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翠霞;张新峰;程旭峰;刘琦;蔡小平
通过对王小云教授针对岭南女性“湿热较甚,而气阴两虚”的体质特点,运用花藤类药物治疗女性经、带、胎、产等病的用药心得,采撷摘录一二,希望能对妇科临床用药提供一些启发.
作者:曹晓静;杨冬宇;王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祖国医学在诊治中风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从气血论治方面,文章将从气血辨证关系、理论基础和方药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高维;王嘉麟;邢佳;袁清洁;王建伟;高东阳;郭凯航;郭蓉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调经固冲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新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调经固冲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3%、83.84%,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SH、LH及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E2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SH、LH及T水平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体积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体积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结论:调经目冲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晶;吴雪薇;彭舟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房定亚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的风湿病、肾脏病及心脏病专家,他在学术上推崇辨病辨证相结合,在临证中擅用专方专药治专病,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文章从“学术渊源、内容阐释、方证举要”几方面论述了房定亚教授“病证结合、专方专药”学术理论与实践.
作者:唐今扬;周彩云;马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文章从中医病机学角度探讨了中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通过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明确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思路,并分析目前研究存在问题及展望.
作者:王帅;卞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四时辨体捏脊法”治疗婴幼儿湿疹(亚急性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空白对照、评价者盲法的方法将6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施以四时辨体捏脊法治疗,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共30例,脱落1例.其中痊愈4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愈显率51.72%,总有效率82.75%.对照组共30例.其中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16例,愈显率13.34%,总有效率46.67%.结论:四时辨体捏脊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春雁;马融;晋黎;刘璇;吕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茯贞膏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及疲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组32例,服用茯贞膏及对症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对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贫血、疲乏改善程度及安全性.结果:茯贞膏可增加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指标,提高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等免疫指标,降低肝肾功受损、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结论:茯贞膏治疗肿瘤化疗后贫血及疲倦,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优点.
作者:付烊;张艳;康朔麟;王翔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雌激素生成与“肾藏精,主生殖”有一定的相似,卵巢功能减退与肾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维生素D功能与卵巢雌激素生成功能关系密切,维生素D缺乏出现雌激素分泌紊乱,同时表现出典型的中医肾虚症状.通过补肾药物可明显改善维生素D代谢和性激素分泌紊乱.为此,从雌激素生成探讨维生素D轴与“肾藏精,主生殖”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为肾本质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用当代医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中医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管连城;高洁;柴艺汇;秦忠;李文;陈伟;王焕珍;陈云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文章从玄府学说的起源、发展出发,提出耳科疾病玄府学辨证论治的思路.阐述耳科疾病多以耳中玄府郁闭为重要病机,以开通耳玄府,使窍通明为基本治则,临床上常配伍使用风药以达到通窍开玄的目的.为临床诊治耳科疾病提出崭新的思路.
作者:王振春;罗再琼;敬樱;吕德;黄文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功能失调性子宫患者加用坤灵丸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21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用妈富隆联合坤灵丸治疗,共110例;对照组运用妈富隆治疗,共102例.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出血情况和体内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后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和雌激素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和雌激素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妈富隆基础上加用坤灵丸能够达到快速止血作用,患者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侯俐;张清;田萍;宋晓婕;吴波;涂红琴;张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消痔灵洗剂选择合适的防腐剂,以及研究和分析其体外抗真菌的效果.方法:在合剂中添加不同类型的防腐剂,观察与分析其稳定性,以选择优的配方.另外,采用平板培养基连续稀释法进行体外抗真菌试验.结果:0.05%尼泊金乙酯+0.1%苯甲酸组合能有效地增加消痔灵洗剂的稳定性.另外,消痔灵洗剂对于絮状表皮藓菌、红色毛藓菌、石膏样毛藓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青霉菌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MIC为0.156~5 mg·mL-1.结论:0.05%尼泊金乙酯+0.1%苯甲酸组合可作为消痔灵洗剂有效的防腐剂.消痔灵洗剂对于某些真菌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欣欣;汤瑾;向艳红;苏松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肠合治”法防治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大鼠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饲喂头孢哌酮加白色念珠菌定植复制肠道菌群失调,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卵清蛋白注射致敏与雾化诱发哮喘,雾化同时给予加味升降散治疗,采用Buxco全身体积描记系统分析呼吸功能,培养肠道细菌并运用ELISA法检测相关免疫因子含量.