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胜;徐崇利
目的:探讨枸橼酸盐局部抗凝技术相对于无肝素抗凝法在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中的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80例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无肝素CVVH,观察组采用枸橼酸盐局部抗凝CVVH。比较两组的滤器使用寿命、血压变化、CRRT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O2结合力(CO2-CP)、Ca++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对照组滤器使用寿命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透析后PT延长值低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透析后BUN及 Scr下降幅度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O2-CP及Ca++的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枸橼酸局部抗凝CRRT方案临床应用较理想,其不会明显影响患者体内的凝血机制,亦不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出血倾向,因此在控制好禁忌证的情况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方式。
作者:徐志坚;李桂兰;林瑛;李小卿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前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严重压缩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22例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严重压缩骨折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变化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严重压缩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时间1~3个月,平均2.6个月,4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透率28.6%,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球囊扩张前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Cobb角和病椎的楔形角均较前有改善(P<0.05),Oswesn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掌握严格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情况下,术前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严重压缩骨折是可行的,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早产儿脑损伤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脑损伤早产儿5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儿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及出生后第1、3、7天血清NSE、S-1OOB 浓度水平,观察患儿出生后3个月及6个月智力发育检测量表(CDCC),观察出生时、出生后2周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及肝肾功能等血象指标情况,对因治疗结合EPO皮下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正常率为80.19%,对照组为4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中NSE、S-100B 蛋白浓度在出生时无显著差异(P>0.05),在出生后3、7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患儿在出生后3、6个月CDCC量表检测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血象指标在治疗前后均处于正常水平。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EPO能有效缓解和治疗早产儿脑损伤,改善患儿脑损伤预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育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双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成人双侧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TAPP组46例和开放组5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费用、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结果 TAPP组和开放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79.8±9.6)min和(70.5±11.7)min (P<0.05),疼痛持续时间分别是(1.6±1.2)d和(2.7±1.4)d(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14692.1±1479.7)元和(14101.5±1505.9)元(P<0.05),住院时间分别是(2.8±1.2)d和(4.8±2.0)d(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值得临床推广,TAPP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疼痛轻、康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高伟;沈亦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预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价值及持续监测该指标对调整用药、评价疗效的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MPP患儿80例,检测其LDH、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评价LDH与IL-6及IL-8相关性;所有患儿接受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根据治疗1周效果,将患儿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LDH对预测治疗无效的价值;调整无效组用药方案,统计疗效,对比调整用药前后血清LDH水平。结果 LDH与IL-6、IL-8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LDH对预测患儿常规治疗无效有良好的可靠性,ROC曲线下面积0.891、佳预测值268.0U/L、敏感性0.762、特异性0.966;调整用药方案后,无效组症状均好转,LDH均明显下降(P<0.05),且低于佳预测值。结论血清LDH是预测RMPP的可靠指标,持续监测该指标有助于调整用药方案、评估疾病疗效。
作者:高海英;颜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附加导联在诊断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中的意义。方法观察450例正常人心电图V1'、V1'、V1''及V3R导联QRS波形态及演变规律。结果 V1'→V1'→V1''QRS波演变趋势:r波振幅逐渐降低,出现r'波的概率及r'波振幅逐渐增高,即出现r'>r波概率越来越高。V3R导联无1例出现r'波。 V1'、V1'、V1''及V3R导联出现RBBB图形分别是18例(4%)、105例(23%)、193例(43%)、0例(0%)。结论附加导联作为RBBB早期诊断,V1'、V1'、V1''可能存在假阳性;而V3R导联则未见假阳性,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作者:李晓东;项静静;罗晖;潘医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由学生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渡时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时期[1],也是塑造专业态度及行为的关键时期。采用何种方法更好地调动临床护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带教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护理临床教育所面临的问题[2]。本院神经外科将表格式实习日志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娟;葛东明;王爱凤;丁涟沭;佘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浙江地区住院患者Rh表型分布规律,建立Rh表型库为本地区血液中心合理备血、建立稀有表型血源资料库提供依据。方法用Rh表型微柱凝胶分型卡测定Rh表型D、C、E、c、e。结果经统计分析浙江地区住院患者有效数据29338例,D、C、E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99.54%、89.51%和47.56%,Rh阳性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CCDEE,Rh阴性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结论掌握本地区住院患者的Rh血型系统表型的分布状况,为血液中心及时提供Rh配型相合的血液,防止高频抗体的产生,对保障合理、安全用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吴争胜;江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乳酸脱氢酶(LDH)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动态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31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分娩的7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NSE;运用酶法测定血清LDH;运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NSE、LD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的血清CRP水平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中轻度、中度、重度的血清NSE、LDH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血清CRP水平先升高后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儿出生后7d的血清NSE、LDH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出生后10d两组新生儿的血清NSE、LDH及CRP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血清NSE、LDH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和血清CRP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NSE、LDH水平动态检测能够有效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
