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在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张月辉;潘嫱微;吕杰强;郑园园;童郁

关键词:E6/E7mRNA, 人乳头瘤病毒, 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0例ASC-US患者进行HPV E6/E7mRNA和高危型HPV(HR-HPV)DNA检测,结合病理学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INⅡ+级和CINⅢ+级的HPV E6/E7mRNA阳性率分别高于CINⅡ-级和CIN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等级宫颈病变的HPV E6/E7mRNA拷贝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宫颈病变级别与mRNA拷贝数之间呈正相关.HPV E6/E7mRNA与HR-HPV DNA检测CINⅡ+级和CINⅢ+级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PV E6/E7mRNA检测作为ASC-US的分流指标更确切有效,是目前ASC-US患者是否阴道镜转诊的较佳分流策略.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冬凌草甲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通过体外无菌培养Sgc-7901细胞,观察加入冬凌草甲素后,Sgc-7901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评价冬凌草甲素对Sgc-7901细胞炎性因子的变化差异,探讨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机制,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无菌培养Sgc-7901细胞,CCK-8实验筛选冬凌草甲素作用24h后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佳作用浓度;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测定冬凌草甲素对Sgc-7901细胞IL-2、IL-4、IL-6、IL-10以及TNF-α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且呈剂量依赖性,且IC50分别是66.88μm;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检测冬凌草甲素处理前后Sgc-7901细胞IL-2、IL-4、IL-6、IL-10以及TNF-α炎性因子差异表达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部分炎性因子表达下调.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下调了Sgc-7901细胞中IL-6等炎性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唐晓华;董文静;骆丰;陈琳;章浙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声像图特征.结果 颈部淋巴结结核多分布于颈内静脉区,常多发且可累及多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二维图像分淋巴结炎型、低回声团块型、液化型和钙化愈合型,彩色多普勒分门部血流型、混合血流型、周边血流型和无血流型.结论 超声可准确有效的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可作为其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古兴宇;谢均;黄自强;陈志伟;张元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无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751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并且病理确诊为无淋巴结转移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此类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食管癌患者术后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47%、72.33%和65.12%.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神经侵犯、大体分型、淋巴结总数、吸烟史和酗酒史对食管癌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淋巴结总数和酗酒史是影响本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淋巴结总数和酗酒史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汪亮;蔡磊;陈倩;蒋友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在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0例ASC-US患者进行HPV E6/E7mRNA和高危型HPV(HR-HPV)DNA检测,结合病理学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INⅡ+级和CINⅢ+级的HPV E6/E7mRNA阳性率分别高于CINⅡ-级和CIN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等级宫颈病变的HPV E6/E7mRNA拷贝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宫颈病变级别与mRNA拷贝数之间呈正相关.HPV E6/E7mRNA与HR-HPV DNA检测CINⅡ+级和CINⅢ+级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PV E6/E7mRNA检测作为ASC-US的分流指标更确切有效,是目前ASC-US患者是否阴道镜转诊的较佳分流策略.

    作者:张月辉;潘嫱微;吕杰强;郑园园;童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饮食干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

    目的 了解饮食干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配对的实验研究,招募血液透析治疗或腹膜透析>3个月的高磷血症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饮食干预6个月,通过检测干预前后患者的代谢指标,了解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期间共招募了71例观察对象,干预后观察对象的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及饮食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飞静;陈宁;周攀;颜依红;陆海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床旁超声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和膈肌萎缩中的应用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声评估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下患者膈肌功能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纳入气管插管患者30例,自插管首日起,每天使用超声检查检测膈肌同一位置的厚度.通过计算机械通气末日和首日的膈肌变化,比上相应的机械通气时间,获得膈肌萎缩率(DAR).根据机械通气强度,将患者分为四级:Ⅰ级,自主呼吸或持续正压通气;Ⅱ级,低压支持通气,支持压力为5~12cm H2O;Ⅲ级,高压支持通气,支持压力为>12cm H2O;Ⅳ级,控制机械通气(CMV).本研究所有患者先后共进行膈肌超声评估113次,比较分析不同等级患者之间DAR的差异.结果 机械通气强度分级越高,膈肌萎缩越明显,Ⅱ、Ⅲ、Ⅳ级患者DAR分别为(-1.1±7.0)、(-5.9±9.7)、(-7.4±10.8),而Ⅰ级患者膈肌则是增厚的,增厚率为(+2.5±6.3),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模式,避免加速患者膈肌的萎缩,为患者成功脱机创造条件.

    作者:陆建红;谢波;姬晓伟;占林兵;胡北平;汪永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判别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判别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现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可能具有遗传易感性,其病理学上主要以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汇管区炎症、肝纤维化为特征,终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1].

    作者:蒋镥;王丹;黄小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失误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失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60例,其中对发生治疗失误的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在使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时的失误原因,同时根据资料提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4例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股骨螺钉及接骨板断裂,1例发生股骨螺钉松动及接骨板移位,1例发生胫骨骨不连,2次治疗后骨折愈合,患者恢复良好;统计发现出现有皮肤软组织并发症1例,骨折对位不良1例,骨折复位丢失1例以及内固定失败1例.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发生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医师未正确理解微创内固定系统的理念、原则、手术指征以及操作,也是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谌少波;杨保良;双峰;邹鸿星;邵银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尿钠肽及C反应蛋白变化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尿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96例AMI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依据有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再发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分为不良心脏事件组和无不良心脏事件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RP和BNP值.将各组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良心脏事件组患者血清中BNP和CPR值均高于非不良心血管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和CPR水平可作为预测AMI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指标.

