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归丸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

李瀚旻;高翔;晏雪生;明安萍;彭亚琴

关键词:骨髓细胞/药物作用, 左归丸/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左归丸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交叉性别骨髓移植模型,雌性BALB/c小鼠接受9.0Gy60Co源γ射线照射后,经尾静脉注射输入同种系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分左归丸组和模型组,6个月后处死实验动物,取肝组织标本.选用小鼠基因表达谱寡核苷酸芯片,观察实验小鼠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左归丸组小鼠在骨髓移植6个月后肝组织的基因表达谱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不同,差异表达基因有1147条,已知功能基因有533条,其中上调基因264条,下调基因269条.结论:左归丸可能是通过影响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论治特点探析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分析,认为目前中医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主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从五脏着眼,明察正虚邪实;二是从痰瘀入手,区分标本主次;三是辨证不忘辨病,旨在增智健脑.这些特点对临床进一步研究血管性痴呆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蔡建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步长倍通丹红注射液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

    血小板活化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通过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2P)的表达来了解血小板活化状况.步长倍通丹红注射液为丹参与红花的复方制剂,有活血化瘀作用.我们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1、CD62P,探讨步长倍通丹红注射液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作者:邓芬;胡长林;谢运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

    目的:研究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调查银屑病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病期和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本病主要证候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其中血热证常见.3种主要证候的分布与病期和本次复发时间密切相关.结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可作为本病中医辨证规范的基本证型.血热是病情转化的关键,应充分重视血热证的治疗.

    作者:邓丙戌;姜春燕;王萍;刘瓦利;瞿幸;赵一鸣;陈凯;蔡念宁;陶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桑寄生、骨碎补、续断、狗脊如何区别运用?

    答:桑寄生、骨碎补、续断、狗脊四者均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功效,临床常相须为用。

    作者:张学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白薇美容祛斑效果佳

    对中医辨证内热者加用白薇美容祛斑,有缩短疗程,增加疗效的功能,如与地骨皮、牵牛子同用美容增白效果更佳,与太子参、生白术同用则迅速缓解乏力、气短等症状.现举例如下.

    作者:马宪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骨病痛消丸与练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4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是造成坐骨神经痛症状的主要原因,但各种疗法的疗效并不十分满意.我们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骨病痛消丸口服,指导练功疗法治疗该病434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柯西桥;柯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张仁异病同治的针灸经验

    上海市针灸学会理事长张仁主任医师.从医近40载,学验俱丰,擅长针治疑难杂症.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提倡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探索现代疑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兹将张老师采用异病同治之法治疗疑难病的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刘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花斑癣18例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慢性浅部真菌病.我们以自制复方祛斑酊与克霉唑霜剂联用治疗花斑癣,疗程短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莫纲;覃德赛;王瑞善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防治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优化糖尿病肾病(DN)肾功能不全防治方案,评价中医辨证论治方案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将入选的221例DN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入中医辨证论治方案组(A组)、氯沙坦治疗方案组(B组)和中医辨证论治加氯沙坦治疗方案组(C组),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末与基线差值比较,A组血清肌酐清除率(Ccr)升高幅度高于B组(P<0.05),血清肌酐(SCr)下降幅度高于B组(P<0.01)和C组(P<0.05);3组尿素氮(BUN)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安全性指标显示,3个月末各组患者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心电图及肝、胆、脾、胰B超检查与基线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各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建立在饮食、降糖、对症治疗基础上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案在改善肾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升高Ccr和降低SCr方面优于氯沙坦方案.

    作者:张丽芬;赵进喜;吕仁和;杨洪涛;曹式丽;黄学民;张淑娥;马建伟;徐丽梅;朱章志;刘敏;周春华;杨君;亓鲁光;李朝敏;冯兴中;姜敏;程益春;郭宝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呼吸系疾病的膏滋调治

    膏滋是滤取药物的煎液,经浓缩后加入糖或蜂蜜等熬炼成稠厚的药膏,其处方多为滋补性质,故称膏滋药.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冬令膏滋已成普通百姓的保健治疗品.徐志瑛老中医开展呼吸系疾病冬令膏滋调补已有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秋未;徐志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丹参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栓前状态(PTS)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存在PTS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PTS各项指标测定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间比较,PTS各项指标差值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PT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旭春;刘颖翰;张剑平;谷海军;朱丽英;曹文智;高秀英;王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卵巢、肾上腺皮质中3β-羟类固醇脱氢酶的影响

