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非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精索、睾丸影响的临床研究

刘国昌;耿进妹;常敏;王圣石;吕镔

关键词:疝, 腹股沟, 睾丸, 精索
摘要:目的研究非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精索、睾丸的影响.方法阴囊外手法测定163例无嵌顿史、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睾丸体积,作为对照同时测定131例同年龄段正常儿双侧睾丸体积;患儿组有97例、对照组有82例,同时采用B超阴囊外测定.将采用不同方法测定的患儿睾丸体积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将患儿组双侧睾丸体积差和对照组双侧睾丸体积差进行统计学处理.患儿组均手术治疗,术中观察精索静脉,术后3个月、6个月及6~12个月随访测定患睾体积的变化.结果患儿组双侧睾丸体积有明显差异(P<0.05),患侧大于健侧;术后6个月内患睾与健睾仍存在较明显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后双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精索、睾丸的发育有不良影响,应重新认识腹股沟斜疝及其并发症.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脑瘤中CD44基因mRNA内含子9的潴留初探

    目的探讨CD44基因mRNA中内含子9在小儿脑瘤中的潴留情况及其肿瘤学意义.方法采用组织选择性方法提取标本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18例小儿恶性脑膜瘤,16例脑癌旁组织标本及脑胶质瘤7例中CD44基因mRNA内含子9的潴留情况.结果 18例恶性脑膜瘤中有16例CD44内含子9含量高,其中10例表达明显(88.9%);16例脑癌旁组织只有1例内含子潴留,15例无潴留现象(6.25%);脑胶质瘤7例有5例CD44基因mRNA内含子9表达阳性(71.4%).恶性脑瘤中含量高于脑癌旁组织(P<0.01),内含子9的潴留与小儿恶性脑瘤的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结论小儿恶性脑瘤组织中存在内含子9的潴留现象,而脑癌旁组织基本无潴留现象.CD44基因mRNA中内含子9的检测在恶性脑瘤中表达阳性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作者:高红;张志波;于明;龚小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eutz-Jeghers综合征的并发症及治疗对策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PJS),亦即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症,临床上较少见.我科近18年共收治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仲荣;陈肖鸣;谢小志;刘平;林进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色列小儿矫形外科见闻

    笔者有幸于21世纪初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参加国际医学毕业后培训班,历时4个月.

    作者:王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与<中华理疗杂志>合刊并重新确定承办单位的通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改良莎氏手术治疗182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我院自1984~1998年采用改良莎氏手术治疗4~10岁儿童先天性髋脱位182例(232髋)其中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病例有12例(12髋),随访94例(110髋)短3年,长14年,现将随访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夏榕圻;楼跃;唐凯;范毓华;黄禄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应用TDT检验确定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与HoxA基因的关系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一种发病原因复杂的先天性疾病,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疾病的发生.Hox基因是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同源盒(Home-obox)基因家族的一员,是与动物机体发育密切相关的重要的调控基因家族.本文在HoxA基因所在染色体区7P14-15内选择微卫星标记D7S1808、D7S673,对30个至少有一个发病子女的核心家系进行了遗传传递连锁不平衡(TDT)检验,初步确定Hox基因A簇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检测致病基因奠定基础.

    作者:张志波;王练英;李正;高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睾丸恶性生殖细胞瘤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索小儿睾丸恶性生殖细胞瘤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Ⅰ期无高危因素18例行睾丸高位切除术后密切随访(A组);Ⅰ期有高危因素和Ⅱ期31例分为13例行睾丸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加不规则化疗(B组),10例行睾丸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加规则化疗(C组),8例行睾丸切除加规则化疗(D组).结果 A组、B组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C组、D组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D组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年龄小、分期早预后好,Ⅰ期有高危因素及Ⅱ期者应行与化疗的综合治疗,有效联合化疗可代替常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作者:陈尔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非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精索、睾丸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非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精索、睾丸的影响.方法阴囊外手法测定163例无嵌顿史、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睾丸体积,作为对照同时测定131例同年龄段正常儿双侧睾丸体积;患儿组有97例、对照组有82例,同时采用B超阴囊外测定.将采用不同方法测定的患儿睾丸体积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将患儿组双侧睾丸体积差和对照组双侧睾丸体积差进行统计学处理.患儿组均手术治疗,术中观察精索静脉,术后3个月、6个月及6~12个月随访测定患睾体积的变化.结果患儿组双侧睾丸体积有明显差异(P<0.05),患侧大于健侧;术后6个月内患睾与健睾仍存在较明显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后双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精索、睾丸的发育有不良影响,应重新认识腹股沟斜疝及其并发症.

