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慧鹏;李嘉根;许中友;胡贤杰;严金林;王辉
??我国是世界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死亡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的21.8%,仅次于胃癌,位居第二[1]。目前对于进展期食管癌唯一可以临床治愈的方法是根治性手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合并冠心病的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多,为临床护理增加一定的难度。2012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合并冠心病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9例,现将围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立;罗湘玉;陈西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的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年增多趋势[1],随病情进展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劳动能力下降,对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造成较大的影响[2],因此成为呼吸科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3]。Maslow 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分多个层次,由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4]。作者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 COPD 患者应用 Maslow 理论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的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年增多趋势[1],随病情进展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劳动能力下降,对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造成较大的影响[2],因此成为呼吸科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3]。Maslow 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分多个层次,由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4]。作者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 COPD 患者应用 Maslow 理论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娟;武秋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发病时间<12h因AMI行PCI的患者77例,根据入院时HbA1c水平分为控制组(A组)43例(HbA1c<6.5%)和升高组(B组)34例(HbA1c≥6.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的差异。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比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A1c水平升高,EF值越低。HbA1c水平与EF、EDV、EDT显著相关。(r=-0.267,P<0.05;r=0.313,P<0.01;r=-0.283,P<0.05)。结论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AMI患者心功能越差,应重视HbA1c在AMI预后中的作用,早期干预,控制血糖。
作者:尹璐;杨向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复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肾积水占60.0%,贫血占33.3%,低蛋白血症占20.0%,糖尿病占33.3%,抗生素治疗<7d占26.7%,8例分离出大肠埃希菌中的6例ESBLs为阳性。结论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复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抗感染治疗疗程不足;耐药菌感染的增加;营养不良;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合并糖尿病;卫生习惯不良。
作者:许永良;王娜;朱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抗氧化及氧代谢状态的影响。方法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常规感染性休克治疗。观察组21例,常规治疗加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抗氧化指标及氧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h、6h及24h的抗氧化指标及氧代谢相关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抗氧化及氧代谢状态的影响较为积极,对患者的机体状态改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而起到改善感染性休克状态的目的。
作者:应伟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法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探讨其能否为因丈夫体质因素无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RSA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方法选取RSA患者138例,按照其丈夫血是否可以提供免疫治疗分为两组:中药组72例,给予益气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66例,给予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结果中药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封闭抗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两组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各项封闭抗体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封闭抗体转阳率比较,中药组抗CD4-BE、抗CD8-BE转阳率较对照组高,而抗CD3-BE转阳率低于对照组;除抗CD8-BE转阳率外,其余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及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比较,益气养血法对封闭抗体低下型的RSA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P<0.05),为因丈夫体质因素无法进行免疫治疗的封闭抗体低下型RSA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章勤;陈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不良作用。方法中晚期鼻咽癌患者38例,应用多西紫杉醇、DDP、5-Fu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后,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尼妥珠单抗针100mg自放疗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1次/周,共6~8次;放疗采用6MV X线照射,全程应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DT66-70.4Gy/30~32次,6~7周完成。观察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鼻咽部CR 84.2%,PR 15.8%;颈部淋巴结CR 86.8%,PR 13.2%。1、2、3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3.3%、85.4%和80.2%、74.9%和64.2%。早期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和脱发;晚期主要是口干和颈部肌肉纤维化。结论新辅助化疗后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患者可耐受,适合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
作者:徐正阳;任瑞平;袁祖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近年来,高压氧治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并以其独特的疗效在我国迅速发展。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因环境和气压改变导致心理或病情变化,使高压氧治疗存在较高风险因素。因此,高压氧治疗要求护士时刻具备风险意识,才能将细致、周全的护理贯穿在高压氧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并保证治疗的安全。在长期的治疗实践中,作者注重高压氧治疗每一个环节的安全管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慧;沈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DN)合并顽固性高血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肾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2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卡托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螺内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BG、SBP、DBP、TC、TG和LDL。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后血糖和血压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FBG、SBP、DBP 、TC、TG和LDL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托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螺内酯有利于DN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荣;罗伟雄;罗伟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患者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后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肿瘤切除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妇科肿瘤患者97例,分为发生囊肿组(56例)和未发生囊肿组(4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与术后淋巴囊肿形成的相关性。结果56例(57.73%)患者发生淋巴囊肿。肿瘤类型、手术方式、引流部位、血清白蛋白含量及术后<24h引流量等5项指标与淋巴囊肿发生率相关(P<0.05)。而引流部位和血清白蛋白含量是淋巴囊肿发生的独立因素。多数淋巴囊肿患者囊肿无症状,囊肿体积随时间减小。结论经皮穿刺引流及保持患者术后白蛋白浓度可以降低淋巴囊肿的发生率;淋巴囊肿具有自限性,超声检查应限于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而仅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才需要治疗。
