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莹;李岭
目的 分析PTE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腺性膀胱炎(CG)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膀胱黏膜组织病理标本,其中膀胱癌51例,CG 4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1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TEN蛋白在相应的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 PTEN蛋白在BTCC及CG组织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58.82%、80.95%,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TEN全呈阳性表达,三组比较总体有显著性差异(P<0.01);BTCC组与CG组及正常膀胱黏膜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CG组与正常膀胱黏膜组间无差异(P<0.05).在51例BTCC病理分组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GⅠ组与GⅡ、GⅢ比较总体有显著差异(P<0.0l),GⅠ组与GⅡ组及G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GⅡ组与GⅢ组比较无差异(p<0.05);临床分期中,Tis-T1组与T2-T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蛋白在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较CG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低,其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病理分级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膀胱癌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及恶性程度、病理分级的区别.
作者:金鹏飞;谭操;毛平花;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脂联素(AP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90例ACI患者(ACI组),同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TRP9和APN水平.结果 ACI组CTRP9、APN水平为(102.29±26.51) ng/ml、(4.79±1.32) m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30.78±46.34) ng/ml、(8.56±2.06) 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8.89%(71/90)、70.00%(63/90),与对照组的25.00%(15/60)、8.33%(5/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CI患者重度粥样硬化组比较,正常组、轻度粥样硬化组CTRP9、APN水平均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粥样硬化组CTRP9、APN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TRP9和APN水平变化可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CTRP9和APN水平下降可能协同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参与ACI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林翔东;邵爱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脂和血清脂蛋白谱检测对于脑出血与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90例脑梗死患者及85例脑出血患者,同时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相关信息.所有受试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和血清脂蛋白谱.结果 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TC、LDL-C水平高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αLP、βLP、pre β 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βLP、preβ 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αLP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辨别分析LDL-C、前β脂蛋白(pre β LP)进入方程,辨别分类与原分类比较所得72.1%,全部进入所得辨别符合率74.6%相近.结论 血脂LDL-C与血清脂蛋白pre β LP对脑梗死与脑出血有较好的辨别率,可以作为预测其发生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支燕芳;林淑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母乳是新生儿理想的食物,其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适合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增强其抗病能力;利于新生儿的消化吸收,不会引起新生儿腹泻、便秘、过敏等不良反应.这是其他乳品无法取代的[1].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为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均极力推荐母乳喂养[2].但由于多种因素,母乳喂养常不能得到有效保证[3].据WHO统计,4~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患病机会低于非母乳喂养新生儿的2.5倍,发展中国家中每天约有4万新生儿因腹泻与营养不良而死亡[4].如何激发产妇母乳喂养的积极性,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已成为产科护理人员关注的热点.作者在初产妇围生期施行护理干预措施,明显改善了初产妇哺乳方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凌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脂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剖宫产术足月产妇100例,按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为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氟比洛芬脂复合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两组产妇术毕时均给予静注芬太尼0.05mg,术后均给予产妇静脉自控镇痛(PCIA).A组:氟比洛芬脂150mg、芬太尼0.5mg及盐酸雷莫司琼0.3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芬太尼1.0mg及盐酸雷莫司琼0.3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背景输注2ml/h,PCIA lml/次,锁定时间15min,持续输注48h.观察术后6、12、24、48h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宫缩痛评分及术后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48h内PCIA按压次数.结果 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各时点切口痛VAS评分和宫缩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PCI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产妇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脂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好,能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许庆;张巍;李江;瞿煦临;曹瑞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中细菌培养分布及药敏,以指导临床.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41月11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中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份标本中有微生物生长12株,其中霉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奇异变形杆菌1株,木糖氧化产碱菌1株.结论 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常见;术中药敏敏感试验对临床用药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李斌;赵荣祥;唐旭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符合JCI标准的床旁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成立POCT质量管理委员会,确定以PDCA(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循环管理为执行方法,持续改进不规范的状态.结果 各POCT科室建立了规范的POCT管理体系,高分通过JCI评审专家POCT环节的评审.结论 实现POCT的规范管理,需要医院领导的重视、医务科的支持、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配合.
作者:黄钰君;伍绍国;刘海英;杨红玲;张小玲;丘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诊ICU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不同种类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ICU596例定量检测血清P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以PCT=1.0ng/ml为截点,比较所有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T水平的差异,P=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CT=2.0ng/ml为截点,比较血培养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T水平,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CT=1.0ng/ml为截点,比较体液培养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T水平的差异,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CT水平0.76ng/ml为截点时,判定血培养阳性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95.0%.以PCT水平0.95ng/ml为截点时,判定血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5.0%.结论 急诊ICU患者血清PCT水平与不同细菌感染类型有相关性,对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有一定的判别作用,能辅助临床的快速诊断.
作者:张楠;罗浔阳;张之峰;沈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了解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组HSP患儿40例,对照组为健康儿童40例,两组均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显著减低(P均<0.01),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而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亦升高(P>0.05).结论 HSP患儿急性期细胞免疫低下.HSP的发病可能与T淋巴细胞有关.
作者:倪燕;陈松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颈脊髓损伤是指各种原因引起颈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相应节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创伤性损伤是其常见原因,且绝大部分患者合并有高位截瘫.由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或定期更换体位,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压疮[1].
