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白质组学在冠心病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张哲宇;王东生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中医, 冠心病
摘要:蛋白质组学是一门可以同时研究整个生命体内全套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的学科,近年来已成为许多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它的“整体…动态”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相契合,因而逐渐成为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重要手段.现阶段,蛋白质组学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冠心病的中医治疗的研究中,不仅扩大了人们对冠心痛的认识,同时也加强了分子生物学与传统医学之间的联系;文章将从冠心痛中医证型与蛋白质组学表达特点的关系,中药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四时辨体捏脊法治疗婴幼儿湿疹(亚急性期)脾虚质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四时辨体捏脊法”治疗婴幼儿湿疹(亚急性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空白对照、评价者盲法的方法将6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施以四时辨体捏脊法治疗,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共30例,脱落1例.其中痊愈4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愈显率51.72%,总有效率82.75%.对照组共30例.其中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16例,愈显率13.34%,总有效率46.67%.结论:四时辨体捏脊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春雁;马融;晋黎;刘璇;吕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九香虫药材中蛋白质及氨基酸类成分分析

    目的:建立九香虫药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水解氨基酸种类、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蛋白质含量分析,采用比色分析,以牛血清白蛋白对照,考马斯亮蓝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分析,采用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化,18种氨基酸混合对照品对照,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且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分析要求.结论:所建立的九香虫药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水解氨基酸种类、含量测定方法,适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逯春玲;王殿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自噬-溶酶体途径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特征为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神经元包浆内嗜酸性包涵体路易小体(LB)的形成,LB是PD的诊断特征,α-突触核蛋白(α-syn)则是LB的主要结构成分,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α-syn通常表现为寡聚体和多聚体状态.研究表明,自噬-溶酶体途径是病理状态下清除异常聚集蛋白质更为有效的清除方式.文章就自噬-溶酶体途径与PD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作者:余沛豪;马骏;王述菊;王中明;王彬;王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旨在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全身麻醉的非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痰方剂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7d以及术后14 d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7d的MMSE和MOC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的MMSE和MOCA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MSE和MOCA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全身麻醉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民;张琦;胡春欢;巨长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罗颂平治疗卵巢功能减退不孕症临证思路

    从病因病机的认识,临证辨治思路及用药规律,介绍罗颂平教授治疗卵巢功能减退不孕的经验.罗教授认为体质偏颇及长期不良情志刺激是发病的重要诱因;肾虚为致病之本,与肝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冲任失调、胞宫胞脉失养是卵巢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以补肾填精,疏肝健脾为治疗大法.用药平和,同时顾护五脏气血阴阳,忌大寒大热及辛甘走窜伤阴之品.临证注重对患者心理及情志疏导,并擅长饮食药膳调补.

    作者:刘方;罗颂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用药规律新解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来探究李东垣治疗脾胃病遣方用药的规律.方法:将李东垣创立的74首方剂分为脾胃虚损、饮食内伤、饮酒损伤3组,并运用数据处理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对其进行整理和挖掘,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结果:李东垣论治脾胃病以虚损为本,以调畅气机和祛除湿浊为治;病机方面,脾胃虚损组以虚损为主,饮食内伤组虚实并举,饮酒损伤组以邪实为重,各不相同.治疗方面,脾胃虚损组以甘温补中法为主,食饮损伤组则以辛开苦降法为治.其外,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食饮损伤而致的痞痛积聚.结论:李东垣擅长用辛开苦降法治疗以食饮损伤为主的脾胃病,甘温补中法则多用于以脾胃虚损为主的脾胃病,并且从血证角度论治痞痛积聚丰富了临床治疗思路.

    作者:高利东;吴复苍;袁卫玲;孟静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对照试验分析

    对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行检索,共纳入研究24项,分析发现各研究在随机方法、盲法实施等方面文献报道质量参差不齐,其降压的刺灸法选择比较集中,以针刺泻法和电针刺激为主,但刺法量效关系及其规范化的研究有待开展;降压的临床取穴以曲池、太冲、风池等为主,符合中医基础理论,但与临床经验效穴的结合还有待挖掘;针刺降压疗效与其内在机制的探索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研究.

    作者:陈骥;吴曦;梁繁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清法论治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高不下.中医学将其归为“胁痛…肝积…黄疸”“臌胀”“瘕瘕”等疾病范畴.中医学以其自身的特色,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认为原发性肝癌多是本虚标实之证,病机总属气滞血瘀,湿热内生,火毒内蕴,因此,清法乃是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法则之一,常应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整个过程中,清法对本病的辨证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临床对清法论证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较多,文章通过梳理历代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从清气分热、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养阴、清解脏腑诸热以及清热除湿等不同类型,对清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以证实清法论治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进一步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李京;韩涛;徐莹;郑曲;刘杨;杨晓丹;林中正;崔丹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雌激素生成探讨维生素D轴与“肾藏精,主生殖”功能的相关性

    雌激素生成与“肾藏精,主生殖”有一定的相似,卵巢功能减退与肾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维生素D功能与卵巢雌激素生成功能关系密切,维生素D缺乏出现雌激素分泌紊乱,同时表现出典型的中医肾虚症状.通过补肾药物可明显改善维生素D代谢和性激素分泌紊乱.为此,从雌激素生成探讨维生素D轴与“肾藏精,主生殖”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为肾本质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用当代医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中医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管连城;高洁;柴艺汇;秦忠;李文;陈伟;王焕珍;陈云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房定亚“病证结合、专方专药”学术理论与实践

    房定亚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的风湿病、肾脏病及心脏病专家,他在学术上推崇辨病辨证相结合,在临证中擅用专方专药治专病,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文章从“学术渊源、内容阐释、方证举要”几方面论述了房定亚教授“病证结合、专方专药”学术理论与实践.