结果:模型大鼠呼吸频率显著增高,PEF显著减少,penh增高;肠道中肠球菌数量明显减少,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未见生长,而肠杆菌数量明显增多,并可检测到白色念珠菌生长;BALF沉渣中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BLAF和血清中IgE含量明显升高,且BALF中IL-4显著升高,IL-4/IFN-γ比值明显升高;BALF和肠黏膜中sIg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经加味升降散干预,大鼠肠道的菌群失调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呼吸功能也明显改善,组织形态学改变得到了恢复,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与IL-4含量显著减少,肺、肠sIgA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肺肠合治”法对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兴隆;张珑琼;付雯;官菊梅;秦乐;王强;孙小钧;赵静;高永翔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收治的57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3组,A组12例采用运动疗法治疗,B组16例采用中药熏洗治疗,C组29例采用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全部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Kofoed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疗后VAS评分(3.50±0.80)分较治疗前(7.42±0.79)分降低(P<0.05),治疗后Kofoed评分(79.08±8.35)分较治疗前(47.83±5.29)分增加(P<0.05);B组:治疗后VAS评分(3.37±0.89)分较治疗前(7.56±0.76)分降低(P<0.05),治疗后Kofoed评分(81.81±8.16)分较治疗前(48.75±4.14)分增加(P<0.05);C组:治疗后的VAS评分(2.62±0.82)分较治疗前(7.44±0.99)分降低(P<0.05),治疗后的Kofoed评分(86.69±5.35)分较治疗前(48.24±4.52)分增加(P<0.05).C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值明显比A组和B组低(P<0.05),A、B两组间治疗后的VAS评分均值无明显差异(P>0.05);C组治疗后的Kofoed评分均值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两组间治疗后的Kofoed评分均值无明显差异(P>0.05);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育良;何本祥;熊小明;吴骁;咸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原发性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一种随年龄增加以骨骼肌质量下降和骨骼肌力量下降或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退行性综合征.骨骼肌蛋白质代谢是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发生重要原因,PI3K/Akt信号通路是影响骨骼肌蛋白质代谢诸多因素诱发细胞内信号的汇聚点.中医学认为“脾胃虚损,气血不足”是Sarcopenia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健运脾胃、补益气血可有效干预Sarcopenia.以mTOR和NF-KB的共同调控点PI3K/Akt信号通路为切入点,运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健运脾胃针刺法对Sarcopenia细胞信号相关蛋白及其底物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内在联系和反馈机制,探讨健运脾胃针刺法干预PI3 K/Akt信号通路,调节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在Sarcopenia中作用机制,证明mTOR和NF-KB分子转导作为改善Sarcopenia新靶点的可行性,为筛选干预PI3 K/Ak信号转导而改善Sarcopenia的针刺方法提供可靠实验手段和理论依据,为丰富Sarcopenia发生机制与治法理论提供新方法.
作者:毛智慧;刘晓亭;张欢;孙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属于中医“筋痹”范畴,文章基于目前存在许多由于没有把握正确的治疗原则,盲目地采用强刺激手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不仅没达到治疗目的,反而加重患者痛苦的情况,从筋“喜温而恶寒、血和则筋柔、喜柔而不喜刚”的特性出发,提出温通、养血、柔和的治疗原则,阐述推拿治疗筋痹应以舒经调枢为治疗之本,以温热类手法为主要方法,以柔和有力为基本要求,达到温经散寒,和血柔筋的目的.
作者:庞军;王雄将;傅剑萍;唐宏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伤寒论》温阳治法备受医者尊崇,但其所彰显的养阴治法,同样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文章从养阴清热、养阴降火、养阴利水、养阴润燥、养阴缓急、养阴反佐、养阴益气、养阴扶阳、养阴回阳、养阴通阳等十个方面,探析了《伤寒论》对养阴治法的具体运用,冀有利于学者全面掌握运用仲景治疗大法,进一步提高中医诊疗效果.
作者:张楠;李赛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高不下.中医学将其归为“胁痛…肝积…黄疸”“臌胀”“瘕瘕”等疾病范畴.中医学以其自身的特色,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认为原发性肝癌多是本虚标实之证,病机总属气滞血瘀,湿热内生,火毒内蕴,因此,清法乃是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法则之一,常应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整个过程中,清法对本病的辨证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临床对清法论证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较多,文章通过梳理历代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从清气分热、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养阴、清解脏腑诸热以及清热除湿等不同类型,对清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以证实清法论治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进一步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李京;韩涛;徐莹;郑曲;刘杨;杨晓丹;林中正;崔丹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柴石退热颗粒对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BHK-2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柴石退热颗粒药液(40 μg/mL、80 μg/mL、160 μμg/mL及320 μμg/mL)及10 μg/mL利巴韦林处理JEV感染的细胞,24 h后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及蚀斑形成,比较各组的细胞病变效应抑制率(CPE抑制率)及蚀斑抑制率.结果:不同浓度的柴石退热颗粒的CPE抑制率及蚀斑抑制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 μg/mL的柴石退热颗粒及利巴韦林的CPE抑制率及蚀斑抑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 μg/mL、80 μg/mL及160 μg/mL的药液的CPE抑制率及蚀斑抑制率显著低于利巴韦林(P<0.05).结论:柴石退热颗粒能抑制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对BHK-21细胞造成的损伤.
作者:刘志勇;孟毅;常学辉;郭健;乔明亮;马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蛋白质组学是一门可以同时研究整个生命体内全套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的学科,近年来已成为许多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它的“整体…动态”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相契合,因而逐渐成为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重要手段.现阶段,蛋白质组学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冠心病的中医治疗的研究中,不仅扩大了人们对冠心痛的认识,同时也加强了分子生物学与传统医学之间的联系;文章将从冠心痛中医证型与蛋白质组学表达特点的关系,中药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张哲宇;王东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基础上再联合使用参芪地黄汤,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血压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3个时间点之间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莆的DBP、SBP均显著高于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1个月后的DBP、SBP均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后(P<0.05).②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肾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3个时间点之间的血清胱抑素C(SCys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白蛋白(UmAlb)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SCys C、UmAlb显著高于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P<0.05),eGFR显著低于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1个月后的SCys C、UmAlb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后(P<0.05),eGFR显著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之间肾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SCys C、eGFR、UmAlb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SCysC、UmAlb显著低于对照组,eGF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确切,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雅琴;汤婷;黄芳;全毅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