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被动抬腿试验预测容量反应在儿科中应用的价值

蒋之华;钱红萍;麻列波;邵启民

关键词:抬腿, 试验预测, 容量状态, 儿科, 应用价值, 液体治疗, 危重患者, 血流动力学指标, 心脏前负荷, 现报道如下, 治疗反应, 液体复苏, 静脉血液, 精确评估, 监测仪, 疾病类型, 患者治疗, 复苏治疗, 血管内, 心排量
摘要:液体复苏是危重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故需对危重患者的血管内容量状态及对液体冲击治疗反应的可能性进行精确评估,才能进行复苏治疗。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使下肢静脉血液快速至中心循环而增加心脏前负荷。因此,被动抬腿试验能够预测患者对液体治疗是否有反应。成人领域已有较多有关PLR预测液体治疗的报道。但在儿科领域目前仅看到一篇相关报道[1],该试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探讨,因此,作者通过采用无创心排量监测仪(NICOM,Cheetah Medical公司,美国)监测不同疾病类型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旨在观察PLR对容量反应的影响,了解PLR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AS相关心血管疾病在未来数年中仍是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疾病,但它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传统的学说有损伤应答学说和脂质渗入学说,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免疫炎症有关[1,2]。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作为树突状细胞的亚群之一,具有介导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的功能,已证实参与多种感染性、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以下作者将重点阐述pDC的功能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望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作者:陈佳;段旭洲;任雨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姜黄素在铁过载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铁过载是由于体内铁供给超过铁的需求而导致铁在某些组织器官贮存增加的病理现象。许多急慢性疾病,涉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与体内铁过载或铁的异位沉积有关[1]。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去铁胺(DFO)、去铁酮(DFP)和地拉罗司(DFX)三种铁螯合剂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眼耳毒性、生长迟缓、骨骼改变、粒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2,3],一定程度限制了临床疗效。

    作者:罗赟飞;吴迪炯;温晓文;叶宝东;周郁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盆腔脓肿腹腔镜手术治疗时机选择探讨

    急性盆腔炎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1],部分患者形成盆腔脓肿。盆腔脓肿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是盆腔炎症(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中严重的类型。传统的方法是药物抗炎治疗及开腹手术。开腹手术切口易污染,愈合时间长。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普及,在盆腔脓肿诊治中腹腔镜优势日见明显。本院应用腹腔镜诊治不同时期盆腔脓肿53例,其中25例在首次治疗炎症控制后早期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就手术的适宜时机探讨如下。

    作者:陶素萍;游继红;叶小燕;杨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浆细胞恶性单克隆增殖性血液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1%,增生的浆细胞浸润及其所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引起一系列器官功能障碍。近年来,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雷利度胺(Lenalidomide)、硼替佐米(Bortezomib,Bor)等新型药物明显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1]。作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MM患者,观察其疗效、治疗前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孟亚红;韩秀华;孙丽华;程韵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钙化病灶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中钙化病灶对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223例甲状腺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3例中术前B超检出钙化病灶共64例,检出率28.70%(64/223),其中良性疾病钙化发生率为18.12%(31/171),恶性疾病钙化发生率为63.46%(33/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微钙化发生率为4.09%,恶性组微钙化发生率为53.8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乳头状癌占92.30%(48/52)结论术前超声检出甲状腺钙化病灶,尤其是微钙化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高危因素。对于甲状腺微小结节及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机的选择有重要提示作用。

    作者:孙强;章盛平;马保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孕症212例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

    不孕症是指婚后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避孕≥2年未受孕者。阻碍受孕的因素可能在男方,女方或者男女双方,女性因素占60%。在女性不孕中,宫腔疾病和输卵管疾病是常见的原因[1]。作者回顾分析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212例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炜英;裘桂静;俞旦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一站式640层容积CT检查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是指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在穿行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与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 AA)之间的夹角内受到挤压,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NCS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临床诊治NCS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动、静脉双期扫描是肾血管CTA检查常规使用的方法[1~3],但传统扫描方法常根据操作人员的个人经验,缺乏相关扫描的量化资料。作者通过运用一站式640层CT检查和多种后处理方法筛选佳的肾血管成像时间。报道如下。

    作者:徐湛泓;钟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口内镜隧道法治疗贲门 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护理配合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是在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natural orifice endoscopic transluminal surgery,NOTES)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内镜治疗技术[1]。2010年,Lee等[2]报道了首例人体运用ESD技术成功建立黏膜下隧道作为NOTES手术通路,并成功进行腹腔探查。同年,Inoue等[3]开展了第一例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ME)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获得成功。本院对15例患者实施隧道内镜技术对源于固有肌层的贲门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切除,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程秀;戴珠华;林琪;陈汉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特治星导管内用药治疗血透置管感染的疗效观察

    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充分进行的必备条件,由于部分患者的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者无法长期维持的HD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其主要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为20%~32%[2],所以探讨一种能有效治疗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方法非常重要。本文观察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本科住院治疗的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4例次,并于使用特治星导管用药治疗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莉;黄怡;黄林敏;章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月经不同时相腹腔镜卵巢囊肿剥离术对卵巢近期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月经不同时相腹腔镜卵巢囊肿剥离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离术68例患者,按术时不同月经时相随机分为卵泡组(n=34)和黄体组(n=34)。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激素水平、术后患侧卵巢窦卵泡个数以及排卵和月经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组手术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卵泡组患者血清E2、FSH和LH激素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个月、6个月黄体组血清LH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E2水平较术前下降,FS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窦卵泡数与术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黄体组经期延长、经量过少以及排卵异常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卵泡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宜选择在卵泡期进行,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张炯;张玮;朱峥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阶段下颌角截骨术在方颌矫治中的应用

