

关键词: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卡托普利, 超声心动图
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心动过速心肌病(TCMP)患儿治疗中卡托普利对超声心动图、心胸比例和心功能分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42例TCM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短轴缩短指数(FS)、左室射血分数(EF)、室间隔厚度(IVST)等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LVEDd、IV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S、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各超声心动图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心胸比例(CRT)均缩小,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所有患儿CRT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患儿中有9例CRT恢复正常,两组CRT正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心功能Ⅰ、Ⅱ、Ⅲ、IV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NT-proBN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肝脏缩小≥30%的肝脏缩小率与心电图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卡托普利的观察组患儿用药过程中未出现肾功能损害和高钾血症.结论 小儿TCMP是一种预后好、可逆性好的心肌病.及早诊断,TCMP患儿治疗首选药物治疗,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疾病的恢复有重大意义.卡托普利联合抗心律失常治疗可使肝脏体积更好的恢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盆腔超声在GnRHa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盆腔超声监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前后的子宫卵巢结构参数变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对47例临床确诊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早熟组)进行GnRHa治疗,于治疗前后均应用盆腔超声进行子宫卵巢结构参数测量,并运用免疫化学发光法进行性激素水平的测定.同期对55例健康正常性发育女童(正常组)进行盆腔超声检查并测量子宫卵巢结构参数作对比分析.结果 性早熟组的子宫体积、卵泡大径、卵巢体积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性早熟组女童经GnRHa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卵泡大径、卵巢体积均出现明显减小(P<0.05);与治疗前比较,性早熟组女童经GnRHa治疗后的促黄体生成素峰值,促卵泡素峰值以及雌二醇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 盆腔超声能客观准确无创性地诊断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并可实时动态监测评估GnRHa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征海;李晓明;黄敏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LADA老年患者治疗中胰岛素强化方法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对比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及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方法 治疗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共44例2型DM患者作为DM组.选取同期的46例LADA患者作为LADA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1h和2h的C肽、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水平.结果 DM组患者治疗前后HOMA-IS显著高于LADA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OMA-IS水平明显高于各组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餐后1h和餐后2hC肽和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于LADA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餐后1h和餐后2hC肽和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A1c、空腹血糖和2h血糖水平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A1c、空腹血糖和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LADA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2型DM患者.

    作者:陈宇;马丽珍;沈俊娅;詹宇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透患者置管处周围皮肤异常与导管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置管处周围皮肤异常与导管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5例为观察对象,其中,伴有置管处周围皮肤异常患者42例(皮肤异常组),置管处周围皮肤无异常患者43例(皮肤正常组),观察两组患者血透期间导管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联系.结果 皮肤异常组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高于皮肤正常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置管部位周围皮肤异常时,可增加导管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在临床中应尤其注意.

    作者:费慧美;宁云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麻疹患儿肠道排毒观察及预防对策

    目的 对麻疹住院患儿,观察其肠道病毒排毒情况,为麻疹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同时为麻疹的传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住院临床诊断麻疹的161例患儿,在入院2d内同时采集咽拭子和粪便标本,标本在冷链条件下送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荧光定量RT-PCR检测麻疹病毒核酸.结果 161例麻疹患儿粪便麻疹病毒核酸阳性159例占98.8%,咽拭子病毒核酸阳性155例占96.3%.粪便标本检测麻疹病毒核酸高于咽拭子病毒核酸及血清麻疹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疹患儿肠道病毒检出率高,可能存在消化道传播风险,对麻疹患儿除呼吸道传播防控措施外,还应做好进行消化道传播防控措施和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麻疹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作者:黄笑笑;王华萍;赵青青;赵仕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研究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其中21例对肠系膜下动脉进行高位结扎,39例对肠系膜下动脉进行低位结扎并保留左结肠动脉.结果 高位结扎组患者术中残端缺血性改变发生率为9.5%,显著高于低位结扎组;高位结扎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1.0±14.8)ml,显著低于低位结扎组(105.5±15.7)ml.其他各项指标两组之间均未见明显差异.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低位结扎组患者4例复发,复发率为10.25%;高位结扎组患者3例复发,复发率为14.2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状结肠癌根治腹腔镜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能会增加术中出血量,但对于手术疗效无影响,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更好地保留肠段吻合口血供.因此,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詹承吉;周东明;徐朝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体外无菌培养乳腺癌Bcap-37细胞,观察冬凌草甲素对Bcap-37细胞的活性以及凋亡的影响,探索冬凌草甲素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无菌培养Bcap-37细胞,冬凌草甲素浓度为0、1、2、4、8、16、32、64μg/ml,作用12、24、36、48h时,采用MM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抑制Bcap-37细胞活性;冬凌草甲素浓度为8μg/ml、32μg/ml,作用24h,流式细胞术检测冬凌草甲素对Bcap-3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Bcap-37细胞有增殖抑制以及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抑制乳腺癌Bcap-37细胞的增殖以及诱导细胞凋亡,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鲁遥;张岚尔;骆丰;陈琳;章浙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皮肾镜术联合EMS碎石清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联合超声气压弹道(EMS)碎石清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回顾总结行择期手术50例结石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及器械准备、术中配合及相关护理.结果 50例患者中无一例由于器械原因或护理不当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改变手术方式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皮肾镜联合EMS碎石清石术具有碎石率高、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结石效果显著.

