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CI患者血清CTRP9 AP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林翔东;邵爱民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脂联素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脂联素(AP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90例ACI患者(ACI组),同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TRP9和APN水平.结果 ACI组CTRP9、APN水平为(102.29±26.51) ng/ml、(4.79±1.32) m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30.78±46.34) ng/ml、(8.56±2.06) 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8.89%(71/90)、70.00%(63/90),与对照组的25.00%(15/60)、8.33%(5/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CI患者重度粥样硬化组比较,正常组、轻度粥样硬化组CTRP9、APN水平均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粥样硬化组CTRP9、APN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TRP9和APN水平变化可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CTRP9和APN水平下降可能协同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参与ACI的发生发展过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了解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组HSP患儿40例,对照组为健康儿童40例,两组均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显著减低(P均<0.01),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而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亦升高(P>0.05).结论 HSP患儿急性期细胞免疫低下.HSP的发病可能与T淋巴细胞有关.

    作者:倪燕;陈松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角色扮演模式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外科学在临床课程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如何能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气氛,一直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因此教学方法在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当代较为新式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以多媒体讲座式(LBL)教学为主导,辅助以案例教学(C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以及循证教学模式等.为了体现临床教学的生动性,插入角色扮演模式可较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课堂上的紧张情绪,同时学生扮演医生可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课前预习的动力.

    作者:熊鹰;汪涛;吴明灿;潘晖;郑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TE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PTE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腺性膀胱炎(CG)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膀胱黏膜组织病理标本,其中膀胱癌51例,CG 4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1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TEN蛋白在相应的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 PTEN蛋白在BTCC及CG组织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58.82%、80.95%,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TEN全呈阳性表达,三组比较总体有显著性差异(P<0.01);BTCC组与CG组及正常膀胱黏膜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CG组与正常膀胱黏膜组间无差异(P<0.05).在51例BTCC病理分组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GⅠ组与GⅡ、GⅢ比较总体有显著差异(P<0.0l),GⅠ组与GⅡ组及G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GⅡ组与GⅢ组比较无差异(p<0.05);临床分期中,Tis-T1组与T2-T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蛋白在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较CG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低,其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病理分级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膀胱癌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及恶性程度、病理分级的区别.

    作者:金鹏飞;谭操;毛平花;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TGF-β1及其受体Endogl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般于妊娠20周后起病,以血压升高和蛋白尿为临床特征,可伴有全身多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严重者可发生抽搐,甚至危及生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复杂,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遗传、免疫、胎盘功能异常、炎症反应等均参与其中,然而,滋养细胞功能异常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主要的原因,滋养细胞侵袭力下降导致螺旋动脉重铸不足、胎盘浅着床,造成胎盘组织血供减少,胎盘处于一种缺氧环境,致使滋养细胞分泌释放一些功能尚未明确的细胞因子,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免疫过度激活,从而使妊娠高血压疾病从胎盘局部发展到全身各个器官.

    作者:师媛;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富阳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度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300例送检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 支原体感染总检出率为39.0%,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3.3%、1.0%、4.7%;女性检出率(52.5%)明显高于男性(26.8%);药敏结果表明解脲脲支原体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司帕沙星(42.0%)、克拉霉素(37.0%)、甲矾霉素(36.0%)、罗红霉素(23.0%);敏感率高的是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均为96.0%),其次是强力霉素(94.0%).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纯解脲脲支原体.结论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感染以Uu为主,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可选用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等.

