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胃超声造影在残胃中的诊断价值

汪贤臣;施红;余秀华;张宏;李世岩;郭心璋

关键词:超声检查, 口服造影剂, 残胃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胃超声造影在残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胃溃疡或胃癌术后的患者23例,采用“心璋?”口服超声造影剂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贲门、残胃及吻合口的通畅、胃壁层次结构、胃蠕动、胃排空及反流情况。所有患者均与胃镜检查结果对照。结果超声造影诊断残胃炎23例、吻合口反流6例、吻合口溃疡3例、复发性溃疡2例、残胃癌1例。与胃镜诊断对照,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87.5%。结论口服胃超声造影在残胃检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养血法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法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探讨其能否为因丈夫体质因素无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RSA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方法选取RSA患者138例,按照其丈夫血是否可以提供免疫治疗分为两组:中药组72例,给予益气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66例,给予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结果中药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封闭抗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两组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各项封闭抗体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封闭抗体转阳率比较,中药组抗CD4-BE、抗CD8-BE转阳率较对照组高,而抗CD3-BE转阳率低于对照组;除抗CD8-BE转阳率外,其余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及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比较,益气养血法对封闭抗体低下型的RSA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P<0.05),为因丈夫体质因素无法进行免疫治疗的封闭抗体低下型RSA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章勤;陈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翼状胬肉是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在胬肉伸展至角膜时,由于胬肉收缩而产生散光;或因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长遮蔽瞳孔而造成视力障碍,严重者可以发生不同程度地眼球运动障碍,甚至失明。临床上均采取手术治疗。由于手术损伤了三叉神经感觉支,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等眼部刺激症状[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医学护理的领域提出了舒适护理这个理念[2]。本文探讨舒适护理对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丽敏;方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细菌溶解产物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细菌溶解产物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细菌溶解产物联合依巴斯汀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依巴斯汀,3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随访,对照组复发率35.19%,明显高于观察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溶解产物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怀远;金永南;吕嫔果;林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下重症胰腺炎补液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下重症胰腺炎补液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是否同意行PICCO监测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行PICCO监测下输液,对照组32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管输液。观察两组患者输入液体量、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ScvO2、PaO2/FiO2、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血管外肺水(EVLW)、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每搏量变异(SVV)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6h补液后,两组患者MAP、CVP、ScvO2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入液体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PaO2/FiO2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24h、7d的GEDV和EVL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的ITBV和SVV比入院时、治疗后24h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入住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下重症胰腺炎补液可以减少补液量,降低肺水肿发生率,减少ICU入住时间,降低病死率。

    作者:符兆胤;黄克刚;陈帅;李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RT3D-STI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60岁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组28例和心尖部(RVA)起搏组24例,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采取心尖全容积成像测量术前与术后射血分数(LVEF);RT3D-STI测量术前与术后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轴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面积应变(GAS)。结果 RVA组患者的LVEF术后与术前及术后RVOT组比较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T3D-STI测量的GLS、GCS、GRS、GAS指标RVA组患者术后与术前及与术后RVO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TI能够无创、简便、准确地评价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作者:胡文泽;杨明;韩凌;陈欣;陈萍;孙晓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下肢植皮术后患者预防便秘中的作用

    ??便秘是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便<3次/周,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下肢植皮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术后患者体弱、疼痛、排便环境与姿势改变,饮食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极易造成患者功能性便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解除此类患者的便秘尤为重要,为此作者在常规护理上,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1]。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英;郗玉芝;彭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羟喜树碱抗宫颈癌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羟喜树碱(HCPT)对宫颈癌HeLa 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western blot、GFP-LC3 shRNA转染、Hoechst染色等对经HCPT处理后的HeLa 细胞进行自噬和凋亡水平的观察。结果 western blot、荧光显微镜的结果均提示,HCPT能够诱导HeLa 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p62以及LC3的表达增加,从而激活细胞自噬发生;除细胞自噬外,HCPT也可以造成细胞的凋亡,且凋亡出现在自噬触发之后。结论 HCPT能够激活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自噬,进而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目的。

    作者:程艳香;陈干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静脉扩张症在低颅压头痛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静脉扩张症(VDS)在低颅压头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低颅压头痛患者的头颅MRI矢状位的表现。结果16例低颅压头痛患者中,12例头颅MRI矢状位的T1相上出现静脉扩张症。其中3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再次头颅MRI检查,随着病情好转,VDS消失。结论 VDS可作为低颅压头痛的诊断标准之一。