作者:黄永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低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行择期全身麻醉(全麻)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术后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方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32例使用0.19%罗哌卡因+生理盐水;B组32例使用0.19%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C组32例使用0.2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均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三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的镇痛效果、24h舒芬太尼使用剂量(V)、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T)、PCIA有效按压次数(D1)、PCIA实际按压次数(D2)等进行观察,并了解麻醉安全性及镇痛满意度。结果 A组在T2、T3、T4时间段VAS评分明显较B组与C组高(P<0.05),T5时间段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4h舒芬太尼使用剂量(V)、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T)、PCA有效按压次数(D1)、PCA实际按压次数(D2)等指标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B组与C组镇痛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横肌平面阻滞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加强低浓度罗哌卡因镇痛作用,取得与0.25%罗哌卡因相同效果,可减少麻醉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刘罡;张鹏;孙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痰标本来源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院感监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痰培养的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共送检合格痰标本753例,培养分离病原菌344株,其中多为革兰阴性杆菌285株,占82.8%;革兰阳性球菌31株,占9.0%;真菌28株,占8.2%。神经外科患者是多重耐药菌易感的高危人群,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进一步恶化,耐药率>80%;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61.9%和46.5%,检出亚胺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3株,MRSR检出率为58.9%,末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临床应加强神经外科患者痰培养的监测,提高标本送检率,关注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对抗感染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有积极意义。
作者:胡华军;姚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以腕背侧第4、5间室内动脉为带骨移植术式对于Ⅱ期、Ⅲa期的月骨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以腕背侧第4、5间室内动脉为蒂的骨瓣移植术进行治疗8例月骨坏死患者。结果按月骨坏死疗效标准评定:优6例,良1例,可1例。结论以腕背侧第4、5间室内动脉为蒂的骨瓣移植术能重建月骨血运,是一种治疗Ⅱ期、Ⅲa期月骨无菌性坏死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舒正华;周柳娇;丁潮琪;李钧;王西迅;张高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高钠血症的原因、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15例高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并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8例高钠血症纠正并存活,血清钠均<160mmol/L。2例呼吸衰竭,家属放弃机械通气死亡,1例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死亡时高钠血症已纠正。其余4例均死亡,死亡时高钠血症未纠正。结论老年患者高钠血症预后差,病死率高,因此要重视老年患者高钠血症的发生,应针对高钠血症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鲍芳;刘军燕;王丽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5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22~70岁,平均33.8岁。手术前患者拍摄X线片、三维CT重建、MRI等,使用不同的切口及方法复位,术中先行关节镜检查,在关节镜下根据骨折通过Schatzker进行分型,复位塌陷的骨折,用胫骨锁定钢板或拉力螺钉固定胫骨平台骨折。结果5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4.2个月,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15.5°,完全负重时间平均4.8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优42例、良8例、可5例,无差病例,优良率90.9%。结论经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其临床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可以获得满意的复位与良好固定,术中不用切开关节囊,减少了手术创伤及感染的风险,使术后功能较快的恢复;能够清楚的观察关节面及骨折情况,确定手术的入路及内固定方法;术中灌注液持续冲洗,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具有操作简单、愈合快、创伤小、安全等临床治疗优势。
作者:邓闽军;王丹;钟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 a-2a)和恩替卡韦(ETV)对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3个主要的中文数据库。由两名评价员对纳入的有关PEG-IFN a-2a联合ETV,ETV和PEG-IFN a-2a治疗中国HBeAg阳性CHB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独立进行评价。结果9个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终的纳入条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HBeAg阳性CHB患者中,PEG-IFN a-2a联合ETV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血浆清除率明显优于ETV组和PEG-IFN a-2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体的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eAg血浆清除率较低。结论 PEG-IFN a-2a联合ETV组对中国HBeAg阳性CHB患者疗效较ETV组、PEG-IFN a-2a组显著,可作为治疗中国HBeAg阳性CHB的优先选择。
作者:吴小翠;李富强;徐丽娜;唐翠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水分离配合小纱枕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和传统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卵巢囊肿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结论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水分离配合小纱枕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尤其对卵巢皮质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少术后盆腔粘连机会,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魏冬梅;朱剑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大黄灌肠辅助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屏障功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SAP患者46例,随机分为单独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3例。单独治疗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独治疗组的基础上采用大黄水煎液保留灌肠治疗。收集患者入院后第1、5、7天的血清D-乳酸、内毒素及入院第1天和第7天的APACHE-Ⅱ、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D-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5天、第7天两组内毒素、D-乳酸相比第1天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血清内毒素浓度、D-乳酸均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7天联合治疗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灌肠辅助早期肠内营养能更好的保护肠屏障功能,更快恢复肠蠕动,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作者: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煤气烧伤进行分析,提出预防煤气烧伤的建议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煤气烧伤患者165例临床资料。结果男女之比为1.04:1,以31~60岁年龄段为常见,占70.3%;7~10月份为煤气烧伤高发期,占全年的59.4%;以瓶装煤气烧伤为主,管道燃气烧伤少见,常见于出租房、家庭或酒店厨房内烧伤;烧伤部位以双上肢和头面颈为常见,以二度烧伤为主,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占20.6%。结论煤气烧伤是住院患者火焰烧伤的首位原因,主要发生在出租房内购买非正规渠道经营的“黑煤气”,建议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煤气使用安全事项,提醒市民不要购买非正规渠道经营的“黑煤气”。
作者:郑玥玲;吴继炎;吕瑞林;王海林;陈筱莉;金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方法将具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160例随机分为球囊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球囊组采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对照组采用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并引产,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引产开始至规律性宫缩时间及产程时间,并比较两组宫缩过强发生率和剖宫产率,记录两组产程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引产至规律性宫缩开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子宫过强收缩发生率、胎心异常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和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及出生后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可靠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方法。
作者:崔艳双;吴星光;胡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估冠心病(CAD)合并糖尿病(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5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CAD患者,病例分为两组:单纯CAD组27例,CAD+DM组24例;测定患者的血清Cys C浓度,采用Gensini积分法定量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Cys C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AD+DM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和Gensini积分高于单纯CAD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 C水平与Gensini积分值呈正相关(r=0.33,P<0.05)。结论血清Cys C检测有助于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CAD合并DM患者血清Cys C水平较高。
作者:陈广胜;徐崇利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