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情志调护PTSD孕鼠子代血清5-羟色胺水平研究

张先庚;刘祥敏;曹冰;蒋晓静;龙芋君;谢汶倚;曹俊;刘爽;彭思涵

关键词:情志调护, 创伤后应激障碍, 胎损, 行为改变, 5-羟色胺
摘要:目的:观察情志调护对PTSD孕鼠子代行为及血清5-羟色胺(serotonin,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初次受孕的SD孕鼠分为空白组、PTSD组、情志组.妊娠第7~13天,对PTSD组和情志组孕鼠进行PTSD造模.妊娠第14天-分娩,情志组给予优裕环境情志调护措施.测量各组子鼠出生身长尾长,计算糖水偏嗜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5-羟色胺水平.结果:3组比较,子鼠出生身长尾长、糖水偏嗜度、血清5-羟色胺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D组子鼠出生身长尾长、糖水偏嗜度和血清5-羟色胺浓度低于其余两组(P<0.05);情志组和空白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裕环境情志调护可纠正PTSD孕鼠恐惧导致的子鼠生长发育迟缓及行为表现异常,同时可升高5-HT水平以降低孕鼠恐惧应激对子代损害.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胶囊联合四君子汤加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中心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口服铝镁加混悬液,治疗纽56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胶囊联合四君子汤加减进行治疗,结合必要的个体化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病理学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29%,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胃黏膜组织中NF-kB、COX-2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减少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明显(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雷贝拉唑胶囊联合四君子汤加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韩霞;刘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中药体外诱导子宫内膜干细胞凋亡和抑制Wnt信号通路激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中药体外诱导对子宫内膜干细胞以及Wnt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健康人为样本,通过分离培养其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的干细胞;分别予以补肾活血中药、西药后对各组子宫内膜干细胞凋亡指数以及Wnt通路因子的表达.结果:高剂量补肾活血以及西药均可诱导子宫内膜干细胞凋亡,并可降低子宫内膜干细胞Wnt7a、β-catenin、VEGF、MMP-9通路因子的表达,分离的蛋白表达有意义.结论:子宫内膜干细胞凋亡功能下降以及Wnt信号通路激活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补肾活血中药可促进子宫内膜干细胞发生凋亡,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作者:周华;齐聪;杨碧蓉;张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肾固本法抗抑郁机制研究进展

    为探讨补肾固本法在治疗抑郁症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通过检索文献,结合抑郁症发病机制,对其在临床及基础实验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进行总结.补肾固本法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基础为肾脑相关、肾为元阳之本、肾藏精,主作强等,其抗抑郁机制主要涉及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HPA轴功能、免疫及细胞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再生等.对补肾固本法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同时提升对抑郁症患者的诊疗水平.

    作者:马丽;黄世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金钱白花蛇商品药材中总磷脂测定

    目的:通过比较金钱白花蛇不同商品药材中总磷脂含量,为建立金钱白花蛇商品药材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olch(氯仿-甲醇2:1)试剂,超声提取,钼蓝显色法,分光光度法测定8批次金钱白花蛇商品药材中总磷脂含量.结果:样品中总磷脂含量以磷计算,其回归方程为Y=0.0219X-0.0146(r=0.9998),线性范围为2.35~8.23 μg,平均回收率为99.1%(n=5),RSD=1.3%.结论:该方法测定的金钱白花蛇商品药材中总磷脂含量,对金钱白花蛇商品药材质量控制具有实际意义,可作为其评价其体系的依据之一.

    作者:原扬;于龙;王殿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对肾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中西医两方面分别对肾纤维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西医学方面肾纤维化发病机制是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的终途径以及中医学认为其病机多属“正虚邪实”的特点.阐明了对肾纤维化的治疗应致力于把中西医两者从病因病机及治疗有机结合,做到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以探求一条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的治疗之路.

    作者:陈凤;戴恩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从“少阴有余”论治瘾疹

    “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被认为是“瘾疹”病名的早出处[1],瘾疹以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搔之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骤起骤退为主要临床表现,对瘾疹病因病机的认识,多从禀赋不耐,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方面阐述,究其根源,终归于“风”,故多数医家从“风”、从“血”论治.而“少阴有余”作为本病病机的早描述,其实质各医家持不同观点,对“少阴”的指代莫衷一是,作者研习经典原文及阅读相关文献后,对“少阴有余”与瘾疹病因病机的关系提出了自己浅见以飨读者.

