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韩涛;徐莹;郑曲;刘杨;杨晓丹;林中正;崔丹阳
目的:优选木蝴蝶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其对阿尔兹海默病(AD)小鼠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总黄酮收率为指标,以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主因素,优选佳提取工艺;腹腔注射东莨菪碱(3 mg/kg)建造AD小鼠模型,木蝴蝶茶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928、3.857和5.785 g/kg,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隐蔽平台实验潜伏期;末次给药后1h,心脏取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lgG、SOD、MDA.结果:佳提取工艺:药材加25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60 min.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隐蔽平台实验潜伏期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25 d后差异均显著(P<0.05),中剂量组第28 d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SOD活性(P<0.05),高剂量组lgG含量升高,SOD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均P<0.05).结论:该工艺总黄酮得率较高,工艺稳定、重复性好,可为木蝴蝶茶的生产提供参考;木蝴蝶茶对AD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血清中lgG、SOD和MDA相关.
作者:赵献敏;张松江;李南;刘永;李伟;杜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特发性足细胞病作为当前肾脏病学研究热点,涵盖多种临床常见慢性肾小球疾病,全球范围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治疗难度大,经典治疗方案疗效欠理想.寻找有效的足细胞病治疗方案已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临床现实问题.中医药针对足细胞病防治,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对特发性足细胞病的中医治疗颇有心得,逐步形成“基于辛通畅络法治疗特发性足细胞病”的学术思想.文章就该特色学术思想,予以初步总结与阐释,为序贯开展的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前期工作基础.
作者:窦一田;杨洪涛;林燕;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常见病,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肠道菌群失调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业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概述了肠道菌群失调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对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调控.
作者:冯文林;伍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原发性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一种随年龄增加以骨骼肌质量下降和骨骼肌力量下降或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退行性综合征.骨骼肌蛋白质代谢是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发生重要原因,PI3K/Akt信号通路是影响骨骼肌蛋白质代谢诸多因素诱发细胞内信号的汇聚点.中医学认为“脾胃虚损,气血不足”是Sarcopenia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健运脾胃、补益气血可有效干预Sarcopenia.以mTOR和NF-KB的共同调控点PI3K/Akt信号通路为切入点,运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健运脾胃针刺法对Sarcopenia细胞信号相关蛋白及其底物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内在联系和反馈机制,探讨健运脾胃针刺法干预PI3 K/Akt信号通路,调节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在Sarcopenia中作用机制,证明mTOR和NF-KB分子转导作为改善Sarcopenia新靶点的可行性,为筛选干预PI3 K/Ak信号转导而改善Sarcopenia的针刺方法提供可靠实验手段和理论依据,为丰富Sarcopenia发生机制与治法理论提供新方法.
作者:毛智慧;刘晓亭;张欢;孙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高不下.中医学将其归为“胁痛…肝积…黄疸”“臌胀”“瘕瘕”等疾病范畴.中医学以其自身的特色,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认为原发性肝癌多是本虚标实之证,病机总属气滞血瘀,湿热内生,火毒内蕴,因此,清法乃是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法则之一,常应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整个过程中,清法对本病的辨证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临床对清法论证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较多,文章通过梳理历代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从清气分热、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养阴、清解脏腑诸热以及清热除湿等不同类型,对清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以证实清法论治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进一步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李京;韩涛;徐莹;郑曲;刘杨;杨晓丹;林中正;崔丹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补阳还五汤进行抗老年痴呆活性物质的研究.方法:补阳还五汤水提液用石油醚萃取后剩余水层采用硅胶柱层析,中高压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补阳还五汤水提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buxmicrophylline E(1),4 ’-O-methylkuwanon E(2),bavachinone A (3),bavachinone B(4)和albopunctatone(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补阳还五汤中分离得到.
作者:董晓红;刘斌;姚壮;刘海洋;张艳;周忠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莫成荣教授认为补肾强督祛邪通络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法则,补肾强督包括温肾强督、益肾生精、养髓壮骨,祛邪通络包括祛风散寒、清热利湿、化瘀祛痰.一为扶正,一为祛邪,扶正以助祛邪,祛邪可复正气,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扶正与祛邪孰轻孰重,根据临床证候,辨证论治,着实把握扶正与祛邪的尺度,以达治病必求于本.
作者:刘淼;于静;莫成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来探究李东垣治疗脾胃病遣方用药的规律.方法:将李东垣创立的74首方剂分为脾胃虚损、饮食内伤、饮酒损伤3组,并运用数据处理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对其进行整理和挖掘,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结果:李东垣论治脾胃病以虚损为本,以调畅气机和祛除湿浊为治;病机方面,脾胃虚损组以虚损为主,饮食内伤组虚实并举,饮酒损伤组以邪实为重,各不相同.治疗方面,脾胃虚损组以甘温补中法为主,食饮损伤组则以辛开苦降法为治.其外,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食饮损伤而致的痞痛积聚.结论:李东垣擅长用辛开苦降法治疗以食饮损伤为主的脾胃病,甘温补中法则多用于以脾胃虚损为主的脾胃病,并且从血证角度论治痞痛积聚丰富了临床治疗思路.
