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铂;范灵
目的:观察自拟方配合艾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90例患者随机分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按对照组常规治疗同时配合艾灸神阙穴,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自拟方敷在脐上,同时艾灸神阙穴,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重、腹围、24 h尿量等,测量结果变化.结果:对照组腹水消退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在体重、腹围、尿量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自拟中药敷脐配合艾灸治疗硬化腹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艾灸治疗组.
作者:胡萍;张恩欣;李莉娟;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充足的睡眠是国际公认的健康标准之一,然而失眠却是非常常见之疾病,男女老少皆可见,中医药对于失眠有着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认识,神主学说阐明睡眠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形式,突出了睡眠的中医整体观念,文章从神理论出发探析失眠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作者:徐波;龙清华;谢光璟;谭爱华;刘保延;王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茯贞膏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及疲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组32例,服用茯贞膏及对症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对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贫血、疲乏改善程度及安全性.结果:茯贞膏可增加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指标,提高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等免疫指标,降低肝肾功受损、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结论:茯贞膏治疗肿瘤化疗后贫血及疲倦,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优点.
作者:付烊;张艳;康朔麟;王翔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通过对王小云教授针对岭南女性“湿热较甚,而气阴两虚”的体质特点,运用花藤类药物治疗女性经、带、胎、产等病的用药心得,采撷摘录一二,希望能对妇科临床用药提供一些启发.
作者:曹晓静;杨冬宇;王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祛毒坐浴袋治疗临床血热肠燥型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血热肠燥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配合祛毒坐浴袋治疗组与单纯祛毒坐浴袋坐浴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肛裂疼痛程度评分、渗液多少、便秘程度分级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配合祛毒坐浴袋对于治疗血热肠燥型肛裂具有滋阴清热润燥,生肌敛疮的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李燕;苗建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自《黄帝内经》首提“七损八益”以来,历代医家对其解释不一,各据其理.至《天下至道谈》出土后,“七损八益”的公认解释定格为房中术,但争论仍未停止,有学者从洛书九数对其展开了新的解释.“七损八益”应指房中术,这与《内经》成书时代背景有关,“七损八益”的本质是河图洛书的象数思维,多学科、多角度的阐释“七损八益”,有助于把握《内经》学术体系的命脉,对推动中医理论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孟庆岩;颜培正;相光鑫;张庆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肠合治”法防治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大鼠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饲喂头孢哌酮加白色念珠菌定植复制肠道菌群失调,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卵清蛋白注射致敏与雾化诱发哮喘,雾化同时给予加味升降散治疗,采用Buxco全身体积描记系统分析呼吸功能,培养肠道细菌并运用ELISA法检测相关免疫因子含量.结果:模型大鼠呼吸频率显著增高,PEF显著减少,penh增高;肠道中肠球菌数量明显减少,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未见生长,而肠杆菌数量明显增多,并可检测到白色念珠菌生长;BALF沉渣中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BLAF和血清中IgE含量明显升高,且BALF中IL-4显著升高,IL-4/IFN-γ比值明显升高;BALF和肠黏膜中sIg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经加味升降散干预,大鼠肠道的菌群失调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呼吸功能也明显改善,组织形态学改变得到了恢复,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与IL-4含量显著减少,肺、肠sIgA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肺肠合治”法对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兴隆;张珑琼;付雯;官菊梅;秦乐;王强;孙小钧;赵静;高永翔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辨证论治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55例,应用中医分期辨证论治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入选病例白昼及夜间的血压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肾病疗效:显效20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3%.结论:中医分期辨证论治治疗高血压肾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作者:甘盼盼;贺芹;丁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腿部位的腧穴是董氏奇穴之精华部位,该处的布穴蕴含河图五行布局模式、中医开合枢的原理以及全息律的特点,董氏奇穴不同于十二经穴,但在穴位的分布以及主治方面和十二经穴亦有一定的联系.文章试将十四经穴与董氏奇穴在大腿部位的穴位分布、主治规律加以比较总结.笔者认为与现行的针灸教科书排穴不同,董氏奇穴布穴以分部为主,尤其在大腿部位,不按十二经分布走向设置腧穴,而强调机体横向部位的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董氏奇穴大腿部的设穴弥补了传统十二经穴在膝、肘以上部位较膝、肘关节以下穴位主治应用范围窄的不足,临证时二者常可以相互补充,以提高疗效.
作者:张立志;许能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收治的57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3组,A组12例采用运动疗法治疗,B组16例采用中药熏洗治疗,C组29例采用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全部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Kofoed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疗后VAS评分(3.50±0.80)分较治疗前(7.42±0.79)分降低(P<0.05),治疗后Kofoed评分(79.08±8.35)分较治疗前(47.83±5.29)分增加(P<0.05);B组:治疗后VAS评分(3.37±0.89)分较治疗前(7.56±0.76)分降低(P<0.05),治疗后Kofoed评分(81.81±8.16)分较治疗前(48.75±4.14)分增加(P<0.05);C组:治疗后的VAS评分(2.62±0.82)分较治疗前(7.44±0.99)分降低(P<0.05),治疗后的Kofoed评分(86.69±5.35)分较治疗前(48.24±4.52)分增加(P<0.05).C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值明显比A组和B组低(P<0.05),A、B两组间治疗后的VAS评分均值无明显差异(P>0.05);C组治疗后的Kofoed评分均值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两组间治疗后的Kofoed评分均值无明显差异(P>0.05);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育良;何本祥;熊小明;吴骁;咸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九香虫药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水解氨基酸种类、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蛋白质含量分析,采用比色分析,以牛血清白蛋白对照,考马斯亮蓝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分析,采用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化,18种氨基酸混合对照品对照,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且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分析要求.结论:所建立的九香虫药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水解氨基酸种类、含量测定方法,适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逯春玲;王殿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养慎”理论本是《金匮要略》中“内养正气、外慎风寒”,谢春光教授继承并发扬了此理论,并把它灵活运用在2型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上.“内养”即养气滋阴,在紧扣糖尿病病机的同时,针对三个分型,提出清热生津、滋补脾肾、活血化瘀并举;“外慎”则防慎不良的生活习惯,针对糖尿病的病因,在饮食、运动两大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其学术思想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以及社会价值,值得介绍推广.