    作者:郭静;杜艾嫒;左小红;周丽君;刘光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通络醒脑针砭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通络醒脑针砭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使用普通针刺治疗:取穴风池(双)、夹脊穴(患侧)、列缺、百会(双),观察组予通络醒脑针砭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和头痛评分,以及旋颈试验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血流变改变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眩晕和头痛,以及旋颈试验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肢麻木、压痛、臂丛神经牵拉有痛感及上肢助力减弱等临床症状的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低、中、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黏度均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通络醒脑针砭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且能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荐.

    作者:刘玉兰;暴宏伶;殷振瑾;吴松柏;徐鸿雁;宋春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气虚型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改善气虚型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70例气虚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现代康复治疗,n=35)、对照组(现代康复治疗,n=35),其中中药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现代康复治疗包括西药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4周,并随访至12周.观察指标为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生活质量评分(SS-QOL).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及SS-QOL评分均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至12周时,两组患者的的FMA、MBI及SS-QOL评分较4周时评分上升幅度小,但仍较基线水平评分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其中对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持续性更明显,效果优于单用现代康复治疗.

    作者:潘锐焕;周明超;杨志敬;郭友华;詹乐昌;李梅;王知非;詹杰;陈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王秀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证经验总结

    王秀云教授认为肾虚是PCOS发病的主要机理,或兼有气滞血瘀或痰湿阻滞为患,致使冲任不畅,从而月经失调及不孕等病证的发生.根据《医学纲目》“调经之法,必先补肾”之理,提出以补肾填精调冲为基本治疗大法,自拟调经汤为基础方,并佐以健脾调肝、活血化瘀、化痰除湿等治疗方法进行辨证论治.结合妇女在经后期、排卵期、经前期、行经期不同生理时期,肾之阴阳及气血的变化,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周期疗法,促进卵泡发育,从而终达到调经及助孕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轶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从气街四海理论探析风府穴治疗脑病发微

    气街四海理论是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了经脉间的横向联系及气血、津液、脑髓的汇通,阐明了头面、胸、腹、背部和四肢腧穴在主治作用方面的相互影响,对针灸理论研究和临床取穴配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风府穴位于脑部,临床中治疗脑病应用广泛,理论基础与气街四海理论密切相关.

    作者:李国强;杨佃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古籍中祛腐生肌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分析古代医籍中祛腐生肌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结合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对晋朝至民国初期的51部方书和外科专著中的祛腐生肌方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通过信息规范化处理,共筛选出合格方剂604首,涉及药物458种,总使用频数为4135次,其中使用频率高的50味药的累积使用频率达64.45%,接近整体用药的2/3;在高频药物中,以拔毒祛腐药和活血化瘀药占比例高;祛腐生肌用药以温性、辛味、入肝、心、脾、胃经的药物为多,常用剂型为膏剂和散剂.结论:祛腐生肌方以拔毒祛腐和活血化瘀药为核心,治疗疮疡等疾病,祛腐务必彻底,活血贯穿始终,并合理选择适应创面需要的药物和剂型,这些都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武瑞仙;梁晨;王春晖;裴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作用于相关穴位干预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老年低骨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9例.每组患者均予以体外冲击波局部压痛点治疗,治疗组在体外冲击波压痛点治疗的基础上,行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穴位选择足厥阴肝经:太冲、中封、曲泉,足少阴肾经:太溪、复溜、阴谷;每周治疗1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①治疗组在WOMAC评分及SF-36评分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增加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以及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体外冲击波压痛点治疗及联合穴位治疗均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庞辉群;季晶俊;陈晓宏;李海燕;朱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刘军运用岭南特色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探析

    刘军教授在运用岭南特色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有着独到见解,其中扶正益气用五指毛桃;活血化瘀用黑老虎;祛湿用布渣叶;活血通络用鸡血藤;祛风湿、利关节用豨莶草、威灵仙;祛风湿、止痹痛用徐长卿、伸筋草;补肝肾、强筋骨用杜仲,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配合岭南特色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梁浩东;潘建科;洪坤豪;谢辉;黄和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转基因小鼠构建病证结合脾虚模型的探讨

    目前以苦寒泻下、饥饱劳倦等方法诱导的脾虚动物模型存在规范性、特异性等方面问题.基因突变小鼠如APCmin/+、基因敲除小鼠Txnip-/-、IP3R2-/-、db/db小鼠以及条件性敲除Pten小鼠具有易感肿瘤、肌肉失养、肥胖、能量代谢障碍等特征,与脾虚运化失司、清阳不升、聚湿生痰和抗病能力降低相关.基于转基因小鼠结合饥饱劳倦等方法构建的病证结合脾虚模型更为客观、可信和可重复性,该类模型具有较好的转化潜力并将有助于深化脾虚证侯的本质研究.

