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推拿治疗偏头痛36例

白金明

关键词:针刺, 推拿, 偏头痛,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门诊就诊的36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针刺丝竹空透率谷、颔厌透曲鬓、风池、合谷等穴位,配合头部推拿手法治疗.在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针刺推拿治疗偏头痛疗效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普通感冒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普通感冒常见证候及其诊断指标.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编制普通感冒中医证候特征专家咨询问卷,向全国30位专家发送.回收的资料使用Epidata 3.0版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AS 6.12统计软件包进行均数、变异系数和满分比的统计描述及X2检验.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0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933,协调系数为0.360(X2=456.20,P=0.001).普通感冒常见证候有风寒证、风热证、风燥证、暑湿证、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并对其诊断指标作了分析.结论:普通感冒常见证候6种,常见证候与诊断指标可作为证候诊断标准的依据.

    作者:王至婉;宴海红;张海龙;王明航;李素云;李建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太阳病(风寒表证)白介素-1变化规律探讨

    目的: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白介素-1(IL-1)变化规律.方法:以文献报道“小鼠风寒表证”疾病模型制作方法为基础,结合预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与正常组比较一周内白介素-1(IL-1)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实验组白介素-1(IL-1)表现为昼低夜高的变化;在风寒表证7天疾病周期中,实验组IL-1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实验组小鼠体内IL-1的表达逐渐上升,于发病第3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实验组IL-1的变化曲线与正常组基本平行.结论:IL-1存在昼夜变化节律;IL-1的高表达出现在太阳病第2~3天,此后逐渐回落,基本吻合外感表证7天自愈的病程;实验组白介素-1(IL-1)水平昼低夜高的变化,与三阴病欲解于夜间,三阳病欲解于昼时的认识一致.

    作者:吴萍;张发斌;李杰;张广梅;陆东明;王仁嫒;赵协慧;陈湘红;刘占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横断面研究

    目的:调查北京市寻常型银屑病(冬季型)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预防银屑病复发以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整群抽样和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方法,进行寻常型银屑病(冬季型)患者中医体质临床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北京地区汉族,18 ~ 65岁寻常型银屑病(冬季型)患者660例,判定体质类型,分析比较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以及与性别、年龄、病程、诱发因素、家族史、皮损情况等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由多到少依次为湿热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平和质、特禀质.各体质类型间,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病程、诱发因素、家族史、皮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地区汉族寻常型银屑病(冬季型)患者体质类型,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其分布与性别相关,但与年龄、病程、诱发因素、家族史、皮损情况不相关.

    作者:姜桂仙;崔炳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黄素抑制人结肠癌RKO、Caco-2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RKO、Caco-2的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显像观察细胞数量变化;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Caspase-3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酶蛋白活性.结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以及大黄素浓度的升高,大黄素对人结肠癌RKO、Caco-2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增高;大黄素阻滞两种细胞于S期,使G2/M期细胞比率明显下降,激活Caspase-3酶蛋白;提高细胞凋亡率.结论:大黄素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RKO、Caco-2体外增殖,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大黄素能够阻滞RKO、Caco-2细胞株细胞周期并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左文英;陈媛媛;蔡骏;李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经方“方证相应”研究——以桂枝汤为例

    以桂枝汤为例,遵循经方“方证相应”理论的内涵构建了桂枝汤方证网络,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该网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桂枝汤方证网络具备网络复杂性,具有复杂网络的“小世界网络”特征,症状(体征)的度数分布具有幂律特点,该网络为无标度网络;并对桂枝汤方证网络中症状(体征)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文章中的思路与方法对“方证相应”研究进行了新的尝试,有助于“方证相应”科学内涵的深入探讨.

    作者:郭超峰;施学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试论阴阳互根互用理论指导消渴病辨证施治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代表了同一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阳代表功能活动,阴代表物质基础;阳主外,阴主内;驱除实邪为阳,固本扶元为阴.阴与阳根据内外环境变化,相互为用,始终维持某种动态平衡.以此理论为指导,探讨消渴病辨证论治,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本病本质、指导临床.

    作者:李俊贤;谢春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论“心火脾湿受风而成”为湿疮病机本质

    通过研究古今典籍,提出“心火脾湿受风而成”为湿疮的病机本质的观点.从中医认识疾病的方式、病的基本“证”和患者整体情况下“证”的不同、湿疮临床表现多样与古代病名繁多的实质、历代医家对湿疮病机的认识、现代中医各家对湿疮病机的认识和诊治、湿疮治疗选方用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说明其对湿疮病机的认识源于《内经》,各个流派各有侧重,但均揭示本病虽病在表,而与五脏病机相连,内外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内因责之于心火、脾湿,外因主要为风、湿、热邪为患.

