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琥珀在儿科用治何种疾病?

孙浩

关键词:琥珀, 儿科, 小儿癫痫, 松科植物, 唐以前, 运用, 药用, 无毒, 树脂, 尿血, 化石
摘要:答:琥珀,为松科植物的树脂的化石。早在唐以前即作药用。其功用惠及内、外、妇、儿诸科。本品味甘、性平,无毒,尤适用于小儿癫痫、尿血二证,兹将笔者运用的体会述之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张仁异病同治的针灸经验

    上海市针灸学会理事长张仁主任医师.从医近40载,学验俱丰,擅长针治疑难杂症.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提倡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探索现代疑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兹将张老师采用异病同治之法治疗疑难病的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刘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白薇善治温病邪在卫气久热不退

    白薇味苦、咸,寒、归胃、肝经,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之功,以清虚热见长.多用于阴虚发热,或温病后期,伤阴劫液,夜热早凉,低热不退等症.家父陈干之认为白薇苦寒清热,且有透邪外达之功,故善治温病邪热稽留在卫气分,而致久热不退.临床上多与青蒿配伍,其退热速而无复热.兹举2例,以资印证.

    作者:陈国治;陈国平;林惠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独一味胶囊治疗阴茎硬结症35例

    阴茎硬结症又称为阴茎纤维性海绵体炎、海绵体硬化病、海绵体纤维化.其发病率占泌尿外科男性就诊患者的0.3%~0.7%.本病以中年人为多见,发病年龄为45~60岁,平均53岁,也可见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和80岁的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2001年3月~2004年5月,我们运用独一味胶囊治疗阴茎硬结症患者6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润璞;琚保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从脑肠肽进行肝郁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证结合研究的思路

    总结脑肠肽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作用的研究现状,以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研究为基础分析从脑肠肽认识中医肝郁证的病理生理实质的可行性,并提出肝郁与FD病证结合研究的思路与假说.

    作者:陈业强;凌江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温阳泻肺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一般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是并发于各种心脏病后期的临床综合症候群.其发病率高,病情重,病理机制错综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威胁患者生命.我们用脉络宁合温阳泻肺中药治疗慢性CHF患者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宗武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李光荣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李光荣(1935~),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作者:刘新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化瘀浊益肝肾法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以化瘀浊益肝肾法为治疗原则的降压1号颗粒对2级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15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成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接受降压1号(治疗组79例)或降压2号颗粒(对照组安慰剂76例)治疗12周后,对两组中合并左心室肥厚者的血压变化和超声心动图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压,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左室结构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功能增强幅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瘀浊益肝肾法不仅能有效地降低血 压,而且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提高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伟聪;刘德桓;林惠琴;周文强;叶靖;陈国英;许真真;陈海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医病机探讨

    高血糖介导的线粒体活性氧簇(ROS)产生过度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病的共同机制.湿浊是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生成后又成为消渴并发症的致病因素,其病机与ROS的产生及导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机理有相同之处.当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辨证属湿浊为患时可以将湿浊诠释为ROS.认为湿浊内蕴、闭阻络脉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主要病机.由于湿邪深滞络道,病情缠绵难愈,治则应为化湿通络、透达络邪.

    作者:梁苹茂;曹克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左归丸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左归丸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交叉性别骨髓移植模型,雌性BALB/c小鼠接受9.0Gy60Co源γ射线照射后,经尾静脉注射输入同种系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分左归丸组和模型组,6个月后处死实验动物,取肝组织标本.选用小鼠基因表达谱寡核苷酸芯片,观察实验小鼠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左归丸组小鼠在骨髓移植6个月后肝组织的基因表达谱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不同,差异表达基因有1147条,已知功能基因有533条,其中上调基因264条,下调基因269条.结论:左归丸可能是通过影响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

    作者:李瀚旻;高翔;晏雪生;明安萍;彭亚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4例

    1999年2月~2005年6月,我们采用清热利湿化瘀益肾中药保留灌肠并辅以前列腺局部按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姚传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白薇美容祛斑效果佳

    对中医辨证内热者加用白薇美容祛斑,有缩短疗程,增加疗效的功能,如与地骨皮、牵牛子同用美容增白效果更佳,与太子参、生白术同用则迅速缓解乏力、气短等症状.现举例如下.

