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汪弋力;王晓芳;丁维俊;李戎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6牟9月该院收治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天麻素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电图改善情况,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白细胞介素-lβ(IL-1β)、D-二聚体(D-D)及肿瘤坏死因子-ααTNF-α)的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76.74%,两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脑电图改善率分别为90.70%、81.39%,两组相比,治疗组脑电图改善率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IL-1β、D-D、TNF-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IL-1β、D-D、TNF-0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11.63%、13.9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卡西马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后继发癫痫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脑电图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岚;梅茸;王晓燕;赵忠;张凤丽;马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寒凝血瘀型家兔模型.方法:采用冰冷刺激的方法复制寒凝血瘀家兔模型,将20只家兔按体重随机分为①空白对照组,②模型一组,③模型二组,④模型三组,⑤模型四组,每组4只,采用体征观察、微循环观测、血液流变学检测、凝血象检测评价寒凝血瘀家兔模型的可靠性.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共4组)家兔与空白组家兔相比,精神欠佳,饮食及饮水量减少,二便稀少,耳朵和眼睛的微血管屈曲有分叉,血液中的全血还原黏度和全血黏度增加,纤维蛋白原有所升高.结论:上述方法建立的寒凝血瘀家兔模型符合中医证候特点和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学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刘华朋;朱成慧;李丹丹;朴盛爱;孟向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介绍刘敬霞教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结肠溃疡临证经验.刘教授从脾虚湿滞寒凝肉腐论治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结肠溃疡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临床中重视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坚持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刘教授指出溃疡病的形成是以脾胃为中心,血、热、气是关键,脾虚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结肠溃疡的基本病机,湿滞寒凝是影响溃疡愈合的主要因素.在治疗中遵循温阳益气,健脾化湿的治疗原则.用药时尤重视生黄芪、炙黄芪、炒白术、茜草炭、艾叶炭、蒲黄炭、藕节炭的应用.临证应用归脾汤加减灵活化裁,治疗中强调舌脉之重要性,同时注重饮食调摄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顾玉宝;刘敬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临床好的药对运用可以起到增效、加速、互补及减毒的效果.吾师王笑民教授在中医药治癌方面临床经验丰富,善于根据病性、病位结合药性辨证使用药对组合.文章按照解毒攻毒类、散结类、补虚类、活血止血类列举总结其特色药对,初探其治癌用药经验.
作者:杨永;王笑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逐渐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率不断增高且逐渐低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依托于中医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的腹部推拿,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上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但既往研究偏重于临床,作用机制研究还需进一步挖掘与探索.而“肠-肝轴”学说的提出则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故该文拟以“肠-肝轴”为切入点,提出利用腹部推拿调“肠”以达到“治肝”的研究思路.
