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84例

游晓意;刘宪鸣;蔡光斗

关键词:当归饮子, 临床治疗, 慢性荨麻疹, 证治准绳, 益气养血, 经验基础, 应用, 医院, 湿毒, 瘙痒, 泉州, 祛风
摘要:当归饮子一方首见于<证治准绳>,专治疮疥、风癣、湿毒瘙痒等症.我们在泉州市第一医院蔡光斗主任应用此方经验基础上,根据该方具有益气养血,祛风润燥等作用,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84例,收效甚佳,现总结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升麻治疗粒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减少是指周围血粒细胞计数持续低于2.0×109/L,若低于1.0×109/L则称粒细胞缺乏.目前应用粒细胞集落因子类药物治疗,见效快,疗效好,但持续时间短,对急性、一过性白细胞减少比较适用,但对长期或慢性粒细胞减少不很适合.笔者在对粒细胞减少伴咽喉肿痛患者用升麻等药进行治疗时,偶然发现升麻有治疗粒细胞减少的作用,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加入升麻,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

    作者:韩冠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陈可冀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

    陈可冀(1930~),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临床及基础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心血管病和老年病.先后获多项国家级奖项.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已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0部.

    作者:张京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程志清从瘀防治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经验

    介入性治疗如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或支架植入术(CASI)等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约有30%~50%的患者在PTCA后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其再次手术危险性大,费用高.因此,冠状动脉(冠脉)术后再狭窄已成为影响冠心病治疗的障碍.如适时配合中医中药,不仅能弥补西医这一缺陷,而且能在治疗和预防冠脉术后再狭窄起到较好的作用.导师程志清教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对内科杂证的诊治见解独到,尤擅长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在西药规范应用的前提下,对近年渐增的冠脉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从中医学角度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我们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杨雨民;周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下瘀血汤对进展期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方证探讨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对进展期四氯化碳(CCl4)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50%CCl42ml/kg体重皮下注射,每周2次;第9周开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下瘀血汤组及小柴胡汤组(灌胃给药);用药的同时继续CCl4造模至12周末杀鼠取材.观测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变化.结果:8周末模型大鼠肝功能显著异常,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增加,肝纤维化明显;12周末模型对照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L-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Hyp进一步增高,且ALP、GGT、TBil显著高于8周模型对照组(P<0.05).与12周模型对照组比较,下瘀血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ALP、GGT、TBil、Hyp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下瘀血汤能显著抑制造模因素持续刺激条件下进展期肝纤维化的发展,疗效优于小柴胡汤,方证相关有其病理学基础.

    作者:慕永平;刘平;刘莺;李风华;陈高峰;顾宏图;都广礼;王磊;王春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刺特定穴位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呕吐的临床观察

    我们于2001年4月~2004年6月对接受含大剂量顺铂方案化疗的患者164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在我院肿瘤科于2001年4月~2004年6月接受含大剂量顺铂(PDD80~100mg/m2)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164例,其中男72例,女92例;年龄36~75岁,平均48.8岁;肺癌92例,乳腺癌32例,卵巢癌24例,胃癌16例;首次化疗者68例,多程化疗者96例;以往用过顺铂98例,未用过顺铂者66例.

    作者:张青;王笑民;胡凤山;赵文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络病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

    笔者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络病理论的整理研究,提出络病学说的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从时空与功能统一性论述络脉系统;以此为指导系统研究络病发病、病机、诊断与治疗,并首先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病的中医病机与治疗,研制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形成络病理论指导下防治心脑血管病的系列药物,并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特别是通心络胶囊获得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本文结合络病理论的研究进展,兹就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及治疗作一探讨,以期能更好地把握其临床运用.