    作者:马宪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稳心颗粒治疗心绞痛并室性早搏38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室性早搏尤其是一些频发性、多源性、多形、室性早搏,常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增加冠心病患者病死率,降低其生存质量.稳心颗粒是我国批准生产的第一个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新药制剂.我们临床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观察了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尹业实;胡晓辉;尹小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脾虚瘀热病机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意义

    在系统整理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论述和辨证论治文献,总结本病中西医治疗进展的基础上,结合临证经验,提出脾胃虚弱是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复发的根本因素,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脾胃虚弱是其根本,而胃热血瘀是其标,脾虚胃瘀热是其发病的重要病理环节.故健脾清热化瘀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抗溃疡及复发的方法.

    作者:黄绍刚;周福生;黄穗平;张学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呼吸系疾病的膏滋调治

    膏滋是滤取药物的煎液,经浓缩后加入糖或蜂蜜等熬炼成稠厚的药膏,其处方多为滋补性质,故称膏滋药.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冬令膏滋已成普通百姓的保健治疗品.徐志瑛老中医开展呼吸系疾病冬令膏滋调补已有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秋未;徐志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理气化痰祛瘀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影响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诱导Wistar大鼠建立NASH模型,以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中药预防及治疗,光镜观察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PAI-1水平.结果:NASH模型大鼠肝组织出现了严重脂肪变和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汇管区渗出;血浆PAI-1活性和PAI-1/t-PA值较正常大鼠显著升高;应用理气化痰祛瘀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后,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和炎症活动程度显著改善,同时血浆PAI-1活性和PAI-1/t-PA值显著降低.结论:PAI-1可能参与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SH的发生发展,理气化痰祛瘀中药能调节PAI-1的分泌和纤溶系统平衡,防止NASH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严茂祥;陈芝芸;施军平;刘庆生;何蓓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研究

    从代谢组学的技术特征出发,分析了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模型复制、方药作用机制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等领域应用的价值及可能性,认为代谢组学将成为中医药现代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

    作者:王桐生;谢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胃宝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3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胃宝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胃宝(治疗组)治疗PHG36例,并与西咪替丁联合吗丁啉(对照组)治疗36例随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及胃内镜下胃黏膜改善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宝治疗PHG,能降低门脉高压,改善肝功能,促进胃黏膜修复.

    作者:叶彬;张方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白薇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丧失,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月经紊乱,潮热汗出,情志改变,失眠多梦,心慌胸闷,血压不稳等一系列植物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证候群.笔者以白薇为主治疗多例,介绍如下.

    作者:杜玉兰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谈病毒性乙型肝炎的辨证分型

    近10年来,我们对30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进行了系统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和观察,将本病分为4型.气阴初挫:症见乏力,纳呆,潮热,虚烦,脉沉细,舌质红、苔薄.此型患者临床症状较轻,自觉症状时有时无、时轻时重,肝脾肿大多不明显,肝功能化验正常,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检测:HBsAg呈低比数持续稳定,抗-HBc阳性、抗-HBe阳性、HBeAg阴性,HBV-DNA阴性.此型患者大多数属乙肝病毒携带者,亦有少部分属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个别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如临床症状较轻也应当属于此型.

    作者:李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各种肾脏病进行性肾功能恶化主要取决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严重程度,因此,肾小管间质病变(TIL)受到重视.TIL发病机理十分复杂,早期表现可为肾间质局部炎症,随后出现细胞因子分泌,继而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表型转化、细胞凋亡或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多、降解减少,造成ECM过度沉积,终导致肾间质纤维化(RIF).现将中医中药对TIL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李航;熊璟;周全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