    作者:刘国昌;耿进妹;常敏;王圣石;吕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臀小肌挛缩的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臀肌筋膜挛缩症214例,200例臀肌筋膜挛缩患儿有反复接受臀肌注射史,14例仅有1~4次臀肌注射史,其中9例为同一村医疗站接受反复臀肌青霉素注射.臀小肌挛缩型22例,其中男9例,女13例;单侧15例,双侧7例;年龄4~12岁,平均7.5岁.20例为农村患儿,2例来自城镇.其中15例在多家医院就医都未能确诊.8例通过平均6个月推拿、按摩等保守治疗无效.全部伴有骨盆倾斜,即立正时双下肢不能同时着地.

    作者:冯宗权;曾湘穗;林庆光;张健平;原林;肖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结肠内皮素B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HD)的发生与内皮素B受体基因(EDNRB)突变间的关系.方法 40例HD患儿(37例散发性和3例家族性)和40例无便秘正常健康对照者,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3 nl并经盐析法提取DNA,然后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色法检测EDNRBG中的第4、5、6外显子(E4、E5、E6)的突变情况,并对阳性片段进行DNA测序.结果37例散发型中的1例短段型HD患儿E4扩增片段在SSCP分析时发现有泳动变位,而且该样品DNA测序核苷酸位点831密码子277位点上出现G→A的置换,证实为同义突变.结论 EDNRB基因突变与中国人H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主要为短段性HD.

    作者:陈秋红;魏明发;袁继炎;史慧芬;李俊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裸鼠皮下人体胎儿小肠培育模型

    目的建立人体胎儿小肠-裸鼠异种培育模型,以用于人体小肠发育分化等的研究.方法将15例流产后的胎儿小肠(胎龄18~22周)分割成每6 cm长的移植肠段共70段,埋入70只裸鼠(年龄4~6周)背部皮下,在术后4~6周,10周及6个月分别活检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6个月有24例模型的小肠显微结构同新生儿小肠,占模型(66个存活裸鼠)的36.4%.结论裸鼠皮下人体胎儿小肠可以培育存活,以期用于人体小肠发育分化等的研究.

    作者:陈戟;施诚仁;张忠德;蔡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食管瘢痕性狭窄的治疗

    小儿误服各种化学腐蚀剂所引起的食管损伤,发生食管瘢痕性狭窄者可达56.0%~70.0%[1],此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处理上仍有一定的困难,笔者从1984年4月~1999年9月共收治2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爱强;闫增亮;张泉;李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儿童髋关节唇皱襞嵌顿综合征的分型及临床意义

    自1994年笔者报道儿童髋关节内侧滑膜皱襞(唇皱襞)嵌顿综合征(medials-vnovi al entrapment syndrome of the hip,简称SES)以来[1-3.4],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与兴趣,在认可SES存在的同时,对本症本质尤其与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Transient synovitis of the hip,简称TS)如何鉴别,是否为独立疾病方面仍有不少争论.

    作者:彭明惺;刘利君;刘敏;孙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Legg-Calvé-Perthes Disease 病因学研究进展

    Legg-Calvé-Perthes Disease(简称LCPD)是发生于儿童期的股骨头骨骺坏死.自1910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有关其病因的研究很多,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研究两大方面,然具体病因至今未明.