    作者:洪亚明;李珺;陈金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持续泵入治疗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持续泵入治疗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选取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病例64例.观察组32例:用泰能1 0g溶于0.9%生理盐水100ml,lh滴完,后1.0g溶于0.9%生理盐水50ml,第1天4ml/h,第2天6.25ml/h,持续泵入,1次/8h.对照组32例:泰能1.0g溶于0.9%生理盐水100ml,1h滴完,1次/8h.治疗14d后,观察患者反应蛋白(CRP),氧合指数(PaO2/FiO2)、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临床疗效评价、痰液细菌学检查以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费用、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14d后观察患者CRP、PaO2/FiO2、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临床疗效评价、经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比较,使用抗生素疗程及费用的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4d后细菌清除率,观察组为90.63%,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泰能在治疗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时,持续泵入较间断静滴,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崇军;邵绍鲲;严齐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情况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 00例,其中颈动脉正常患者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50例,检测所有对象血中H-FABP水平及其他血脂生化指标.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患者血H-FABP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患者[分别为(23.70±3.56),(8.85±3.8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作者:龙炫辉;蒋知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浙江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癌相对高发区人群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分布情况,为早诊早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浙江省上消化道癌相对较高发区的仙居县和天台县,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自然村40~69岁村民作为筛查对象,采取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进行筛查,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结果 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共筛查9037人次,查出癌症106例,检出率为1.17%.其中早期癌79例,早诊率为74.53%;食管轻度异型增生379例(4.19%),中度异型增生89例(0.98%);非萎缩性胃炎3299例(36.51%),萎缩性胃419例(4.64%),低级别上皮内肿瘤123例(1.36%).结论 在上消化道癌高发区人群中存在着大量癌前病变患者,对该部分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筛查并进行癌症综合知识宣传、干预和随访工作,是做好上消化道癌二级预防工作的关键.

    作者:杜灵彬;王买;吴伟;李友勇;许示坚;毛伟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胆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相关医护人员通过腹腔镜进行观察,并在腹腔壁上切出一个小口,使用特殊的仪器在腹腔中将胆囊切除的手术方法.其安全性高,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且恢复快[2].但若手术操作或护理不当,亦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如胆管损伤、腹腔出血、胆漏等.因此,对于胆囊疾病,不仅需手术成功同时也需要通过恰当的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本文旨在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效果.

    作者:洪水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150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5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00例输尿管结石中成功击碎并排出结石1470例,成功率达98%.结论 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定位精度高,全程可监控,可以适合各种结石及输尿管各部位的结石,并无放射性等优点,但定位技术要求较高,超声科医生具有技术优势.

    作者:杨伟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ACI患者血清CTRP9 AP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脂联素(AP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90例ACI患者(ACI组),同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TRP9和APN水平.结果 ACI组CTRP9、APN水平为(102.29±26.51) ng/ml、(4.79±1.32) m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30.78±46.34) ng/ml、(8.56±2.06) 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8.89%(71/90)、70.00%(63/90),与对照组的25.00%(15/60)、8.33%(5/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CI患者重度粥样硬化组比较,正常组、轻度粥样硬化组CTRP9、APN水平均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粥样硬化组CTRP9、APN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TRP9和APN水平变化可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CTRP9和APN水平下降可能协同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参与ACI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林翔东;邵爱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符合JCI标准的床旁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目的 建立符合JCI标准的床旁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成立POCT质量管理委员会,确定以PDCA(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循环管理为执行方法,持续改进不规范的状态.结果 各POCT科室建立了规范的POCT管理体系,高分通过JCI评审专家POCT环节的评审.结论 实现POCT的规范管理,需要医院领导的重视、医务科的支持、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配合.

    作者:黄钰君;伍绍国;刘海英;杨红玲;张小玲;丘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胸腺重量 细胞数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X射线躯体辐射对小鼠胸腺重量、细胞计数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Gy与0.075Gy X射线照射后0、2、4、8、16、24及48h,采用直接称重、显微镜下计数、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小鼠胸腺的重量、细胞数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2.0Gy X射线照射后小鼠胸腺重量先升高后下降,而胸腺细胞数显著下降,到48h两者均降至低水平;而胸腺细胞凋亡显著增加,48h达到高水平.0.075Gy照射后胸腺重量及胸腺细胞数显著升高而胸腺细胞凋亡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高剂量辐射(HDR)作用下胸腺的重量、细胞计数下降,而胸腺细胞凋亡增加,对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剂量辐射(LDR)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胸腺的重量增加、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凋亡减少,有免疫兴奋作用.