作者:张玮;李华南;赵娜;海兴华;董桦;王金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宣痹通脉汤联合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早期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96例AMI患者随机分组,48例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者归为对照组,48例给予宣痹通脉汤+美托洛尔治疗者归为治疗组,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左心室参数、心功能、心肌钙蛋白(cTn I)和氨基前端脑钠肽(Nt-proBNP)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痛、胸闷、心悸、眩晕、乏力、气短积分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显著上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下降,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显著提升,心功能显著提升,且治疗组提升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n I和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痹通脉汤联合美托洛尔可显著改善AMI患者临床证候表现,改善早期心室重构和提升心功能,减小心肌梗死面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晓霞;钱旻;冷静;陆纪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及益气温阳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选取10只为假手术组,余30只腹主动脉缩窄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缬沙坦组,每组10只.造模后8周开始药物干预,共干预16周.观察药物干预对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响.结果:1.心肌形态测量学: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CMI、LVMI明显增加(P<0.05),中药组的CMI、LVMI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CMI、LVMI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CMI、LVMI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型超声心动图:(1)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IVSd显著增高(P<0.05),中药组IVSd与模型组相比有减小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9),缬沙坦组IVSd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中药组IVSd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LV Mass增大(P<0.05),中药组LV Mass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缬沙坦组LV Mass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LV Mass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NS).(3)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LVIDd明显增大(P<0.05),中药组LVIDd较模型组减小(P<0.05),缬沙坦组LVIDd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LVIDd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EF、FS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缬沙坦组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中药组和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脏彩色血流多普勒超声:(1)造模24周后,模型组E峰显著减小(P<0.05);中药组E峰较模型组增大(P<0.05);缬沙坦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E/A比值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E/A比值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缬沙坦组E/A比值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E/A比值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流动力学:(1)造模24周后,模型组SAP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SAP较模型组降低(P<0.05),缬沙坦组SAP较模型组降低(P<0.05),中药组SAP与缬沙坦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造模24周后,模型组LVSP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LVSP较模型组降低(P<0.05),缬沙坦组LVSP较模型组降低(P<0.05),中药组LVSP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造模24周后,模型组LVEDP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LVEDP较模型组降低(P<0.05),缬沙坦组LVEDP较模型组降低(P<0.05),中药组LVEDP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益气温阳中药可有效改善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
作者:鲁成;宋磊;蒋梅先;沈睿;刘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人中穴为主配合运动疗法对于急性期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人中等穴位并配合主动,被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取穴,28 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治疗后患侧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iVA-CA)与健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cVMCA)的比值增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iVPCA)与健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cVMCA)的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治疗后NIHSS量表评分,FMA评分,及ALD评分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针刺人中穴为主配合即刻的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有效率优于常规单纯取穴针刺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励志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依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精髓,以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治疗思想为依据指导临床,法随证立,临床上脉证合参,揆度奇恒,推陈出新,对于“瘿病”的治疗,从后天之本“脾”入手,以“补气健脾升阳”为基本原则,使“正胜邪自去”,以恢复人体自身正气,气盛则痰消,气旺则血行,达到“益气消瘿”之功效.梳理补气升阳法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现代实验研究,可为进一步规范甲状腺疾病的中医辨证标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王智民;白华;高天舒;杨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柔肝化纤颗粒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6月间该院收治并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9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支持治疗,B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G-CSF皮下注射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TBIL、PT、ET均明显改善(P<0.05),B、C组比A组改善更为明显,而C组比B组明显改善(P<0.05);3组ALT也均明显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A组HBV DNA无明显变化(JP<0.05),但B、C组血清HBV DNA均明显下降(P<0.05),而且C组比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8周后3组HBV DNA阴转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均高.结论: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柔肝化纤颗粒与G-CSF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凝血及内毒素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熊明鹏;王振常;黄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3-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泼尼松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博来霉素(5 mg/kg)灌入气管复制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分别艾灸及泼尼松灌胃治疗,在造模后第11天取材.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Q-PCR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肺组织病理程度明显降低,β-catenin表达显著降低,艾灸组与泼尼松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艾灸治疗能降低β-catenin表达水平,降低肺泡炎程度及延缓肺纤维化进程.
