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使用亚甲蓝的安全性评估

董敏;李青;李英

关键词:甲状腺, 甲状旁腺, 亚甲蓝, 安全性, 护理
摘要:目的 系统探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使用亚甲蓝的安全性及其术中、术后相关护理.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研究,根据Coehrane reviewers手册5.0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篇非随机对照研究,总样本量984例,合并结果显示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术中使用亚甲蓝示踪定位可减少手术时间,及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而合并后亚甲蓝组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下降及皮肤黏膜过敏反应三个指标未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应用亚甲蓝可以起到明显的示踪定位功能,降低术中探查难度,减少创伤,且术后可以通过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产与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 评价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科室分离出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500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米诺和头孢咪唑的低抑菌浓度(MIC),将数据输入WHONET5.4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50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中不产酶菌株179株(35.8%),单产ESBLS株277株(55.4%),单产AmpC株12株(2.4%),产ESBLS+AmpC株32株(6.4%),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不产酶和单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波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产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活性差.结论 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不产酶和单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提示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可用于上述敏感菌的治疗.

    作者:徐晓平;许健波;胡俊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感控电子交班表在ICU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有创检查及治疗多、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等特点,加之抗菌药物大量使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几率也随之增高,是临床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1].

    作者:郑叶平;董叶丽;朱胜春;沈杰;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EDTA依赖的假性白细胞减少的实验分析与纠正对策

    目的 研究EDTA依赖的白细胞聚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探讨抗凝剂介导的白细胞聚集的可能机制和白细胞计数纠正方法 .方法统计与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345600例门诊、住院血常规标本发生EDTA诱导的白细胞聚集导致假性白细胞减少例数的相关情况.结果 共发生EDTA依赖的白细胞聚集7例,其它原因导致白细胞聚集27例,发生率分别为0.002%和0.008%.由于白细胞聚集导致仪器自动白细胞计数结果假性偏低,与人工显微镜计数结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的实验表明EDTA诱导的白细胞聚集在37℃水浴30min和更换枸橼酸钠抗凝剂后白细胞聚集情况未得到纠正,相较于白细胞人工镜检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标本采用仪器稀释液与标本血浆等量置换以及标本中加入卡那霉素20mg/ml方法后,标本中白细胞聚集现象得到部分纠正,但仪器结果与人工镜检计数差异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DTA抗凝剂诱导的假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0.002%,极易漏诊.发现有白细胞聚集的情况应采用人工显微镜计数进行检测结果纠正,以防发生误诊误治.

    作者:陈龙;徐旭栋;张永为;陆新建;肖湘阳;王剑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回盲部颗粒细胞瘤EMR切除1例并文献分析

    颗粒细胞瘤(GCT)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神经源性肿瘤, 1926 年由 Abrikossoff 在舌部发现并首次报道.该肿瘤好发于舌部、皮肤及胸部和上肢的皮下组织,也可见于呼吸道、胃肠道、乳腺及胆道系统等.

    作者:杨倩倩;周建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金黄如意膏阴囊贴敷辅助治疗成人急性附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黄如意膏阴囊贴敷辅助治疗成人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并作出分析.方法 选取住院符合成人单侧急性附睾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地塞米松降阶梯治疗+金黄如意膏阴囊贴敷,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地塞米松降阶梯治疗.观察治疗一周两组的疗效有无差异,包括7d内阴囊无触痛率、阴囊无触痛平均时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块大小、血白细胞和CPR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2.5%;3d、5d及7d阴囊无触痛率分别为87.5%和67.5%、90%和77.5%、100%和95%;7d内观察组和对照组阴囊无触痛平均时间为1.6d和2.2d;复查彩超附睾肿块缩小>50%分别为85%和67.5%;血白细胞和CPR治疗前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金黄如意膏阴囊贴敷辅助治疗急性附睾炎能够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有效防止附睾结节形成,降低慢性附睾炎的发生率.

    作者:廖开森;谢波;舒彦;陈静;胡宁宁;张心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电离子联合调Q755nm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电离子联合调Q755nm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32例):单独使用电离子治疗;对照2组(35例):单独使用调Q755nm激光治疗;观察组(36例),使用电离子联合调Q755nm激光治疗.疗程结束后1个月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1组有效率100.0%,暂时性色素沉着发生率84.4%,疤痕发生率15.6%;对照2组有效率60.0%,暂时性色素沉着发生率11.4%,未见明显疤痕;观察组有效率100.0%,暂时性色素沉着发生率2.8%,未见明显疤痕.结论 治疗脂溢性角化病使用电离子联合调Q755nm激光效果肯定,且符合医美行业的新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罗东平;徐淑萍;盛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膀胱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膀胱癌患者预后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居第七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之后[1].膀胱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是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膀胱癌有两个临床表型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作者:石兵;赵凡;张翔;王文志;吕伯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尿激酶与阿替普酶在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尿激酶与阿替普酶(rt-PA)通过置管溶栓的方法 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DVT)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药物费用.方法回顾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5年间的ADVT患者68例,其中使用尿激酶治疗的37例,使用rt-PA治疗的31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出血并发症、药物费用等.结果 尿激酶组总有效率97.27%,rt-PA组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费用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和rt-PA治疗ADVT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尿激酶在药物费用上优势明显.

