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河洛文化与“七损八益”

孟庆岩;颜培正;相光鑫;张庆祥

关键词:七损八益, 河图, 洛书, 黄帝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
摘要:自《黄帝内经》首提“七损八益”以来,历代医家对其解释不一,各据其理.至《天下至道谈》出土后,“七损八益”的公认解释定格为房中术,但争论仍未停止,有学者从洛书九数对其展开了新的解释.“七损八益”应指房中术,这与《内经》成书时代背景有关,“七损八益”的本质是河图洛书的象数思维,多学科、多角度的阐释“七损八益”,有助于把握《内经》学术体系的命脉,对推动中医理论研究意义重大.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耳玄府理论初探

    文章从玄府学说的起源、发展出发,提出耳科疾病玄府学辨证论治的思路.阐述耳科疾病多以耳中玄府郁闭为重要病机,以开通耳玄府,使窍通明为基本治则,临床上常配伍使用风药以达到通窍开玄的目的.为临床诊治耳科疾病提出崭新的思路.

    作者:王振春;罗再琼;敬樱;吕德;黄文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四磨汤联合西医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采用四磨汤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儿科收治的FI患儿80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法以1:1比例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早产儿在喂奶前行非营养性吸吮+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早产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四磨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胀、胃潴留、呕吐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x2=5.077;观察组患者呕吐、胃潴留、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双歧三联活菌和四磨汤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陈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股骨头坏死的现代中医保髋治疗需要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由于不能有效阻止坏死股骨头的塌陷,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如今仍然不尽如人意.根源在于传统中医宏观辨证对坏死股骨头内部的生物力学状况和塌陷相关生物力学规律普遍存在认识盲区.其疗效的获得主要是通过中药促进坏死骨组织修复来实现的,难以克服引起塌陷的生物力学因素以及塌陷后的关内生物力学不稳定状态,因此这种修复的速度和强度往往不足以有效预防坏死股骨头的塌陷与进展.

    作者:葛辉;李鹏飞;庞智晖;唐立明;何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坤灵丸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功能失调性子宫患者加用坤灵丸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21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用妈富隆联合坤灵丸治疗,共110例;对照组运用妈富隆治疗,共102例.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出血情况和体内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后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和雌激素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和雌激素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妈富隆基础上加用坤灵丸能够达到快速止血作用,患者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侯俐;张清;田萍;宋晓婕;吴波;涂红琴;张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房定亚“病证结合、专方专药”学术理论与实践

    房定亚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的风湿病、肾脏病及心脏病专家,他在学术上推崇辨病辨证相结合,在临证中擅用专方专药治专病,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文章从“学术渊源、内容阐释、方证举要”几方面论述了房定亚教授“病证结合、专方专药”学术理论与实践.

    作者:唐今扬;周彩云;马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伤寒论》养阴法探析

    《伤寒论》温阳治法备受医者尊崇,但其所彰显的养阴治法,同样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文章从养阴清热、养阴降火、养阴利水、养阴润燥、养阴缓急、养阴反佐、养阴益气、养阴扶阳、养阴回阳、养阴通阳等十个方面,探析了《伤寒论》对养阴治法的具体运用,冀有利于学者全面掌握运用仲景治疗大法,进一步提高中医诊疗效果.

    作者:张楠;李赛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旨在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全身麻醉的非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痰方剂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7d以及术后14 d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7d的MMSE和MOC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的MMSE和MOCA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MSE和MOCA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全身麻醉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民;张琦;胡春欢;巨长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常见病,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肠道菌群失调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业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概述了肠道菌群失调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对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调控.

