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巍;黄碧兰;余良主;王柏军
肛肠病患者术后术后炎症介质释放,排便、换药等对创面的刺激,会导致术后剧烈疼痛[1]。术后采用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可控制疼痛,但药物塞入肛门时造成的剧烈疼痛也给患者带来痛苦。鉴此,本科2012年7月开始采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润滑双氯芬酸钠栓后再肛门塞入,较好地缓解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疼痛。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熊玲;黄小红;郑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根治直肠癌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已经为广大胃肠外科医生、特别是结直肠外科医生所接受,并在他们的外科理念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进食早、肺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它要求术者具有丰富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经验、护士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护理技术,医护合作处理。作者对本院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45例患者在围术期进行优质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东梅;周方萍;朱建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肾小球泸过率(GFR)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而肾动态显像测定GFR是目前公认的准确量化分肾功能的“金标准”,但该检查不能提供肾脏及病变部位精细的解剖结构,而CT 扫描具有提供精细解剖结构的优势,并可通过肾脏形态学指标来科学评估分肾功能。作者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36例成人先天性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性疾病患者,采用螺旋CT 扫描测量肾实质厚度作为评价梗阻侧GFR 的潜在性指标,通过分析二者的相关性,评价梗阻侧肾实质厚度在判断分肾功能的价值。
作者:刘全启;朱再生;吴海啸;吴汉;杨庆;陈良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原发性颈部淋巴结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其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由于其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常因颈部肿块至门诊就诊,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常延误诊断和治疗。现将2003年1月至2013年4月本院诊治的22例颈淋巴结结核误诊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缪爱林;陈玉芳;周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CAD是由众多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参与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过程,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展过程及其导致的并发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有研究表明了血清中高水平的可溶性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0配体(sCD40L)、同型半胱氨酸(HCY)和hs-CRP参与了CA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2,3]。本文通过观察CAD患者血清sCD40L、HCY和hs-CRP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其在冠心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预测稳定型心绞痛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提供参考。
作者:陆文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期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Hs-CRP浓度的高低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提示Hs-CRP可以作为判断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1]。
作者:罗丹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治未病思想早在战国时代的《内经》及《难经》已经提出,且贯穿于传统中医辨证施治及调摄养生的全过程[1]。中医体质辨识、体质养生教育是“治未病”工作的重点,作者自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社区健康教育中运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了中医体质辨识工作,随机抽取气虚质、阳虚质人群各50例,对其作出健康状况个性化的评估,制定出详细、可行的个体化调护方案,经调理后的体质评分有了明显改善,说明具有中医“治未病”特色的辨体养生是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可借鉴的模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明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眼内硅油填充术后患者需严格取强迫体位约2~3周,甚至更长时间,术后1周内每日采取俯卧位的时间应>18h[1]。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有些患者因难以忍受长时间强迫体位所致的不适而随意改变体位,导致并发症发生,影响了手术的疗效。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本科将改良头位床应用在硅油眼内填充术后的患者中,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舒苏凤;张王芳;严婉丽;陈俊;吕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首选激素治疗,激素无效采用二线治疗方案,如硫唑嘌呤、达那唑、长春新碱、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切脾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是特异性造血调控因子,具有刺激巨核系祖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巨核细胞成熟的活性,可增加血小板的生成。作者对国产注射用rhTPO治疗ITP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报道如下。
作者:苗文春;陈岳华;蒋志相;董晓燕;朱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耳鸣(tinnitus)是指患者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主观感觉,但外界并无相应的声源或电刺激存在[1]。耳鸣发病率较高[2],并且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有自杀倾向。
作者:李晶晶(综述);赵荣祥(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我国人口寿命延长、人口结构及生活方式改变,骨质疏松已成为绝经后女性面临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显示绝经前4~5年骨量就已有明显下降。因此,如何对骨质疏松症及其早期的骨量丢失能加以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的关注方向。本文通过对281例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BMD)检测,了解受测人群骨骼健康水平,旨在重视骨质疏松风险评估和及早预防。
作者:邵梅;来菊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肝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疾病,巨大的囊肿或有临床症状的囊肿需要手术治疗。本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行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2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北锦;廖南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乳腺癌术后行化学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便秘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达15%左右[1]。同时便秘的发生,可使患者出现腹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不适,甚至可伴有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2]。一些严重便秘的患者口服泻药或通便药可获得一时疗效,但因患者机体正气亏虚、津液亏损,长期使用更损伤脾胃,甚至影响化疗的完成。作者对80例乳腺癌化疗的患者分别给与两种不同方法进行自身比较和临床观察,随身灸配合饮食调护预防化疗后便秘的发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咏梅;计芬琴;洪丽琴;孙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呼吸危重症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1例呼吸危重症患者,24h内取血,采用电化学荧光法测定PCT水平,研究分PCT低水平组(PCT<0.5μg/L)和高水平组(PCT≥0.5μg/L),评估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和Marshall评分,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别评估PCT与APACHEⅡ、Marshall评分相关性。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MODS发生例数和死亡例数的差异。结果 PCT高水平组APACHEⅡ评分与Marshall评分明显高于PCT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Marshall评分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824,P<0.01;r=0.718,P<0.01)。高水平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MODS发生例数和死亡例数均高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水平对呼吸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度、MODS的早期诊断和临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欣欣;凌春华;黄振;张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专科医生应具有内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方式,对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对肾功能损害的原因进行分析。轻视病史,对合并症的处理与分析明显不足,表现为对药物所致的肾损害的认识、发生肾损害而采取的相关检查的实际运用能力,甚至对肾功能正常,尿蛋白质+-时已存在肾小球与肾小管的损害认识不足。作者对本院2013年2月7日入院的一例以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刘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到中晚期,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后吻合口瘘是严重的并发症,国内资料显示吻合口瘘发生率2.6%~6.4%,病死率38.4%~53.6%[1],术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吻合口瘘病死率的关键[2],近年来由于围术期处理、外科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仍在3%~5%,而病死率可高达40%[3]。现就食管中下段癌弓上吻合口瘘的病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予以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磊;郑世营;蒋东;汤金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妊娠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母亲婴儿(IDM)的出生率增加,此类患儿是高危儿,早期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本科于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IDM 5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湘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能力差,不会产生疼痛感,因此,对于新生儿的疼痛长期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相应的处理[1]。随着疼痛学的深入研究,疼痛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五生命体征,有报道称胎儿出生后就具有疼痛感知能力,反复长期的疼痛刺激会影响新生儿神经系统和行为能力的发育[2]。作者从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及其生命体征的影响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寅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损伤之一,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目前一致认为需行手术治疗[1]。作者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LE)和锁骨钩钢板(CHP)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了随访,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勇;蒋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胆囊癌是近年来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病死率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5位[1],预后较差,术后平均5年生存率为35%~38%[2]。超声影像检查成为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相关资料报道[3],其诊断符合率达70%~82%。但对早期胆囊癌诊断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仅为23%。超声造影检查可对胆囊癌灶血流情况进行实质性反馈,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作者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对本院收治的超声检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青;李新祥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