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高志洋;刘海明;宋舟锋

关键词:退变性疾病,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固定结合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术与后正中入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8例中18例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固定结合改良TLIF术(单侧改良TLIF组),20例行后正中入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术(PLIF组),比较两种术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随访28~35个月,平均33.6个月,末次随访单侧改良TLIF组优良率94.4%;PLIF组85.0%;无融合器移位、下沉及钉棒松动、断裂发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较术前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比较而言,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固定结合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术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腰背肌疼痛缓解快等优势。临床应用中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免打结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保留肾单位手术因其对患者肾功能的保留和生活质量的保障已被临床普遍认可[1]。免打结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EBRLPN)通过缝合止血技术的改进,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有效节省打结时间,可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和减轻肾功能损害。EBRLPN术对早期肾肿瘤具有可行、安全、有效、手术切口小、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但由于技术难度大,过程复杂,对手术护士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免打结后腹腔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作一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钟爱英;谢珠红;高江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盲探置入支气管封堵导管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胸科手术常需单肺通气,大多通过一些气道管材来实旋,常用的有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导管。支气管封堵导管由于插管和定位比较方便,对肺的损伤小,以及双肺隔离较彻底且可选择性阻塞一侧肺或肺叶[1],而被广泛应用。支气管封堵导管须从单腔气管导管内置入到需萎陷侧肺支气管内,为保证单肺通气时准确对位的效果,常需借助纤维支气管镜来定位[2]。作者采用盲探法完成多例麻醉,并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漆勇;任利远;潘志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CR-DGGE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胃肠道中细菌多样性研究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对大鼠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对健康SD大鼠进行溃疡性结肠炎造模;运用CTAB-SDS法提取肠道微生物总DNA,通过PCR-DGGE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之间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差异。结果溃疡组、用药组和正常组大鼠的消化道中,不同部位细菌Shannon指数变化较大(1.64~3.05),结肠中Shannon指数高,其次是胃,小肠低。在结肠,不同组的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变化幅度不大,以用药组高(3.05),其次溃疡组(2.98),正常组2.95,说明大鼠结肠在健康状态下细菌多样性低,结肠炎后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此外,发现病变后的大鼠胃中拟杆菌属、梭菌属、普氏菌属、紫单胞菌属等厌氧细菌增加,病变后的结肠中乳杆菌属细菌明显减少,紫单胞菌属和梭菌属细菌明显增加;病变后小肠中部分乳杆菌种类消失,同时梭菌属和紫单胞菌属等不常见菌群的出现。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胃、小肠、结肠中有益菌乳杆菌明显减少,普氏菌属、紫单胞菌属、梭菌属等明显增多,这些菌属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可能是造成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孝天;彭三妹;王博林;陈如意;袁小凤;林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替罗非班对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的作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之上继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一组严重的急性缺血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但ACS患者PCI术后仍有再发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的可能,因此围手术期需应用抗血小板措施。替罗非班是一种高选择性、高特异性的非肽类小分子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固定结合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术与后正中入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8例中18例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固定结合改良TLIF术(单侧改良TLIF组),20例行后正中入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术(PLIF组),比较两种术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随访28~35个月,平均33.6个月,末次随访单侧改良TLIF组优良率94.4%;PLIF组85.0%;无融合器移位、下沉及钉棒松动、断裂发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较术前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比较而言,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固定结合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术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腰背肌疼痛缓解快等优势。临床应用中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作者:高志洋;刘海明;宋舟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单次剂量1μg/kg右美托咪定在妇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具有镇静、抗焦虑及预防术后谵妄等作用[1],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妇科手术的麻醉,但其使用剂量一般低于临床负荷量(1μg/kg)。本文旨在探讨单次缓慢静脉注射剂量1μg/kg右美托咪定在妇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彭晓静;刘海;张辉;王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时,呼吸支持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机械通气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多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压力支持(PSV)方式过渡撤机,但长时间的有创机械通气易导致呼吸机依赖致撤机困难,并助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为此,作者采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的序贯机械通气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其疗效及可行性。

    作者:杨琼芳;季巧英;舒彩敏;黎秀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前降钙素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性脑膜炎(菌脑)与病毒性脑炎(病脑)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23例菌脑、26例病脑血清PCT含量,同时采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菌脑组血清PCT和CRP含量明显高于病脑组(P<0.01)。结论 PCT联合CRP检测是早期鉴别菌脑和病脑灵敏而有效的指标。

    作者:詹建梅;林海燕;王进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TSGF和CA19-9在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糖类肿瘤相关抗原(CA 19-9)在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各30只大鼠)肝脏组织中的TSGF和CA 19-9表达水平,用t检验、关联性分析等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其生物学意义。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TB、ALT、AST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术TSGF、CA 19-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手术时间延长而升高(R=0.970,P=0.006;R=0.987,P=0.006);TSGF及CA 19-9与TB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9196,R=0.7808), TSGF及CA 19-9与ALB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R=-0.8494,R=-0.7024,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的肝脏功能损伤越严重,TSGF、CA 19-9水平越高,提示肿瘤越有可能存在,对于梗阻性黄疸患者应及早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作者:张吉水;姬汉书;高新;郭忠建;王文龙;刘雅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及睡眠、疲劳状况与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医疗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而手术室护士又是护士中较为特殊的群体,专业技术性强,意外及紧急情况多,常在高度紧张状态下持续工作,且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治疗场所,存在着职业暴露危险,这些特点决定了手术室护士面临着特殊的职业压力。本文就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相关因素作一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为相应的管理机构提供参考。