作者:李婧;汪弋力;王晓芳;丁维俊;李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柴石退热颗粒对人工感染乙脑病毒乳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C57 BL/6(4周龄)的乳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20只,利巴韦林组20只,联合治疗组(利巴韦林+柴石退热颗粒)20只,观察各组乳鼠干预前后CD4 +T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细胞变化,比较3组乳鼠的生存率及病毒复制水平.结果:模型组14 d的生存率为20.0%;利巴韦林组为40.0%;联合治疗组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984,P<0.05).联合治疗组乳鼠病毒注射2~5d的JEV-NS3表达水平低于利巴韦林组、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乳鼠干预后的CD4+T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细胞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石退热颗粒能降低抑制JEV感染小鼠的病毒复制水平,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志勇;孟毅;常学辉;郭健;乔明亮;马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牵张成骨是骨科肢体重建的重要技术,但治疗周期长和新骨形成不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应用外源性BMP是目前促进成骨的主要方法,但存在诸多缺陷,促进内源性BMP合成、提高生物利用度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补肾法促进骨形成的作用确切,对于激活BMP-smad信号通路也有巨大的潜能,但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靶点和调节机制尚未明确.文章就目前补肾中药调控BMP-Smad信号通路促进牵张成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余翔;姜自伟;郑晓辉;蔡群斌;李悦;黄枫;李康活;金志超;欧阳崇志;孙世栋;黄泽青;吕迪;莫颖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病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基于脏腑理论,正气虚衰是PSD的前提条件,“心-脾-肝”轴及其内生转化贯穿PSD发病始终.肝气不足,肝气郁结是该轴核心,也是PSD的始要病机.治疗应以顺气为先,辅以活血化痰,补益气血等,其中疏肝健脾养心法是治疗PSD的有效方法.
作者:詹杰;谭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报道,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案.方法:针对近年来采用中医药疗法预防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报道进行分析、总结,从辨证论治、中药单体治疗及中成药治疗等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预防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结果:中医辨证论治可明显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率,治则以扶正健脾固本,化湿散瘀解毒为主,具体应根据患者证候辨证施治、临证加减;中成药、中药单体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结论: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应发挥辨证论治特色,可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复发转移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雪;殷佩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黄芩射干汤血中移行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测定黄芩射干汤进入大鼠体内的化合物数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确定了大鼠血清中13个血中移行成分中的5个化合物(2#鸢尾黄素、5##野鸢尾黄素、8#黄芩素、11#次野鸢尾黄素和12#汉黄芩素).在确定的射干黄酮类成分中,化合物均以射干苷元形式存在,未检测到射干苷类;色谱峰1,5,6,7,9,10和11号吸收入血后较快完成代谢,240 min内血中基本检测不到药物原型.结论:黄芩射干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很可能与5个血中移行成分相关.
作者:王晓月;孙小玲;刘晶;赵玥;李国信;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果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皮损状况均出现明显好转,且观察组的皮损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3.59,P<0.01).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虽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下降,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4.34,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0.64,P<0.01).结论: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晓燕;甘才斌;张晓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的文献,分析风温肺热病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风温肺热病临床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18.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风温肺热病证候32种,频率≥5%的证候有8种,分别是: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肺经郁火证、表寒肺热证、气虚湿困证、正虚邪恋证.根据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肺经郁火证、气虚湿困证、正虚邪恋证、暑湿证、热毒闭肺证、热扰神明证、热入营分证、湿热蕴脾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燥邪犯肺证、痰湿内阻证.风温肺热病的临床常见证候有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气虚湿困证、痰热壅肺证;每个证候有其症状特征.结论:风温肺热病的临床常见证候有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气虚湿困证、痰热壅肺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该文献研究结果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
作者:张丹丹;马锦地;李建生;孙曙明;蔡永敏;李庆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查阅文献找出康复评定在推拿治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评定量表促进康复评定在推拿中的规范应用.方法:通过在CNKI检索近五年的推拿治疗临床疗效的文献,归纳了推拿治疗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整理了推拿治疗几种常见病规范的康复评定量表.结果:目前推拿疗效评定有些混乱,很多量表使用不规范.结论:康复评定应用于推拿中,不仅可以辅助诊断还能量化疗效,但是量表的使用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找到两者结合的契机,康复与推拿的结合是一种趋势,而如何正确规范地结合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作者:李青敏;郭金赫;李忠正;郭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李鲤教授为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李老认为脾胃脾虚痰瘀互结是帕金森病主要病理现象,治疗上以消为主,健脾和胃化痰,保和汤的基础上随证辅以益气养血、填精补髓、镇肝熄风等法进行治疗,并善用虫药以通络熄风,疗效显著.
作者:常学辉;刘瑞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