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化血清蛋白与脑梗死预后关系探讨

单晓彬

关键词:糖化血清蛋白, 脑梗死, 血糖水平, 疾病严重程度, 急性期患者, 血糖升高, 危险因素, 控制情况, 指标, 评价, 复发, 发病
摘要:血糖升高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影响其预后[1]。糖化血清蛋白(GSP)是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能准确反映患者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血糖临时变动及急性改变影响[2]。本文旨在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GS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复发的关系,以期了解GSP与脑梗死的内在联系。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DVR系统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附44例报告)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目的是大限度地恢复桡骨远端生理形态和腕关节功能,保守治疗难以奏效。DVR系统是美国强生公司生产,一种全新的内固定系统,其解剖型设计与桡骨远端解剖结构高度匹配,远端多角度排钉可以更好固定,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本科采用切开复位DVR系统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程杭清;陈冰;贾万贵;蔡立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老年人多发。本院心血管病房近年来高龄患者逐年增多,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群,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对80岁以上心血管病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作一探讨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毛雅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0~14+周妊娠和治疗稽留流产效果比较

    近年来常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中期妊娠与治疗稽留流产。因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使宫颈扩张与宫缩同步,故对终止10~14+周妊娠和治疗稽留流产有相似的临床效果。现对本院孕10~14+周稽留流产和相同孕周药物终止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罗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推拿联合超短波治疗顽固性呃逆(附68例报告)

    顽固性呃逆是指受凉、饮食、情知等诱发因素引起持续时间超过48h的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气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临床上较为常见。从2009年以来,作者采用推拿联合超短波治疗顽固性呃逆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TM和ET-1水平在突发性耳聋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突发性耳聋(S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S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1],已有资料表明,耳蜗微循环功能异常是SD主要的病因[2]。血管内皮细胞是影响微循环功能的重要因素,因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SD的发病可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观察SD患者治疗前后血栓调节蛋白(TM)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在SD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吴仲茱;张琴;孙华;王力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前路手术治疗外伤性陈旧性下颈椎脱位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外伤性陈旧性下颈椎脱位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11例外伤所致的陈旧性下颈椎脱位患者进行前路减压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前摄颈椎X线片,并作三维CT及颈椎MRI检查,了解骨折脱位及脊髓受压情况,术后摄颈椎X线片了解植骨融合、颈椎生理弧度恢复状况和内固定稳定性,并进行Frankel’s分级与术前比较改善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期间8~39个月,平均23.4个月,术后功能Frankel’s分级均有改善,无术后神经损伤症状恶化、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发生,固定节段稳定,颈椎生理性前突恢复并保持,内固定稳定,植骨愈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前路手术对治疗陈旧下颈椎脱位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的手术操作、充分减压、牢固内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海龙;陈亮;顾勇;刘斌;牛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胃癌根治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国家之一,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高[1,2]。手术仍是治疗老年胃癌的主要方法。麻醉对手术有重大影响,如何选择有效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非常重要。有文献报道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胃癌根治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明显。本文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岱鹏;王磊;朱君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建立危重症护理小组在急诊科留观患者管理中的作用

    急诊科是医院窗口科室,综合性强,疾病种类多,病情重,病情复杂多变和病死率高,救治不及时或者不恰当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1]。为此,学者们和护理人员一直致力于优化急诊科留观患者护理措施[2,3]。本科借鉴质量管理小组的管理思路,成立危重症护理小组,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凯先;叶珍;丘文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血液炎性介质的影响

    临床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的疼痛不仅极大地影响到产妇的机体康复,且机体也处于较为明显的炎症状态,而疼痛加炎性状态又会应激性引起血液黏度的异常,不仅影响创口周围的血液循环[1],且容易引起血栓等并发症[2],因此,减少剖宫产术后的疼痛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炎症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陶雪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形成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的34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24例,对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术后切缘癌残留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组低于低分化组(P<0.05);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肺癌的分化程度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主要因素。

    作者:翟更新;王晓静;孟宪春;冯树东;赵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将息法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疗效观察