作者:刘晓瑞;黄彬洋;刘桠;富晓旭;张翕宇;周秀娟;晁俊;杜联;谢春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优选木蝴蝶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其对阿尔兹海默病(AD)小鼠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总黄酮收率为指标,以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主因素,优选佳提取工艺;腹腔注射东莨菪碱(3 mg/kg)建造AD小鼠模型,木蝴蝶茶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928、3.857和5.785 g/kg,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隐蔽平台实验潜伏期;末次给药后1h,心脏取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lgG、SOD、MDA.结果:佳提取工艺:药材加25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60 min.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隐蔽平台实验潜伏期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25 d后差异均显著(P<0.05),中剂量组第28 d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SOD活性(P<0.05),高剂量组lgG含量升高,SOD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均P<0.05).结论:该工艺总黄酮得率较高,工艺稳定、重复性好,可为木蝴蝶茶的生产提供参考;木蝴蝶茶对AD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血清中lgG、SOD和MDA相关.
作者:赵献敏;张松江;李南;刘永;李伟;杜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伤寒论》温阳治法备受医者尊崇,但其所彰显的养阴治法,同样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文章从养阴清热、养阴降火、养阴利水、养阴润燥、养阴缓急、养阴反佐、养阴益气、养阴扶阳、养阴回阳、养阴通阳等十个方面,探析了《伤寒论》对养阴治法的具体运用,冀有利于学者全面掌握运用仲景治疗大法,进一步提高中医诊疗效果.
作者:张楠;李赛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雌激素生成与“肾藏精,主生殖”有一定的相似,卵巢功能减退与肾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维生素D功能与卵巢雌激素生成功能关系密切,维生素D缺乏出现雌激素分泌紊乱,同时表现出典型的中医肾虚症状.通过补肾药物可明显改善维生素D代谢和性激素分泌紊乱.为此,从雌激素生成探讨维生素D轴与“肾藏精,主生殖”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为肾本质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用当代医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中医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管连城;高洁;柴艺汇;秦忠;李文;陈伟;王焕珍;陈云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原发性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一种随年龄增加以骨骼肌质量下降和骨骼肌力量下降或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退行性综合征.骨骼肌蛋白质代谢是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发生重要原因,PI3K/Akt信号通路是影响骨骼肌蛋白质代谢诸多因素诱发细胞内信号的汇聚点.中医学认为“脾胃虚损,气血不足”是Sarcopenia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健运脾胃、补益气血可有效干预Sarcopenia.以mTOR和NF-KB的共同调控点PI3K/Akt信号通路为切入点,运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健运脾胃针刺法对Sarcopenia细胞信号相关蛋白及其底物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内在联系和反馈机制,探讨健运脾胃针刺法干预PI3 K/Akt信号通路,调节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在Sarcopenia中作用机制,证明mTOR和NF-KB分子转导作为改善Sarcopenia新靶点的可行性,为筛选干预PI3 K/Ak信号转导而改善Sarcopenia的针刺方法提供可靠实验手段和理论依据,为丰富Sarcopenia发生机制与治法理论提供新方法.
作者:毛智慧;刘晓亭;张欢;孙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属于中医“筋痹”范畴,文章基于目前存在许多由于没有把握正确的治疗原则,盲目地采用强刺激手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不仅没达到治疗目的,反而加重患者痛苦的情况,从筋“喜温而恶寒、血和则筋柔、喜柔而不喜刚”的特性出发,提出温通、养血、柔和的治疗原则,阐述推拿治疗筋痹应以舒经调枢为治疗之本,以温热类手法为主要方法,以柔和有力为基本要求,达到温经散寒,和血柔筋的目的.
作者:庞军;王雄将;傅剑萍;唐宏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旨在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全身麻醉的非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痰方剂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7d以及术后14 d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7d的MMSE和MOC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的MMSE和MOCA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MSE和MOCA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全身麻醉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民;张琦;胡春欢;巨长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采用四磨汤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儿科收治的FI患儿80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法以1:1比例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早产儿在喂奶前行非营养性吸吮+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早产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四磨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胀、胃潴留、呕吐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x2=5.077;观察组患者呕吐、胃潴留、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双歧三联活菌和四磨汤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陈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介绍马勇教授治疗筋膜炎的经验,认为筋膜炎发病当责之于肝,治当祛风散寒、疏肝蠲痹.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从理论依据、临证用药以及验案举隅出发总结老师学术思想,希望为筋膜炎的中医内治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抛砖引玉.
作者:司誉豪;马勇;郭杨;徐力立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