    作者:冯文林;伍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谈从气血论治缺血性脑卒中

    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祖国医学在诊治中风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从气血论治方面,文章将从气血辨证关系、理论基础和方药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高维;王嘉麟;邢佳;袁清洁;王建伟;高东阳;郭凯航;郭蓉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莫成荣运用补肾强督祛邪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莫成荣教授认为补肾强督祛邪通络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法则,补肾强督包括温肾强督、益肾生精、养髓壮骨,祛邪通络包括祛风散寒、清热利湿、化瘀祛痰.一为扶正,一为祛邪,扶正以助祛邪,祛邪可复正气,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扶正与祛邪孰轻孰重,根据临床证候,辨证论治,着实把握扶正与祛邪的尺度,以达治病必求于本.

    作者:刘淼;于静;莫成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恐伤孕鼠对其仔鼠长骨早期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根据肾主骨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先天肾虚影响长骨早期发育的情况,论证补肾填精法的作用.方法: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光电刺激复合应激恐吓孕鼠造成子代先天肾虚.将孕鼠分为正常、模型、补肾3组,补肾组灌服左归丸浓缩剂.动态检测出生后仔鼠20 d内平均身长、5周内股骨平均长度、Micro CT检测股骨皮质骨及松质骨微结构参数、第5周股骨钙、磷、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模型组仔鼠平均身长、股骨平均长度显著降低(P <0.05或P<0.01);各时间点模型组皮质骨厚度、外径周长、皮质骨面积、皮质骨密度减少;股骨矿物质、基质胶原含量减少.上述指标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天肾虚可以影响长骨早期生长发育,出现骨量减少,成骨活性降低,皮质骨发育不良.中药补肾填精治疗,可有效改善先天肾虚仔鼠长骨早期发育不良.

    作者:萧闵;桑红灵;周安方;孙旭莹;刘健;章程鹏;喻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肺肠合治”法对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大鼠呼吸功能、肠菌群及相关免疫因子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肺肠合治”法防治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大鼠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饲喂头孢哌酮加白色念珠菌定植复制肠道菌群失调,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卵清蛋白注射致敏与雾化诱发哮喘,雾化同时给予加味升降散治疗,采用Buxco全身体积描记系统分析呼吸功能,培养肠道细菌并运用ELISA法检测相关免疫因子含量.结果:模型大鼠呼吸频率显著增高,PEF显著减少,penh增高;肠道中肠球菌数量明显减少,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未见生长,而肠杆菌数量明显增多,并可检测到白色念珠菌生长;BALF沉渣中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BLAF和血清中IgE含量明显升高,且BALF中IL-4显著升高,IL-4/IFN-γ比值明显升高;BALF和肠黏膜中sIg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经加味升降散干预,大鼠肠道的菌群失调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呼吸功能也明显改善,组织形态学改变得到了恢复,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与IL-4含量显著减少,肺、肠sIgA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肺肠合治”法对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兴隆;张珑琼;付雯;官菊梅;秦乐;王强;孙小钧;赵静;高永翔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论河洛文化与“七损八益”

    自《黄帝内经》首提“七损八益”以来,历代医家对其解释不一,各据其理.至《天下至道谈》出土后,“七损八益”的公认解释定格为房中术,但争论仍未停止,有学者从洛书九数对其展开了新的解释.“七损八益”应指房中术,这与《内经》成书时代背景有关,“七损八益”的本质是河图洛书的象数思维,多学科、多角度的阐释“七损八益”,有助于把握《内经》学术体系的命脉,对推动中医理论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孟庆岩;颜培正;相光鑫;张庆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银屑灵优化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对银屑灵优化方进行质量标准研究,建立该制剂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组分中药的5个指标成分绿原酸、芍药苷、异嗪皮啶、落新妇苷、黄杞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Inertsil ODS-3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0 nm和230 nm.结果:5个指标成分含量测定中,绿原酸、芍药苷、异嗪皮啶、落新妇苷、黄杞苷浓度分别在1.79 ~115 μg/mL(R2 =0.9992)、5.84 ~ 750 μg/mL(R2=0.9997)、0.54 ~87.5 μg/mL(R2=0.9989)、7.81~ 1000 μg/mL(R2 =0.9994)、3.91 ~ 500 μg/mL(R2=0.9992)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所建立的HPLC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银屑灵优化方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冬梅;朱伟;卢传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筋”之特性探讨中医推拿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属于中医“筋痹”范畴,文章基于目前存在许多由于没有把握正确的治疗原则,盲目地采用强刺激手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不仅没达到治疗目的,反而加重患者痛苦的情况,从筋“喜温而恶寒、血和则筋柔、喜柔而不喜刚”的特性出发,提出温通、养血、柔和的治疗原则,阐述推拿治疗筋痹应以舒经调枢为治疗之本,以温热类手法为主要方法,以柔和有力为基本要求,达到温经散寒,和血柔筋的目的.