    “将息”一词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有养息、调养、休息之意,是中医护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病位、病性、治法、临床表现所采取的一系列调养护理方法。现代学者认为只要有助于患者康复但不属于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方法均可以纳入中医将息法范畴[1]。溃疡性结肠炎(UC)病程缠绵,迁延难愈,复发率高,与结肠癌关系密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难治病之一[2]。保留灌肠是UC的中西医外治手段[3]。本院运用中医将息法延长灌肠液肠内时间,提高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许月萍;张小红;张菊如;陆金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探讨(附41例报告)

    十二指肠乳头癌临床较少见,约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1%,临床诊断及尸检病理诊断的肿瘤中分别占0.01%及0.2%[1]。以往对于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一般认为以无痛性进行性黄疸为首发表现,但是,显性黄疸出现已经不是早期[2]。由于十二指肠乳头癌相对于发生于同区域的胰腺癌及胆管下端癌恶性程度较低,早期得到治疗疗效较好。为此对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41例资料,就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式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凤庆;周俊;吴晓俊;闵捷;于费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危重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危重患者下肢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保持清醒、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传统的阻滞方法以人体的解剖标志作穿刺定位,以穿刺针触及神经时引发的异感寻找神经,成功率较低,且易损伤神经、血管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可直观分辨出局部组织结构,并可将穿刺针置于靶神经旁,使局麻药充分浸润神经,能提高神经阻滞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危重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楼海霞;李伟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家庭护理对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超声乳化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已应用于白内障治疗。该技术使白内障患者住院周期缩短(仅需2~3d),故患者术后的家庭治疗和护理就显得相当重要[1]。由于超声乳化技术知识尚未普及,少数患者因为家庭护理的的失误或者不当影响了手术效果,甚至有少数患者致盲。本文回顾性分析家庭护理对此类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提高对家庭护理在此类疾病中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张庆宁;孔亚兰;蒋学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孕妇抑郁焦虑及相关因素分析

    在妇产科的临床工作中,探索各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是医师关注的重点,却常忽略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为此,作者选择2013年4月8日至2013年4月20日本院产前检查愿意参加本调查,无精神疾病及严重躯体疾病的孕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1]和焦虑自评量表(SAS)[1]进行调查,并与孕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次、产次、孕周分析,探讨孕妇孕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间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改善透析相关性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间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改善透析相关性肌痉挛的疗效和探讨可能机制。方法32例血液透析中频发肌痉挛患者随机均分为血液透析治疗(A组)和血液透析治疗联合间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B组)两组,于3个月的治疗期内记录其透析相关性肌痉挛的发作次数,并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的第3个月于透析间期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othelium dependent dilation,EDD)、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另随机选择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检测EDD、vWF。结果在治疗期内,A组患者透析相关性肌痉挛发作次数变化不明显,B组显著减少(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DD、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正常对照相比较EDD均明显下降、vWF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A组EDD水平显著低于B组、vWF水平则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联合间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透析相关性肌痉挛,其机制可能与患者的内皮功能得到改善有关。

    作者:刘滇军;刘辉辉;沈建明;田少江;王黎萍;李骏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是产妇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2%~3%,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羊水过多、巨大儿、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双胎等高危妊娠引起的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约占70%~80%[1],因此,在剖宫产术中、术后需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在胎盘附着部位强烈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而起到止血作用。本科对有高危因素产后出血倾向的孕妇术中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取得很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范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急迫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方法,但TURP术后患者的尿路梗阻症状虽然已经解除,由于手术创伤及膀胱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拔除导尿管后几乎都出现压力性或急迫性尿失禁,持续时间因人而异[1]。近年来,作者运用中药穴位贴敷预防术后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及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飞;余龙龙;陈小芳;王红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程式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 or 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是疗效确切的膝关节疾患终极治疗方法,不仅可以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还能改善患膝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术后疗效与康复治疗密切相关,尤其是运动疗法,它对关节功能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因此,要想成功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熟炼的手术技巧外,还应有全新的骨科康复模式。

    作者:王晓天;陶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加减右归饮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和免疫功能失衡,致使红髓被脂肪髓所替代,造血功能部分或全部衰竭的一组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依据临床表现归属中医学“虚劳”、“髓枯”等范畴,多因精液亏损、脾胃失调、禀赋不足、邪毒入内等使骨髓生化乏源,髓海空虚,以致不能生血。本科使用加减右归饮联合西药治疗肾阳亏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罗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