    作者:吴建煌;周江南;廖前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全肠外营养在小儿肠穿孔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肠外营养在治疗小儿肠穿孔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肠穿孔患儿术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肠外营养(TPN)支持,TPN主要成分有:葡萄糖、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混合液与脂肪乳剂,经周围静脉输入.另设对照组36例肠穿孔患儿只给予综合治疗和部分静脉营养.结果 TPN组患儿全身情况改善,体重增加32例,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加40例.对照组体重增加8例,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16例.两组体重、淋巴细胞数增加经x2检验,P<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PN组治愈41例,死亡7例;对照组治愈22例,死亡14例,两组治疗结果经x2检验,x2=12 96,P<0.00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证明TPN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组TPN配方合理、方便、安全、有效,为肠穿孔术后患儿提供了足够的各种营养,疗效显著.

    作者:刘泽茹;徐向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兔胎仔椎板切除术后局部的病理变化

    目的研究兔胎仔椎板切除术后脊髓和脊神经的局部病理改变.方法选用胎龄24~25 d的兔仔24只子宫内切除第5~7腰椎椎板.妊娠足月29~30 d,剖腹观察存活的实验胎仔20只和对照组胎仔16只.观察局部改变,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脊髓和神经节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兔胎仔椎板缺损处有不同程度的脊膜膨出,神经与脊膜粘连,尼氏小体和线粒体,内质网肿胀和细胞膜破裂等病理损害.结论本实验提示胎儿期椎板缺损也可发生脊膜膨出、神经粘连和神经细胞的病理损害.这些可能是脊髓脊膜膨出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理基础.

    作者:胡月光;唐彦萍;都定元;李春鸣;肖庆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肛门成形术的改良

    自1994~1999年,我院对11例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术式进行改良,采用会阴经直肠内瘘管修补肛门成形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左楚清;马春秋;卞红强;乐盛麟;罗正利;李学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神经压榨股薄肌转移治疗小儿直肠尿道瘘

    小儿直肠尿道瘘主要是由于肛门成形术行肛周解剖时损伤尿道或术后感染所引起,此类患儿不少都经过多次手术,肛周瘢痕多,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先天性发育不良/或手术损伤),常合并大便失禁,如单纯行瘘修补术,手术效果常不理想,本文总结近年来采用神经压榨股薄肌转移治疗小儿直肠尿道瘘,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破;陈雨历;林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分娩性臂丛损伤后的肩外展及外旋功能重建

    目的评价斜方肌和(或)背阔肌移位术重建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产瘫)后肩外展及外旋功能的疗效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34例产瘫后肩外展及外旋功能障碍的患儿行斜方肌和(或)背阔肌移位术并经术后1年以上的随访.34例中25例行单纯背阔肌移位术以重建肩袖功能,另9例行背阔肌及斜方肌的组合式移位以同时重建三角肌功能.采用Gilbert肩关节功能5级评定法作术后评价.结果 25例行单纯背阔肌移位者,肩外旋功能均有较明显的改善,但外展功能仅13例有明显改善,另12例改善不显著(Gilbert分级无进步);9例行斜方肌背阔肌组合式移位者,8例肩外展及外旋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仅1例无效.结论对于产瘫的肩外展及外旋功能障碍者,若术前外展达到90°以上,则可仅行背阔肌移位术,否则应行背阔肌与斜方肌的组合移位重建其肩外展及外旋功能.

    作者:陈亮;顾玉东;胡韶楠;苏昌祺;闵若良;傅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精索异位肾上腺一例

    患儿:男,5岁2个月.因自幼发现双侧阴囊无睾丸5年余入院.体检见双侧阴囊空虚,未触及睾丸.诊断:双侧隐睾.在全麻下行双侧睾丸下降固定术.术中见在右侧精索上有一米粒大小黄白色的结节.予以切除.送病理检查,诊断:右精索,异位肾上腺.

    作者:邱宏;柯金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