    作者:张敏;马香爱;杜丽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不同类型子宫畸形的价值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副中肾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停滞发育而形成的异常,包括子宫外形异常和宫腔、宫颈形成异常。患者常以不孕、流产、原发性闭经、腹痛、早产等原因就诊。近年来随着三维超声在临床的应用、发展,尤其是子宫冠状面成像,可以对子宫、宫颈进行立体成像,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得到二维超声不能显示的第三平面,完整直观地显示子宫畸形的细节,成为其他方法不能代替的新诊断手段[1]。现将4年来本院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畸形68例声像图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丽;陈赛君;付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制HBsAg定量检测低值室内质控品应用

    近几年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的室内质控品种少,稳定性不好,特别是生物制品的价格昂贵,限制了中小实验室室内质控的开展。用低滴度混合血清样本自制室内质控品开展室内质控,对实验室乙肝准确定量检测方便有效[1]。考虑到HBsAg和HBsAb结合而形成复合物会使混合血清中HBsAg定量不稳定,作者选取HBsAb= OmIU/ ML的血清样本作单一模式混合,并与雅培公司提供的HBsAg室内质控品比较,自制一套适合实验室HBsAg定量检测的室内质控品,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袁龙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膀胱癌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恶性肿瘤患病率逐年增多,恶性肿瘤与凝血异常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血液可有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1],除此之外,凝血功能紊乱也与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肿瘤远处转移关系密切。90%以上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异常,表现为凝血因子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增高、凝血纤溶系统激活、特异性标志物水平升高等[2],且升高程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3]。本文对90例膀胱癌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延;张翼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22例分析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orrhaphy,LIHR)因其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疼痛不适感轻,同时切口小,可探查对侧疝、隐匿疝和股疝,已成为腹股沟疝修补的主要术式之一,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EP)在疝修补手术中更具优势[1]。但TEP手术因解剖、操作空间等因素,较其他手术难度大,操作技巧要求高,对于初开展此类手术者有一定难度。本院2012年2月开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至2013年10月完成22例。现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柳阳;沈方敏;钟云;王成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对改善脑外伤患者后遗症的作用

    脑外伤后遗症(Brain Trauma Sequela,BTS),又称脑外伤综合征(Post-traumatic Brain Syndrome,PBS),是脑外伤患者恢复期长期存在的一组精神性症状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头痛、失眠、头晕、易怒、神经过敏、记忆力障碍等症状[1]。BTS不仅可影响患者病情的控制,还会引起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康复[2,3]。为探讨护理在BTS治疗中的价值,本科对BTS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祁丽萍;陈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深度达到或穿透黏膜肌层,直径多>5mm,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1]。PU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治疗不当可并发大出血、急性穿孔,危及患者生命。本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PU,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卫;杨祖军;汪群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氟康唑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

    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是指念珠菌阴道炎临床治愈后1年内复发4次以上,约占念珠菌阴道炎的5%~20%,且近期有增加的趋势,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微波照射特别适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1]。作者采用氟康唑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曹瑞青;边文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低频rTMS强化治疗难治性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观察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年患病率5.1%[1]。且治疗依从性差,预后不理想,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2]。GAD的治疗药物主要为抗抑郁药物、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等,不少患者反复发作,病程趋于慢性化,对药物治疗反应不理想。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技术,对焦虑抑郁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对常规治疗不理想的21例GAD患者采用低频rTMS强化治疗效果作一报道。

    作者:邱越锋;高静芳;朱翔贞;陶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蛋白hMLH1和hMSH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hMLHl、hMSH2两种错配修复(MMR)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480例结直肠癌中hMLH1、hMSH2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家族史之间的关系。结果480例结直肠癌中,hMLHl表达缺失12例,占2.5%(12/480),hMSH2表达缺失23例,占4.8%(23/480),两者之和占所有结直肠癌病例的6.9%(33/480)。MMR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多原发肿瘤相关,而与患者性别、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hMLHl表达缺失12例中6例(50.0%)有肿瘤家族史,hMSH2表达缺失23例中8例(34.8%)有肿瘤家族史。结论部分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缺失,且与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及多原发肿瘤等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表明可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筛选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鞠海星;吴伟;胡锦林;刘勇;孙文勇;李德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心脏瓣膜手术99例分析

    目的:探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9例同期行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资料。术前心功能(NYHA)II级25例,III级65例,IV级9例。二尖瓣病变66例,主动脉瓣病变21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12例。冠状动脉病变单支42例,2支27例,多支30例,左主干病变8例。术前心肌梗死13例,房颤43例,左房血栓19例。共移植桥血管195支,其中LIMA61支,SV 134支,平均每例患者(1.97±1.0)支;MVR43例,MVP23例,AVR21例,AVR+MVR12例,TVP23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19例,室壁瘤切除术3例,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脓肿清除术2例。结果3例术后30d内死亡(2例因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恶性心律失常死亡),97例痊愈出院。随访6~120个月,平均(27.3±15.3)个月,失访16例,随访期间死亡13例(6例心血管病因,7例非心血管病因)。术后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心功能(NYHA)I级56例,II级10例,III级2例。结论 CABG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可以完成心肌再血管化并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陈磊;王霄霖;沈振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