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洋;刘海明;宋舟锋
腮腺腺淋巴瘤(或淋巴乳突状囊腺瘤)是腮腺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居第2位,约占腮腺肿瘤的5%~10%[1]。本文收集2005年9月至2012年5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8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和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率。
作者:周吉;汪银芬;邬筱波;吴光达;龚向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肝门部静脉曲张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布满菲薄的曲张静脉,给肝胆外科手术带来术中出血的风险,尤其胆总管结石患者需切开胆总管探查时更为棘手。作者医院地处血吸虫病流行区,虽然血吸虫病已消灭,但遗留下不少血吸虫性或混合性肝纤维化患者,所以诊疗中肝门部静脉曲张的患者也较多,1998年1月至2010年8月,术后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合并肝门静脉曲张15例。现对术中处理措施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彭勃;闵捷;周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会阴部湿疹好发于长期卧床、全身营养状况差和抵抗力差的患者,长期卧床患者会阴部皮肤由于尿液、粪便及汗液的长时间浸渍导致局部皮肤黏膜发红、渗出、破溃,形成湿疹。由此带来的瘙痒,局部皮肤常被抓破,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湿疹通常采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但易反复发作。本科采用自拟中药“止痒煎”湿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会阴部湿疹,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杨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宫颈癌在女性易患的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化疗是中晚期宫颈癌(Ⅱb-Ⅳa期)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一直以来,宫颈癌的化疗方案均是以铂类为核心的联合化疗方案,如顺铂加紫杉醇联合化疗[1]。但现有化疗方案长久以来都受到治愈率低、易发生肿瘤转移、耐药等的困扰,急需研究新的更有效的化疗方案。近年来针对宫颈癌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并在多个研究方向研发出了多种新型的化疗药物,有的已在临床或动物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袁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占关节内骨折首位。X线摄片是骨折常用检查方法,但由于踝关节解剖关系,X线片对踝关节骨折漏诊时有发生。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及后重建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MSCT及后重建技术不仅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较细微的骨折线及撕脱骨折情况,还可以从各个方位立体观察踝穴的形态及关节内各关节面受累情况,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信息。本文旨在探讨MSCT及后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学民;刘长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阴茎背神经阻滞常被用于包皮环切术的麻醉,由于小儿患者不能配合,常需要使用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啶是新型高选择性肾上腺α2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镇静、抗焦虑和镇痛作用,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1]。本文拟通过观察右美托咪啶镇静下行阴茎背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影响,评价其在该类手术中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吴祎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国家之一,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高[1,2]。手术仍是治疗老年胃癌的主要方法。麻醉对手术有重大影响,如何选择有效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非常重要。有文献报道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胃癌根治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明显。本文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岱鹏;王磊;朱君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不能以器质性疾病解释而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和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恶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中医无“功能性消化不良”之说,但类似本病临床表现的描述却可见于关于“痞满”、胃脘痛”、“嘈杂”等病证的文献中。FD患者根据症状及舌脉等,可分为肝气郁结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湿热滞胃证,寒热错杂证[1]。气滞胃痛颗粒其方来源于《伤寒论》中的“四逆散”,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本文旨在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肝气郁结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作者:刘英超;钟继红;孙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呼吸暂停(AOP)是指呼吸停顿超过20s或不足20s但伴有心动过缓和紫绀的异常呼吸现象,多发生于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1750g的早产儿出生后2~7d,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发生率越高[1],胎龄28~29周早产儿可高达85%,30~32周早产儿约50%[2]。早产儿偶发的原发性AOP给予适当的刺激吸氧能恢复呼吸,但反复发作的AOP易导致缺氧性脑损伤或新生儿猝死。目前临床多使用兴奋呼吸中枢药物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多沙普仑,疗效并不满意[3]。文献[4]报道,早产儿原发性AOP发作时,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升高。本文探讨纳洛酮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AOP的疗效及其对β-EP水平的影响。
作者:金珍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将息”一词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有养息、调养、休息之意,是中医护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病位、病性、治法、临床表现所采取的一系列调养护理方法。现代学者认为只要有助于患者康复但不属于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方法均可以纳入中医将息法范畴[1]。溃疡性结肠炎(UC)病程缠绵,迁延难愈,复发率高,与结肠癌关系密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难治病之一[2]。保留灌肠是UC的中西医外治手段[3]。本院运用中医将息法延长灌肠液肠内时间,提高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许月萍;张小红;张菊如;陆金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进一步认识肺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ung,IPL)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肺部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既往有呼吸感染史42例(77.7%),10年以上吸烟史22例(40.7%);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主要为肺外周带近胸膜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孤立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桃尖征(24%)和平直征(20.3%)为CT特征性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术前误诊率高(75.9%),极易与肺癌相混淆;纤维支气管镜、 PET-CT的诊断价值有限,确诊依据病理检查;全部病例手术治愈,预后良好。