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作舟治疗白癜风经验

孙永新;宋坪

关键词:白癜风/中医药疗法, @张作舟
摘要:张作舟(1922~),男,北京市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35~1939年拜北京名外科中医哈锐川大夫门下学习疮疡皮外科,1939~1941年入北京国医学院深造,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在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期间拜赵炳南老大夫为师,参加整理赵老大夫临床经验.1970年调北京第二医学院中医系.1983年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对各型湿疹、皮炎、荨座疹、痤疮、银屑病、白癜风及鱼鳞病、红斑狼疮、天疱疮、硬皮病等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曾发表有关论文数十篇,为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疏肝益肾法治疗女性抑郁症3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运用疏肝解郁、益肾宁神的原则治疗女性抑郁症后,性激素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按年龄、病情等因素运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60例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妇人解郁方治疗组30例和帕罗西汀对照组30例,记录治疗前后各组HAMD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测定抑郁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催乳素(PRL)水平.结果: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与HAMD评分及HAMD 4因子具有相关性,经疏肝益肾法治疗后,患者血清E2显著升高(P<0.01),PRL显著下降(P<0.01).治疗效果与帕罗西汀相当,但减轻了帕罗西汀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论: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疏肝益肾法可以调节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其治疗效果显著安全.

    作者:丁朝荣;连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医时间医学与夜间哮喘发作

    昼夜节律性变化与病理因素结合,使疾病的发生、病情的演变,也具有某种规律.夜间哮喘是哮喘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从中医学理论方面浅析如下.

    作者:张俊红;刘小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40例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用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患者14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140例,男92例,女48例,年龄43~70岁(61.14±12.48岁);对照组47例,男30例,女17例,年龄43~70岁(62.96±12.8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风病恢复期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属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和腔隙性梗死恢复期,病程2周~6个月.

    作者:柳青;曹凤君;李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用升麻解药毒/升麻治疗慢性胃炎和习惯性流产/升麻善解蓖麻子中毒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陈可冀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

    陈可冀(1930~),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临床及基础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心血管病和老年病.先后获多项国家级奖项.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已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0部.

    作者:张京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痰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胃癌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诸多的胃癌治疗方法上,对化疗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放疗只适用于术中使用;单纯免疫疗法目前方法较多,但疗效尚难以评定.中医药疗法在治疗肿瘤中有其自身的优势,在手术前后的应用能加快术后的康复,减轻癌症患者在放疗、化疗中的毒副反应,增强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可以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和远期疗效,某些抗癌中药经过成分提纯可发挥更大的抗癌作用.现对从痰论治胃癌理论和研究作一阐述.

    作者:魏品康;许玲;孙大志;施俊;秦志丰;陆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刺特定穴位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呕吐的临床观察

    我们于2001年4月~2004年6月对接受含大剂量顺铂方案化疗的患者164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在我院肿瘤科于2001年4月~2004年6月接受含大剂量顺铂(PDD80~100mg/m2)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164例,其中男72例,女92例;年龄36~75岁,平均48.8岁;肺癌92例,乳腺癌32例,卵巢癌24例,胃癌16例;首次化疗者68例,多程化疗者96例;以往用过顺铂98例,未用过顺铂者66例.

    作者:张青;王笑民;胡凤山;赵文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金思维改善社区可疑痴呆老年人记忆减退症状的随访研究

    目的:观察金思维对可疑痴呆老年人记忆减退的作用.方法:应用临床痴呆评定表在社区老年及老年前期人群中筛选出可疑痴呆患者75例,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法给药观察,在基线点、3个月和1年后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价.结果:服用3个月后,金思维组与脑复康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而1年后随访,金思维组记忆分值的提高明显优于脑复康组(P<0.05)和安慰剂组(P<0.01).结论:金思维具有改善和延缓可疑痴呆老年人记忆衰退的作用.

    作者:朱爱华;田金州;钟剑;杨承芝;时晶;尹军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胃康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56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胃康胶囊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将106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胃康胶囊,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丽珠得乐胶囊(CBS)、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胃黏膜血流量、镜下溃疡面愈合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5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4%,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2.1%,镜下溃疡面愈合率为85.71%;对照组5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4.0%,镜下溃疡面愈合率为88.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康胶囊对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促进溃疡修复的机理可能与杀灭幽门螺杆菌、改善局部胃肠黏膜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等有关.

    作者:马锡金;于世良;陈萍;陈兴田;任永昌;赵安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84例

    当归饮子一方首见于<证治准绳>,专治疮疥、风癣、湿毒瘙痒等症.我们在泉州市第一医院蔡光斗主任应用此方经验基础上,根据该方具有益气养血,祛风润燥等作用,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84例,收效甚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游晓意;刘宪鸣;蔡光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概况

    痤疮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多发于青春期,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报道概述如下.

    作者:聂有智;王春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孙某某,男,75岁.2003年1月27日初诊.主诉反复咽下困难,胸骨后胀痛伴呕吐30余年,加重2月.患者于1972年体检时发现食道下段狭窄,后渐出现吞咽不畅,进行性加重,食后胸骨后胀痛,呕吐黏液与食物.秋冬季病情加重,春夏季病情缓解.患者形体消瘦,面色不华.

    作者:曹建萍;李传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思路探讨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etis,AR)也称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笔者查阅了大量的中、西医文献资料,并就个人的一些临床体会和对该疾病的认识,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对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作者:骆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偏瘫89例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其死亡率大大降低,但约80%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娣文;王玉龙;佘江健;王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施志明治疗脑瘤经验

    脑瘤为颅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肿瘤和身体其它部位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肿瘤.颅内肿瘤的治疗目前虽然以手术切除为主,但离彻底根治尚有较大距离,其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手术难以切除干净;尚有一些特殊部位的肿瘤无法手术,放化疗的效果又欠佳,故中医药可以在这一领域发挥它的特长.除此之外,中医药在改善整体状况、缓解局部症状、减少复发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导师施志明教授从事中医肿瘤研究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脑瘤的辨治具有独到的见解,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丁金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升麻治疗药物性肝炎

    升麻味辛、甘,性寒,具有升阳举陷、清热解毒、发表透疹.笔者在辨证方药中加用升麻,治疗药物性肝炎,多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史文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升麻治疗粒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减少是指周围血粒细胞计数持续低于2.0×109/L,若低于1.0×109/L则称粒细胞缺乏.目前应用粒细胞集落因子类药物治疗,见效快,疗效好,但持续时间短,对急性、一过性白细胞减少比较适用,但对长期或慢性粒细胞减少不很适合.笔者在对粒细胞减少伴咽喉肿痛患者用升麻等药进行治疗时,偶然发现升麻有治疗粒细胞减少的作用,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加入升麻,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

    作者:韩冠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血竭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血竭为主药的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1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竭组服用基本方加血竭,对照组只服基本方,比较两者疗效.结果:血竭组停药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本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确切.

    作者:王德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升麻治疗顽固性呃逆/升麻药对的临床应用/升麻治疗肾炎蛋白尿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刺郄穴为主配合中药介入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郄穴为主配合中药介入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L4-S1夹脊穴、外丘、委中、侠溪等特定穴,配合葛根素注射液介入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配合阿是穴常规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积分、疼痛VAS法积分、直腿抬高试验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直腿抬高试验积分、总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IL-6水平、红细胞比积、血沉方程K值、全血比黏度高切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比积、血沉方程K值、IL-6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治疗组改善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疼痛减轻程度等优于对照组,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IL-6水平及血液动力学指标,从而消除神经根炎症有关.

    作者:庄子齐;江钢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