    作者:唐今扬;周彩云;马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柴石退热颗粒对乙型脑炎感染BHK-21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柴石退热颗粒对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BHK-2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柴石退热颗粒药液(40 μg/mL、80 μg/mL、160 μμg/mL及320 μμg/mL)及10 μg/mL利巴韦林处理JEV感染的细胞,24 h后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及蚀斑形成,比较各组的细胞病变效应抑制率(CPE抑制率)及蚀斑抑制率.结果:不同浓度的柴石退热颗粒的CPE抑制率及蚀斑抑制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 μg/mL的柴石退热颗粒及利巴韦林的CPE抑制率及蚀斑抑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 μg/mL、80 μg/mL及160 μg/mL的药液的CPE抑制率及蚀斑抑制率显著低于利巴韦林(P<0.05).结论:柴石退热颗粒能抑制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对BHK-21细胞造成的损伤.

    作者:刘志勇;孟毅;常学辉;郭健;乔明亮;马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伤寒论》养阴法探析

    《伤寒论》温阳治法备受医者尊崇,但其所彰显的养阴治法,同样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文章从养阴清热、养阴降火、养阴利水、养阴润燥、养阴缓急、养阴反佐、养阴益气、养阴扶阳、养阴回阳、养阴通阳等十个方面,探析了《伤寒论》对养阴治法的具体运用,冀有利于学者全面掌握运用仲景治疗大法,进一步提高中医诊疗效果.

    作者:张楠;李赛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参芪地黄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基础上再联合使用参芪地黄汤,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血压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3个时间点之间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莆的DBP、SBP均显著高于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1个月后的DBP、SBP均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后(P<0.05).②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肾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3个时间点之间的血清胱抑素C(SCys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白蛋白(UmAlb)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SCys C、UmAlb显著高于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P<0.05),eGFR显著低于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1个月后的SCys C、UmAlb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后(P<0.05),eGFR显著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之间肾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SCys C、eGFR、UmAlb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SCysC、UmAlb显著低于对照组,eGF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确切,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雅琴;汤婷;黄芳;全毅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四磨汤联合西医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采用四磨汤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儿科收治的FI患儿80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法以1:1比例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早产儿在喂奶前行非营养性吸吮+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早产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四磨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胀、胃潴留、呕吐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x2=5.077;观察组患者呕吐、胃潴留、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双歧三联活菌和四磨汤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陈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清代各家脾主运化理论的研究

    脾主运化的理论是中医脾脏象理论的核心,发展到清代,其发展一方面体现在运用脾主运化的理论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另一方面受到西方医学的冲击中医学开始寻求中西汇通、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脾主运化的理论也开始注重与西方医学靠拢,试图用西医学的理论更好的诠释脾主运化.文章选取了清代几位代表医家,论述了其对脾主运化理论的发展.

    作者:杨丽;王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回医烙灸疗法对大鼠脊髓损伤中期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目的:探讨回医烙灸疗法对大鼠脊髓损伤中期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A组)、损伤组(B组)、烙灸组(C组).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对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14天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并用RT-PCR对其中8条基因表达水平验证.结果烙灸组基因表达差异显著,上调基因主要包括多种蛋白、转录因子、趋化因子及信号通路等.下调基因包括离子通道,多种蛋白、转录因子、核苷酸、多种酶等.结论:回医烙灸疗法能显著调节脊髓损伤中期大鼠基因表达的变化,其中一些基因与神经组织保护、修复、生长和再生密切相关,而达到减少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目的.

    作者:夏铂;范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论河洛文化与“七损八益”

    自《黄帝内经》首提“七损八益”以来,历代医家对其解释不一,各据其理.至《天下至道谈》出土后,“七损八益”的公认解释定格为房中术,但争论仍未停止,有学者从洛书九数对其展开了新的解释.“七损八益”应指房中术,这与《内经》成书时代背景有关,“七损八益”的本质是河图洛书的象数思维,多学科、多角度的阐释“七损八益”,有助于把握《内经》学术体系的命脉,对推动中医理论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孟庆岩;颜培正;相光鑫;张庆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于深度学习的穴位敏化客观化方法研究

    目的:通过穴位敏化的客观化规律及现状分析,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穴位解决方法.方法:针对穴位敏化研究缺乏从宏观角度囊括不同敏化形式的大样本穴位敏化综合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深度学习技术深入开展穴位敏化的客观化研究的方法.结果:从提取穴位敏化客观动态数据特征、实现穴位敏化特征预处理的深度神经网络设计、建立穴位敏化识别策略权重估值网络的角度,探讨穴位敏化的客观化研究的潜在切入点.结论:通过对潜在切入点的研究,表面中医的整体思维模式与大数据条件下的深度学习技术的结合,必然产生一种不同于实验和实证研究的全新的中医研究方法.

    作者:温川飙;陈菊;贾伟;谭惠娟;吴曦;黄玲;梁繁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茯贞膏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及疲乏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茯贞膏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及疲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组32例,服用茯贞膏及对症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对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贫血、疲乏改善程度及安全性.结果:茯贞膏可增加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指标,提高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等免疫指标,降低肝肾功受损、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结论:茯贞膏治疗肿瘤化疗后贫血及疲倦,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优点.

    作者:付烊;张艳;康朔麟;王翔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自拟方敷脐配合艾灸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方配合艾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90例患者随机分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按对照组常规治疗同时配合艾灸神阙穴,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自拟方敷在脐上,同时艾灸神阙穴,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重、腹围、24 h尿量等,测量结果变化.结果:对照组腹水消退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在体重、腹围、尿量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自拟中药敷脐配合艾灸治疗硬化腹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艾灸治疗组.

    作者:胡萍;张恩欣;李莉娟;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