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未成熟粒细胞结合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部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徐荣伟;郑雪

关键词:未成熟粒细胞,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肺部感染, 细菌性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中未成熟粒细胞(IG)联合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sysmex XN-1000血液学分析仪测定200例肺部感染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IG百分比(IG%)及IG绝对计数(IG#),并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其血清的PCT及CRP水平;将肺部感染患者通过临床特征及细菌培养结果 分组,分为细菌性感染组及非细菌性感染组,然后比较各指标的变化及分组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细菌性感染组及非细菌性感染组的WBC、NE%、IG%、IG#、PCT及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并且细菌感染组的上述指标与非细菌性感染组比较也显著升高(P均<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IG#、PCT及CR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有0.833、0.758及0.716,其均有良好的判定价值,并且三个指标联合应用后可以使其在早期的肺部细菌性感染指标应用上,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达71.2%及86.3%.结论 IG联合PCT及CRP指标在对肺部早期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而且其联合应用可以作为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评估指标.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使用亚甲蓝的安全性评估

    目的 系统探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使用亚甲蓝的安全性及其术中、术后相关护理.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研究,根据Coehrane reviewers手册5.0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篇非随机对照研究,总样本量984例,合并结果显示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术中使用亚甲蓝示踪定位可减少手术时间,及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而合并后亚甲蓝组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下降及皮肤黏膜过敏反应三个指标未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应用亚甲蓝可以起到明显的示踪定位功能,降低术中探查难度,减少创伤,且术后可以通过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董敏;李青;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10月120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肌肉注射+米索前列醇400μg塞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胎儿娩出后宫颈注射安列克250μg.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产妇产后出血率、不同时段出血情况、血红蛋白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术中、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前及术后72h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价格低廉,效果显著.

    作者:林海燕;朱小红;祝樟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肾小球疾病儿童血液霉酚酸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及进展

    霉酚酸酯(MMF)作为一种较新的免疫抑制剂,目前主要应用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效果已在广泛的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该药具有免疫抑制效率高,肝、肾毒性低等多种优点.霉酚酸(MPA)是 MMF 在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

    作者:路智红;毛建华;宋俊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皮肾镜术联合EMS碎石清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联合超声气压弹道(EMS)碎石清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回顾总结行择期手术50例结石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及器械准备、术中配合及相关护理.结果 50例患者中无一例由于器械原因或护理不当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改变手术方式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皮肾镜联合EMS碎石清石术具有碎石率高、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结石效果显著.

    作者:张少凤;谢珠红;钟爱英;高江美;金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研究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干预观察组患者的NOSIE各因子评分中个人整洁、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激惹、精神病性表现、迟缓、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以及自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4周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后观察组患者饮食、睡眠、精神、动力、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药物依从性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2个月时,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0.67%(8/75),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35/75)(P=0.00).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复发率也显著降低.

    作者:颜红萍;赵李平;胡凌志;单方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TCMP治疗中卡托普利对超声心动图心胸比例和心功能分级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心动过速心肌病(TCMP)患儿治疗中卡托普利对超声心动图、心胸比例和心功能分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42例TCM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短轴缩短指数(FS)、左室射血分数(EF)、室间隔厚度(IVST)等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LVEDd、IV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S、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各超声心动图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心胸比例(CRT)均缩小,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所有患儿CRT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患儿中有9例CRT恢复正常,两组CRT正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心功能Ⅰ、Ⅱ、Ⅲ、IV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NT-proBN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肝脏缩小≥30%的肝脏缩小率与心电图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卡托普利的观察组患儿用药过程中未出现肾功能损害和高钾血症.结论 小儿TCMP是一种预后好、可逆性好的心肌病.及早诊断,TCMP患儿治疗首选药物治疗,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疾病的恢复有重大意义.卡托普利联合抗心律失常治疗可使肝脏体积更好的恢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兴圆;金梅;王献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应用于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中应用传统Roux-en-Y吻合与非断离式Roux-en-Y吻合的安全性与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行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20例患者行传统Roux-en-Y吻合,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在消化道重建用时更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一例死亡,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低的优点,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峰勇;孙元水;倪海滨;石建风;占小波;胡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嗅花位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嗅花位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IAP)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头位组(C组)和嗅花位组(S组),每组各30例.于无创机械通气前(T0)、无创机械通气后24h(T1)、无创机械通气后48h(T2)和无创机械通气后72h(T3)测量IAP和CSA.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3时CSA和IA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组T1~3时CSA和IA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嗅花位应用于无创机械通气时能降低患者的腹内压.

