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宁;余江毅;顾志峰
答:水痘为儿童时期的一种急性发疹性传染疾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临床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为特征.传染性强,由接触或飞沫传染,常易造成流行,多见于1~4岁小儿.近几年冬春季常在低年级和幼儿班的儿童小范围传染发生.还有报道认为,水痘有向成人化发展的趋势.
作者:陶春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表明,氧自由基(OFR)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对血管及神经的过氧化损伤是引起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尚未见中药对糖尿病患者氧自由基影响的相关报道.本文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的方法造成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其血浆过氧化脂质水平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观察了中药活血降糖饮对大鼠模型氧自由基的干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惠林;张志玲;朱章志;熊曼琪;黄从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前认为,细胞因子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体内甲状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a)过多分泌可增强γ-干扰素(IFN-γ)诱导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HLA抗原的产生,导致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损害.本实验观察中药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模型(EAT)TNF-amRNA、IFN-γ mRNA表达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影响,探讨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治疗作用的机制.
作者:王小宁;余江毅;顾志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夏翔(1938~),男,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医科教授、主任医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内科分会及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内科分会及老年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肝纤维化随着不同的病理阶段,逐渐出现湿热内蕴、瘀血阻络、正气虚损等病机.结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观点,认为湿热内蕴主要涉及到肝脏慢性炎症及内毒素对肝纤维化的影响,以及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组织纤维化的关系;瘀血阻络主要为肝内微循环遭到破坏及微血栓损伤内皮,阻塞管腔、防碍血流,影响血液和肝细胞的物质交换,促进肝细胞退变和纤维化;正气虚损与肝实质细胞受损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提出了在治疗上应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益正气为主,兼顾其他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作者:衣蕾;杨俊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自2004年2月~2005年3月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肺心病伴室上性心动过速5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锦乾;阮爱兵;吕爱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分析总结历代医家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并结合临床体会,认为高脂血症病机多以虚实并见.虚为脏腑虚损,其中以脾虚、肾亏为主,脾胃虚弱,则脾不健运,饮食不归正化,水谷精微失于输布,易致膏脂输化障碍而成高脂血症;肾元亏虚,精气渐衰,肾阴不足,虚火灼津,肾气虚弱,肾不化津,则清从浊化,或因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致脂质内聚,困遏脾运,积存于体内而引发高脂血症,故肾亏是高脂血症发病的重要因素.实则多为痰瘀胶结,痰瘀是肝脾肾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是高脂血症缠绵难愈的关键环节.高脂血症的治疗原则以健脾利湿、化痰泄浊、滋补肝肾为主.
作者:杨胜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康胶囊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其在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负反馈调节水平上的变化意义.方法: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治疗前后NO-ET-1进行测定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P<0.01).治疗组NO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差异虽具显著性(P<0.05),但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ET-1治疗前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NO-ET-1水平有所改变,胃康胶囊可能是通过NO-ET-1负反馈调节环而起作用的.
作者:韩秋艳;韩秋鑫;郭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赵健雄教授业医40余载,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疑难重症的治疗及经方的运用,其治疗血液病诸疾尤为擅长.现将其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简单总结如下.
作者:吴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医药学在数千年预防、治疗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认识体系和方法论体系.为应对可能再次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及其他各种疫病,阻断疫病的病理演变趋势,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SARS的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而对临床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的辨证方法,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曹洪欣;张明雪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们在临床上采用益气活血法为主,配合小剂量西药治疗7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答:腋臭,又名狐臭体气,是指腋窝部排出的汗液有特殊的刺鼻味而言,多见于夏季,尤多见于青年人.本病的形成原因,是因为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物中所含的有机物,经局部皮肤的色源性杆菌,例如棒状杆菌属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特殊的气味所致.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与性激素的关系,建立乳腺增生病中医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11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经中医辨证分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失调3型,测定患者排卵期雌二醇(E2)、孕酮(PT)、睾酮(TT)、催乳素(PRL)、促卵泡刺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值.观察不同证型患者性激素含量变化并分析其与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排卵期LH、E2水平降低,PRL、PT水平升高,TT、FSH无显著变化.其中肝郁气滞型和痰瘀互结型的LH、E2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值,PRL、P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冲任失调型虽然LH、E2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值,但FSH水平却明显高于正常值.E2水平按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冲任失调型依次降低.结论:乳腺增生病患者排卵期内分泌呈紊乱状态,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性激素分泌各不相同,性激素的变化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及临床用药的依据.