    作者:庞军;王雄将;傅剑萍;唐宏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神辨治失眠的中医理论探赜

    充足的睡眠是国际公认的健康标准之一,然而失眠却是非常常见之疾病,男女老少皆可见,中医药对于失眠有着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认识,神主学说阐明睡眠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形式,突出了睡眠的中医整体观念,文章从神理论出发探析失眠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作者:徐波;龙清华;谢光璟;谭爱华;刘保延;王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用药规律新解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来探究李东垣治疗脾胃病遣方用药的规律.方法:将李东垣创立的74首方剂分为脾胃虚损、饮食内伤、饮酒损伤3组,并运用数据处理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对其进行整理和挖掘,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结果:李东垣论治脾胃病以虚损为本,以调畅气机和祛除湿浊为治;病机方面,脾胃虚损组以虚损为主,饮食内伤组虚实并举,饮酒损伤组以邪实为重,各不相同.治疗方面,脾胃虚损组以甘温补中法为主,食饮损伤组则以辛开苦降法为治.其外,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食饮损伤而致的痞痛积聚.结论:李东垣擅长用辛开苦降法治疗以食饮损伤为主的脾胃病,甘温补中法则多用于以脾胃虚损为主的脾胃病,并且从血证角度论治痞痛积聚丰富了临床治疗思路.

    作者:高利东;吴复苍;袁卫玲;孟静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牛阳辨治弱精子症

    弱精子症是导致男性不育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属中医学“精少…精薄…无子”范畴,历代大多医家认为本病病位在肾,与肝脾关系密切.治疗多以滋补肝肾为主.牛阳教授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结合,全面把握病人病情,提出脾失健运,三焦气化失司,水湿停聚,郁而化热这一病机,临床应用三仁汤化裁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李文珊;牛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马勇从肝论治筋膜炎经验

    介绍马勇教授治疗筋膜炎的经验,认为筋膜炎发病当责之于肝,治当祛风散寒、疏肝蠲痹.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从理论依据、临证用药以及验案举隅出发总结老师学术思想,希望为筋膜炎的中医内治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抛砖引玉.

    作者:司誉豪;马勇;郭杨;徐力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收治的57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3组,A组12例采用运动疗法治疗,B组16例采用中药熏洗治疗,C组29例采用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全部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Kofoed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疗后VAS评分(3.50±0.80)分较治疗前(7.42±0.79)分降低(P<0.05),治疗后Kofoed评分(79.08±8.35)分较治疗前(47.83±5.29)分增加(P<0.05);B组:治疗后VAS评分(3.37±0.89)分较治疗前(7.56±0.76)分降低(P<0.05),治疗后Kofoed评分(81.81±8.16)分较治疗前(48.75±4.14)分增加(P<0.05);C组:治疗后的VAS评分(2.62±0.82)分较治疗前(7.44±0.99)分降低(P<0.05),治疗后的Kofoed评分(86.69±5.35)分较治疗前(48.24±4.52)分增加(P<0.05).C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值明显比A组和B组低(P<0.05),A、B两组间治疗后的VAS评分均值无明显差异(P>0.05);C组治疗后的Kofoed评分均值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两组间治疗后的Kofoed评分均值无明显差异(P>0.05);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育良;何本祥;熊小明;吴骁;咸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