    作者:孙学刚;靖林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胃食管反流病标本兼顾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难以治愈且复发率高,属中医四大顽症(风病、痨病、鼓病、膈病)之一.朱西杰教授在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上有独到的见解:病机上,朱老师认为此病的病机关键不仅在胃失和降,浊气上泛,还在他脏气机失调,影响胃腑气机通降,故治疗上首以通降法平上逆之胃气.其次,兼顾他脏,调畅五脏六腑之气机,使胃气和降,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病位上,结合现代医学及胃肠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导师审因详辨,明确病变部位针对性伍以中医特效药,临床疗效显著;病因上,强调情志失调、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和地域环境等是增加胃食管反流病复发率的主要诱因,在防治本病的过程中不容忽视,提出调心畅情与利胆,疏肝平胃防复发及改变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并倡导宁夏地区居民使用家装饮用水净化装置,消除诱因综合治疗以从根本上减少此病的复发.导师在临床中围绕病本、病位、诱因标本兼顾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大大降低了其复发率,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作者:安婷婷;朱西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从人体“自组织”特性谈“肾藏精”

    “肾藏精”是中医藏象学说中关于肾功能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其内涵,有助于澄清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从中发现肾在“自为自和”的运动过程中体现了人体自组织的特性.“肾藏精”是肾基本和重要的功能,对其概念的深入认识和准确把握,必将有助于对中医相关基础理论的理解并进一步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武峻艳;张俊龙;王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齐鲁医家杨继洲《针灸大成》学术思想浅析

    齐鲁针灸流派的主题核心是齐鲁医家,因此,对代表人物的生平、著作、针灸学术思想以及后世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对齐鲁针灸流派颇具意义,对促进针灸学发展亦大有裨益.杨继洲,字济时,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撰有《针灸大成》十卷,祖居浙江三衢县(今衢县南乡六都杨村).其医迹遍及山东汶上、福建建宁(今瓯县)、江苏扬州、河北磁州(今磁县)、河南汤阴、山西平阳(今临汾县)等地[1],在山东地区影响极大,确为齐鲁医家.

    作者:王浩然;王爱芸;沈庆思;贾红玲;张永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复方口服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炎性因子影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口服联合基础西药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内皮素-1、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辨证为痰瘀互结证)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本院自制中药复方口服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内皮素-1、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降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升高一氧化氮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机制发挥治疗心绞痛的作用.

    作者:张淼;陈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痰湿型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T2MD)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很多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阴虚燥热”学说并不能完全用来解释和指导治疗T2MD,在临床上还存在着大量以痰湿内蕴为主要证型的T2MD患者,而运用祛痰化湿法治疗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作者查阅了近年来对痰湿内蕴型T2MD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对痰湿型T2MD的病因病机、体质、中药复方与单方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进行了梳理,为中医药防治T2MD提供了理论依据,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临床上以气阴两虚为本,燥热为标的T2MD患者仍然多见,治疗时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遵循辨证论治,发挥中西医各自长处,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谦锋;周春祥;刘仲书;陈沁磊;王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IKK/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IκB激酶(IKKβ)及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滴鼻诱导激发BALB/c雌性小鼠,建立哮喘缓解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固本防哮饮低、中、高剂量组,孟鲁司特钠组及地塞米松组.用Real-time PCR和Westem Blot法分别检测肺组织中IKKβ、NF-κB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IKK3、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固本防哮饮低、中、高剂量组,孟鲁司特钠组及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中IKKβ、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哮喘缓解期气道炎症可能与IKKβ、NF-κBp65mRNA和蛋白高表达有关.固本防哮饮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IKKβ、NF-κBp65 mRNA和蛋白高表达,提示固本防哮饮能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减轻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

    作者:刘亚南;赵霞;陆远;张晓华;王爱华;董盈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