    作者:陈翔;曹俊雄;朱志军;吴丹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未成熟粒细胞结合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部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液中未成熟粒细胞(IG)联合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sysmex XN-1000血液学分析仪测定200例肺部感染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IG百分比(IG%)及IG绝对计数(IG#),并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其血清的PCT及CRP水平;将肺部感染患者通过临床特征及细菌培养结果 分组,分为细菌性感染组及非细菌性感染组,然后比较各指标的变化及分组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细菌性感染组及非细菌性感染组的WBC、NE%、IG%、IG#、PCT及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并且细菌感染组的上述指标与非细菌性感染组比较也显著升高(P均<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IG#、PCT及CR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有0.833、0.758及0.716,其均有良好的判定价值,并且三个指标联合应用后可以使其在早期的肺部细菌性感染指标应用上,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达71.2%及86.3%.结论 IG联合PCT及CRP指标在对肺部早期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而且其联合应用可以作为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评估指标.

    作者:徐荣伟;郑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冬凌草甲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通过体外无菌培养Sgc-7901细胞,观察加入冬凌草甲素后,Sgc-7901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评价冬凌草甲素对Sgc-7901细胞炎性因子的变化差异,探讨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机制,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无菌培养Sgc-7901细胞,CCK-8实验筛选冬凌草甲素作用24h后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佳作用浓度;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测定冬凌草甲素对Sgc-7901细胞IL-2、IL-4、IL-6、IL-10以及TNF-α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且呈剂量依赖性,且IC50分别是66.88μm;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检测冬凌草甲素处理前后Sgc-7901细胞IL-2、IL-4、IL-6、IL-10以及TNF-α炎性因子差异表达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部分炎性因子表达下调.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下调了Sgc-7901细胞中IL-6等炎性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唐晓华;董文静;骆丰;陈琳;章浙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延续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HDCP)患者产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产科分娩的156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采用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后延续护理,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感染、产后并发症、母婴保健知识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宫缩乏力等并发症发生率1.28%明显低于对照组8.97%(P<0.05);切口感染等产后感染发生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12.83%(P<0.05);产妇母婴保健知识、婴儿护理知识、HDCP相关知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护理有助于减少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并发症,提高产妇对母婴健康和妊高症疾病的认知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郭天智;涂素华;邱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输尿管皮层造口内陷合并双J管上移的处理报告

    输尿管皮层造口术作为膀胱癌术后尿流改道的一种方案,操作简单、安全[1],成功率高,对腹腔脏器无明显干扰,术后不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优点,在高龄患者或者晚期膀胱肿瘤患者当中,仍广泛应用,以期达到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2].

    作者:李忠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R-CHOP治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R-CHOP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患者81例,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9).观察组给予R-CHOP21方案化疗加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R-CHOP21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8%和8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化疗后CD3+、CD4+、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化疗后水平(P<0.05),CD4+/CD8+比值较化疗前及对照组化疗后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化疗后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参麦注射液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方面未体现优势.但该药能显著提高化疗期间的细胞免疫功能,而且降低化疗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晓霞;吴功强;吴洵民;卢参参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零缺陷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出院时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出院时SIS310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剂量茶碱辅助治疗对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茶碱辅助治疗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治疗的84例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显著升高,CD8+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12周后,两组患者的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小剂量茶碱辅助治疗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可改善其肺功能,增强免疫功能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刘红丹;姜延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滴眼药水辅助器的设计与应用

    滴眼液是眼病患者常用的剂型,具有局部浓度高、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应用广泛.滴眼药水是眼科比较简单的一项基本技能,有效的滴眼操作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1].

    作者:舒苏凤;吕志刚;张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10月120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肌肉注射+米索前列醇400μg塞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胎儿娩出后宫颈注射安列克250μg.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产妇产后出血率、不同时段出血情况、血红蛋白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术中、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前及术后72h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价格低廉,效果显著.

    作者:林海燕;朱小红;祝樟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保守治疗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分析保守治疗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保守治疗组)和B组(PKP治疗组),A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而B组主要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洲脊柱骨质疏松症研究问卷评分(EVOS)以及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B组患者VAS、EVOS评分以及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变化明显优于保守组(P<0.05),同时B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度(100%)也明显高于A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和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骨折均有临床疗效,但与保守治疗比较,PKP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期活动、恢复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龙;于凤宾;陶德刚;诸晖;王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尿钠肽及C反应蛋白变化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尿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96例AMI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依据有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再发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分为不良心脏事件组和无不良心脏事件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RP和BNP值.将各组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良心脏事件组患者血清中BNP和CPR值均高于非不良心血管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和CPR水平可作为预测AMI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指标.

    作者:林玲;何伍健;陆士奇;解来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失误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失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60例,其中对发生治疗失误的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在使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时的失误原因,同时根据资料提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4例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股骨螺钉及接骨板断裂,1例发生股骨螺钉松动及接骨板移位,1例发生胫骨骨不连,2次治疗后骨折愈合,患者恢复良好;统计发现出现有皮肤软组织并发症1例,骨折对位不良1例,骨折复位丢失1例以及内固定失败1例.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发生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医师未正确理解微创内固定系统的理念、原则、手术指征以及操作,也是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谌少波;杨保良;双峰;邹鸿星;邵银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