作者:楼丽华;娄海波;赵虹;唐利华;李毅;沃兴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海螵蛸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磷和甲状旁腺素(PTH)的影响.方法:将74例尿毒症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海螵蛸治疗组和碳酸钙治疗组.对照组不使用任何磷结合剂,海螵蛸治疗组每餐口服海螵蛸3.0g;碳酸钙治疗组每餐嚼服碳酸钙片1.5g,各组观察期3个月.结果:海螵蛸治疗组与对照组和碳酸钙治疗组比较治疗后血磷降低(P<0.01)、PTH水平降低(P<0.05),血钙升高(P<0.05);海螵蛸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磷降低(P<0.01)、PTH降低(P<0.05);与碳酸钙治疗组比较其降低血磷效果更优(P<0.05),降低PTH水平的疗效相当(P>0.05),对高血钙的影响较少(P<0.05);海螵蛸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明显降低血磷(P<0.01)和PTH作用(P<0.01).结论:中药海螵蛸中碳酸钙含量高,来源丰富,价格便宜,作为磷结合剂替代碳酸钙和醋酸钙,可有效降低血磷,预防和治疗肾性骨病.
作者:刘连升;胡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泛酸、反食、上腹部灼热感等症状的组织损害.我们师从徐景藩、单兆伟教授,研习老师经验多年,现将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证治刍议如下.
作者:叶柏;陈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答:小儿再发性腹痛(RAP)临床常见,属功能性者较多.研究表明,本病多为综合因素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肠管运动异常,致使肠内容物推进障碍,则小肠部分扩张,引起腹痛、腹胀、便秘等症候群.小儿脏腑清灵,纯阳之体,病情变化多端,总为易虚易实,虚实夹杂,或先虚致实,或因实而虚,临证宜细察体验,切忌孟浪草率.
作者:吴沛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血管性痴呆(VD)是指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本病或控制本病病程进展的方法和药物.我院老中医刘茂才主任医师通过研究古今文献,结合30多年临床经验,探索出治疗VD的痴复康口服液,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文;杜宝新;张新春;黄燕;刘茂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越过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逆流入食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上腹部灼热感,胸骨后烧灼感,突发胸骨后、剑突下疼痛、呕吐,卧位时加重;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只有饱胀感、嗳气、心绞痛样胸痛,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咳喘、胸闷,以夜间为主,或饱食后、进食酸性食物后咳喘,症状表现顽固性、难治性.其临床诊断可通过24小时连续食管内pH值监测、食管钡餐造影、食管下端压力测定、食管内镜检查及食管黏膜活检等确定.
作者:李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病例简介陈某,女,38岁.因咳嗽气喘、胸闷气急、呼吸困难月余,于2004年4月26日入院.1个月前因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诊断为间质性肺炎,在某医院给予吸氧、抗感染、强心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逐渐加重,致卧床不起、心慌、喘息不止,来我科求治.既往无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病史,曾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
作者:李济从;程龙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药蜂贝化瘀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机制.方法: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用蜂贝化瘀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干预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尿代谢指标,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皮质Fas和Fas-L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糖(Glu)、尿素氮(BUN)、尿蛋白(Upro)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则有明显改善.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Fas和Fas-L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中药组较模型组大鼠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Fas和Fas-L表达减弱(P<0.01).结论:蜂贝化瘀胶囊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Fas和Fas-L的表达而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金光香;宫海民;段文卓;王红艳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