    作者:王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对胎儿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妊娠中晚期心电图有P-R间期缩短的孕妇200例为观察组,妊娠中晚期心电图正常的孕妇200例作对照组,两组孕妇检查24h动态心电图(ECG)和胎儿心电图(FECG)并分析。观察组孕妇行吸氧治疗1周,后再次对孕妇行ECG、 FECG检查,两组孕妇在产后3个月后均再次复查ECG,并对新生儿体重、阿氏评分、窒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心率变异(HRV)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吸氧后P-R间期基本恢复正常,两组新生儿体重、阿氏评分、窒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孕妇的P-R间期缩短对胎儿无影响,和需氧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作者:孙玲玲;王岚;黄娅瑜;黄玲;覃利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G玻璃体切割系统硅油取出术的短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20G玻璃体切割系统硅油取出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应用玻璃体切割系统行硅油取出术17例患者(17眼)的临床资料,对取油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16例患者均一次完成硅油取出,1例患者硅油取出后出现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再次行玻璃体腔硅油填充;平均硅油取出时间(12.2±3.5)min。术中无一例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术后3例出现低眼压,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均在<5d恢复正常。术后随访期间无眼内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系统硅油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琳;成拾明;汤咏梅;张勇;谭业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三例分析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简称 TO)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良性气道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殊性,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其在 CT 和气管镜下有特殊表现,需引起重视,本院近3年收治3例,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沈建英;翁晓菲;沈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细胞代谢组学用于辐照干预肺癌细胞A549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抑制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核磁共振氢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辐照后A549细胞系和正常A549细胞系的变化。结果经分析得到乳酸、甘油、丙氨酸、葡萄糖、甘氨酸、肌酸、磷酸肌酸、 UDP-葡萄糖、ATP等9种代谢差异物。结论电离辐照主要通过抑制DNA合成和底物磷酸化生成ATP反应来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从细胞代谢组学角度为放疗的杀伤机制提供新的认识。

    作者:郑庆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FGF21与腹内脂肪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腹内脂肪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T2DM患者124例,按照腹内脂肪四分位法分为四组,分析腹内脂肪与FGF21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腹内脂肪越多的组别其FGF21水平也越高,且胰岛素抵抗指数越大,FGF21水平与腹内脂肪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抵抗不是导致FGF21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腹内脂肪与FGF21正相关,FGF21可能是T2DM合并肥胖发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阮芸;姚佳琦;王秀景;谭擎缨;阮勇;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当归芍药散加减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CA125的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监测血清CA125水平评价当归芍药散治疗脾虚肝郁血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先兆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口服中药汤剂当归芍药散加减,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肌注,观察治疗前后CA125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3.3%,优于对照组70%,两组治疗后CA125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有利于改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CA125对评价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有一定意义。

    作者:罗纳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β受体阻滞剂对脓毒性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一种多系统疾病,当病原体侵入宿主导致全身性感染后,炎症等防御机制被激活,部分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完全清除病原微生物,不留后遗症,但部分患者因持续存在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的产生[1]。

    作者:徐前程;查磊;陈尚华;刘小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连续血液净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抗氧化及氧代谢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抗氧化及氧代谢状态的影响。方法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常规感染性休克治疗。观察组21例,常规治疗加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抗氧化指标及氧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h、6h及24h的抗氧化指标及氧代谢相关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抗氧化及氧代谢状态的影响较为积极,对患者的机体状态改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而起到改善感染性休克状态的目的。

    作者:应伟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关节镜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中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镜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中长期的疗效。方法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36例,在关节镜下多点取病变组织做病理检查,将炎性增厚的滑膜和尿酸盐结晶尽可能清除,彻底冲洗。术后观察手术疗效,常规服用治疗痛风的药物。结果34例获随访,时间60~72个月,膝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功能改善明显,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HHS)评分由术前(43±8.3)分到末次随访时提高至(90±4.6)分,疗效评定:优19例,良15例。结论以膝关节为主发病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技术具有重要的诊断与治疗价值,中长期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龙树明;吴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效果。方法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患者86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4例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2例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术后周期性腹痛发生率,术后3个月患者月经恢复情况和有生育要求者术后<6个月妊娠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5%,周期性腹痛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恢复月经者93.2%显著高于对照组7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生育要求者术后6个月妊娠率71.4%,高于对照组53.8%。结论采用宫腔镜诊治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治疗成功率高,全面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旭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8例,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并与健侧比较。结果48例周围神经病变中32例为神经源性肿瘤,其中24例为神经鞘瘤(颈部6例、上肢8例、下肢5例、背部3例、后腹膜2例),均为单发,图像特征以椭圆形低回声为主,界清,有包膜;神经纤维瘤8例(上肢5例、下肢3例),7例单发,为低回声,内部回声尚均,呈梭形为主,两端与神经相连,1例多发,呈串珠状;16例为神经损伤患者,其中4例为尺神经炎,表现为局部神经增粗、回声减低,横断面呈低回声,“筛网状”结构消失,CDFI血流信号较丰富;12例为闭合伤伴神经受损,图像为局部神经受压、形态失常、其周围可见不规则异常回声区。结论周围神经病变声像图各有其特征性表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杨晴;张典;张超;查月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患者术后免疫抑制剂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免疫抑制剂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2年5月98例穿透性主动脉溃疡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12d是否使用雷公藤多苷和强的松进行辅助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32.4±6.3)个月,记录复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和热休克蛋白60(HSP6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中VCAM-1和HSP60水平下降。随访结束,观察组复发率11.11%,对照组复发率31.91%。结论 PAU患者TEVAR术后行免疫抑制剂辅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

    作者:江磊;李贞福;吴玉辉;张平;高洪波;杨苏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