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赵文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患者, 围术期,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卒中, 现报道如下, 狭窄或闭塞, 危险因素, 颈内动脉, 介入技术, 新方法, 创伤小, 病因学, 并发症, 治疗, 应用, 临床, 疗效, 基础
摘要: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病因学基础,25%的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有关[1]。随着介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该法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2],已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对1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经细心周到的围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和护理

    新生儿窒息复苏是指新生儿重度窒息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无效呼吸或心跳、呼吸停止时采取的一系列重建自己呼吸及循环的过程。及时有效的新生儿窒息临床抢救和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减少近期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发生[1]。2013年6月至11月作者对剖宫产新生儿窒息25例用新法复苏技术进行抢救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竹军;求珍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牙区金属烤瓷桥崩瓷的金属烤瓷插片修复

    前牙区金属烤瓷桥具有较好的牢固度,稳定性,美观度等特点,是前牙美容性修复中较为常见的修复方式。但是针对前牙烤瓷桥崩瓷造成的美观问题却降低了修复体的成功率。大面积的严重崩瓷通过重新制作修复体的方式虽然能彻底解决美观和牢固度的问题,但对于患者却要承担经济上与精神上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多单位金属烤瓷长桥,拆除费时费力,且易伤及基牙。因此,临床上产生了多种针对崩瓷且损伤性较小的修补方式,本文介绍的金属烤瓷插片修复又称邻面开口式部分冠修复就是其中的一种。报道如下。

    作者:金秀英;祝焕明;周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阶段下颌角截骨术在方颌矫治中的应用

    方颌畸形(square mandible)主要表现为面下1/3宽度不调,但一般不存在口内咬问题。黄种人为中头型,因此,亚洲女性出现方脸较为普遍。然而,亚洲传统审美文化崇尚女性拥有“鹅蛋脸”或“瓜子脸”。切除部分下颌角是矫治面下1/3不调和的主要术式之一。然而,此手术常发生下颌骨过度截骨造成意外骨折,截骨后下颌骨弧度不流畅甚至产生第二下颌角等情况。作者旨在探讨采用多阶段下颌角截骨,以避免下颌骨截骨过度和第二下颌角的形成,从而获得理想的下颌骨外形。报道如下。

    作者:陈作东;应彬彬;胡静;吴溯帆;李哲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浆细胞恶性单克隆增殖性血液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1%,增生的浆细胞浸润及其所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引起一系列器官功能障碍。近年来,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雷利度胺(Lenalidomide)、硼替佐米(Bortezomib,Bor)等新型药物明显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1]。作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MM患者,观察其疗效、治疗前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孟亚红;韩秀华;孙丽华;程韵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流失情况调查及分析

    护士职业是一种特殊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乃至医院文化的质量。但是,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待遇等问题,造成医疗行业人才流失。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特别是护理人员的流失显得尤为明显。护理人员,特别是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的流失对医院的正常运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永嘉县多所基层医院在职护理人员以及近5年流失的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职及流失护理人员在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医院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各方面进行比较,对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流失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沙;徐霞;余侠;周秋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伤性肝门区损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外伤性肝脏损伤临床较常见,而累及肝门区损伤常合并有重要的血管及胆管的损伤,属于严重的肝脏外伤,术前的准确判断和急救、术中的精细操作和规范化的处理可以避免患者的死亡,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累及肝门部区域,指距离下腔静脉主干、左右肝管汇合部、左右门静脉分叉部及左中右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部1cm以内的区域[1]。作者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救治的25例外伤性肝门区损伤患者的损伤情况及术中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广平;李志钢;翁辞海;陆照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射频消融与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短期疗效评价

    目的:应用倾向分值匹配法均衡射频消融组(RFA组)和肝动脉栓塞化疗组(TACE组)患者间的临床基线资料,通过匹配后两组患者的短期生存率比较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方法收集经RFA或TCAE治疗的13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其中经RFA治疗者78例,经TACE治疗者59例),采用倾向分值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卡钳配对,对匹配后获得的新样本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未经匹配之前,除性别、AFP值外的所有临床基线资料的P值均<0.05,经匹配后,新样本的所有临床基线资料的P值均>0.05,说明这些自变量经匹配后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样本均衡可比;经匹配后,RFA组和TACE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63.39%和54.28%,两年生存率分别为36.15%和29.08%,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2年和0.94年,P值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倾向分值匹配法均衡组间差异后,RFA组的短期生存率优于TACE组。

    作者:洪敏;李云亭;汤靖岚;侯春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紫河车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分析

    辅助生殖技术自1978年开展以来,已有30余年的历史。促排卵药物在辅助生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中医药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主要采用复方制剂,研究单味中药的相关报道较少[1]。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紫河车中含有大量激素,其中主要有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素、催乳素、多种黄体激素、红细胞生成素等[2]。子宫内膜的增生与分泌均和这些激素密切相关。因此认为紫河车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有据可依。作者就紫河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做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小敏;崔雅婷;丁彩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逆行切除翼状胬肉联合丝裂霉素C湿敷临床疗效观察