    作者:张少凤;谢珠红;钟爱英;高江美;金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后CEA CA125CYFRA21-1联合检测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 观察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动态水平.方法 对18例NSCLC患者行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并测定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和CYFRA21-1水平.结果 125I粒子植入后1、3、6个月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YFRA21-1水平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I粒子植入后1、3及6个月之间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1、3及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7.7%和66.6%.结论 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能够显著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YFRA21-1的水平,临床近期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洋;程少麟;朱峰;郝宝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62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及抗生素使用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相关特点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院的2624份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年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率为7.66%,所有感染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见.样本采集率存在上升趋势,样本检出阳性率偏低,抗菌药物的选择以经验治疗为主,应用不够合理.结论 应加强医院内感染管理,提高采样率及样本培养的阳性率,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

    作者:许红燕;章浩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无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751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并且病理确诊为无淋巴结转移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此类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食管癌患者术后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47%、72.33%和65.12%.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神经侵犯、大体分型、淋巴结总数、吸烟史和酗酒史对食管癌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淋巴结总数和酗酒史是影响本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淋巴结总数和酗酒史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汪亮;蔡磊;陈倩;蒋友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显微手术与低温等离子刀治疗会厌囊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显微手术治疗会厌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6例治疗的会厌囊肿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36例,B组30例.A组给予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显微手术切除,B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记录术中、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黏膜肿胀消退时间短于B组,术后出血率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显微手术治疗会厌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郑怡;董飞林;苏立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10月120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肌肉注射+米索前列醇400μg塞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胎儿娩出后宫颈注射安列克250μg.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产妇产后出血率、不同时段出血情况、血红蛋白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术中、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前及术后72h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价格低廉,效果显著.

    作者:林海燕;朱小红;祝樟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磁共振DWI及ADC值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外周带前列腺癌(PZPCa),10例中央腺体癌(CGPCa),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及15例正常前列腺志愿者的MRI资料,并分别测量其ADC值,比较各组间ADC值的差异.将PZPCa与CGPCa合并为前列腺癌(PCa),并绘制ROC曲线,分析PCa的诊断佳临界值.结果 PZPCa及CGPCa的DWI表现为高信号,ADC值均低于BPH及正常前列腺,组间两两比较,除了PZPCa及CGPCa组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以1.14×10-3mm2/s为诊断PCa的佳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6.7%、85.3%.结论 DWI和ADC值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中有重要价值,为PC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胡成一;钱琦;徐莉;金平;姜黄维;林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滴眼药水辅助器的设计与应用

    滴眼液是眼病患者常用的剂型,具有局部浓度高、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应用广泛.滴眼药水是眼科比较简单的一项基本技能,有效的滴眼操作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1].

    作者:舒苏凤;吕志刚;张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GDM胰岛素不同孕周治疗对血糖水平妊娠结局新生儿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不同孕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对血糖水平、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共169例GD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孕周不同分为对照组(n=77例)和观察组(n=9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孕周≥30周,观察组患者孕周<30周.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分娩时的FPG和2hPG,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2hP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娩时两组患者的FPG、2hPG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分娩时FPG、2hPG水平均明显低于各自治疗前(t=6.037,5.677,P<0.05).两组患者剖宫产率、羊水过多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巨大儿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低血糖、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GDM胰岛素治疗在孕30周前,同时配合控制饮食,可使妊娠期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使妊娠结局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好.

    作者:赵荷兰;安利红;张霞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保守治疗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分析保守治疗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保守治疗组)和B组(PKP治疗组),A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而B组主要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洲脊柱骨质疏松症研究问卷评分(EVOS)以及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B组患者VAS、EVOS评分以及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变化明显优于保守组(P<0.05),同时B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度(100%)也明显高于A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和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骨折均有临床疗效,但与保守治疗比较,PKP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期活动、恢复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龙;于凤宾;陶德刚;诸晖;王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全椎板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全椎板切除术治疗的23例TOL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JOA脊髓损害评分表(11分法)分别评估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结果 术前JOA评分平均(6.83±1.35)分,术后1周JOA评分平均(8.65±1.11)分,末次随访JOA评分平均(9.78±0.91)分.结论 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是治疗TOLF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潘宇;陈其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肾小球疾病儿童血液霉酚酸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及进展

    霉酚酸酯(MMF)作为一种较新的免疫抑制剂,目前主要应用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效果已在广泛的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该药具有免疫抑制效率高,肝、肾毒性低等多种优点.霉酚酸(MPA)是 MMF 在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

    作者:路智红;毛建华;宋俊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边缘性空卵泡综合征成功临床妊娠1例

    空卵泡综合征(EFS)是指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后,适当刺激的卵巢在 B 超下可见多个正常卵泡,但经过负压吸引术反复冲洗未能获取卵母细胞的状态[1].目前文献报道EFS发生率为0.5%~7%,其病因尚未有确切解释.

    作者:蔡娇娇;阮琰;诸溢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电离子联合调Q755nm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电离子联合调Q755nm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32例):单独使用电离子治疗;对照2组(35例):单独使用调Q755nm激光治疗;观察组(36例),使用电离子联合调Q755nm激光治疗.疗程结束后1个月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1组有效率100.0%,暂时性色素沉着发生率84.4%,疤痕发生率15.6%;对照2组有效率60.0%,暂时性色素沉着发生率11.4%,未见明显疤痕;观察组有效率100.0%,暂时性色素沉着发生率2.8%,未见明显疤痕.结论 治疗脂溢性角化病使用电离子联合调Q755nm激光效果肯定,且符合医美行业的新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罗东平;徐淑萍;盛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