作者:高利东;吴复苍;袁卫玲;孟静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功能失调性子宫患者加用坤灵丸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21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用妈富隆联合坤灵丸治疗,共110例;对照组运用妈富隆治疗,共102例.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出血情况和体内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后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和雌激素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和雌激素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妈富隆基础上加用坤灵丸能够达到快速止血作用,患者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侯俐;张清;田萍;宋晓婕;吴波;涂红琴;张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旨在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全身麻醉的非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痰方剂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7d以及术后14 d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7d的MMSE和MOC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的MMSE和MOCA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MSE和MOCA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全身麻醉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民;张琦;胡春欢;巨长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雌激素生成与“肾藏精,主生殖”有一定的相似,卵巢功能减退与肾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维生素D功能与卵巢雌激素生成功能关系密切,维生素D缺乏出现雌激素分泌紊乱,同时表现出典型的中医肾虚症状.通过补肾药物可明显改善维生素D代谢和性激素分泌紊乱.为此,从雌激素生成探讨维生素D轴与“肾藏精,主生殖”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为肾本质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用当代医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中医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管连城;高洁;柴艺汇;秦忠;李文;陈伟;王焕珍;陈云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祖国医学在诊治中风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从气血论治方面,文章将从气血辨证关系、理论基础和方药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高维;王嘉麟;邢佳;袁清洁;王建伟;高东阳;郭凯航;郭蓉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干蟾皮提取物(华蟾素注射液)对裸鼠胃癌肝转移及CXCL12-CXCR4生物轴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经小鼠脾脏下极包膜注入BGC-823细胞建立胃癌肝转移模型;32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华蟾素低剂量组[CINO(低)]、华蟾素中剂量组[CINO(中)]、华蟾素高剂量组[CINO(高)];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观察不同浓度的华蟾素注射液对BGC-82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胃癌肝转移裸鼠生存时间、肿瘤抑制率,肿瘤组织中CXCL12、CXCR4的影响.结果:华蟾素对BGC-823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CINO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肝转移率明显下降(P<0.05);华蟾素注射液对胃癌肝转移组织中CXCL12和CXCR4蛋白的表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可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降低胃癌肝转移率,抑制肿瘤生长;其机理可能与其下调胃癌肝转移灶中CXCL12、CXCR4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乔翠霞;张新峰;程旭峰;刘琦;蔡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文章从中医病机学角度探讨了中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通过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明确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思路,并分析目前研究存在问题及展望.
作者:王帅;卞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不同用药剂量对肝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30例,对照组给予说明书推荐剂量,20 mL/次,1次/d,实验组给予超说明书用药剂量,21~50 mL/次,1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ALT、AST对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实验组的ALT、AST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不显著.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舒血宁注射液临床用药与年龄、性别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经多因素分析证实,高龄、男性及危急证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舒血宁注射液超过说明书推荐剂量可能影响着患者肝功能,实践中应根据说明书及患者具体病情,设计个性化与针对性的用药方案,以此保证用药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杨丽红;廖越;罗昊翔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贾跃进名老中医临床上在治疗不寐主要以解除六郁之邪,调畅气机,使阳入于阴为治法,治不寐而不重用安神药,通过解气、血、痰、火、湿、食之郁而使阳入于阴,安神药的选用亦是针对每一种六郁之邪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试总结贾跃进名老中医解六郁治不寐的经验.
作者:刘扬;李菲;武萌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充足的睡眠是国际公认的健康标准之一,然而失眠却是非常常见之疾病,男女老少皆可见,中医药对于失眠有着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认识,神主学说阐明睡眠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形式,突出了睡眠的中医整体观念,文章从神理论出发探析失眠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作者:徐波;龙清华;谢光璟;谭爱华;刘保延;王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从病因病机的认识,临证辨治思路及用药规律,介绍罗颂平教授治疗卵巢功能减退不孕的经验.罗教授认为体质偏颇及长期不良情志刺激是发病的重要诱因;肾虚为致病之本,与肝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冲任失调、胞宫胞脉失养是卵巢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以补肾填精,疏肝健脾为治疗大法.用药平和,同时顾护五脏气血阴阳,忌大寒大热及辛甘走窜伤阴之品.临证注重对患者心理及情志疏导,并擅长饮食药膳调补.
作者:刘方;罗颂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自《黄帝内经》首提“七损八益”以来,历代医家对其解释不一,各据其理.至《天下至道谈》出土后,“七损八益”的公认解释定格为房中术,但争论仍未停止,有学者从洛书九数对其展开了新的解释.“七损八益”应指房中术,这与《内经》成书时代背景有关,“七损八益”的本质是河图洛书的象数思维,多学科、多角度的阐释“七损八益”,有助于把握《内经》学术体系的命脉,对推动中医理论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孟庆岩;颜培正;相光鑫;张庆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通过对王小云教授针对岭南女性“湿热较甚,而气阴两虚”的体质特点,运用花藤类药物治疗女性经、带、胎、产等病的用药心得,采撷摘录一二,希望能对妇科临床用药提供一些启发.
作者:曹晓静;杨冬宇;王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