    作者:程宏斌;伍景平;艾儒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解析传统灸法运用的五大关键因素

    传统灸法历史悠久,功效卓著,对灸法进行深入研究和临床验证,应熟知灸法运用的五大关键因素:选择施灸材料,明确灸治部位,掌握操作技巧,分辨刺激程度,注重灸后调理.如此掌握要点,知常达变,才能充分发挥灸法应有的治病效能,使传统灸法进一步发扬光大.

    作者:朱现民;尹连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留针时间及针刺频次规律与针刺时效关系探讨

    针刺的留针时间、针刺频次是针刺治疗方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古代及现代相关文献,发现留针时间、针刺频次存在较大随意性,缺乏对针刺时-效关系的深入研究,尚未建立规范化的临床指导模式.倡议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对常见病的针刺治疗进行科学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切实可信的数据,寻找出各种疾病的佳针刺时间及频次,以期规范临床操作,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中西药组合方案对实验性兔髂动脉硬化模型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中西药组合通过干预炎症反应而延缓AS病变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防治AS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4只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66只经高脂饲料喂养大鼠,经模型评价,均符合标准.分出6只作为模型对照组,将其余实验模型随机分为10组,每组按疗程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15日后颈动脉采血,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采用ELISA检测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兔血清与模型组相比,CRP指标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肝素、阿司匹林和葛根素、疏血通组合方案对实验性兔髂动脉硬化模型CRP水平的降低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杨云松;刘丰;索传涛;刘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病证结合分期辨证论治方案及其组方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和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中医药病证分类研究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作者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慢性心力衰竭病证结合分期辨证论治方案及组方,将其分为加重期和缓解期进行分期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杜武勋;朱明丹;张斐;许艳伶;张少强;魏聪聪;丛紫东;林圆圆;王智先;罗庆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晚期胃癌中医综合疗效标准模型的构建

    目的:建立中医综合疗效标准模型,与WHO实体瘤疗效标准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中的预后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将影响晚期胃癌预后的多个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建立晚期胃癌中医综合疗效标准模型,用Kaplan-Meier法判断两种疗效标准对晚期胃癌的预后作用.结果:104例晚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医综合疗效标准的评价指标为瘤体大小、Karnofsky评分、体重及主症变化4项.中医综合疗效标准评价为有效与恶化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00与5.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10,P=0.000),而以WHO疗效标准评价,CR、PR、SD生存曲线相互交叉.结论:中医综合疗效标准用于评价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预后作用优于WHO疗效标准.

    作者:朱尧武;杨宇飞;郝迎旭;吴煜;郭全;郭中宁;许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30例,总有效率为94.54%;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78.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魏蕾;刘肇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术后的中药熏洗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熏洗方在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术后的3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于清创减压术后3周开始系统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熏洗治疗.测量手指活动改善情况,根据TAM评分以评定疗效.结果:30例均得到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治疗组手指功能恢复较好,优良率87%;对照组优良率47%,两组比较,P<0.05.结论: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术后系统康复训练治疗配合中药熏洗可以明显改善手指功能,效果确切,疗效佳.

    作者:徐进;丁任;钱晓忠;匡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癌化疗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需要化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化疗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护理肺癌化疗患者,较大程度地减轻了肺癌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方中医辨证概述

    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已成为影响女生生殖健康的重要问题,文章综述了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治疗方面的主要证型,以及各医家的经验方,以期对该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刘军莲;李勇枝;盖宇清;高建义;刘新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宣肺健脾法对哮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抑制型Smad的影响

    目的:观察宣肺健脾法对哮喘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支气管壁厚度(Wat)、平滑肌厚度(Wam)、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和Smad7的表达.结果:造模后Wat、Wam、TGF-β1及其受体I(TβR I)表达明显增加(P<0.01),Smad7 mRNA显著下调(P<0.01).药物干预后,Wat、TGF-β1、TβR I显著降低(P<0.05),Smad7 mRNA显著上调(P<0.01),中药组尤为明显.结论:宣肺健脾法可能通过抑制哮喘大鼠TGF-β1、TβR I的过度表达,上调抑制型Smad,影响TGF-β/Smads通路的转导,减轻气道重塑.

    作者:马佐英;何山;王学龄;刘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

    目的:观察综合性吞咽功能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长、短期疗效.方法: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5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针刺、按摩、解语丹和康复训练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0.9%与48.6%,P<0.05).治疗组长期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4.8%与34.3%,P<0.05),且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评级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且具有长期疗效.

    作者:陈捷;李平;哈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压氧配合针灸治疗小儿脑病后遗症50例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小儿中毒性脑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小儿脑病后遗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病后遗症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冶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人们日益意识到脂肪肝给生命健康带来的重大影响.近年来医学界为有效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与成果,目前西医多从生活方式的改变来纠正脂肪肝,辅助对症处理,药物治疗.中医多从整体观念出发,以人为本,辨证论治.文章主要就中、西医常见治疗方法和药物做一综述.

    作者:董姝;刘平;孙明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