    作者:陈艳飞;翁宇红;应晓梅;周方;岑沈燕;沈华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治疗方式在胆管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比较

    目的 观察与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在胆管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54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将5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7例.A组进行常规放射治疗,B组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1年及2年生存率、治疗前后的不适感情况、机体代谢状态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分别统计与比较.结果 B组的1年、2年生存率高于A组,且B组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不适感评估结果 、机体代谢状态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在胆管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方面的状态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邱军;王雪清;张波;罗恩;王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声像图特征.结果 颈部淋巴结结核多分布于颈内静脉区,常多发且可累及多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二维图像分淋巴结炎型、低回声团块型、液化型和钙化愈合型,彩色多普勒分门部血流型、混合血流型、周边血流型和无血流型.结论 超声可准确有效的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可作为其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古兴宇;谢均;黄自强;陈志伟;张元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治疗稳定性异位妊娠78例,选择MTX+米非司酮+中药方案35例为观察组,选择MTX+米非司酮方案43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率、好转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8.57%、22.86%、94.29%,对照组疗效显著率、好转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8.84%,32.56%,81.4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β-HCG值恢复正常、盆腔包块消失、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总住院时间、月经恢复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更明显,康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陆佳红;蒋军;王佳曦;施颖意;夏梦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正五聚蛋白3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正五聚蛋白3(PTX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6例COPD稳定期患者设为COPD组,选取27例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组,检测诱导痰与血清PTX3水平,并分析诱导痰PTX3水平与血清PTX3水平、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PTX3在COPD组诱导痰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COPD组患者诱导痰PTX3与血清PTX3的水平及CAT分值呈正相关(P均<0.05),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PTX3作为一种炎性因子,在COPD的发生和病情进展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于COPD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作者:罗麟洁;唐凤鸣;万宁;张健;范世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延续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HDCP)患者产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产科分娩的156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采用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后延续护理,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感染、产后并发症、母婴保健知识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宫缩乏力等并发症发生率1.28%明显低于对照组8.97%(P<0.05);切口感染等产后感染发生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12.83%(P<0.05);产妇母婴保健知识、婴儿护理知识、HDCP相关知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护理有助于减少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并发症,提高产妇对母婴健康和妊高症疾病的认知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郭天智;涂素华;邱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分娩球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分娩球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收集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共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导乐陪伴分娩组)和观察组(分娩球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组),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妊娠结局、胎儿预后、产后产妇泌乳素(PRL)分泌情况、产后7d抑郁评分及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分娩镇痛效果佳,产程较对照组缩短,阴道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血清PRL水平在产后2h、24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胎儿Apgar评分及胎儿脐动脉血、一氧化氮(NO)、血心钠素(ANP)及内皮素1(ET-1)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评分及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娩球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镇痛效果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及胎儿预后,促进泌乳并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银芬;王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随访2周后,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g/L)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的,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方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hs-CRP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分析hs-CRP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治疗的126例高血压病>2级的中老年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有颈动脉斑块的65例为观察组,根据颈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成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三个亚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无颈动脉斑块的6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和各亚组之间血液中hs-CRP值.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与对照组血液中hs-CRP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hs-CRP水平随颈动脉狭窄程度增加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hs-CRP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王晓琳;陆宁;朱宁;殷梨华;陈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失误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失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60例,其中对发生治疗失误的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在使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时的失误原因,同时根据资料提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4例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股骨螺钉及接骨板断裂,1例发生股骨螺钉松动及接骨板移位,1例发生胫骨骨不连,2次治疗后骨折愈合,患者恢复良好;统计发现出现有皮肤软组织并发症1例,骨折对位不良1例,骨折复位丢失1例以及内固定失败1例.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发生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医师未正确理解微创内固定系统的理念、原则、手术指征以及操作,也是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谌少波;杨保良;双峰;邹鸿星;邵银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PICCO在内科危重患者中的监测及护理

    目的 总结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在内科危重患者中的监测及护理.方法 在内科危重患者中运用PICCO容量、肺水和心肌收缩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危重患者31例,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应用监测值指导液体管理、合理用药.结果 经救治和护理,6例治愈出院,22例好转转他科继续治疗,2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无意外拔管、导管堵塞及感染病例的发生.结论 使用PICCO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临床用药,并加强相关护理,对内科危重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钱利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在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0例ASC-US患者进行HPV E6/E7mRNA和高危型HPV(HR-HPV)DNA检测,结合病理学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INⅡ+级和CINⅢ+级的HPV E6/E7mRNA阳性率分别高于CINⅡ-级和CIN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等级宫颈病变的HPV E6/E7mRNA拷贝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宫颈病变级别与mRNA拷贝数之间呈正相关.HPV E6/E7mRNA与HR-HPV DNA检测CINⅡ+级和CINⅢ+级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PV E6/E7mRNA检测作为ASC-US的分流指标更确切有效,是目前ASC-US患者是否阴道镜转诊的较佳分流策略.

    作者:张月辉;潘嫱微;吕杰强;郑园园;童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无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751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并且病理确诊为无淋巴结转移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此类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食管癌患者术后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47%、72.33%和65.12%.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神经侵犯、大体分型、淋巴结总数、吸烟史和酗酒史对食管癌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淋巴结总数和酗酒史是影响本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淋巴结总数和酗酒史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汪亮;蔡磊;陈倩;蒋友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