    翼状胬肉是眼科结膜常见病中较复杂且难治的疾病,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术后极高的复发率。尽管有的病例可用保守疗法,如药物、冷冻、超声波、激光等,但效果不理想,一旦翼状胬肉头部侵入角膜,则需采用手术治疗。如何使手术后的复发减少至低程度,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手术操作的细致是关键。作者采用手术显微镜下的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湿敷及结膜瓣转移方法治疗翼状胬肉患者75例(95只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奕峰;杨灵萍;蓝肖潇;李元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剂型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尿钠肽影响的临床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CHF)(简称心衰)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B型尿钠肽(BNP)作为CHF的标志物,已得到广泛认可[1],而β受体阻滞剂已广泛应用在CHF的治疗中,美托洛尔作为高度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目前临床上有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两种剂型,本文旨在观察两种剂型在治疗CHF前后血浆BNP的水平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毕磊;曹丹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根据人体生物钟规律进行亲情呼唤在脑卒中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脑卒中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脑干梗死、脑出血等,其病情严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且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差,增加伤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尽早促使脑卒中昏迷患者意识恢复是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的重点,也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近年来,本院神经内科护理科研小组对脑卒中昏迷患者开展根据人体生物钟规律进行亲情呼唤对脑卒中昏迷患者促醒的临床研究,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秋菊;吴翠平;黄惠君;张艳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虚弱,病情顽固,反复不愈,迁延所致,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缠绵、复发率高等特点。慢性盆腔炎西医基本治疗方法是抗生素治疗,但疗效欠佳。作者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对本院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慢盆汤加减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田加珍;田丽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8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发生于排卵后黄体阶段或妊娠早期的医源性并发症,通常是在辅助生育技术控制性超排卵治疗过程中出现[1],其原因与多个卵泡发育、血清雌二醇过高有关。轻度仅表现为腹部胀满、卵巢稍增大;重度表现为腹部膨胀、大量腹水、胸腔积液,导致血液浓缩、重要脏器血栓形成、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2],甚至危及生命。目前,OHSS是在促排卵过程中发生常见的医源性疾病,总发生率为23%,中重度者为1%~10%[3]。现将本科收治的28例重度OHSS患者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平;吴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先天性左室右房通道合并室间隔缺损一例

    先天性左室右房通道为一罕见的心血管畸形。1958年Gerbode首次报道,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0.08%[1]。作者遇此畸形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经手术治疗成功,报道如下。

    作者:贺继刚;李洪荣;李永武;桂龙升;熊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降糖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后抗弯曲强度影响

    目的:观察降糖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后抗弯曲强度的影响。方法将20只SD雄性大鼠(400±2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大鼠腹腔注射35mg/kg链脲佐菌素(STZ),于注射后24h和48h测量血糖值,分析数据并确认造模成功后予高糖、高脂饲养1周,行大鼠左侧股骨干骨折和髓内固定术,实验组大鼠每天早、晚予5ml降糖中药灌胃,对照组予等量0.9%生理盐水灌胃。30d后取所有大鼠左侧股骨,测量股骨大直径、弯曲载荷和弹性模量。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血糖注射STZ前与后24h、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左侧股骨干大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大弯曲载荷和弹性模量比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糖尿病大鼠的骨折愈合速度相对正常大鼠缓慢,降糖中药可以促进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增强骨折愈合后骨干的抗弯曲强度。

    作者:潘佳飞;单乐天;孙燕;金红婷;吴承亮;童培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一站式640层容积CT检查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是指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在穿行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与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 AA)之间的夹角内受到挤压,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NCS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临床诊治NCS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动、静脉双期扫描是肾血管CTA检查常规使用的方法[1~3],但传统扫描方法常根据操作人员的个人经验,缺乏相关扫描的量化资料。作者通过运用一站式640层CT检查和多种后处理方法筛选佳的肾血管成像时间。报道如下。

    作者:徐湛泓;钟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OSA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患者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活性氧代谢物含量,评估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变化,以了解nCPAP对OSA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报道如下。

    作者:刘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腰麻联合硬脊膜外腔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剖宫产作为一种成熟的辅助分娩技术,其可减少分娩过程给孕妇带来的痛苦,剖宫产中应用一个好的麻醉方案,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2]。为寻求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案,作者对腰麻联合硬脊膜外腔麻醉与持续硬脊膜外腔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支成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被动抬腿试验预测容量反应在儿科中应用的价值

    液体复苏是危重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故需对危重患者的血管内容量状态及对液体冲击治疗反应的可能性进行精确评估,才能进行复苏治疗。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使下肢静脉血液快速至中心循环而增加心脏前负荷。因此,被动抬腿试验能够预测患者对液体治疗是否有反应。成人领域已有较多有关PLR预测液体治疗的报道。但在儿科领域目前仅看到一篇相关报道[1],该试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探讨,因此,作者通过采用无创心排量监测仪(NICOM,Cheetah Medical公司,美国)监测不同疾病类型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旨在观察PLR对容量反应的影响,了解PLR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之华;钱红萍;麻列波;邵启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联合中医护理技术在重症胰腺炎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急性胰腺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重症胰腺炎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并发症多,可发生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以前大部分医生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但手术可加重内环境紊乱、胰腺组织坏死,其病死率高达30%~40%[1]。故近年来70%已转为非手术治疗,其成功率达90%,但仍有10%的死亡率[2]。西医传统治疗在抑制胰酶自身消化和胰液分泌、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减少胃肠道腺体的分泌有显著的作用,但疗程较长,患者难以忍受持续胃肠减压的痛苦[3],而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仍有一定的不足,一般为单纯予以生大黄灌肠[4]或清胰汤鼻饲[5],对联合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研究甚少。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清胰汤保留灌肠及芒硝敷脐的联合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雪华;杨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