    作者:吴以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软肝饮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软肝饮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对人血白蛋白(HSA)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予软肝饮小剂量(1g/kg)、大剂量(2g/kg)灌胃给药,连续8周,以鳖甲软肝片和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药;测定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变化;用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软肝饮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1、TGF-β1含量,并可保护模型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结论:软肝饮可能通过恢复肝细胞形态及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含量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张国梁;戴敏;许钒;汪电雷;方朝晖;查安生;胡闻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66例

    呃逆是中风后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尤其对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单用西药效果不佳.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顺海;何国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升麻治疗药物性肝炎

    升麻味辛、甘,性寒,具有升阳举陷、清热解毒、发表透疹.笔者在辨证方药中加用升麻,治疗药物性肝炎,多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史文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疏肝益肾法治疗女性抑郁症3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运用疏肝解郁、益肾宁神的原则治疗女性抑郁症后,性激素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按年龄、病情等因素运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60例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妇人解郁方治疗组30例和帕罗西汀对照组30例,记录治疗前后各组HAMD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测定抑郁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催乳素(PRL)水平.结果: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与HAMD评分及HAMD 4因子具有相关性,经疏肝益肾法治疗后,患者血清E2显著升高(P<0.01),PRL显著下降(P<0.01).治疗效果与帕罗西汀相当,但减轻了帕罗西汀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论: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疏肝益肾法可以调节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其治疗效果显著安全.

    作者:丁朝荣;连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内服外用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97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多发生于成年人,发于青少年者临床上并非常见.但是由于青少年腰突症与成年人腰突症在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上不尽相同,因而在治疗方法与辨证用药上亦应有所区别.我们自2000年2月~2004年6月间,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配合针对性功能锻炼治疗青少年腰突症9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广振;程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84例

    当归饮子一方首见于<证治准绳>,专治疮疥、风癣、湿毒瘙痒等症.我们在泉州市第一医院蔡光斗主任应用此方经验基础上,根据该方具有益气养血,祛风润燥等作用,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84例,收效甚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游晓意;刘宪鸣;蔡光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56例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与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组织及相关免疫因素损伤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有关.临床上约90%的患者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如以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为主诉.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因其常见不适症状及患者对其副作用有较大心理压力而在临床应用中会受到限制,稳心颗粒作为一种中成药,以其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和较小的副作用而在临床得到迅速推广.现将我们运用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体会作一简要总结.

    作者:刘晓明;李莉;姜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孙某某,男,75岁.2003年1月27日初诊.主诉反复咽下困难,胸骨后胀痛伴呕吐30余年,加重2月.患者于1972年体检时发现食道下段狭窄,后渐出现吞咽不畅,进行性加重,食后胸骨后胀痛,呕吐黏液与食物.秋冬季病情加重,春夏季病情缓解.患者形体消瘦,面色不华.

    作者:曹建萍;李传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概况

    痤疮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多发于青春期,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报道概述如下.

    作者:聂有智;王春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张作舟治疗白癜风经验

    张作舟(1922~),男,北京市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35~1939年拜北京名外科中医哈锐川大夫门下学习疮疡皮外科,1939~1941年入北京国医学院深造,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在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期间拜赵炳南老大夫为师,参加整理赵老大夫临床经验.1970年调北京第二医学院中医系.1983年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对各型湿疹、皮炎、荨座疹、痤疮、银屑病、白癜风及鱼鳞病、红斑狼疮、天疱疮、硬皮病等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曾发表有关论文数十篇,为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者:孙永新;宋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健脑复智口服液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脑复智口服液对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机理.方法:按标准选择45~80岁VD患者50例,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受试组口服健脑复智口服液,对照组口服都可喜片.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查MMSE积分、BBS积分、中医证候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查经颅多普勒(TC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组与治疗组MMSE积分、BBS积分、中医证候指标、TCD等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健脑复智口服液对VD有较好疗效.

    作者:赵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黄建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黄建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中医临床辨证分为脾胃虚寒、肝郁气滞、胃阴不足、湿热积滞4型,治疗4周,其中80例应用大黄建中汤者为治疗组,并设40例应用吗丁啉治疗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黄建中汤治疗FD疗效显著,适宜于各证型的治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德珍;曹宝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血竭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血竭为主药的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1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竭组服用基本方加血竭,对照组只服基本方,比较两者疗效.结果:血竭组停药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本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确切.

    作者:王德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思路探讨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etis,AR)也称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笔者查阅了大量的中、西医文献资料,并就个人的一些临床体会和对该疾病的认识,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对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作者:骆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