    方颌畸形(square mandible)主要表现为面下1/3宽度不调,但一般不存在口内咬问题。黄种人为中头型,因此,亚洲女性出现方脸较为普遍。然而,亚洲传统审美文化崇尚女性拥有“鹅蛋脸”或“瓜子脸”。切除部分下颌角是矫治面下1/3不调和的主要术式之一。然而,此手术常发生下颌骨过度截骨造成意外骨折,截骨后下颌骨弧度不流畅甚至产生第二下颌角等情况。作者旨在探讨采用多阶段下颌角截骨,以避免下颌骨截骨过度和第二下颌角的形成,从而获得理想的下颌骨外形。报道如下。

    作者:陈作东;应彬彬;胡静;吴溯帆;李哲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MnTBAP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锰卟啉(MnTBAP)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对脂质过氧化水平,细胞凋亡,脊髓组织变化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损伤组(SCI组)及治疗组。应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予椎板切除处理;治疗组注射MnTBAP(10mg/kg);损伤组仅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点检测SOD,MDA的含量,并采用TUNEL法计算细胞凋亡率;术后第l周至第8周,每周采用改良BBB评分对动物进行行为学检查;术后4周行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损伤组比较, MnTBAP治疗组伤段脊髓组织SOD含量显著增加(P<0.01),相反,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损伤后第3、7、14天治疗组凋亡细胞率明显低于损伤组(P<0.05);自第1周开始MnTBAP治疗组BBB评分明显高于损伤组(P<0.05)。4周后HE染色示损伤组脊髓大量瘢痕连接,结构紊乱,局部伴明显空洞形成,神经元胞体萎缩变形,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而MnTBAP组脊髓组织空洞显著较小,周围存在较多的神经元细胞,液化坏死现象及炎症细胞较少。结论 MnTBAP可以发挥SOD活性,降低SCI早期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脊髓MDA水平及凋亡率,有效减轻脊髓继发损伤,从而达到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性作用。

    作者:刘彬;陈亮;顾勇;刘海龙;牛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时效CRRT对脓毒症诱发MODS患者的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多由严重的创伤、感染、休克及术后并发症等并发症所致,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损害。若脓毒症早期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广泛组织损伤进而恶化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2]。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因其具有清除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重建机体免疫平衡等优势,现已逐渐应用于MODS等重症疾病的救治[3],但CRRT对MODS治疗时效目前仍无统一标准[4]。作者自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通过对脓毒血症诱发MODS患者按照不同时长进行CRRT治疗,探讨其对MODS患者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锐;曹平;朱一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加减酸枣仁汤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易于反复发作的疾病,是一类以心境低落并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抑郁症属于中医的“郁证”范畴。目前治疗抑郁症主要以新型抗抑郁剂为主,而其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较低,副反应明显,因而中医中药作为辅助治疗抑郁症日益被人所关注。作者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观察加减酸枣仁汤联合5-HT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治疗本院49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旻俊;高静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严重的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如COPD、肺纤维化、肺结核等导致慢性呼吸衰竭或者严重急性呼吸系统感染、胸廓外伤、急性肺损伤等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均需要机械通气治疗。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作者开展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探讨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相国;颜伏归;顾海艇;宋于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8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发生于排卵后黄体阶段或妊娠早期的医源性并发症,通常是在辅助生育技术控制性超排卵治疗过程中出现[1],其原因与多个卵泡发育、血清雌二醇过高有关。轻度仅表现为腹部胀满、卵巢稍增大;重度表现为腹部膨胀、大量腹水、胸腔积液,导致血液浓缩、重要脏器血栓形成、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2],甚至危及生命。目前,OHSS是在促排卵过程中发生常见的医源性疾病,总发生率为23%,中重度者为1%~10%[3]。现将本科收治的28例重度OHSS患者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平;吴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OSA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患者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活性氧代谢物含量,评估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变化,以了解nCPAP对OSA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报道如下。

    作者:刘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伴骨化PLIF术后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间盘后缘骨化者,常因骨化物与硬脊膜或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粘连紧密,且常合并关节突关节等小关节不同程度增生,可不同程度的发生继发性腰椎管或侧隐窝狭窄,使手术过程操作困难。因此,临床上常将其作为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1],而不同于单纯的腰间盘突出症。作者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37例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伴后缘骨化且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牛海云;陈亮;顾勇;刘彬;刘海龙;单中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大肠息肉178例临床分析

    结肠息肉是一种多发、常见病,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老年人大肠息肉与中青年相比有其特点,探讨其内镜下特点及处理有积极意义。作者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结肠镜检查发现178例(252枚)老年(≥60岁)大肠息肉患者作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诸葛建琳;陶茂根;周小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逆行切除翼状胬肉联合丝裂霉素C湿敷临床疗效观察

    翼状胬肉是眼科结膜常见病中较复杂且难治的疾病,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术后极高的复发率。尽管有的病例可用保守疗法,如药物、冷冻、超声波、激光等,但效果不理想,一旦翼状胬肉头部侵入角膜,则需采用手术治疗。如何使手术后的复发减少至低程度,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手术操作的细致是关键。作者采用手术显微镜下的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湿敷及结膜瓣转移方法治疗翼状胬肉患者75例(95只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奕峰;杨灵萍;蓝肖潇;李元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