作者:韩露;赖红梅;陈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TACE)结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同时进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肝功能、AFP的变化,肿瘤缩小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及可行性.结果 所有病例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临床症状改善,肿瘤体积缩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ACE结合PSE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门静脉压、缓解脾功能亢进,使外周血细胞浓度升高,为施行TACE术创造条件.
作者:张小坚;盛美珍;张士良;李东燕;张联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ld~15岁患儿的资料.按不同病种分成肺炎组、支气管肺炎组、支气管炎组和急性支气管炎组;并将同期的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儿童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儿童的血清25 (OH)D水平,比较不同组间25 (OH)D水平差异、营养状况以及与下呼吸道感染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血清25(OH)D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3,P=0.824).下呼吸道感染不同疾病组儿童血清25 (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的25 (OH)D不足和缺乏程度高于健康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25(OH)D水平降低,可增加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在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时,应给予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预防或降低儿童下呼吸道反复感染.
作者:熊翠莲;陈益明;王忠平;褚雪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持续泵入治疗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选取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病例64例.观察组32例:用泰能1 0g溶于0.9%生理盐水100ml,lh滴完,后1.0g溶于0.9%生理盐水50ml,第1天4ml/h,第2天6.25ml/h,持续泵入,1次/8h.对照组32例:泰能1.0g溶于0.9%生理盐水100ml,1h滴完,1次/8h.治疗14d后,观察患者反应蛋白(CRP),氧合指数(PaO2/FiO2)、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临床疗效评价、痰液细菌学检查以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费用、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14d后观察患者CRP、PaO2/FiO2、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临床疗效评价、经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比较,使用抗生素疗程及费用的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4d后细菌清除率,观察组为90.63%,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泰能在治疗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时,持续泵入较间断静滴,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崇军;邵绍鲲;严齐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胸部刀刺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手术的26例胸部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在胸腔镜下获得正确诊断,2例中转开胸手术,无死亡病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胸部刀刺伤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大部分胸部刀刺伤患者的诊治可由胸腔镜完成,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单立群;李明东;陈增杰;张宗良;林辉;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120例DAI患者,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各60例.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差值,以及治疗后mRS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DAI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后常温组和亚低温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亚低温组患者GCS评分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常温组(P=0.012).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治疗前后在胼胝体各部F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亚低温组患者治疗后各区域FA值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初始GCS评分以及手术方式均为影响mRS评分的因素.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有一定疗效,并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李太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温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和异常情况,为血脂异常人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1635例>18岁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清血脂四项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年龄、性别分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采用酶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直接法检测.结果 血脂四项男女间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和LDL-C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1~60岁组高,≤50岁男性高于女性,>50岁女性高于男性;男性血脂异常检出率居首位的是高TG血症达40.7%,女性血脂异常检出率高的是高TC血症,达32.3%.结论 温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达55.4%,对血脂异常人群及时进行干预以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徐晓媛;丁红香;苏依灿;倪莉;朱丽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X射线躯体辐射对小鼠胸腺重量、细胞计数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Gy与0.075Gy X射线照射后0、2、4、8、16、24及48h,采用直接称重、显微镜下计数、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小鼠胸腺的重量、细胞数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2.0Gy X射线照射后小鼠胸腺重量先升高后下降,而胸腺细胞数显著下降,到48h两者均降至低水平;而胸腺细胞凋亡显著增加,48h达到高水平.0.075Gy照射后胸腺重量及胸腺细胞数显著升高而胸腺细胞凋亡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高剂量辐射(HDR)作用下胸腺的重量、细胞计数下降,而胸腺细胞凋亡增加,对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剂量辐射(LDR)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胸腺的重量增加、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凋亡减少,有免疫兴奋作用.
作者:徐瑞明;张占春;金顺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与评价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或Ⅱ级行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帕瑞昔布钠组(Ⅰ组)和地佐辛+帕瑞昔布钠组(Ⅱ组),帕瑞昔布钠40mg于术前15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于术毕前30min静脉注射.分别记录术后2h (T1)、4h (T2)、8h(T3)、12h(T4) 及24h(T5)不同时点患者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T1、T2、T3时点上VAS评分,Ⅱ组低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独应用帕瑞昔布钠术后镇痛相比,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更确切、完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
作者:郑雪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完成l00例瓣膜疾病手术治疗,同时术中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后随访6~33个月,平均(19.8±8.7)个月,其中70例患者维持窦性心率,30例患者再次转为房颤心率.回顾两组患者的左房直径、房颤病史的长短、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瓣膜置换类型.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瓣膜置换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左房直径、房颤病史的长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窦性心律组的左房直径、房颤病史均较房颤心律组明显较小、较短.结论 左房直径(<60mm)、房颤病史的长短(<7年)是影响房颤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作者:贺继刚;李洪荣;桂龙升;沈振亚;滕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特有的、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1].国内外对于孤独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大多都缺乏有力的证据,因此在孤独症的治疗上,颇有争议.脐血干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与骨髓细胞相同的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祖细胞,同时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此综述试图探讨脐血干细胞治疗孤独症的可能机制,为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张锐波;顾教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