    作者:徐瑞明;张占春;金顺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与评价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或Ⅱ级行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帕瑞昔布钠组(Ⅰ组)和地佐辛+帕瑞昔布钠组(Ⅱ组),帕瑞昔布钠40mg于术前15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于术毕前30min静脉注射.分别记录术后2h (T1)、4h (T2)、8h(T3)、12h(T4) 及24h(T5)不同时点患者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T1、T2、T3时点上VAS评分,Ⅱ组低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独应用帕瑞昔布钠术后镇痛相比,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更确切、完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

    作者:郑雪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CT CRP联合NAP积分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初步探讨和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积分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经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采集这些患儿的PCT、CRP及NAP积分,并予统计学综合分析.结果 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上述三项指标均呈不同程度异常,且PCT在细菌性感染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和NAP积分有助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并可提高儿童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叶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复方尿囊素片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尿囊素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组予复方尿囊素165mg,3次/d,饭后2h服用,雷贝拉唑20mg,早饭前0.5h服用,1次/d,对照组予雷贝拉唑20mg,早饭前0.5h服用,1次/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胃镜复查的结果及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胃镜下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胃镜下的有效率为75%(P<0.05);临床症状消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胃镜下的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爱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IL-18 IL-1在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浆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 (IL-18)、白细胞介素-1(IL-1)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不同心肌病患者60例[缺血性心肌病(I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各3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3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IL-18、IL-1.结果 IL-18、IL-1在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中的血浆水平表达水平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M与DCM组患者间的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 IL-18、IL-1可能参与慢性心衰的疾病过程,为CHF病理过程中炎症网络的一部分,但与不同心肌病无关.

    作者:吴梁安;杨杰;张亚梅;郭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Ludloff截骨联合McBride手术治疗疼痛性(足母)外翻畸形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Ludloff截骨联合McBride软组织松解治疗疼痛性(足母)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回顾该术式治疗15例(25趾)疼痛性(足母)外翻患者,随访时限为2年.手术前后均摄双足正侧位X线片,测量(足母)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并采用足部疾患治疗效果AOFAS评分,进行患足功能评分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截骨部骨愈合满意,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情况,皮肤感染1例1足.术后与术前相比,患者的(足母)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平均矫正163°和4.0°,AOFAS评分提升37分.结论 Ludlof截骨联合McBride手术可显著地矫正(足母)外翻畸形,明显减少前足疼痛,足的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疼痛性(足母)外翻畸形的较佳选择.

    作者:张翊;张玉良;吴宏飞;王斌;董宇启;张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氟比洛芬脂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脂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剖宫产术足月产妇100例,按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为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氟比洛芬脂复合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两组产妇术毕时均给予静注芬太尼0.05mg,术后均给予产妇静脉自控镇痛(PCIA).A组:氟比洛芬脂150mg、芬太尼0.5mg及盐酸雷莫司琼0.3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芬太尼1.0mg及盐酸雷莫司琼0.3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背景输注2ml/h,PCIA lml/次,锁定时间15min,持续输注48h.观察术后6、12、24、48h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宫缩痛评分及术后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48h内PCIA按压次数.结果 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各时点切口痛VAS评分和宫缩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PCI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产妇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脂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好,能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许庆;张巍;李江;瞿煦临;曹瑞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使用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使用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 选取50例AMI发病<3h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25例)及阿替普酶组(25例).瑞替普酶组给予瑞替普酶18mg,共2次,间隔30 min快速静脉推注;阿替普酶组采用阿替普酶100mg,90min加速给药法.观察血管再通率,血管开通时间,心肌酶,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血管开通时间与开通率、心肌损伤,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AMI静脉溶栓疗效相似,但瑞替普酶半衰期长,临床用药步骤简单,易于掌握.

    作者:陈瑞炳;胡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