    作者:林玲;何伍健;陆士奇;解来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患者FSH E2 IL-18及TNF-α等的变化影响

    目的 探讨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对于患者FSH、E2水平、IL-18及TNF-α等的变化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非手术的EM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GnRh-a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3~6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性激素水平、细胞因子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和性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痛、痛经、性交痛和疼痛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E2和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nRh-a治疗可以通过抑制血清中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稳定性激素水平,进而发挥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静;董艳;焦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儿隐匿性腹股沟疝患病率的观察

    目的 探讨隐匿性腹股沟疝的患病率.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5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使用腹腔镜探查时发现对侧隐匿性腹股沟疝的例数,统计隐匿疝的患病率.结果 65例单侧腹股沟疝患儿中,共有14例发现对侧隐匿性腹股沟疝,其患病率为21.5%.结论 隐匿性腹股沟疝是临床上一种特殊性疝,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方兴贵;项本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尿激酶与阿替普酶在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尿激酶与阿替普酶(rt-PA)通过置管溶栓的方法 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DVT)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药物费用.方法回顾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5年间的ADVT患者68例,其中使用尿激酶治疗的37例,使用rt-PA治疗的31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出血并发症、药物费用等.结果 尿激酶组总有效率97.27%,rt-PA组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费用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和rt-PA治疗ADVT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尿激酶在药物费用上优势明显.

    作者:陈翔;曹俊雄;朱志军;吴丹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肺部超声B线数目与血管外肺水及AR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B线评分与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法(PiCCO)所测血管外肺水(EVLW)及氧合指数的相关性,探讨肺部超声(LUS)对肺水的监测价值,从而为监测ARDS患者EVLW提供动态有效的方法 .方法在ARDS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LUS动态监测B线数目,同时应用PiCCO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对比B线数目和EVLWI进行Pearson相关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9例患者,采集171组数据,B线数目与EVLWI呈正相关(r=0.849,P<0.001).B线数目与PaO2/FiO2呈高度负相关(r=-0.757,P<0.001).以PiCCO计算所得EVLWI≥10ml/kg为阳性,对LUS检测方法绘制ROC曲线,LUS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是0.957,敏感度82%,特异度95.3%.结论 LUS B线数目与EWLWI呈高度正相关、与PaO2/FiO2呈负相关,且随着ARDS的加重,B线数目增多.在诊断急性肺水肿中,LUS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陈卫挺;陶福正;陈仁辉;陈英姿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显微手术与低温等离子刀治疗会厌囊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显微手术治疗会厌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6例治疗的会厌囊肿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36例,B组30例.A组给予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显微手术切除,B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记录术中、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黏膜肿胀消退时间短于B组,术后出血率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显微手术治疗会厌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郑怡;董飞林;苏立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产与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 评价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科室分离出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500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米诺和头孢咪唑的低抑菌浓度(MIC),将数据输入WHONET5.4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50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中不产酶菌株179株(35.8%),单产ESBLS株277株(55.4%),单产AmpC株12株(2.4%),产ESBLS+AmpC株32株(6.4%),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不产酶和单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波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产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活性差.结论 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不产酶和单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提示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可用于上述敏感菌的治疗.

    作者:徐晓平;许健波;胡俊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跗骨结核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跗骨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5年12月跗骨结核患者20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病例足踝疼痛消失,踝关节功能良好,未复发.结论 跗骨结核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对有慢性窦道的患者,病灶清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叶永志;张隆英;陈永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62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及抗生素使用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相关特点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院的2624份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年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率为7.66%,所有感染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见.样本采集率存在上升趋势,样本检出阳性率偏低,抗菌药物的选择以经验治疗为主,应用不够合理.结论 应加强医院内感染管理,提高采样率及样本培养的阳性率,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

    作者:许红燕;章浩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混合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体会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结合克氏针、螺钉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体会.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3例严重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均进行回访,时间5~16个月,平均12.5个月.优13例,良5例,可3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1.3%.2例患者术后出现创口表浅皮肤坏死感染,经换药后痊愈,未发生内固定物断裂,皮瓣严重坏死及骨折再移位和骨折不愈合.结论 对于严重Pilon骨折在治疗前术者应对软组织的损伤情况进行充分完整的评估,根据骨折及软组织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术后科学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使患者能达到有效的康复.

    作者:燕双喜;王群;丁少波;陈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正五聚蛋白3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正五聚蛋白3(PTX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6例COPD稳定期患者设为COPD组,选取27例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组,检测诱导痰与血清PTX3水平,并分析诱导痰PTX3水平与血清PTX3水平、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PTX3在COPD组诱导痰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COPD组患者诱导痰PTX3与血清PTX3的水平及CAT分值呈正相关(P均<0.05),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PTX3作为一种炎性因子,在COPD的发生和病情进展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于COPD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作者:罗麟洁;唐凤鸣;万宁;张健;范世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改良Ⅱ期法耳廓再造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改善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手术效果的方法 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18例(234耳)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行改良Ⅱ期法耳廓再造术,手术分两期进行,I期行自体肋软骨耳支架的雕刻和移植;Ⅱ期行耳颅角成形.结果 218例(234耳)患者随访187例(202耳),时间为6个月~1年,其中183例(198耳,占98.02%)患者耳廓各结构均显现良好,双侧基本对称,4例(4耳,占1.98%)患者耳廓部分主要结构显现不佳和/或双侧不对称.结论 改良Ⅱ期法耳廓再造术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总体效果满意,是先天性小耳畸形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洁;张正文;赵启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