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力康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5例

王志坤;刘启泉;杜艳茹;白海燕;刘晓辉

关键词:胃力康, 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 胸骨后疼痛, 现报告如下, 难治性疾病, 咽部不适, 消化系统, 黏膜损伤, 肠内容物, 常见病, 症状, 夜间, 炎症, 呛咳, 临床, 溃疡, 反酸
摘要: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使食管黏膜损伤,产生炎症、糜烂或溃疡,临床以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夜间平卧时呛咳、咽部不适等症状为主.本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也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我们于2003~2005年采用胃力康治疗RE105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眼针配合体针治疗帕金森病85例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中老年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少动、僵直和位置性反射障碍为主要特征.我们采用眼针配合体针治疗PD8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新强;韩艳茹;韩宝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仙灵骨松胶囊防治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仙灵骨松胶囊和福善美(阿仑膦酸钠)防治糖皮质激素(GC)诱发的骨质疏松症(OP)的作用,并对其临床疗效、副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选择需长期服用GC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治疗1组及治疗2组)和预防组(预防1组及预防2组),分别给予仙灵骨松胶囊和福善美口服,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副作用等.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及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血骨钙素(BGP)、尿吡啶啉(U-PYD)/Cr、尿脱氧吡啶啉(U-DPD)/C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血钙、血磷的变化不明显(P>0.05);预防1组、预防2组患者用药后腰椎及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血BGP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U-PYD/Cr、U-DPD/Cr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钙、血磷的变化亦不明显(P>0.05).结论:两种药物在防治GC所致OP方面均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仙灵骨松胶囊疗效更为显著且副作用小.

    作者:李志英;刘保国;李显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2例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损害全身大中动脉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对其早期检测干预治疗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我们对32例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雅琴;钟志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蛭丹化瘀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50例

    病毒性肺炎是多种病毒侵犯肺实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科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性疫苗,抗病毒药物也甚少,我们应用活血化瘀方剂蛭丹化瘀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杭敏;侯安存;王新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调脾护心法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评价调脾护心法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06例拟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55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以调脾护心为治法,以护心方为主方加减治疗,并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证候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AQ积分比较显示,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等维度方面试验组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调脾护心治则指导下,应用护心方加减治疗可以促进搭桥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阮新民;林宇;江巍;胡佳心;吴焕林;陈秋雄;林冬群;陈晓伟;邓铁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降尿酸合剂治疗高尿酸血症30例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常用的西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副作用较大,远期疗效较差.笔者近年来采用降尿酸合剂治疗部分高尿酸血症检出者,并与西药治疗组对照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芙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内经》论消渴

    消渴病,首见于<内经>,散见于各篇中,在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预后及宜忌等方面均有论述.

    作者:韩永刚;高思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陈金亮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

    多年来,陈金亮主任医师潜心研究治疗重症肌无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将其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王殿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耳穴贴压疗法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耳穴贴压疗法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效果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5例OSAS患者分为王不留行贴压耳穴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15例,观察治疗前后夜间呼吸、睡眠参数的变化.结果:耳穴贴压疗法能显著改善低通气指数、呼吸紊乱指数等呼吸参数及Ⅰ、Ⅱ期睡眠所占时间、比率、醒觉次数、醒觉时间等睡眠参数.结论:耳穴贴压疗法治疗OSAS具有较好疗效,且方便、经济、无副作用.

    作者:王晓红;肖兰英;王保法;袁雅冬;潘文森;石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试论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综合优势

    帕金森病是难治性疾病,长期以来,服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成为治疗该病的佳方案,但是由于其严重的副作用,给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前景蒙上了阴影.然而中医药在治疗原则、药物配伍、晚期疗效、辨证用药方面体现了疗效稳定持久、毒副作用较小的综合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代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应该成为帕金森病研究中的有益的尝试和重要进展.

    作者:鲍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胃力康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5例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使食管黏膜损伤,产生炎症、糜烂或溃疡,临床以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夜间平卧时呛咳、咽部不适等症状为主.本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也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我们于2003~2005年采用胃力康治疗RE105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坤;刘启泉;杜艳茹;白海燕;刘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怎样辨治坐骨神经痛?

    答:坐骨神经痛以单侧为多,起病多急骤,也有缓慢起病的.急性者腰部酸痛,连及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似针刺、刀割、触电样疼痛,弯腰、咳嗽或大便时均可加重.病久者下肢无力,肌肉松软,伴有小腿和足部麻木感.

    作者:陶春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香港禽流行性感冒发病、防治及研究概况

    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尤以H5N1亚型毒株致病性强,对人类潜在威胁大.2004年1月~2006年1月4日,在禽流感波及亚、欧、北美和非洲的同时,有142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死亡74人[1],病死率为52.11%.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它是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

    作者:李春生;文宝美;伦中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补肾疏肝清热活血方治疗寻常痤疮215例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是青年男女常见的皮肤疾患,常常给患者带来生活、工作的不便和心理上的影响.我们于2003年1月~2005年6月采用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补肾疏肝活血方治疗本病21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鹰;周聪和;陈国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脑心通胶囊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左心室重量、功能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MS患者,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脏左室结构及功能,根据有无高血压分为MS组、高血压代谢综合征(HMS)组,对比两组左室结构、功能的异同,并对HMS组给予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其对左室肥厚及功能的影响.结果:与MS组及对照组比较,HMS组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显著增大,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E/A)显著减小,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HMS组左室重量、E/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MS患者多有左室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脑心通胶囊可减缓、逆转左室肥厚,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刘运芳;赵玉霞;于会明;钟丽红;张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早期针刺干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

    我们自1999年10月~2005年10月对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早期针刺干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广伟;朱克武;杨湘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医药对放射性局部损伤的防治作用

    对放疗导致的局部损伤,除应用激素外,临床尚无理想的防治手段及药物.大量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不仅能提高放疗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对放疗所致的全身性、系统性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对放射性局部损伤亦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本文就中医药对放射性局部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燕忠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强直性脊柱炎湿热血瘀证辨证要素研究初探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湿热血瘀证的辨证要素,探讨证候的研究方法.方法:把中医辨证理论方法与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选取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聚类分析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症状为:腰脊活动受限、晨僵、腰骶疼痛、脊背疼痛.Logistic分析得出湿热血瘀证候诊断的主要症状,对证候的归属进行判断,以预测概率0.5为判别分界点,总正确率为88.1%.判别式分析得出对湿热血瘀证诊断有帮助的症状,并建立判断函数,符合率为89.2%,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92.7%,Kappa值为0.695.结论: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并结合统计学分析进行证候研究,包括中医辨病和辨证要素的研究是可行的.

    作者:周雍明;殷海波;王海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陈旧性包块型异位妊娠37例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附件包块下降速度较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速度缓慢.往往血HCG恢复正常,附件包块仍然存在.笔者于2002年8月~2005年1月对70例陈旧性包块型异位妊娠患者用两种方案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医时相药法与运动性疲劳

    时相药法借鉴了中医传统的时间医学观念和治疗学思想,吸收了现代时间生物医学的理念,针对运动性疲劳的病理机制,运用中医药的诊疗手段,研制出早晚分别服用的温阳激活颗粒和滋阴修养胶囊.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对于减弱中枢疲劳具有一定的效果,可提高运动员体力.

    作者:程昭寰;黄晖;卢贺起;王克林;巢志茂;刘淑芝;黄鑫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