    目的:研究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卵巢、肾上腺中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SDH)的影响.方法:建立自然的更年期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包括青年组、更年组、针刺组,采用细胞酶化学技术,辅以计算机图像分析,观测卵巢、肾上腺中阳性物质总面积、积分光度值.结果:更年组大鼠卵巢窦状卵泡及成熟黄体细胞中3β-HSDH含量或活性明显降低,间质腺及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网状带细胞中该酶的含量或活性仍维持正常.经针刺干预后,上述部位该酶的含量或活性均有显著提高.结论:调神益肾针法能增加卵巢、肾上腺中雌激素合成关键酶的含量或活性,这可能是针刺提升体内雌激素水平的物质基础之一.

    作者:沈晓明;杜元灏;胡玲;石学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76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以乳增散(治疗组)、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分别治疗乳腺增生病76例,比较两组疗效,并分别在治疗前后于黄体期第7天测量治疗组患者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和催乳素(PRL)的水平,以探讨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结果: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E2、PRL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P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患者体内E2、P和PRL水平来实现的.

    作者:李勇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温阳泻肺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一般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是并发于各种心脏病后期的临床综合症候群.其发病率高,病情重,病理机制错综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威胁患者生命.我们用脉络宁合温阳泻肺中药治疗慢性CHF患者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宗武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柳氮磺吡啶加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4例

    我们于1999年10月~2005年5月应用柳氮磺吡啶加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6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来自我院风湿病门诊,符合1966年制订的纽约标准,并具备以下指标中至少3项:(1)骶髂关节疼痛指数以目视模拟标尺法(VAS法)测定≥2cm;(2)膝或踝关节肿胀指数≥0.5cm;(3)胸廓活动度≤5cm;(4)墙-枕距大于0cm;(5)腰椎前屈活动度≤4cm;(6)血沉(ESR)≥30mm/小时.入选年龄15~40岁.患者随机分成甲氨蝶呤(MTX)组、柳氮磺吡啶(SSZ)组、SSZ加中药组3组.3组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德峰;郭建萍;张新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独一味胶囊治疗阴茎硬结症35例

    阴茎硬结症又称为阴茎纤维性海绵体炎、海绵体硬化病、海绵体纤维化.其发病率占泌尿外科男性就诊患者的0.3%~0.7%.本病以中年人为多见,发病年龄为45~60岁,平均53岁,也可见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和80岁的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2001年3月~2004年5月,我们运用独一味胶囊治疗阴茎硬结症患者6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润璞;琚保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宫颈炎50例

    笔者数年来以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宫颈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仅就资料完整的50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为已婚女性.其中20~25岁5例,26~30岁25例,31~35岁10例,36~45岁10例;未生育者5例,生育1胎者10例,2胎者20例,2胎以上者15例.均有白带增多,小腹坠痛,腰骶酸痛或性交痛,性交流血等症状,并持续1年以上,本院或外院妇科检查宫颈糜烂,B超检查宫颈肥大.

    作者:高兴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各种肾脏病进行性肾功能恶化主要取决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严重程度,因此,肾小管间质病变(TIL)受到重视.TIL发病机理十分复杂,早期表现可为肾间质局部炎症,随后出现细胞因子分泌,继而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表型转化、细胞凋亡或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多、降解减少,造成ECM过度沉积,终导致肾间质纤维化(RIF).现将中医中药对TIL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李航;熊璟;周全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研究

    从代谢组学的技术特征出发,分析了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模型复制、方药作用机制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等领域应用的价值及可能性,认为代谢组学将成为中医药现代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

    作者:王桐生;谢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左归丸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左归丸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交叉性别骨髓移植模型,雌性BALB/c小鼠接受9.0Gy60Co源γ射线照射后,经尾静脉注射输入同种系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分左归丸组和模型组,6个月后处死实验动物,取肝组织标本.选用小鼠基因表达谱寡核苷酸芯片,观察实验小鼠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左归丸组小鼠在骨髓移植6个月后肝组织的基因表达谱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不同,差异表达基因有1147条,已知功能基因有533条,其中上调基因264条,下调基因269条.结论:左归丸可能是通过影响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

    作者:李瀚旻;高翔;晏雪生;明安萍;彭亚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