结论肺炎性假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确诊依据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欣欣;凌春华;黄振;张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社区药学服务日益发挥重要作用。药店遍布城乡社区,社区居民自我购药的比例增高,药品的选择随意性增大,在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不合理、不安全用药现象也较为普遍,社区药学服务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关注。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药学服务已很普遍,家庭临床药师上门服务[1,2],我国社区药学服务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以新的药学服务模式为居民服务,促进用药有效和安全。
作者:桑明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间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改善透析相关性肌痉挛的疗效和探讨可能机制。方法32例血液透析中频发肌痉挛患者随机均分为血液透析治疗(A组)和血液透析治疗联合间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B组)两组,于3个月的治疗期内记录其透析相关性肌痉挛的发作次数,并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的第3个月于透析间期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othelium dependent dilation,EDD)、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另随机选择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检测EDD、vWF。结果在治疗期内,A组患者透析相关性肌痉挛发作次数变化不明显,B组显著减少(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DD、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正常对照相比较EDD均明显下降、vWF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A组EDD水平显著低于B组、vWF水平则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联合间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透析相关性肌痉挛,其机制可能与患者的内皮功能得到改善有关。
作者:刘滇军;刘辉辉;沈建明;田少江;王黎萍;李骏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老年人多发。本院心血管病房近年来高龄患者逐年增多,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群,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对80岁以上心血管病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作一探讨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毛雅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近年来恶性肿瘤患病率逐年增多,恶性肿瘤与凝血异常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血液可有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1],除此之外,凝血功能紊乱也与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肿瘤远处转移关系密切。90%以上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异常,表现为凝血因子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增高、凝血纤溶系统激活、特异性标志物水平升高等[2],且升高程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3]。本文对90例膀胱癌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延;张翼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急诊科是医院窗口科室,综合性强,疾病种类多,病情重,病情复杂多变和病死率高,救治不及时或者不恰当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1]。为此,学者们和护理人员一直致力于优化急诊科留观患者护理措施[2,3]。本科借鉴质量管理小组的管理思路,成立危重症护理小组,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凯先;叶珍;丘文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顽固性呃逆是指受凉、饮食、情知等诱发因素引起持续时间超过48h的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气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临床上较为常见。从2009年以来,作者采用推拿联合超短波治疗顽固性呃逆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妇产科的临床工作中,探索各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是医师关注的重点,却常忽略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为此,作者选择2013年4月8日至2013年4月20日本院产前检查愿意参加本调查,无精神疾病及严重躯体疾病的孕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1]和焦虑自评量表(SAS)[1]进行调查,并与孕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次、产次、孕周分析,探讨孕妇孕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9例同期行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资料。术前心功能(NYHA)II级25例,III级65例,IV级9例。二尖瓣病变66例,主动脉瓣病变21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12例。冠状动脉病变单支42例,2支27例,多支30例,左主干病变8例。术前心肌梗死13例,房颤43例,左房血栓19例。共移植桥血管195支,其中LIMA61支,SV 134支,平均每例患者(1.97±1.0)支;MVR43例,MVP23例,AVR21例,AVR+MVR12例,TVP23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19例,室壁瘤切除术3例,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脓肿清除术2例。结果3例术后30d内死亡(2例因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恶性心律失常死亡),97例痊愈出院。随访6~120个月,平均(27.3±15.3)个月,失访16例,随访期间死亡13例(6例心血管病因,7例非心血管病因)。术后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心功能(NYHA)I级56例,II级10例,III级2例。结论 CABG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可以完成心肌再血管化并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陈磊;王霄霖;沈振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超声乳化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已应用于白内障治疗。该技术使白内障患者住院周期缩短(仅需2~3d),故患者术后的家庭治疗和护理就显得相当重要[1]。由于超声乳化技术知识尚未普及,少数患者因为家庭护理的的失误或者不当影响了手术效果,甚至有少数患者致盲。本文回顾性分析家庭护理对此类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提高对家庭护理在此类疾病中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张庆宁;孔亚兰;蒋学美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