作者:黄彩平;莫莉花;王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抵抗素(Resistin)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力衰竭(HF)发病过程中可能机制及其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70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0例和合并心力衰竭组30例,另选择老年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清抵抗素及相关代谢指标,用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采用NT-proBNP及EF值反映心脏功能,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T2DM合并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采用相关分析显示,老年T2DM合并心力衰竭组血清抵抗素浓度与HOMA-IR、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与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等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老年T2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过高水平的血清抵抗素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和途径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从而加速心力衰竭的形成。
作者:杨伟;李耘;马淑;刘川;马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带袢纽扣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21例,均采用解剖锁定钢板、空心钉固定及带袢纽扣钢板线缆系统重建下胫腓联合治疗,其中合并单踝骨折4例、双踝骨折11例、三踝骨折6例。结果术后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下胫腓骨联合间隙、踝穴均恢复正常,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1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6个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为78~97分,平均92分,其中优1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2%,所有患者负重步态均正常。结论带袢纽扣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恢复下胫腓联合的正常功能,符合生理特点,减少恢复时间,可以早期功能锻炼,不需早期取出内固定,无内固定断裂等问题。
作者:林俊宏;朱健儿;金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病变早期血液粘滞性基因表达及病理生理改变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中药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及中药组先予腹腔注射内毒素20g/kg,间隔24h,分2次注射,然后肌注甲强龙40mg/kg,连续注射3次,间隔24h。造模后中药组予补肾活血方灌胃,实验组及对照组均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分别在造模后第3周处死大鼠,取大鼠左侧股骨头洗净、做矢状对半分开,一半行石蜡包埋、制备组织病理HE切片,另一半行基因芯片制作、分析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骨髓腔未见扩张,营养血管充盈情况良好,血管密度轻度增加。骨小梁间基质未见萎缩、退变,关节软骨厚度、细胞成熟度、生发层次序及生长板上中药组均好于实验组,并接近于正常对照组组织。基因芯片结果显示,中药组与实验组比较,ASPG, CRISPLD2和PLA2G2A的表达均明显增高(倍数变化>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中药组三种基因ASPG, CRISPLD2和PLA2G2A表达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相关血液粘滞性基因表达均出现明显下调,提示信号传导分子基因ASPG,CRISPLD2和PLA2G2A是早期的SNFH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关键基因。补肾活血方能有效恢复股骨头血液粘滞性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促进骨代谢动态平衡恢复,使早期股骨头病损得以及时修复。
作者:耿艳华;王昌兴;石仕元;董黎强;谢文君;赵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预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00例,术前检测Lp-PLA2水平,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19例(Lp-PLA2≥200ng/ml)和对照组81例(Lp-PLA2<200ng/ml)。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Ⅱ级预防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再狭窄和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78.6±68.3)vs(178.2±36.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1年随访,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再狭窄、死亡、非致死心肌梗死、非致死脑卒中比例明显升高[(9.24%vs6.17%),(5.88%vs3.70%),(4.20%vs2.47%),(5.04%vs3.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PLA2升高提示再狭窄和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增加,术前检测Lp-PLA2有预测价值。
作者:陈杰民;兰军;涂昌;刘瑞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华蟾素分别作用于SHG44细胞株, 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对SHG44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O/EB)双重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SHG44细胞株形态学变化和超微结构的改变;Westernblot技术检测Caspase8蛋白及Bcl-2的表达。结果1μg/ml和10μg/ml浓度下的华蟾素显著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增殖作用(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FCM检测发现华蟾素可使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的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可见凋亡峰;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华蟾素作用可使Caspase8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华蟾素能够诱导Caspase8和Bcl-2的差异性表达,具有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的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
作者:潘心瑶;王成德;黄佩雷;潘进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反复出现急性加重为特征, COPD 急性加重(AECOPD)可导致病死率的增加[1]。研究发现,通过呼吸道标本采样技术所获得的生物标志物可揭示AECOPD 的病理生理学机制[2],但这些技术多局限于研究阶段,且因缺乏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生物标志物正常参考值而一直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3]。本文综述2014年12月前有关AECOPD 呼吸道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献,分析其与临床参数和结局的关系,旨在揭示呼吸道生物标志物潜在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中良;杨秀云;黄飞华;张永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服胃超声造影在残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胃溃疡或胃癌术后的患者23例,采用“心璋?”口服超声造影剂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贲门、残胃及吻合口的通畅、胃壁层次结构、胃蠕动、胃排空及反流情况。所有患者均与胃镜检查结果对照。结果超声造影诊断残胃炎23例、吻合口反流6例、吻合口溃疡3例、复发性溃疡2例、残胃癌1例。与胃镜诊断对照,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87.5%。结论口服胃超声造影在残胃检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贤臣;施红;余秀华;张宏;李世岩;郭心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78例,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并行左右心导管、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检查,应用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方法:蘑菇伞封堵法、弹簧栓法、Amplatzer第二代封堵器(ADO-II)封堵法],术后即刻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疗效,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随访观察。结果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成功率98.9%。失败原因:大型PDA1例,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放置封堵器后血压下降1例。并发症:术后1h封堵器脱落1例,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例,左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例,溶血1例。结论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治疗创伤小,操作安全,并发症低,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替代外科治疗。
作者:余忠琴;朱辉银;李涛;肖玉;张勇;席世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行胆囊壶腹入路法预防胆管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13年7月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壶腹入路法7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胆囊炎患者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壶腹入路法均顺利完成,术中胆囊壶腹、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动脉多能顺利显露,无一例胆管损伤,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壶腹入路法,胆囊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是关键的解剖学标志,该移行区的后三角区完全分离是重点,操作精准、完整显露是成功进行胆囊切除的保证,可有效避免术中胆管损伤。
作者:董海泉;吴金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